登陆注册
5378800000026

第26章 固原回族丧葬习俗(1)

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礼仪,按照民俗学的说法,既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它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了社会。固原回族群众认为,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世界上无论什么人,他的地位再高,钱财再多,寿命再长,都会有死亡这样一个不可抗拒和避免的日子。但作为在世的人,对于死亡者,不讲贵贱,不论贫富,不管是子孙满堂,还是鳏寡孤独的人,一律要尽埋葬的责任,并要葬之以礼。

第一节固原回族的基本丧葬习俗与禁忌

固原回族遵循伊斯兰教法中关于丧葬的规定,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丧葬习俗。伊斯兰教教义有关丧葬的规定包括静、速、严、简、禁、宽等内容,其中:“静”是指为生命垂危的病人安置一个宁静的环境,避免因嘈杂而增加病人的痛苦;“速”指速葬,教法规定要在三日之内尽快埋葬亡人,使之入土为安;“严”指在为亡人举行葬礼(俗称“者那则”)时要严格遵守教法的有关规定,如用清洁的水为亡人洗周身(俗称“着水”)、用白布(俗称“克番”)包裹好亡人,举行葬礼时遗体要置于众人面前等;“简”则指丧事从简,亡人简葬,即亡人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掩埋,不大举祭祀仪式;“禁”指坚决禁止丧葬过程中的“库夫尔”(迷信)现象与行为的发生,如送葬时看风水、择吉日、在墓内放置陪葬品等行为都是被禁止的;“宽”指教法有关丧葬的规定适合于正常情况,但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酌情处理,如在陆地无水的情况下为亡人“着水”时,也可土代水净(方法与活人的土净法相同)。

一、固原回族的基本丧葬习俗

伊斯兰教有关丧葬的规定对固原回族丧葬习俗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也使固原回族的丧葬形式和民间习俗带有很强的伊斯兰教特色。从整体看,固原回族丧葬习俗的基本特点为速葬、薄葬和土葬。

(一)速葬固原回族在人无常(回族穆斯林对“死亡”的婉辞语)了后,如时间允许,一般下葬的惯例为:清晨、上午无常者,下午即可出埋和下葬入土;当日无常者,次日就要出埋;如为等待远地亲人奔丧与亡人见上最后一面,最多也不能超过三天,到第三天必须入土。对此,固原回族中有句俗语说“亡人奔土如奔金”,就反映了这一习俗。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同的还有,回族人在那儿无常了就在那儿就地埋葬,一般不远距离运会家乡葬埋。如果旷日持久而人为导致尸体腐败,就会被认为是对亡者的亵渎。教法规定速葬亡人是“穆思台哈布”(懿行),而如果故意拖延时限,则会被认为是“麦克鲁亥”(可憎之事)。客观来看,速葬亡人的做法从卫生的角度看也是很有道理的:如尸体久放不葬,就容易腐烂而污染环境,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瘟疫,造成不良后果;速葬也可以避免对某些权威人物的个人崇拜,符合伊斯兰教严禁各种形式个人崇拜的规定;速葬亦可减少丧家的精神和生活负担,合乎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固原各地回族群众都严格遵守着这一规定。

(二)薄葬固原回族主张对老人要厚养薄葬,有丧事从简的习俗。父母在世时,子女要认真扶持、孝敬,充分满足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尽心赡养他们,使其安度晚年。固原回族群众坚决反对老人无常了,讲排场大办丧事,禁止以“孝”为口实大操大办。固原回族有句谚语说得好:“无论穷无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这对回族薄葬习俗进行了形象的说明:任何一位回族个体,无论其生前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亡故后一律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后掩埋,身上不穿绫罗绸缎,墓内也不放任何物品陪葬。伊斯兰教是“两世并重”的宗教,认为一个人今世的血统、肤色和所拥有的财富及他所享有的声望等,对他个人后世在真主安拉面前的品德与人格而言并无任何意义。安拉赞许的是一个人在虔敬恭顺等方面的德行,而不是他临死时所带走的财富是多少。与此同时,实行薄葬与固原回族遵循“厚养薄葬”的传统孝道原则分不开。在父母“归真”后,子女们要按照教法规定的程序和《古兰经》所允许的范围安葬,而不必大兴土木、大举祭祀,追求虚荣。固原回族禁止厚葬,还因为厚葬不仅劳民伤财,徒然增加生者的经济和生活负担;而且可能会导致坟墓被盗被毁,使死者和生者都不得安宁,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受伊斯兰宗教信仰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诸多老迈而虔诚的回族老人在晚年时既不忙于准备寿衣寿材也不热心于建坟造墓,而是积极参加宗教功修和宗教公益事业。绝大多数的回族老人也常常抱着淡泊世事、与人为善的态度,欣然接受传统薄葬主张,能以平静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薄葬原则,走向人生的最后归宿。

(三)土葬土葬是固原回族丧葬的主要形式,不用棺木,直接入土,也没有随葬品。固原回族认为,人的亡故是归真复命的历程,是真主使其脱离尘世而自然回归。人从泥土而来,死后的血肉之躯葬于大地复转成泥土,是一件很自然很清净的事。所以回族采用土葬形式,也体现了穆斯林复命归真、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固原回族的墓穴一律南北向,先就地挖一个长方形直坑,深约5至6尺,然后在坑底北侧凿一个偏窑,长约6尺,宽约3.5尺左右,足够一人仰卧,高度以一人跪起不碰头为限。尸体仰卧其中,头向正北,面朝西方(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中国之西)。如果坟地的土质松软,就在挖好的长方形墓坑(长宽深度如前所述)内,用土坯、石块之类垒砌四周,上面用石或木板覆盖,墓内禁用经火烧之物,如砖、陶、石灰等,墓门以石板或土坯封堵。坟墓的地面封土呈马脊形,略高于地面,一般立一简易标志,以资识别。固原回族反对肆意营造、装饰坟墓,故人们平常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的回族坟墓都是平平常常、简简单单,只是一些比地面稍高的土堆,有的在坟墓上立有一个简易标记,有的甚至连标记也没有。

(四)公用墓地固原回族在逝世后都要埋在回族公用墓地中,不单独埋。在固原各地,不管是回族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回族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既不允许别的民族人往里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一些回族聚居集中的村庄,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或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在墓地选择上,回族不信风水,只要干燥、平整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在民间风俗中,凡是回族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

二、固原回族的丧葬禁忌习俗

因伊斯兰教与传统习俗的影响所致,固原回族在人逝世时、逝世后有着一些传统的民间禁忌。

(一)忌语用“死”死是人类都要面对的一种经常发生的事实和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人的心理和情感反映上讲,都会排斥这一字眼。固原回族语言中就忌用“死”,而代“死”称“亡故”、“殁了”、“无常”、“口唤了”、“归真”、“毛悌”等。称“死”为“亡故”、“殁了”,其有明显的汉民族语用特点;语用“无常”又留有佛教术语痕迹;“毛悌”是阿拉伯语词汇;“归真”最有可能是回族自创,是期望死者进入天堂的一种心理暗示,自我心理也得到了莫大安慰,“回归到真主那里去了”,既尊重赞美了死者,又减轻了活人的痛苦,精神得以满足慰藉;称“死”为“口唤了”更具民族性,也更能反映民众对“死”的心理反映和精神状态,“口唤”指“应了(真主)要求”,表示今世已经走完。体现了宽容和通达的人生观。固原六盘山“花儿”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我听见尕妹口唤了,

苦命的人,

阿哥是洋蜡者累了;

阳世上再没有人疼肠了,

一辈子,

活人的心思哈毁了。

伊斯兰教认为,死是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死是“嘎来布”(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回族社会中若有人逝世后忌讳说“死”了,而习惯用“口唤”等词来替代。

(二)忌语用“上坟”固原回族在无常者入土掩埋后,亲人要定期游坟(某些地方也称“走坟”),但忌讳用汉族习惯所用的“上坟”二字。除“无常”后的七日、四十日、百日等外,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都为游坟的盛日,以寄亲人思念之情,但没有汉民族在清明时节为先人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游坟时,往往不带什么祭品,主要是跪拜和默默祈祷。

(三)忌着水时用具落地固原回族给亡人净身时所用之水在汲取、使用时,忌讳所用用具落地。具体要求为:给亡人的净身之水在从清真寺井中或从野外泉中汲取的过程中,无论路程远近,装水之桶都不能在途中落地。如路途遥远,数人可以轮换挑抬。在洗大、小净时,水要温水,所用汤瓶也不能落地。

(四)洗濯埋体时忌混洗固原回族在埋葬亡人埋体前要用净水洗濯(大、小净)尸身。洗时先将亡人置于水溜子(洗尸床)之上,用汤瓶仔细冲洗。水溜子一头高一头低,高头置亡人头部,低头有一圆洞,水可顺流而下,流入下水道或用盆接盛倒掉。这也是一水而过,要冲洗而不能混洗。

(五)忌在坟前嚎啕大哭固原回族在墓地不许亲属放声嚎啕大哭亡人,因为教规以为亡人是顺命归真而去,家人亲朋应当相信真主的前定,而嚎哭被看做是对亡人逝去的“不满”和“怨恨”。送埋体到坟地是谁若放声痛哭,别的人就会侧目而视,甚至问:“你是回回吗?”是回族还失声大哭,就不应该,就应当制止。因此,回族举行葬礼时,非常安静、肃穆。

(六)忌大操大办丧事固原回族讲究生前竭尽全力抚养行孝,反对老人死后大操大办。“活着不孝,死了瞎扯臊”这句民间俗语,就是这一习俗的真切反映。回族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婚姻、财产继承等方面都强调,全体穆斯林要平等相待,不可恃强凌弱、以富欺贫、以大压小。伊斯兰认为,人生而平等,是因为没有人带着财富来到这个世界;死亦平等,同样也因为没有人能把他在尘世上的任何财富带走。

第二节固原回族的丧葬程序及习俗

固原回族在逝世后的葬礼习俗,在各地因教派不同而大同小异,但有一些基本的程序。

一、弥留之际的习俗

固原回族在病人弥留(临终前)之际,要替代或协助其做一些应当做的事情。在亡人弥留之际,亲属要缓缓为其进水以保持其口腔润湿。在正常情况下,亲属或周围的人要在病人弥留之际,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留遗嘱病人在临终之前一般留有遗嘱,遗嘱主要包括财产的分配和施散以及对所欠债务的偿还等,以便使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人世,也避免后辈们因财产分割而造成矛盾。

(二)讨“口唤”所谓讨“口唤”就是要个“许诺”,即平时所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如与病人如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怨的,这时就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讨“口唤”),以讲明原情、消除误会与隔阂,互相原谅,了结往事。此时,传统的“一笑泯恩仇”就表现为“一‘口唤’泯恩仇”。

同类推荐
  •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知堂两梦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个选本和坊间流行的其他选本所选篇目,几乎无一篇同者。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本书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李觏政治思想研究:儒家功利学派在宋代的发展

    李觏政治思想研究:儒家功利学派在宋代的发展

    李觏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北宋儒家功利派的开创性人物。1980年我在《李觏集》前言中写道:“李觏的思想,不仅是当时社会条件的产物,而且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李觏多方面地汲取了前人的思想,具体说,其伦理观,主要是继承了儒家的纲常名教观念。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魔道夜羽

    魔道夜羽

    我叫阿修罗-夜羽,我是人类四大城池的南城城主,我抵挡住了兽人的总进攻。我废除了人类最大的组织光照会,可是如今我被最好的兄弟姐妹谋杀了,挖掉双眼剁掉四肢,抽出灵魂孤零零的在那里等死。除了有无尽的黑暗还有那一点点绵薄的心跳声。就当绝望慢慢降临后,远处走过来一个柔弱的女子抚摸我的心脏说;“还有心跳。”
  • 心魔

    心魔

    青山翠林之间镶嵌着一汪湖水,湖面上偶有几只水鸟掠过,激起层层涟漪。微波荡起的水面映衬着湖边小亭子的尖顶,日出的阳光从山的那边倾泻过来,连同湖边五彩斑斓的花丛一并染上绚丽的美色。岸边,淡粉色的雏菊随着风儿摇曳,映衬着花丛中纤细的脚踝更加白皙。长发的女孩儿站在湖边的护栏跟前,一动不动地望着凌波湖面,仿佛一尊雕塑,成了彩色中的一抹纯白。旅馆门前,时骏满不在乎地看着前方千米之外那宁静的湖水,和湖边的女孩儿。前阵子霍钢在破获一起连环杀人案中受了伤,上级为了嘉奖刑警队特别拨下一笔奖金和十来天的假期。
  • 魔法学渣

    魔法学渣

    【你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但你必须对你所拥有的做一个选择1、保留你的个人实力单独进入新世界。2、你的个人实力清零,带着大坟墓内所有东西进入新世界。】大亮看着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对话框,没有急于做出选择。他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整个游戏都些不对劲。(非学院流)当玩家涌入进来的时候,就更不对劲了。群号:241020886
  • 深情不负韶华

    深情不负韶华

    舒昂从来不曾想到过,过了很多很多年,他都不能忘记她,甚至依然会在深夜的时候想起她,那个当年曾经拒绝自己转身投入别人怀抱的女人——语安,那个伤他心至深的语安。某天深夜,他情不自禁鼓足勇气给她发了个信息,发完慢慢他才知道,她已经单身数年。细细一想,原来自己也爱了她整整九年了,整个青春岁月,他单恋她,为她痴狂,怨过她、恨过她,到最后对她只剩下刻骨想念。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他鼓起了勇气:“语安,我想给你未来,不一定非常完美,但那也是我的未来,我会拼劲全力努力去争取。只愿你给我机会,让我的未来可以有你。”
  • 载水伊芳

    载水伊芳

    是意外,亦或是阴谋?她遇到了他们,她喜欢的各具特色的王子们,他们渐渐走近她的生活,直至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生活,可是老天却不如她所愿,总是有人故意使坏。原来美男堆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倒霉事一个接着一个,她不过是花痴、爱美色而已,至于让她成为女人公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神系統

    女神系統

    “叮咚!恭喜你拥有女神系统!”“叮什么叮,咚你个咚,黑电脑找我这样一穷二白的人忽悠什么忽悠。”原本在电脑上做设计图的年素显得无所畏惧。对话筒冷冷传声,面对屏幕突如其来的乱码,失去了电脑控制权。“女神系统并不是忽悠。”“别以为你跟我扯这些幺蛾子我就信了。”当屏幕连同主机开始冒烟,轰然爆炸,那些电子设备们无一善终,已经缩到角落里的年素面色铁青。那阴魂不散的声音如同是在年素脑海中那样重新响起:“这回相信了吗,亲爱的女神宿主。”
  • 抱恨莫干山

    抱恨莫干山

    黄郛那年去北方,目的地是北京,却在天津停留了下来,这是因为,新婚妻子沈亦云十三岁入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在此地有许多旧日同学,老夫少妻,这点小愿望岂有不满足之理。这是一九一二年冬天的事。那时他刚解散沪军廿三师,做了一名有名无实的陆军中将,帮盟兄陈其美打前站,前来联络出洋考察事宜。与他们一同北上的,是另一对恩爱夫妻,刚刚在上海基督教怀恩堂行过新式婚礼的张群、马育英夫妇。新婚妻子沈亦云是嘉兴人,时年十九岁。嘉兴沈氏虽非簪缨世家,却也因出了沈氏三姐妹在民初政坛广受瞩目。
  •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超神奶爸

    无敌超神奶爸

    从昏迷中醒来,方晗拥有了最强系统。然而他却有点高兴不起来。原因是,系统竟然奖励了他一个4岁的小萝莉。他莫名其妙成了一名奶爸。“粑粑,你是世界上最帅的男银。”小萝莉奶声奶气地夸赞道。方晗抱起小萝莉,闻着她身上香甜的气息:“熙熙,从今天开始,粑粑带你来一场奇遇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