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2200000019

第19章 季羡林的“和谐”观(2)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世人充满了爱心。他爱生养他的母亲,培育他的叔叔,难以割舍的儿女,教过他的老师,不论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瓦尔特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还是中国清华大学的陈寅恪教授、朱光潜教授;他爱他的同乡、同学和朋友:臧克家、吴组缃、林庚、李长之、冯至、胡乔木、李广田、沈从文、吴作人、王力等;他同样爱着与他童年时一起割草、玩耍,至今仍然目不识丁的一个叫杨狗的朴实的农民;他爱一切爱过他,帮助过他的人;他还爱那些虽不知道姓名,但正直、善良的可爱之人。在他创作的一百多万字的散文里,他以满腔的热情颂扬他们的高贵品质,抒发对他们的爱心。读他的散文常常被他那真挚的感情所感动。他的文章有的是和着泪写成的,感人至深。这里仅举一例。1993年,他在《哭冯至先生》一文中写道:

近几年来,我运交华盖,连遭家属和好友的丧事。人到老年,旧戚老友,宛如三秋树叶,删繁就简,是自然的事。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几年之内,连遭大故,造物主——如果有的话——不也太残酷了吗?我哭过我们全家敬爱的老祖,我哭过我的亲生骨肉婉如,我哭过从清华大学就开始成为朋友的乔木。我哪里会想到,现在又轮到我哭冯至先生!“白发人哭黑发人”固然是人生至痛,但“白发人哭白发人”不也同样惨痛吗?我觉得,人的眼泪不可能像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几年下来,我的泪库已经干涸了,再也没有眼泪供我提取了。

臧克家的夫人郑曼女士读了这篇文章后,特地给季羡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拜读大作《哭冯至先生》,使我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平静!冯至先生的谢世,是我国文学界、翻译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冯至先生走了,他得到了‘解脱’,而留给生者的是难以忘却的怀念!他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的。可我们却为您的健康担心,用自己的血泪来写悼文,可一而不可再啊!”郑曼女士这里说的“可一而不可再啊!”是有所指的。她曾在l987年读过季羡林的《重返哥廷根》一文。文中季羡林描述自己在养老院与他的‘博士父亲’瓦尔特施米特教授见面时的情景,深夜离别时依依难舍的场面,使郑曼女士感动得泪湿衣襟。她于是打电话告诉季羡林说:“我读了您的《重返哥廷根》,都哭了。”季羡林回答说:“我是含着泪写的。”郑曼女士担心季羡林这样一次次地用血泪来写文章,有害健康,所以才有“可一而不可再”的话。一周后,郑曼女士收到了季羡林的回信:

郑曼

克家:

你们的来信收到了,谢谢!

苏轼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个道理,我经过八十多年的生活历程,是完全理解的。然而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每遇到悲离之事,则仍不能排遣,实在无可奈何也。……

季羡林待人的至真至诚,至爱至亲之心,可见一斑。

至于说到“忍”字,也就是宽容之心,例子就更多了。就他个人来说,从没有过私敌。他原谅一切可以原谅的人和事。“文革”中,他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打翻在地,批斗,抄家,住“牛棚”,吃尽了一切苦头。“文革”后,他否极泰来,“官”运亨通,做了北大副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各种头衔50多个,而与他共事的人,有不少都是当年整过他的人。如果他要报复的话,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进行报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他在《牛棚杂忆·自序》中是这样说的:“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一多半是10年浩劫中的对立面,批斗过我,诬蔑过我,审讯过我,踢打过我。他们中的许多人好像有愧悔之意。我认为,这些人都是好同志,同我一样,一时糊涂油蒙了心,干出了一些不太合乎理性的勾当。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一个真理。”“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文化大革命’的正确性,我焉敢苛求于别人呢?打人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就由于这想法,我才没有进行报复。”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非大智大勇者,莫能为也。

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个人来讲,是一个品德问题,也是一个生存之道的问题;对社会来讲,就是一个能否和谐的问题了。季羡林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两字箴言:“真”和“忍”,其实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待人以诚”和“与人为善”的道德观。这种儒家倡导的“诚信”和“恕道”,早已形成了我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而且,正由于这种处世哲学在民间的根深蒂固,才维系了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与和谐,历数千年而不衰。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社会,背离这种传统美德越来越远,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试看今日之社会,物欲横流,虚假成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为一己之私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卖官鬻爵,欺上瞒下,罔顾民生,假药、假烟、假酒、假奶粉、假光盘、假文凭、假证件、假论文等等,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何以言“真”;为一己之私利,置他人生死于不顾,为非作歹,恃强凌弱,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大打出手,甚至致人死命的事,屡见于报端,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了,又何以言“忍”?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季羡林提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真”、“忍”这二字箴言,难道不值得每一个盼望社会和谐的人深思并且身体力行吗?

个人心中要保持和谐的心态

最后,再来谈一谈季羡林为人处世的第三个原则:“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平衡的关系”。这个原则看似个人心态问题,与和谐社会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社会焉能不和谐。实际上,个人内心的和谐,较之强制性的法律条文和空泛的口号,对构建和谐社会更为重要。

从表面上看,季羡林永远安详、恬静、和蔼可亲,像一潭平静的池水,似乎他内心从没有过什么痛苦和矛盾。其实不然。他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一点也不比别人少,甚至比常人要多得多。l999年,他在一篇《世态炎凉》的短文中写道:

我已到望九之年,在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一个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又忽而重上天堂的人,哪能没有想法呢?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有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这就是他在遭到那么多大劫难后,仍然能保持心态平衡的“秘诀”。这“秘诀”其实非“秘诀”,不正是孔子当年在回答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恕道”的永恒意义。孔子这句话,是世人皆知的,不是什么“秘诀”。但是,世人皆知,并不等于世人皆能做到。能做到的人,从来就是很少的,季羡林是其中之一,所以他虽尽经劫难,仍然能保持和谐的心态。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听起来有点难听,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的本性之一——自私。这是事实。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趋吉避凶的,都是自私自利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人是万物之灵,是高等动物,当然有别于一般动物。诚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极少之谓也。那么,这极少一点与一般动物不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可以通过伦理道德的教化,形成一种道德观念来抑制约束自己自私的本能。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他们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捐躯,见义勇为,甚至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等等,就是这种“几希”的表现。这些人是人类的楷模,社会的“脊梁”,世人的榜样,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人类的精英和他们的“浩然之气”,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发展,日益文明,繁荣昌盛。这是一般动物不可能做到的。

在季羡林看来,一个人要处理好“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平衡”的关键,就要看抑制自私本性的程度如何。他在《论人生》一文中写道: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普天之下倒是不老少的。说这话有点泄气。无奈这是事实,我有什么办法?

季羡林这段话,可谓把一个人道德优劣高下的根源,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甚至加以量化了,实在是明白之极,深刻之极,透彻之极。要想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就要遇事多为他人着想,不要只替自己打算。要先人后己,不要先己后人;要宽怀大度,不要斤斤计较。总而言之,不要忘记了孔夫子那句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季羡林的人生和谐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三和”:与天和谐,与人和谐,与己和谐。一个人能做到了“三和”,则个人生活愉快,社会安定和谐。

最后,有一个问题,有些想不通。过去读古书,圣贤们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时以为是至理名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是现在却开始怀疑了。今天,我们的“仓廪”比过去“实”多了,可是,为什么还不如过去“知礼节”?今天,我们的“衣食”比过去“足”多了,为什么还不如过去“知荣辱”?

仔细想来,其实邓小平同志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为什么特别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同性质的事物。物质文明只是精神文明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提升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还要有自己独自的发展道路,还要下大力气去抓。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甚至连“精神文明”这个词都渐渐被遗忘了。

今日的中国,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与滞后的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它已经严重阻碍了物质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努力方向,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当此之时,季羡林提出的“和谐观”,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和谐”的看法,给人以启迪,值得一切关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志士仁人深思。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同类推荐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中国民俗趣谈

    中国民俗趣谈

    本书收录了近140篇文章:《民俗改革的先驱蔡元培》、《龙凤图腾崇拜及其民俗纵横谈》、《九头鸟与楚文化》、《黎族纹身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等。
  • 中国梦的世纪

    中国梦的世纪

    中国的今天似乎有一种让许多人困惑不解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综合实力达到了新的高点,中国在全球的种种危机和困局之中虽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但中国的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力量还是正在凸显,这也是为人们所充分了解的事实。
  •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Goals!

    Goals!

    Now is the time to take charge of your own life with these practical and proven methods for success. This is the most complete book on setting and achieving goals ever written. It is based on more than 20 years of research and speaking to people throughout the U.S, Canada, and 22 foreign countries.
  • 铁浆

    铁浆

    《铁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九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写于台湾的六〇年代,接续五四的白话小说传统,还原民国初年北方农村集镇的传奇人物与古老事件。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冲突的时刻,乡土成为勘探人性善恶的舞台:争盐运生意而灌下铁浆自戕的孟昭有、在酒楼上吃炒人心的屠夫傅二畜、自学医书而接连害死家人的能爷……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人物复活了战国时代的血性,和我们不大知道的民族性,演绎着仇杀与救赎、侠义与温情,愚昧与文明,无不是震慑心魂的悲剧。阿城先生作跋:《铁浆》是现代汉语文学中强悍的代表作。
  • 冷情校霸vs前女友

    冷情校霸vs前女友

    /作品标签:校园甜虐/冷面校霸vs前女友沈白一世爱恨惨?晴楚两生为对方?烟轩三世为今生?冷面?哪里冷面了,明明就只对她一个人冷面还校霸?我去,就是仗着家里有钱,为非作歹白楚轩就是名副其实的校霸兼学渣,名字温柔人险恶学渣?NoNoNo,他可不是学渣,隐藏学霸一枚前女友是高中学生会会长?有他苦头吃了沈晴烟在初一就喜欢白楚轩,初三时因为总总原因,不得不表白,袒露心声,初三两人在一起,又因为总总原因分手...高中的沈晴烟决心改变自己,从初中的小学渣逆袭成高中学霸兼学生会会长而白楚轩从初中学霸兼校草降为高中学渣兼校霸。是打击太大了?呵呵,他的心态很好,他认为降下来可以好好撩妹(作者觉得很愚蠢)原本相安无事的两人...白楚轩两手搂着两个女人在她面前走过......两人的邂逅由此开始“哦?和好?白楚轩我告诉你,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情烟,我爱你,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好啊,除非...你考全年级第一”“白楚轩,你作弊...嗷嗷嗷”
  • 武侠世界的穿越者

    武侠世界的穿越者

    长生剑,七杀手,小李飞刀,仙鹤神针,魔剑生死棋,大唐双龙传...仗剑行千里,横笛求悟道,漫步诸天,窃天机求永恒!
  • Aunt Julia and the Scriptwriter

    Aunt Julia and the Scriptwriter

    'A comic novel on the grand scale written with tremendous confidence and verve. Mario, 18-year-old law student and radio news-editor, falls scandalously for his Aunt Julia, the 32-year-old divorced wife of a cousin, and the progressively lunatic story of this affair is interwoven with episodes from a series of radio soap-operas written by his friend Pedro Comacho. Vargas Llosa's huge energy and inventiveness is extravagant and fabulously funny.'
  • 我的老婆是仙子

    我的老婆是仙子

    楚家三少楚破,因为庶出且患有小儿麻痹症,被家族给予十万块钱放到烟海市任其自生自灭。在机缘巧合之下,受伤的仙界九天仙女灵儿寄附到他的身上,并教其财气诀。楚破凭借此功法修复双腿,强势崛起。且看楚家废少如何逆袭仙子,纨绔天下!
  • 六月夏天

    六月夏天

    一名普通高中生六月和她的男神易冉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极品萝莉

    重生之极品萝莉

    【全文完结请尽情收藏】徐颖浑浑噩噩活了30年,各种委屈打击一并袭来,叫她动了轻生的念头,可在最后她不想死的时候,却穿越了,一穿回到了20多年前自己4岁的时候。重生后变身腹黑萝莉回到80年代,草根萝莉如何能拼出自己的一席天地……邂逅四大家族,结识另类美男,花样正太,还有上一世的初恋……谁能打动她的心……她又会怎么解开上一世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