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2200000002

第2章 季羡林与东方学(1)

陈嘉厚

大家知道,季羡林老教授是我国享誉中外的著名东方学家,为了深入研究季老与东方学的关系,我想有必要先简略谈一谈东方学的含义、产生及其发展变化。

《辞海》(2009年版)对东方学的界定是:“研究东方(亚洲、东北非洲)各国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艺术、宗教以及其他物质、精神文化诸学科的总称。产生于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时期。18~19世纪以来随着古文字译解的成功,该学科有新的发展,并出现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专门学科。”

《辞海》对东方学的界定,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准确和明确的。第一,它指出了东方学的学术范围是研究语言和文化,而文化指的又是广义的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学科。第二,它指出了东方学的地理范围是亚洲和东北非洲的国家。第三,它指出了东方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时期。也就是说,东方学的产生是出于欧洲资本主义对东方各国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需要,是为欧洲殖民主义奴役东方服务之学,对东方进行文化侵略之学,是欧洲人的东方学。这些研究东方的欧洲学人被称为“东方学家”,他们中虽有热爱东方文化,孜孜不倦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但多数人还是殖民主义的御用学者。第四,它指出了东方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逐渐扩大与深化,学科内部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蒙古学等等。

现在,我再就20世纪以来东方学的发展变化,补充几点个人的意见。

第一,20世纪40年代以后,是西方殖民主义崩溃和结束的年代,东方各国先后获得了独立解放,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建设,终于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迎来了新的崛起,复兴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21世纪将成为东方文化的时代。

第二,随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东方学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由殖民主义奴役东方、对东方进行文化侵略之学变成了东方人建设东方、复兴东方文化之学,变成了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合作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之学;逐渐由欧洲学人独揽的东方学变成了以东方学人为主体的东方学。不过,殖民主义对东方的数百年侵略与统治留下的历史污迹,短期内还难于完全涤除,所以大家时常会感到“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影响的存在,为西方利益服务的欧美东方学家也还大有人在;但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欧美东方学家致力于促进东西方的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共同发展人类文明与世界和平。

还在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已经到了末期,东方各国人民开始觉醒,他们中一些热爱东方文化和立志弘扬东方文化的学人,投身于东方学的学习与研究。更有少数先知先觉者,志在创建东方人自己的东方学,促进东方文化复兴,再创辉煌。季老就是这些老一辈东方学家之一。季老说他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他认为,“一个人不但要爱国,还要爱人类、爱生命、爱自然”。这使他“‘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内心永远充满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他产生复兴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强烈历史使命感,立志创建现代中国东方学。

第三,东方学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现在,东方学除了原有的分别研究东方各国的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学科和埃及学、亚述学等等专门学科外,又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跨国家、跨地区,乃至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分支学科,如中东研究、南亚研究、亚太研究、中日关系研究、中印关系研究、东南亚华人研究、东方文学研究、东方戏剧研究、东方哲学研究、东方古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

东方学就谈到这里。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本文《季羡林与东方学》这个主题了。

总起来说,季老是当代世界东方学的泰斗、一代宗师,是现代中国东方学的缔造者、引路人,对东方学作出了创造性的杰出贡献,亦即是对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杰出贡献。下面将分别加以论述。

一、季老是当代世界东方学的泰斗、一代宗师

我之所以这样评价季老在当代世界东方学的地位,主要根据是季老在东方学研究领域之广、学术造诣之深、学术成果之多、对东方学发展贡献之大、学风学德之高,在当今世界,恐怕没有一位东方学家能与他相比。

季老把人类文化概括为四大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

说季老的学术研究领域广,若以人类文化四大体系来衡量,季老则是会通四大文化,尤其对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很多领域有精深的研究。换言之,季老是个学贯东西、博古通今的文化学术大师。

说季老的学术成果,用“辉煌”二字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根据《季羡林先生传》一书的作者张光璘先生提供的资料,仅仅“从1978年到2002年的二十四年中,不计散文、杂文、序、跋、翻译,专就学术著作而言,约略统计,季羡林撰写了二百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一部学术著作。这十一部著作是:《〈罗摩衍那〉初探》《〈大唐西域记〉校注》(合著)、《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导论》《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这些论文和著作涵盖的内容包括: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2.吐火罗文;3.印度古代文学;4.印度佛教史;5.中国佛教史;6.中亚佛教史;7.糖史;8.中印文化交流史;9.中外文化交流史;10.中西文化之差异和共性;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12.德国及西方文学;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等”。如果再加上翻译、散文及杂文创作,则季老的研究范围就更广了。

季老在67岁至91岁高龄之年的24年里完成如此浩繁而艰深的学术论著,若不是成果摆在那里(已收入24卷本的《季羡林文集》),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著名学者周一良先生在《〈季羡林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序》中是这样评价他的:“羡林兄在十多个文化学术领域或层面的成就和乾隆帝号称‘十全武功’的军事成就相比较,不是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得多么?”周先生这一比较,生动地说明了季老的学术成就——文功比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更加辉煌多彩,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位居前列。

季老的学术论著水平之高是学界公认的,而最突出的特点是他那学术上的大无畏气魄和创新精神。下面是季老的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季老说:“我喜欢胡思乱想,而且我还有一些怪想法。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某一门学问的专家,对他这一门学问钻得太深,钻得太透,或者也可以说,钻得过深,钻得过透,想问题反而缩手缩脚,临深履薄,战战兢兢,有如一个细菌学家,在他眼中,到处是细菌,反而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窘态可掬。一个外行人,或者半外行人,宛如初生的犊子不怕虎,他往往能看到真正专家、真正内行所看不到或者说不敢看到的东西。我对于义理之学就是一个初生的犊子。我绝不敢说,我看到的想到的东西都是正确的;但是,我却相信,我的意见是一些专家绝对不敢想更不敢说的。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如果没有绝少数不肯受钳制,不肯走老路,不肯故步自封的初生犊子敢于发石破天惊的议论的话,则人类进步必将缓慢得多。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常人所说的‘真理与谬误之间只差毫厘’、‘真理过一分就是谬误’。一个敢思考敢说话的人,说对了了不得,说错了不得了。因此,我们决不能任意胡说八道。”

季老总是站在学科的前沿,每项研究,必求有所发现,每篇文章,必求有新意。所以他的许多学术论著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季老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中华蔗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和《中国佛教史·龟兹与焉耆的佛教》。糖史国外有人写过,但只是作为一种科技史来写。季老的《糖史》既是一部科技史,更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因为季老独辟蹊径,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沿着糖的传播历程,探索中印文化交流的轨迹,进而探寻人类文化交流的轨迹。在这里,我们看到季老在学术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再说季老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它的英译本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轰动,让美、法、德、日等外国学者不能不刮目相看,因为至今,世界上唯有季老译释过吐火罗文残卷,而且是数量多达44张88页的残卷。《弥勒会见记》是一个剧本,全剧27幕,大概是世界上最长的剧本,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吐火罗文作品的英译本。

季老的成功还在于他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学德。这里,我想引几段季老自己的经验之谈。季老一再谈到做学问要有“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的精神。他说:“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看到有一些学者,在某一个时期集中精力研究一个问题,成果一出,立即罢手。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学术问题,有时候一时难以下结论,必须锲而不舍,终生以之,才可能得到越来越精确可靠的结论。有时候,甚至全世界都承认其为真理的学说,时过境迁,还有人提出异议。”在谈及搜集资料时,季老认为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他说:“不管用什么办法,搜集资料决不能偷懒,决不能偷工减料,形象的说法就是要有竭泽而渔的魄力……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什么捷径,一靠勤奋,二靠个人的天赋,而前者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学者的大忌是仅靠手边一点搜集到的资料,就茫然做出重大的结论。”说到学术研究中的考证问题,季老认为“科学研究工作贵在求真,而考据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至于考证的工拙精粗,完全决定于你的学术修养和思想方法。少学欠术的人,属于马大哈一类的人,是搞不好考证工作的。死板僵硬,墨守成规,不敢越前人雷池一步的人,也是搞不好考证的。在这里,我又要引用胡适先生的两句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假设,胆越大越好。哥白尼敢于假设地球能转动,胆可谓大矣。然而只凭大胆是不行的,必须还有小心的求证。求证,越小心越好。这里需要的是极广泛搜集资料的能力,穷极毫末分析资料的能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然后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可靠。这里面还有一个学术道德或学术良心的问题。”关于对待搜集资料和考证的态度,季老在对糖史的17年研究工作中,更是以身示范。为了从糖的传播历程中探索中印文化交流的轨迹,进而探寻人类文化交流的轨迹,季老从浩如烟海的中外书籍搜集资料,寻找证据。其中有两年时间,天天跑北大图书馆,查《四库全书》,把《二十四史》翻阅了一遍。季老说,他查阅的中外资料,“估计恐怕要有几十万页”。“几十万页”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通常一本40万字汉文书,约500页,即使以读了20万页计算,季老为写《糖史》阅读的资料至少有400本。这,就是“季羡林学风”!这,就是“季羡林治学精神”!

同类推荐
  • 古罗马神话(上)

    古罗马神话(上)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味道之味觉现象

    味道之味觉现象

    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欣赏这种艺术的唯一方式便是毁灭它。我们有时候会用“干掉”去形容进食,比如说“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个“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坏。形容一顿吃完的饭,我们会说那场面真是“狼藉”;这岂不是一桩惨案的遗留现场?只有透过吃的动作,我们才能完整体验食物之美,才能领会食物作为一种艺术的精髓。可是吃的动作同时也就是一种破坏、吞没与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灭食物,我们就无从欣赏食物。饮食艺术乃是一种关于毁灭和败亡的残酷的黑色艺术;最美的刹那,就是崩解朽坏的一刻。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热门推荐
  • 才高九斗

    才高九斗

    给大家讲个笑话。话说,一位性格厚黑的大学生,因为意外而穿越,来到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乾朝。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少爷,天降美丽的未婚妻子,拥有身份牛掰的老爹,显赫的家族身份,开局即巅峰,美好悠闲生活貌似开始了?……可惜啊,老爹虽然牛逼,但是朝堂上树敌无数,家族虽然显赫,但是继承人却是个傻的!未婚妻美若天仙,号称天都三大明月之一,但是却有很多纨绔在觊觎,王朝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不过好在主角穿越过来了,没办法了,为了美好悠闲生活,拼了!!!!(前期搞怪猥琐发育,后期…嘿嘿嘿)
  • 倾城魅妃(全集)

    倾城魅妃(全集)

    一夜灭门,她从将门千金沦为舞女歌姬。她的心中,只有报仇的信念,她以为,她的感情在那一夜已经泯灭!可是他的出现,却成为她生命中的阳光!为了复仇,她入宫为妃,以纤纤柔弱之身挑战一国栋梁之臣;为了复仇,她甘为人质,挑起两国战火纷争。爱情与复仇,她将踏上哪条道路?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她又该如何抉择?
  • 神道离仙原稿

    神道离仙原稿

    盘古历三万三千年,修魔天才清河道君陨落,是年,陆离出生...殿试被意外拦下,无望为官的他,同样为了弄清梦的真相,毅然选择修道这条坎坷之路...
  •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所谓前任,就是一勾手指,二抛媚眼,三迷心智,四等上钩,五任散养,六傲娇状,七女王攻,八推倒之,九扒光之,十嫌弃之,最后挥挥衣袖走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夏丐尊精品集

    夏丐尊精品集

    大师的魅力是永恒的。大师们的精品是性情的结晶,是思想的精髓,是语言的楷模,是文学的榜样。能窥得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得大师们行文结集之堂奥,以开我之心智,启我之文采,何乐不为?
  •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君要你死,你怎能不死?饮下毒酒,绝望的等待着死亡,只是当她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回到了进宫之前。那么,就让她用这绝世容颜去做一些曾经后悔的事情,就算是天下都要在她囊中。回到熟悉的皇宫之中,她在心中也还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脾气不好的长公主?送她去边塞和亲,这可是为了国家好,你就莫要抱怨了!什么?华妃流产了,她却要去那冷宫,罢了罢了,去就去又不是没去过!只是华妃既然这么喜欢孩子,大不了以后再送她一个也不是不可。从小小不起眼的嫔妃一下子到了贵妃,一万两黄金,不要不要,她怎么是一个拜金之人?推举她当右丞相,这个当然是可以有的,答应了答应了!
  • 超神辅助系统

    超神辅助系统

    楚烨穿越玄天界并得到【超神辅助系统】,从此丹神、匠神、阵神不是梦,走最强者之路,让其他人无路可走。不过……系统你个坑货,你坑我!这是一个穿越者在得到坑货系统后,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成为辅助之神的故事。
  • 社恐俱乐部

    社恐俱乐部

    王小二为了唤醒瘫痪的姐姐,试了各种方法均告无效,无意间发现了一家神秘的俱乐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命墟

    命墟

    神秘无比的天墟,古来强者的坟墓。命之尽头为墟,任你法力盖世,战力动天,任你容颜无双,体质逆天,最终都将归于虚无。浩大宏伟的仙侠世界,苍茫古老的生命星球,一场追寻长生的血战之旅,一场惊天动地的浩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