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4500000027

第27章 花钱要在有能力支配的范围内——在物质上不攀不比

古人曾说“有钱难买幼时贫”,其意并不是说刻意让孩子去过贫穷困苦的生活,而是要为孩子创造俭朴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虽然现在有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培养孩子节俭的重要性,但是,也有很多家庭忽略了这一点,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尽力满足,因此很多孩子都养成了攀比、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不管您的经济条件如何,请记住,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切忌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那么到底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呢?这主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需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消费主要包括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餐费、交通费,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消费情况作一个预算,并告诉孩子,除特殊情况外,给他的零花钱绝不会超过预算,这样让孩子心中有数,花钱时他就能有计划、有节制了。

老高是温州一家私企的老总,企业的年利润达9位数字,但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却和邻家女孩一样,穿着普通的运动服和运动鞋,背着普通的书包,坐公交车上学,和别人一样买早点……很多人见此都不解,认为老高不爱孩子只爱钱。其实不然,老高对女儿的爱并不比别人少,但他认为,爱孩子是不能够用花在她身上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还在女儿小时,老高就经常教育她:“要节约用每一分钱,不该花的就不乱花。买衣服不要只盯着名牌、时髦的款式,穿着得体、舒适就行;饮食要荤素搭配,能在家里吃就绝不到外面买;对家里的物品和学习用具要爱护……”

老高教育女儿要节俭,不乱花钱,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企业规模大、效益好,但富裕起来的老高并没有买名车、购豪宅,他们全家依然住在创业前就住的普通居民楼里,开的车是国产车;在公司里和员工一起吃大食堂,不搞特殊化。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老高的女儿从小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她甚至把父亲给她的有限的零花钱都拿出来捐给了“希望工程”。

但是,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包括部分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愿“委屈”了孩子。事实上,大街上那些经常穿着名牌运动服、经常上肯德基、小小年纪脖子上就挂着名牌手机的孩子,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虽然让孩子适当地享受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只要孩子有所求,他们就有所应。时间一长,孩子在吃、喝、玩、乐方面越来越讲究,零花钱是越要越多,如果稍不如愿,便耍脾气抗议,甚至自己从家里偷,从社会上抢。

显然,如果任由孩子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孩子是没有前途的,所以,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的节俭教育。

教子心经

1.去掉爱攀比的坏毛病

喜欢在物质上攀比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毛病,而造成孩子爱攀比的原因,主要是爱慕虚荣的不健康心理。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什么都要比别人强,才会有满足感。另外,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分的好胜心,也会导致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去和别人比,并一定要比别人强;否则,就会觉得有失“面子”。但是,物质上的攀比对孩子是有害的,因此,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认清攀比的危害性,告诉孩子如果在学习、能力等方面适当地争强,则是激励自己进步的表现,可以支持;但如果是和别人比吃、比穿,就是虚荣,而虚荣是有害的。

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盗窃案,作案者是两位中学生,他们因为喜欢事事与同学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在家庭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后,便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5万元钱。然后乘火车到北京,在短短的6天内,便挥霍掉了所有的钱。这个案件中的于某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种田养家,虽然家境不好,但于某在同学中穿戴、吃、用却是最气派的一个。这一方面是于某不甘落后于人的缘故,另一方面是他的母亲觉得孩子已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因此,母亲平日里尽量满足于某的要求,对此于某也感到很满足。

但是,自从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绝大部分来自市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他们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花钱也大方。相比之下,于某显得十分寒碜,以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了。于某的心理有了不平衡感,他不甘心落后于人,见有同学穿了一双耐克鞋,便回家向母亲要钱也买一双;有的同学生日在市里有名的饭店请客,他生日的前几天,便也回家向母亲要钱,准备在另一家规格更高的饭店宴请同学……要钱的次数多了,数目也越来越大,母亲实在承受不了,便拒绝了他。于某见家里实在“榨不出油水”,便决定自己想办法解决“囊中羞涩”的问题。几经考虑后,他认为“偷”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在这种邪念的支配下,他开始偷同学的钱,得手之后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他伙同另一少年作案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于某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在校生变成了一名罪犯呢?其主要原因是攀比心在作祟。攀比是一种不顾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虚荣的自我意识。喜欢攀比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光彩,这种人的精神是空虚的。

同时,于某事件也为广大父母敲响了警钟。追根究底,于某攀比心的迅速膨胀与家庭教育有极大关系。于母出于补偿心理,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认为自己孩子穿的、用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在这种无意识的纵容下,于某的攀比心、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一旦家庭无法满足他的欲望,犯罪更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2.养成储蓄的习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一年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苏轼储蓄的习惯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储蓄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存钱,帮助孩子学会储蓄,有计划、有节制地使用储蓄的钱。如果孩子不懂得储蓄的好处,而是把零花钱都攥在手里,就会在受到外界诱惑时,无节制地乱花钱。

美国有一本畅销全球的书《钱不是长在树上的》,这本书的作者尼尔·古德弗雷在谈到储蓄原则时说: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3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如买学习用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来短期储蓄,为购买比较贵重的物品,如一些大型的学习工具书等;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存钱时带上孩子,使孩子理解钱只有先存进去,才能再取出来,不是随便就可以从银行取钱的,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明白存钱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当孩子明白存钱的好处后,存钱的积极性就会变高,从而乐意存钱。

3.学会挣钱、有计划地花钱

“要花钱,自己挣”是西方一些国家中学生的口号,我们的父母也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让孩子通过适当的劳动自己去挣钱。当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自力更生”并不是让孩子放弃学业,去一心一意挣钱,而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找机会挣钱,比如给父母拖地一次给5毛钱;帮父母整理菜园、庭院1元钱,等等。这样,孩子在体会到劳动艰辛的同时,也会珍惜用汗水换来的钱,在以后花钱的时候,就会珍惜、有节制了。

另外,父母应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消费计划,让孩子把亲人给的零花钱加在一起,然后根据钱的数目制订一个计划。比如,用多少钱买必需的工具书;用多少钱来买一些小礼物,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生日时送给他们。通过计划,孩子就会懂得预算,懂得把钱花在最重要的地方。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孩子的各种观念也是在生活中养成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也很重要。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应该掌握相应的消费常识:如1~3岁的孩子能够认识不同的硬币和纸币;4岁能够懂得不能见什么就买什么;5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区分不同面值的钱;7岁能够看简单的假目表;8岁知道把节约下来的钱存到银行;9岁能够制订、安排一周的消费计划;10岁懂得节约的意义;11岁知道从电视中了解有关的广告;12岁懂得正确运用银行中的业务术语等。

事实上,这些美国专家为孩子制定的“标准”也比较适合中国孩子,中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要求孩子在哪个年龄段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消费知识,这样孩子从小就能够知道挣钱不易、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够不花的钱绝不乱花等等。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莫里哀

同类推荐
  •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20位访谈者讲述了自己中学时期的性体验,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面对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在青春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这时生理需要占很大比例。我周围的男孩都特别压抑,生活特别乏味。身体上性冲动得不到满足;心中的感情和想法没有人可以倾诉;认识的异性太少;生活中别的机会不多,也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任何一件事情当中去。有时白天想起这件事,觉得没什么,但有时半夜醒来,却会特别绝望,不知道该怎么解脱。我用血和泪换取了爱的经验,得到了与异性相处的真谛,连滚带爬地长大,想想,真是太不易了。记录少男少女撕裂般阵痛的成长过程,揭开青春期隐秘的情感世界。
  •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共分16章,分别从品德、学习、财商、智商、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自立自强等十多个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帮助父母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男孩好动,男孩好玩,男孩喜欢冒险,男孩不喜欢顺从……教养男孩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相对而言,男孩将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无疑要比女孩大得多。作为男孩子的父母更应该细心地引导,真诚地理解,把男孩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把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让男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能把男孩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

    德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严谨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正面管教男孩的100个细节

    做为一个优秀男孩的父亲,一个多年的图书馆馆长,作者以丰富的一手资料为基础,以敏锐、客观的视角,专业的学识,从细节向父母和孩子介绍青春期阶段男孩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哪些变化,并且提出了一些父母如何做才能让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和友善,如何让男孩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的建议,包括怎样对付学校里的“小帮派”“小霸王”,还有如何更好地与朋友交流和相处。
  • 法国妈妈育儿经

    法国妈妈育儿经

    《法国妈妈育儿经》是一部半自传、半人类学的家庭教育著作,一经出版即获得全世界父母和媒体的关注。难道法国宝贝都是自学成才的?德鲁克曼遍访法国的学者、医生、家长,探寻能培养出聪明耐心的宝贝和成为轻松的父母的秘诀。神奇的法式育儿智慧让她惊叹不已。《法国妈妈育儿经》从怀孕、喂养、习惯培养、入托等各个方面对法式育儿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合权威的人类学、教育学著作对这些做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为0-6岁孩子家长提供了全新的育儿视角和选择。
热门推荐
  • 嫡女当嫁:腹黑夫君太会宠

    嫡女当嫁:腹黑夫君太会宠

    一纸婚书搅动了相府与宫闱的血雨腥风。夫兄觊觎,长嫂陷害,从容应之!皇子谋权,异国动荡,竭力助之!腹黑夫君,甜宠养成,绝不负之!看她如何在权欲旋涡中牵动天下运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笑鸡都市

    笑鸡都市

    关于本书,也没什么用意,就是想写一本轻松搞笑的书
  • 请把乌云赶下大海(全集)

    请把乌云赶下大海(全集)

    七年前,颜艺的一句证词,害得童岸家破人亡,原本深爱的两个人从此各自天涯。七年之后,命运让两人再次相遇,他带着某种目的慢慢接近,若即若离,步步为营,她惊慌失措,一寸寸沦陷。为了爱人颜艺重查当年的案件,当真相浮出水面,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一个是深爱多年的情人,一个是相依为命的骨肉至亲。她陷入爱情和亲情的两难抉择,向前一步是炼狱,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煞,暴君诛心

    美人煞,暴君诛心

    她新婚之日,他破了她的城,杀她父兄悬于城墙之上!夫君更将她双眸弄瞎推到他身边!他寿辰之日,她为报国恨家仇,谋算他血洗后宫、弑母杀弟、令他青丝瞬成白发!他曾因她一句话,活埋数万人,尸体填满路中沟壑。他曾因她一蹙眉,悬千人之首于城门,造就一座血城。他曾为博她一笑,用血筑高台,造酒池肉林,斛珠铺红妆,烽火戏诸侯!他曾说,“阿瑾,你看不见,我就是你的眼睛,高山流水,天涯海角,你想去哪里,我带你去哪里,不死不离不弃。”可如今,他在阴暗地牢中,纠缠于她。“阿瑾,你以为你这样就算报了仇?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做他的皇后?!”
  • 花之小镇

    花之小镇

    一切,都要从洛南国送她的那块怀表说起。谁会相信呢?一块平淡无奇的怀表,居然会在花满的手中开出花来。它不单开花了,还让花满陷入昏迷的奶奶短暂地清醒了一小会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花满,为了弄清楚奶奶的病因,启程前往神秘的花之小镇求奇药,她原以为自己的求药之旅会几经波折,没想到运气爆棚,刚到镇上就好运气地“捡”到了药铺老板的女儿!只不过,这个叫麦卷耳的女孩儿实在倒霉地惊世骇俗,跟她黏在一起,连花满也被不幸牵连,所幸有洛南国寸步不离地保护,才让她能够将困难一一摆平。看来,想要让麦卷耳帮忙治疗奶奶的病,必须先祛除她身上的霉运才行……
  • 明惠郡主

    明惠郡主

    一梦数十年,她为了这个男人付出了所有。长恨终成空,因为她的痴傻她失去了母亲,失去了贴心人,失去了明辉王之女的身份。而自己的丈夫就这样看着她死去。丈夫护着害她的堂妹一家,她不知道丈夫的仇恨从何而来,不知道母亲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一切怎么会变成这样。她只知道,上天给了她机会重生!斗渣男渣女!保家宅安平!她是一代明惠郡主——安铃罗!
  • 男人是加法,女人是减法

    男人是加法,女人是减法

    男人的想法,女人不懂;女人的心思,男人也懒得猜。两性情爱要么轰轰烈烈,要么两败俱伤。浅浅为你剖析众多真实个案,还原红男绿女最真实的心境,知性细腻的文字背后,把男欢女爱潜藏的伤害、快乐、嫉妒、哭泣、幸福、忧伤、坚强、绝望……每一种细微的情绪层层剥开,让你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观。如何在恋爱中保护自己,如何不为感情受伤,如何识别爱情的真伪,如何掌握女人的小心思,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如何包容,如何表白,如何甜言蜜语,如何两性对话……
  • 从乞丐到将军:陆荣廷传奇(全集)

    从乞丐到将军:陆荣廷传奇(全集)

    清末民初,在这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出身于广西壮族的陆荣廷,正是这血雨腥风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从孤儿、乞丐一跃成为清朝廷的一品大员——广西都督,两广巡阅使,名副其实的封疆大使,并建立了军事、政治、实力雄厚的广西桂系体制。他雄踞中国西南部,与精锐强悍的北洋军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通过陆荣廷的戎马生涯,展现了南北军阀混战、帮派风起云涌的殊死搏斗。陆荣廷不仅在广西历史上,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脚色,而他创立的桂系,又称“老桂系”,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军事派系,为日后崛起的新桂系巨头李宗仁、白崇禧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这一段历史几乎被世人遗忘了,后人竟无知晓那让美国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善打硬仗的李宗仁广西军队是陆荣廷一手创立的。没有老桂系何来新桂系?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史实,南北枭雄,尘封的旧情,马帮古道往事,以及桂系军阀发迹、贡献、没落,清末民初桂、粤、湘等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及浓郁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