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4700000006

第6章 为人明强之道(1)

不争一时之胜,琢磨万世之功

人人都想获得成功,但成功不会眷顾每一个人。怎么获得成功?有人说:“只要求快,一切都能抓到手上。”又有人说:“只要等待,什么都可以来到身边。”前者急于求成,往往会烫了自己的手脚;后者守株待兔,就有可能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用这两种方式获取的成功,都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都不可取。

曾国藩认为“快则易跌倒,等则易空无,最上乘谋事之法乃在于一个止字,即在快与等之间寻求成功的方法”。后来曾国藩又提出,获取成功,首要的是戒浮躁、能忍耐,多走几步慢棋。不争一时之胜,琢磨万世之功。

学会多走几步慢棋

成功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很多人都想急于实现,但获取成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求快,因为欲速则不达。多走几步慢棋,稳打稳干,在稳中求胜,才是常胜之法。

“不求速成”、“稳打稳干”是曾国藩获取人生胜局的一大法宝。曾国藩历经三朝,官是越做越大,主要原因是他看清了谋取胜局绝没有速成秘诀,只有一步一步地做好成功前的准备,创造好成功的充分条件,使之水到渠成,而瓜熟蒂落。

曾国藩平生以稳健、谨慎著称,即使是火烧眉毛也不为所动。在带兵打仗上,曾国藩也主张求稳,他的座右铭是:“我们可以几个月不打一仗,但打仗之前就一定要准备充分,就一定要获得胜利。”

曾国藩经常对自己的部将说:

宁可好几个月不打一仗,绝不可以在打仗之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计划好,这是用兵获胜的道理。本来我们的力量强,但是我们故意向对手显示很懦弱,那我们多半会打胜仗;如果我们的力量弱小,但是也故意显示我们很懦弱,就多半会打败仗。在战场上,不可以急于攻打对方,必须让对方打我们第二下,我们才打第一下……与很强硬的对手交战,能看出敌人的漏洞和弊病是最关键的。如果在敌方完全没有漏洞、弊病的情形下,而我方贸然进攻,那么我方必有漏洞和毛病,被对方所识破,这一仗就势必会败给对方。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曾国藩不急于求胜,走慢棋,在稳中获胜的战略、战术思想。后来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提到了他曾经急于求胜而导致失败的一战,以此来告诫弟弟要学会走慢棋。

在围攻天京(金陵)城时,曾国藩给前线的九弟曾国荃写信,叮嘱道: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我军出壕一战,我现在回想起来还觉着心里直扑腾,这大约是我一向气魄胆量不够的缘故吧。这一仗的惨败,对你、对我都是一个教训,望弟切记。现在江南连日阴雨,寒冷阴森,气象不佳,深望老弟一定不要追求出人意外的功绩,不要急于求成,只求稳妥的做法,方可获胜。

其实在攻打金陵之前,幕僚制定的各种战略方案都集中到曾国藩手上,但他一概拒绝,而只用稳招。

最初,李续宜向胡林翼建议,用船载陆军直下焦山(今镇江),出其不意,急捣苏州、常州。这是兵法上的出奇制胜。胡林翼对此十分欣赏,建议曾国藩采取。曾国藩用兵不讲“出奇制胜”,自然不会采纳。于是胡林翼又向曾国藩提出放胆放手的战术:

我反复考虑,觉得不能这样谨慎、小心。过于求稳,就会贻误战机,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我们现在兵力又弱,分兵调遣,根本就实现不了围攻。如今,我们必须招募四万兵士,从水路合围金陵城,然后再组建一支精兵强将从正门杀进城内,出其不意,杀他个措手不及,方可获胜。

随后,胡林翼专门会晤曾国藩,要求采纳他的计策,并指出曾国藩的“稳招”缓不济急,说“急脉缓受,大题小做,或恐不济”,劝他“不要过于谨慎”。

曾国藩除了接受胡林翼扩张湘军、多募勇兵之外,仍拒绝采纳胡的进兵计策。曾国藩曾经因急于求成败过一次,他认定了稳扎稳打。这也是围攻天京历时三年之久才终将其攻克的原因之一。

曾国藩的幕僚左宗棠在军事上的许多做法也取法曾国藩,甚至于对弈中你下第一步棋后,去睡一觉起来,他还在琢磨他的棋子该放哪儿呢。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前后共用了三年的时间。其间,筹运军粮的时间就用了一年半,收复新疆北路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整个收复新疆的实际战斗时间仅仅用了七个多月就结束了。左宗棠用大部分时间作准备。对此,小说《左宗棠》的作者安静波先生这样记叙道:

小到每一旧运道的修筑、新运道的开辟,从某个地方采购军粮的利弊得失,每军每月需要多少粮食,以及进行某个重大战役需运多少军粮,分储在什么地方,需用多少车驮,行多少路;每战之前,对进攻部队(包括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截击部队和防守部队之间配合,对进攻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开严冬和酷暑)以及收复失地后的善后工作等,都要经过仔细周密的策划,都要耗费左宗棠大量的心血,可谓殚精竭虑。

左宗棠说:“自从我办理军务以来,事事宁肯缓进,也不退却。一旦投入战斗,就要‘取急风雷雨之势’,以‘急战’之态一气呵成,令敌毫无还手之机”。在古牧地战役中,左宗棠仅用六天就击败敌人主力;达阪之战,左宗棠用四天就全歼敌军。这主要是因为左宗棠在战争打响之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曾国藩、左宗棠以缓求进,谋取人生胜局,最终名载史册,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者不乏其人。不肯踏踏实实做事,搞歪门邪道,投机取巧之人,终将一事无成。

成事皆在于有恒

很多人做事恨不得立竿见影,一下捞到个“金元宝”,但遭遇困难,就全身松散,失去了恒心,这种人是做不了大事的,也不可能有很大成就的。一个人能否有作为,关键看你做事是否能坚持,在困难面前是否能挺住,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持久地走下去。

曾国藩说,“天道忌巧”,也就是说做事不要投机取巧,要下“笨”工夫,持久努力,不断进取,才能获得成功。他常引用倭仁的话说:“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咬着牙,一步一步走下去,就能够实现各自的人生目标。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人,也是按照这个规则才功成名就的。”

曾国藩在日记中谈到他由做事无恒到有恒的转变过程:

我一生有三大缺点:做学问,对经史都很精通,唯独天文算学,一窍不通,连金、木、水、火、土这五星也不识认,这是第一大缺点;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这是第二个缺点;年轻的时候练习写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一会儿摹王羲之,一会儿又练颜真卿,没有一个章法,终无所成。近年在军中,因字写得难看,遭到很多人的耻笑,这是第三个缺点。年轻人要力戒这三个缺点。

说到算学,我是很难学会的,金、木等五星,认识起来还容易点。我家里所藏的天文书,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教》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时不时翻开看看,没有多久,金、木五星也就认全了。凡做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难易,都要有始有终。练习写字,先求圆匀,再求敏捷。若一天能写楷书一万字,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则手腕毫不费力。将来以这一行为谋生的手段,就可以到翰林院去抄书。可惜我当初没有好好地练习。

我这一辈子,因为做事没有恒心,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惭愧啊。自从带兵打仗以来,事事不能持之以恒,使自己失去了很多获胜的机会,悔之晚矣。你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做事就必须持之以恒。

人生唯有“守恒”是第一美德。我早年练习写字,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但当时也没有坚持下来。近日我每天练习,从没有间断过,遂大有长进。可见学习没有老少之分,事无分难易,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曾国藩做事总是有始有终,他还把是否有恒心作为成败的关键来看待。做事如此,立志、做学问都是如此。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

学无止境,只要坚持学下去,总会有所成就。我以往做事极没有恒心,近年稍微好了些。自七月初一起,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日摹写100个字,每天看书少则20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100卷,《归震川文集》40卷,《诗经大全》20卷,《后汉书》100卷,都是随看随批,哪怕再忙也没有间断,也不因为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提前做。诸弟如果能有这样的恒心,哪怕像四弟这样资历不高的也会有所精进,何况六弟、七弟……诸弟试将《朱于纲目》篇篇圈点,坚持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批完。不要找任何借口间断学习,幸甚幸甚。

在这里曾国藩把有恒的效用作了很详尽的阐释,并且做出有恒的榜样,同时为弟弟规划出有恒的方案。这种方案,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也是很实用的。

曾国藩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正是他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也是他发愤立志、发愤持恒的时候。曾国藩出身并不显赫,资质也不怎么样,能够取得成就,全依赖于他那困知勉行、坚持不懈、一往无前的精神。

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思是说: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荀子也强调了做事贵在有恒的道理。

曾国藩科举成名,镇压了太平天国,做了京官后,在这个时期,正是他立志潜修的时期。后来取得的“赫赫之功”,可以说都是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所以,凡是想成就大事者,恒心是不可缺少的品质。

放眼未来,从大事着手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赢得人生胜局,必须丢弃鼠目寸光,关注天下局势,把目光放在远处,从大事着手,放眼未来。

曾国藩在每作一个决策之前,都把他的行动和天下局势联系起来考虑,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惑。曾国藩所把握的天下局势的主要方面就是清王朝的命运以及宫廷内的政治斗争。曾国藩细心洞察局势,巧妙地避让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咸丰十一年湘军攻下安庆不久,咸丰皇帝就驾崩了。但肃顺把持朝政,隐丧不报。曾国藩和胡林翼是通过京城里的朋友才知道这一消息的。曾国藩身在官场,深知朝廷中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个人以及湘军这个集团的利益与未来。

胡林翼和曾国藩天天在军营中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却长时间未接奉国丧明诏,越发让他们忧心忡忡。有一次,胡林翼竟半夜惊醒,长叹:“京城里一定有很重大的事发生了,不知对我们是祸还是福?”

的确,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慈禧太后在北京发动政变。曾国藩是在一个多月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12月15日,曾国藩接到四件廷寄,其中还有一道谕旨。他先扫了一眼抄示的奏折,发现咸丰皇帝所立的载垣、肃顺、端华等八个大臣都被处决了,但并没有说他们犯了什么罪。

一看谕旨,上面写道: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各官,悉归节制。

慈禧处决了八大臣,让自己节制江南军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曾国藩通过对朝廷内的大势的把握与深入细致的分析,觉得这既是重用又是警告、鞭策自己。

其实慈禧太后和奕将政变的消息以一种婉转的方式告诉曾国藩等人,目的是敲打湘军将领,不希望湘军就此拥兵自立,更主要的还是要鼓励湘军更好地为朝廷效命,赶紧将太平天国彻底剿灭。给你曾国藩更大的权力,表明朝廷对你的信任,让你心甘情愿为朝廷卖命,不然你的下场就跟八大臣的一样。

曾国藩在把握了朝廷的这些内情与动态后,最担忧的,不再是朝廷内部的矛盾问题,而是太平天国怎么平定的问题,怎么铲除政敌的问题。

因此曾国藩在把握了这样的“天下大势”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果断行动:

一是为湘军集团的长远利益及维护他的个人权威考虑,曾国藩将与他有着深厚交情且被他称为“二不忘”的朋友李元度参劾革职,消除隐患;二是为出一口积之已久的恶气,拖延救援危在旦夕的政敌王有龄,使王有龄没有得到及时救援陷城而死,铲除了这块绊脚石。这两招为后来湘军能顺利攻下天京作了有力的准备。

曾国藩放眼于未来,审时度势,正确调整自己的人生之路,谋取人生胜局,最终功成名就,名载史册。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审时度势,获得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人可谓举不胜举。

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辅佐勾践二十多年,终于帮助勾践灭掉了吴国。在得到万众瞩目的高官厚禄之时,能审时度势,看到潜在的祸患,毅然斩断自己对官位财富的贪婪之念,适时隐退,得以颐养天年。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的选择,而每种不同的选择往往对以后的生活轨迹带来不同的影响。有时迈出的一小步都有可能关系着以后人生的大方向、大结局,更何况面临大抉择和大跨步的重要关口。因此,要想给人生导航,必须把握天下大势的动向,审时度势,由此来正确地规划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处让人,大处胜人

“小处让人,大处胜人”讲的是为人处世在一些很细微的事情上不与人争,目的是为了在大处能胜对方。带兵打仗也是这个道理,输掉一两个城池不叫输,能够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才是胜。

曾国藩之所以是古代官场上的“常青树”,能够历三朝而不倒,关键在于他为人处世、带兵打仗,包括做官不看重小的得失,而是要赢取全盘的胜局。

下面来具体谈谈曾国藩小处让人,大处胜人,谋取全盘胜局的典型事例。

同类推荐
  •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毕福剑的幽默智慧

    在中央电视台这个俊才云集之地,毕福剑不仅长相另类,主持风格也颠覆传统,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够标准,但他却是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也是《新周刊》推选出的“最有百姓缘主持人”。本书从毕福剑主持节目和接受采访时的精彩对话或语录,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幽默话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和幽默智慧,从而让读者从他的幽默与口才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处世智慧。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对于生命,它是灿烂的,是美丽的,但也是脆弱的,是短暂的。本书针对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为我们论说了人活着的意义,让我们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提醒我们把握人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 力量型演讲

    力量型演讲

    著名投资家巴菲特曾说:“有一种能力你必须具备,不管你喜欢与否,那就是轻松自如地进行公众演讲,这是一种财富,将伴随你五十到六十年,如果你不喜欢,你的损失同样是五十到六十年!”毫不夸张地说,演讲是企业家们建立社会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而演讲的能力是企业家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具备演讲者的能力,是的,很多人在上台演讲前,会出现心跳加剧、颤抖、流汗甚至更紧张情绪出现的情况。演说,做为一个思想交流的载体,主讲者和听众思想的互动,可以产生无形的价值。懂得说话,学会演讲,等于掌握了最直击人心的语言力量!学会演讲,可以表达自己。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人感受自己的魅力。学会演讲,可以获取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想的能力+做的能力+说的能力,有效表达是你成功必不可少的本领。本书案例典型,语言平实,不仅适合于锻炼口才的人学习,也适合培养演讲能力的人来学。
热门推荐
  • 不灭剑祖

    不灭剑祖

    秦天风乃是,乾皇界的五大至尊之首,再一次围剿魔族的战斗中,被他青梅竹马的白族圣女白如霜所暗害。五百年后在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废材王子身上重生。且看他如何去守护这个世界不受魔族的侵扰,和让当初那些暗害他的人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墨成规

    守墨成规

    一开始,他是纨绔子弟薛少爷,他是戏园小学徒,最后他是大权独揽的一方统帅薛帅,他是名扬天下的名伶……
  • 骑士的神秘笔记

    骑士的神秘笔记

    1785年时值兰斯王国末期,半个世纪前肇始的回路革新终于影响到所有阶层,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暴即将来临。在这个类似拿破仑战争前夕,以骑士作为战争主力,使用斗气操纵回路作战的时代,一个名为杜雷的普通少年意外得到了一本神秘的笔记,由此,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拉开了序幕。PS:本书背景为异界版法革,【回路】的设定类似卡片,【回路师】的定位类似制卡师。所以简单的来说,这是一个卡片流的故事。
  • 疯癫随笔

    疯癫随笔

    流云走过,温柔了时光,惊艳了岁月。慢慢长空,你我皆为过客。愿时光不老,你我皆好。
  • 你好,我们的故事

    你好,我们的故事

    这是一本有关于青春的书。它犹如一部时光机,乘载着我们在不再重来的岁月里自由地来去,大声地对过往喊出:你好,我们的故事! 在书中,你将会看到他的影子,他的心情,他的回忆,也会看到你的影子,你的心情,你的回忆。所有属于青春岁月的小甜蜜、小惆怅、小委屈、小疼痛、小执拗、小隐忍、小骄傲、小卑微,原来都是相通的。 新鲜旧情人说过,每个人心底都会有那么一片柔软的不能轻易触及的地方,我让你们踩着我的文字,来到我的心底,因为我有颗金刚不坏的心。
  • 金牌夫人:别惹逆世依小姐

    金牌夫人:别惹逆世依小姐

    穿越美女被当地老百姓尊为“仙姑”,有面子又有身份。然而却意外的遇到了长相一模一样的冒牌者,假仙姑为了争权夺利,频繁利用穿越美女的身份招摇撞骗,冒名约会,冒名交友,冒名结婚,甚至冒名上床,搞得亲朋好友难辨真假,害得大色狼县太爷被戏弄的哭爹喊娘。而穿越美女却频频受挫,屡遭陷害,有苦难言。超级能量离奇失灵,惩恶扬善反被误解,叫天天不应,谁来救救21世纪调皮小美女。
  • 谁杀死了阿哈

    谁杀死了阿哈

    《谁杀死了阿哈》是陆涛长篇小说“黑白之昂”系列的前传。这是一个关于承诺、忠诚、守信、担当的故事。雪国和火国是远古传说中的两个大族,在一次大战中,火国公主被俘,成了雪国王子阿哈的侍从。阿哈原本可以继承王位,却爱上了火国公主,想要帮她逃离,因而陷入了两个族群互相制衡的阴谋之中……不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叙述,无论你是谁,无论何时,信守承诺,敢于担当,便可谱写出一曲天地间永不磨灭的正气之歌。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像富人一样思考

    像富人一样思考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激发心智的力量;第二部分是谋求财务的自由;第三部分是打开创业的宝典:第四部分是把握投资理念。各部分保持独立,同时又是一个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循环过程,以此编排以便更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教育、文化、经济及行业背景的广大中青年读者的阅读需要。
  •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3-6岁妈妈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6岁前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的品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在这一阶段。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师,也是该年龄段孩子的母亲,针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性格塑造、性教育、学习兴趣、潜能开发、品行习惯等方面问题,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身边娓娓道来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与孩子有关的成长心理故事,很温馨,也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