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4700000008

第8章 为人明强之道(3)

清朝末年,曾有人著书说曾国藩“一生三变”,没有主心骨。主要是说曾国藩练习写字,年轻的时候学习柳诚悬,中年的时候学习黄山谷,到了晚年又学李北海,所练书法越来越没有刚性;做学问吧,在翰林院时专攻诗词曲赋,后来认识了唐镜海,又跟着他研究《论语》,继而转变研究《六书》,通读了乾嘉朝的训诂书籍,反而不搞经史注疏;在北京做官的时候,崇尚程朱理学,后来办团练,带兵打仗又信奉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还常常说要写一本《挺经》。

后世人据此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三变”。初看,也有点道理,但是仔细分析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变化,其实不然。所谓的“三变”,只不过是曾国藩在治学、立身、处世方面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地位作出的“适时”的调整。他的思想始终坚守着“以儒墨为体,庄老为用”。

曾国藩不但不是一个善变没有主见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的“明强”之人。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事业与人生的成功,这与他“明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刚开始受命进攻太平军时,曾经亲自率领在衡州组建的水师东征,想一举消灭太平军。但是,刚训练出来的湘军水师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结果在岳州、平江、湘潭等地,接连打了几次败仗。有一次,他带领在长沙的水师八个营晚上偷袭靖港,结果也吃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

以往,曾国藩曾多次嘲笑清廷绿营兵不能打仗,如今看到自己组建的湘军屡战屡败,感到“无脸见江东,一气之下,从船上滚入江中,想一死了之”。幸身边的人发觉,才把他打捞上来,护送回长沙大营。

在长沙,曾国藩灰心丧气,几天不吃不喝,很快,曾国藩因打败仗而滚江自杀的事就传得满城风雨。无论官场还是社会上,有冷言冷语、幸灾乐祸的,有向上告状、请求弹劾曾国藩的,还有认为湘军不能作战,主张解散另建的。曾国藩听到这种种舆论,坐立不安,既有几分不服气,又有几分羞愧。他也想过,解散湘军,回家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但一想到自己办团练组建湘军的初衷时,就又犹豫了。

正在心灰意冷、犹豫不决的时候,曾国藩接到了父亲曾麟书的手谕,训导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国事维艰,只能进不能退。”在父亲的勉励下,曾国藩鼓起了勇气,坚定了与太平军作战到底的信心。他命幕僚向朝廷写奏折,实报在湖南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情况。其幕僚对岳州、湘潭几战,如实地写成“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后,便接过笔去,改为“屡败屡战”,以示决心。

后来,曾国藩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在向湖北进发时,还立下誓言,要求弟弟曾国荃在家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不获全胜,誓不生还。后来曾国藩在湖北武昌、汉阳连续打了几战,都获胜利。幕僚又将曾国藩在家备好棺材,誓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情况,写入了奏折。曾国藩看了,又将“备棺在家”改成了“带棺出征”,更表其决心。

咸丰皇帝看了这一奏折,对曾国藩忠君的决心倍加赞赏,赏给他二品顶戴,令其署理湖北巡抚,后又收回,改赏兵部侍郎衔,并催令迅速东下,进剿太平军。

曾国藩在接连打败仗的情况下,不但没有退却,而是坚定与太平军作战到底的信心,这就是“明强”,明示自己强大的目标。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辩、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明是强的前提,须先明而后强;强从明出,不明不强。“明强”的性格能促使一个人成功,但怎么样才能做到明强呢?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

再困难的路也要自信地走过

当我们面对失败时,若是心中产生自怨自艾的想法,将会招致严重的挫折感,就会变得更加脆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失败面前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肯定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那我们就为走向成功打下了坚厚的基石。

曾国藩的一生虽然不是辉煌的,但是是成功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取成功要靠能力和智力,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三大法宝——立志、忍耐和自信。

咸丰五年(1855),罗泽南离开了江西。失去了这位得力干将,曾国藩的处境更是一天比一天坏。在这种危急时刻,曾国藩认为,湘军要发展壮大首先要“自救”。曾国藩很有信心地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当时,湘军水师中的几位军官才能平平,并且又缺少一位得力的统领,曾国藩让李元度接管水师事务。

曾国藩不断地给李元度写信,教他如何带兵、如何列阵打仗。在8月28日的信函中,曾国藩写道:

我有几件事情要特别叮嘱你,千万不能忘记:

第一,扎营宜深沟高垒。哪怕只住一晚上,也必须这样做,能够使我方军营安如泰山,即使敌人来攻打,也不会对我方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哨探严明,仔细观察敌方的动向,防备敌人来偷袭。必须先做好敌方来偷袭的准备。

第三,不要只报喜不报忧,军情要据实禀报。

第四,对于我的错误也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写了这些,曾国藩仍然不放心。他想起上年写的《水师得胜歌》在军中影响很好,便又写出了一首《陆军得胜歌》。歌中讲到了湘军陆师在扎营、打仗、行军、法纪、装备和训练六个方面所应注意的事项。

尽管曾国藩很有信心实行“自救”,但湘军在江西的两支主力的统领都很逊色。李元度又是一个书呆子,根本就没有大将风度。为此曾国藩吃不香、睡不熟,他认识到光有信心自救还不行,还得有信心向他人求救,寻求帮助。

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湖北的胡林翼和罗泽南,于是就请求罗泽南率部重回江西救援,以解他及其驻江西湘军的困境。同胡林翼函商,打算将彭玉麟调到江西来统领水军,胡林翼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曾国藩的要求。可这个彭玉麟是个极重乡情、特重孝道的人,他提出在去江西之前要先回一趟湖南衡阳老家省亲。这样来回折腾,直到1856年初才赶到江西南康。曾国藩费尽心机,总算是为自己求得了一位水军统帅。

但此后不久,湘军在江西樟树镇与太平军作战时惨遭失败。主要原因是周凤山风闻石达开率部来攻,吓得魂飞魄散,致使全部营盘竟在一天之内丢失无遗,大量的官吏和勇丁溃向南昌。

曾国藩闻讯之下,惊骇不已,急速赶到南昌,收拾残局。在湘军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曾国藩又站了出来。这需要的同样是勇气与信心。

曾国藩来到南昌,一面将溃勇重新招集起来,编组成军,革去了周凤山统领的职务,选用贡虎臣和毕金科为统领;一面写奏折请求咸丰帝同意将从自己身边调走的罗泽南、刘蓉的善战之师重新调回江西,同时还分别写信给胡林翼和罗泽南,希望他们能够同情他的处境,救人于危难之中。

但没过多久,罗泽南战死。太平军在江西越战越勇,曾国藩更加困难重重。

在这危急关头,胡林翼毅然派出得力部队东下,救援江西。

不久,弟弟曾国华等从武昌出发,经湖北威宁、蒲沂、崇阳入江西义宁,于8月抵达瑞州城下。曾国荃也在骆秉章和左宗棠等人的授意之下,募勇两千人,配以樟树镇败将周凤山回湖南所募道州勇两千,合共四千人,组成“吉字营”,由湖南东攻江西吉安。

这样,到1856年9月,湖南、湖北两省先后组织了三支部队共计一万三千余人援助江西。

曾国藩在自救不能的情况下,果断地向朋友寻求帮助,最终解决了江西之危。

我们可以从曾国藩的这一事例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一是在失败面前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地抱怨是无用的;

二是在困难时刻,自救不能的情况下,重要的还是要寻求朋友的帮助,就有可能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

信心是生活的支柱。房屋没有了支柱就会坍塌,人生没有了支柱就很难有朝气蓬勃的个人生活,也就谈不上成功。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人的成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自信,人才能坚持自己所追求的信仰,才不会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低头。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守住“诚”字,就会赢得信任

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做人要诚实,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孔子也说:“人不讲究信誉,就不能称之为人。”可见,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对人诚信,就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别人只有信任你了,才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对你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诚信的人更容易获取成功。

同类推荐
  • 生活越简单越好

    生活越简单越好

    简单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心灵的优雅与闲适,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准则。因为在人生道路上,惟有奉行简单的准则,才有可能避免误入阻碍我们成熟的岔路,才会避免陷入歧途。就目前的潮流来看,无论是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或家庭关系,都同样有复杂化的趋势。然而,人们又不约而同地用一种简化的公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所以用“简单”的态度来处理事务,不仅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将生活带入一种节奏明快的韵律之中。李世化编著的《生活越简单越好》教你享受简单的生活。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成为聊天主角的训练法

    成为聊天主角的训练法

    举止潇洒,神采奕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令人俗虑俱消,使人相形见绌。与人聊天,其第一要义是要让人听得懂,听得透,让人们明白你要表达的主要用意。如果你洋洋洒洒,嘴没个把门的,话虽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分量,没有力度,甚至人们听了半天不得要领,没法对你说的话表态。因此,要想使自己成为聊天讨论的主角,你首先得用心塑造一种良好得体的聊天形象,塑造那种容易被人接受和欢迎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借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从服从、执行、勤奋、责任、自动自发、方法、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没有任何借口”所包涵的职业信念,是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读本。
热门推荐
  •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快穿之隐藏boss看过来

    隐藏boss追着葵花进入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陪聊、陪任务、陪虐渣以及甜蜜蜜的腻。
  • 慢慢有阳光

    慢慢有阳光

    性子磨叽,做事慢到抓狂的小乌龟,遇到高冷傲娇,挑嘴挑到天际的白骏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是个平凡女孩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理想彼岸的励志故事。
  • 超人明视

    超人明视

    普通的超声科医生,不普通的工作。平凡的凡人,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人总是要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迎接阳光。有时候成长或许会更艰难,但是不要拒绝成长,更不要拒绝阳光。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Voyages of Dr.Doolittle

    Voyages of Dr.Do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光倾城你倾我

    日光倾城你倾我

    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对青梅竹马一起成长的故事。总有些事情是一瞬间的,比如爱上你,我就是一见钟情。还有些事情是一辈子的,比如陪伴你,我就是甘之如饴。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总是会在的,如果你需要我一辈子,那我就把一辈子都给你好了,我会用我的所有,换你一生的平安喜乐。外面的人都在传,说沈家的少爷把秦家的小公主宠的无法无天,每次沈沐白听到这样的话,都是一脸的骄傲,怎么的,我宠的,我心甘情愿,直到有一天……他宠出来的那个小公主某天心血来潮的给他取了个外号,“白白”于是每天的画风就变成了这样,“白白,白白,白白……”总感觉在叫只狗有没有,小公主,咱换个名成吗,每次小公主叫的他时候,他都想拍死自己,这,我能当做没听见吗?
  • 美人历史系列之倾国倾城

    美人历史系列之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常用成语溯源

    常用成语溯源

    本书收录了众多个常用的有名成语及其典故,内容包括:“铁杵磨针”、“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等。
  •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内容简介:正所谓世事如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棋逢对手的时候,也有兵败滑铁卢的瞬间,要想料事如神、见招拆招,就要看清楚棋盘上布的每一个子,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这每一步走得是不是正确、精彩,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在职场,人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中,也都会遇到不同的冲突和竞争,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策略地思考问题,以理性的角度分析和筹划,预测对方的反应并采取合理的行动,以取得优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这就是《20几岁学点博弈论》要展示给读者的生存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