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400000019

第19章 争霸前的准备(1)

想跑的都跑吧

公元前206年4月,被封为汉王的刘邦率众进入汉中,中间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接而成的一种通道,由于汉中四周都是崇山峻岭,进入汉中全靠这些栈道。栈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连尸骨都找不到。尤其有些特别艰险的地方只容一个人单独、小心通过,所有的粮食、物资、武器等全都必须用人力一个个背过去。所以一旦不小心,就会掉落到脚下深不见底的悬崖下。

栈道是当时汉中和关中唯一的联系通道,而刘邦毫不犹豫的让人把这条通道烧毁,就是为了向项羽表示自己无意再回中原,以麻痹项羽、范增两人。果然,项羽他们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烧毁了栈道,自己出不去,别人也就进不来!这就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连日的行军整个军队是愁云满面,大家感到前途一片渺茫。也难怪,当时的巴蜀、汉中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而刘邦这帮人都是从小在平原长大的,最高也就见过个小土包,哪里见过这么高、这么陡的山!于是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再加上对前途的失望,军队出现了大批逃亡的现象。甚至有些将领也看不对劲,刘老大斗不过项王,才被发配到这里,我干嘛也要陪着来这儿啊!咱随便去哪不能混口饭吃!于是很多刘邦手下将领也跟着开小差,偷偷跑了!

刘邦手下那帮人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束手无策,整天也是忧心忡忡。可又没什么好的办法来阻止情况的蔓延。

刘邦在外人面前倒也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可是一回到营帐就喝酒解愁,毕竟谁碰到这种情况,心里都会不舒服的。自己好好的,好不容易挣了份大功劳,就因为和项羽作对,就落到这种田地!后悔么?他也不知道,也许会有点儿吧。可是现在局势既然发展到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还是考虑以后吧!

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坚强有毅力,也许是刘邦的这份镇定感染了许多人吧!还是有很多人最后留了下来,这些人日后成为刘邦争霸天下的骨干分子。这次的栈道之行,就像是一座熔炉一样,锻炼了队伍,考验了人心,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刘邦集团的精华所在。也许这也是刘邦所希望看到的,把那些心志不坚定有异心的人剔除出去,反而有利于一支真正军队的成长。

一支优秀的军队慢慢成长了,可惜缺个优秀的统帅来统领他们啊!

望着都不知道延伸到哪的道路,刘邦不禁感叹道:“路还很长啊!”

这天晚上,刘邦正在睡觉,突然一个保镖进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噩耗:“丞相萧何跑了!”刘邦顿时再无睡意,整个人惊呆了:“老萧啊老萧,难道你也不要我了,我以后可怎么办啊!”萧何对刘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邦自己也清楚,要没萧何自己哪里会有今天,但现在没了萧何,刘邦感觉就没了主心骨。

就在刘邦伤心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又有人报:“萧丞相又回来了!”这是一种从天堂到地狱,又从地狱回到天堂的感觉,刘邦再也受不了了!跑着就去找老萧要问清楚。

“老萧,你干嘛去了,我还以为你也跟着跑了!”

“我跑了干嘛,我是去给你追个人回来!”

“是谁啊,这么有面子,还让你亲自去追,找几个人把他逮回来不就得了!”

“韩信啊!”

“韩信?”

在刘邦的印象中好像是有这么个人,长得个儿挺高的,白白净净的,不过挺会说道的!这么个人就值得你老萧去追?

韩信

韩信也是楚国人,家住在当时的淮阴县(今安徽省境内)。估计出身是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也受过一定的教育,读过不少书。但因为家庭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所以长大后一直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他也想像刘邦那样当个公务员,可惜无人引见,自己又没有刘邦能混的手段。自己的身份又让他不会去做什么种地、打渔之类的低贱的事情。所以造成他一直是个无业游民,没有固定收入来支撑他的生活。于是就四处在亲戚家蹭吃蹭喝,所以在当地名声不大好,很多人都躲着他。

韩信最喜欢去小溪边上坐着,估计是一边等着看看能不能钓点鱼吃,一边也能在那思考思考自己人生发展的问题。估计他也经常来,于是很多来这儿洗衣服的大妈们都认识他。一天,估计韩信又没混到饭吃,一位洗衣大娘看他饿成这样了,也不去乞讨,不由心生怜悯,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来给他吃,一连这样持续了近十几天吧。

韩信很是感激,就说一些等我以后发达了会报答您之类的话。那位好心的大娘倒也有些个性,说道:“你身为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想着以后报答我,我只是看你可怜不忍心才给你食物吃,可不是想让你报答什么的!”

韩信听了比较感触,觉得有道理。就四处做些临时工作,给人打工,挣点养家糊口的钱。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出人头地的机会,一直在苦苦寻找。

再没过多久,韩信也稍微有了点积蓄,穿起了长衫,腰里也挎了把长剑,这是当时知识分子区别于普通百姓的装束。一天,他在市镇上四处乱逛,寻找打工的机会。大家都认识他,因为韩信混吃混喝的名声早已传开,人们都觉得这人就不学无术,还不踏踏实实地工作,连自己也养活不了,还看不起咱这些贫苦百姓、市井之徒。现在居然也人模狗样地穿起了长衫挎了把剑。大家就有点不爽了,你还不如我们呢,凭什么就穿那么好!尤其是一帮闲得无聊的人更是如此。

在众人的起哄之下,一个长得高大魁梧的屠夫挡住了韩信的道路,轻蔑地说:“别看你穿起长衫,挎上长剑,依然是胆小如鼠!那剑拿在你手里,一点儿都发挥不了它的用处,如果你有种的话就拿它来刺我,如果你不敢的话,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先是毫无表情地盯着那个屠夫,然后慢慢地吸口气,蹲下身子,很快地从那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并且若无其事,头也不回地走了。

周围人哄地闹开了,你看这人就算穿上好衣服,他还是跟以前一样是个胆小如鼠的人。大家都在耻笑时,只有那个屠夫想想刚才的情形,若有所悟地望着韩信的背影而去。

几千年来,从太史公笔下描述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后人一个道理“要能忍所不能忍”,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一个不能忍的人他也是不会有什么巨大成就的,很多后人都从中学到了这个道理,慢慢这个“忍”也深深积淀到了我们浓厚的传统文化之中。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样,为保存性命,也需要不择手段!韩信知道这些,明白这些!跟自己的理想,跟自己的性命相比较,一个卑微的屠夫,一个小小的胯下之辱又算得了什么!

厚黑之学,韩信的“厚”学已经是练到了最高境界!

不久,天下大乱再起,韩信觉得机会可能来了。陈胜、吴广造反时,他还想看看这支队伍有没有前途,这可是造反啊,不是简单的混饭吃,一不小心就挂了,这可不符合韩信的性格。再后来,他决定去投靠造反队伍,因为他太需要成功,太想出人头地了,这可是大好时机啊,虽然有可能会失败,可一旦成功那自己的富贵梦想就实现了。

风险和收获一向都是成正比的!

但他没去投靠陈胜队伍,因为他看出在组织体系上薄弱的陈胜是很难成功的。韩信看上了在会稽郡起义的项梁叔侄,于是主动投入项梁军团,做一名小军官。

韩信的武力值并不高,他是属于智将一类的。说明白点就是你让他上阵跟人对砍,他不行;他就是在大帐里动动嘴皮子,做军事谋划之类的很在行!因此,在定陶之战中,项梁战死,当时韩信还是一名小小的军官,幸好他运气好吧,也可能是见势不妙,跑得快吧,总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梦想还没实现是不会死的,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小命。

从这次事件他也看出,自己真的不适合呆在野战部队,自己不可能运气一直这么好,万一下次跑得慢了,自己不就废在战场上了!于是就竭力表现自己擅长谋略的特长,还好,最后还真被挑了进去,做了一名郎中,参与制定军事计划,相当于现在参谋部中的一名参谋,虽说是最低级的,但怎么说也成了名文职军人,不用在前线卖命了。

可是很快韩信就失望了。

项羽是一员猛将,他喜欢和对方硬碰硬的冲杀,虽然也可能使点小计策。但项羽一向不喜欢什么作战计划、军事谋略之类的,况且他认为有个范增就足够了,没事干嘛要找那么多人在自己耳边吵来吵去,就连范增的话有时他都不愿听。

韩信想表现自己,试图受到项羽的重视,上交了多份军事战略计划,全被项羽扔到了垃圾桶。项羽只喜欢猛将,像韩信这类只会动嘴巴的人一向不受他的重视。韩信知道自己在项羽麾下是永远也不会有出头之日的,就有了另找家老板的想法。

尤其是对项羽在咸阳的做法,更让韩信觉得项羽其实就是个莽夫,这种无谓的破坏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对自己本身的声誉影响甚重。一个没眼光、没抱负、只知道破坏的人不是个英明的老板,韩信对项羽已经是极度失望!

反而,刘邦在关中的表现让他产生了些许兴趣。韩信越观察下去,越发现这位表面上胆小温顺的将领可能怀有更大的野心,尤其是出身于平民,现在却变成了天下第二号人物,也许自己跟着他才有更大的前途吧!

于是,他决定舍弃项羽表示要跟随汉王刘邦进入汉中。项羽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像这种人自己大营里一抓一大把,丝毫都不带犹豫的。

在赴汉中的路上,面对大批逃亡的士兵,其他人都是长吁短叹的,只有韩信认为这样挺好,一点儿也不悲观,他倒觉得让那些没有信心、吃不了苦的人离去,反而会有过滤的作用,这样反而强化了刘邦队伍的凝聚力。

可是毕竟他没什么声名,刚来刘邦这儿也没什么人引见,于是只是被安排做了个军需官。这么多年了自己还是一事无成,韩信不免心生郁闷,有时心情很坏就和人偷了点酒喝,却不幸被抓。在当时刘邦颁布的军纪中,任何偷盗一律处以死刑。韩信就这么倒霉地被押到了刑场,而且当时韩信也不认识什么高官,基本上就是死定了。

还好当时执行军纪的正好是跟刘邦一块儿起事的马车夫夏侯婴。

连韩信总共这次要杀十四个人。这时的韩信真是豁出去了,都快死了,装什么!刀都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了,拼一把吧,说不定还有转机。于是,韩信先是仰天大笑,这样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当然最主要是那位夏侯婴的眼球!果然众人都转头看他,有的人还想这人不会被吓疯了吧!韩信用眼光一瞥发现人们都在注视着他,故意以一种特有的男低音、带点磁性的嗓音叹息道:“汉王不是想要争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我这个壮士呢?”

他没像普通人那样大喊自己冤枉什么的,也没来个什么法场认亲,说自己是什么人的什么人!他只说了自己是个壮士,在当时敢这样说的人肯定有本事,没本事可不敢说自己是壮士,会被人耻笑的!

夏侯婴听见了,还很清楚(废话,就是为了让他听到,能不大点声么!),果然大手一挥,刀下留人,走到韩信跟前,看看这位自称是壮士的人到底长啥样儿。走到跟前一看还不错,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既然是壮士就先别杀了,大家先唠唠,探探底,如果不是再杀也不迟,万一是就当自己捡到宝了!

在这时韩信可不敢再隐藏什么了,大展其口才,把夏侯婴给说服了。一看还真是人才,就不再杀他。再没过多久,韩信通过夏侯婴又认识了萧何,韩信知道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人身上,更是把自己的才识表露无遗。萧何也对他上了心,但没有进一步安排他的官职,萧何很善于识人,刘邦就是他的这项本领的成果。而是让他先等等,等自己有机会跟刘邦商量商量再说。

萧何其实是为韩信好,现在的韩信太急于成功,如果现在把他引见给刘邦,是能受到重用,但这样的一步登天,不仅对他日后的发展不好,也会引起其他将领的反感,所以萧何要先安排安排,等个合适的时机最好。

萧何能冷静耐心地等,韩信却没耐心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而刘邦还不召见自己,是他不需要自己这种人才吧。唉,算了,也许自己真的没什么用,都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当兵不适合自己,还是走吧,找个地方再找份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吧。

于是,韩信也准备跑路回中原,另谋出路!

他却不知道萧何虽然没跟刘邦说过他,但一直在留心注意着他。还派人整天盯着,就怕这位想不开溜了!

所以,一收到韩信溜号的消息,萧何打马就去追,才出现了上面刘邦生闷气的情景。

好了,书接开始,让我们看看韩信是怎样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他的表演的。

萧何对刘邦说:“如果是普通的将领我也懒得去追,但这个人可不同,要不我费这么大劲干嘛!”接着就进一步问道:“您是想一辈子呆在汉中还是想回东方,跟项羽争霸去?您要是想和项羽一争天下,就必须要重用韩信;如果只想安稳地呆在这儿,那就算了!”

刘邦说道:“当然是要回到中原去,鬼才愿意待在这儿!”刘邦一看萧何这么重视韩信,就答应要重用韩信。而且在萧何的一力建议下,还要隆重、正式地任命韩信为大将,统帅全军。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大好天气,在全军将士的注视之下,刘邦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命他统帅全军,有生杀大权。虽然全军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这个斯斯文文的将领,对这么一个无名之人突然一步青云,连窜数级的很不以为意,但既然汉王赋予了他大权,大家就遵守吧。不过总算有个人要去面对项羽,这样也挺好啊!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黄巾传说

    三国之黄巾传说

    这是个有些疯狂的异界三国。《山海经》中的奇异灵兽依旧存在,工匠祖师鲁班发明了可以载人飞行的木鹊。董卓成了上古赣巨人,关羽真的是青龙转世……主角张大山穿越到了黄巾军首领天师张角儿子的身上,正赶上张角身死,黄巾军兵败,张曼成、波才这些著名的黄巾军将领都已经战死,他又该何去何从……
  • 温故(之五)

    温故(之五)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本书以大事记的形式,概略地记述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其20年间开发建设的巨大变化,忠实地记录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唐宫

    唐宫

    现代都市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唐朝末期,进入大理寺办案,与大理寺卿竹裕合力屡破奇案,后来进入朝廷,拜三公九卿,授金鱼,提督东厂。人道一声九千岁,对内打造东西二厂,结束牛李党争,平定河西四镇、河北道节度使。对外征讨胡人,收复西域,辅佐唐宣宗,再造大唐盛世。
  • 大明党首

    大明党首

    陈铮穿越到了明末,练了一支排队枪毙的近代化新军,玩了一场只打土豪不分田的革命,组建了一个工农军商大杂烩的利益同盟,成立了一个向全球输出儒家大同主义的党派。面对东林阉党的党同伐异,面对建奴的野蛮暴行,面对朱明皇室的猜疑排挤,面对欧洲诸国为抵御大同传播而组建的神圣同盟,陈铮淡然的回应,咳咳,是时候扫清这些牛鬼蛇神了……
热门推荐
  • 独角兽

    独角兽

    《独角兽》表面看来是一部复杂纯熟、充满神秘色彩的哥特式罗曼司。汉娜先是个与他人通奸、将丈夫推下悬崖的恶毒淫妇,然后又变身成为承载着无数人的想象、无欲无求、甘心承担一切罪恶并甘愿为世人献身赎罪的耶稣基督。而当这个救世主因为自己丈夫即将归来,突然变成真实的个体,一个与人通奸又试图谋害亲夫的邪恶女人时,无论是她还是众人经由对她的想象所创建的那个精神上的空中楼阁均瞬间崩塌……全书既有曲折生动甚至浪漫神秘的故事,又笼罩着一种世事无常、一位皆为荒诞的宗教-哲学氛围,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
  • 假戏真做:总裁的绯闻蜜妻

    假戏真做:总裁的绯闻蜜妻

    他是顶头上司,多金高富帅;她是落魄小员工,吃饭都成问题;他是姐姐的未婚未,她是他的小姨子;她跟他,隔着何止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一次阴差阳错,她搅黄了他的订婚宴。“弄丢了我的女人,用你自己来赔!”他阴沉着脸,将她壁咚在墙角里。她被逼变身成贴身小女佣,日夜留在他的身边照顾,不自觉间她被他拽上了床,成为了他的现任女人。一夜醒来,全身酸痛,她看到身旁睡着的这个男人,警钟告诉她,她不但失去了姐妹之情,还失去了自己保守了二十年的贞操!
  • 星婚蜜宠:苏炸,我的小甜心!

    星婚蜜宠:苏炸,我的小甜心!

    传闻,叶家继承人高冷禁欲、精明睿智。但在梁悠优面前,叶恒是这样的:“不请我上去喝杯咖啡吗?”这样的:“不想听谢谢,想要亲亲。”还有这样的:“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来吧!”梁悠优腿软地拒绝:“恒少,你清醒一点!我救的是你姐,不是你啊!”【一句话,这是一场被情敌送上的缘分。宠妻狂魔vs戏精小姐姐】
  • 林肯传(传记译林)

    林肯传(传记译林)

    《林肯传》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演说家、律师。这位“伟大的解放者”领导了针对南方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维护了联邦的统一,为美国在十九世纪末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开辟了道路。《林肯传》是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扛鼎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撰写的仅有的一部传记。作者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生动再现了一个内心忧郁、富于理想、愈挫愈勇、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林肯的从政之路充满坎坷和失败,但追求平等的政治理想却一直支撑着他屡败屡战,直至最终入主白宫。这位平民总统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相信会让每一位读者唏嘘不已。
  •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

    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

    年少的心,纯粹又稚嫩、细腻又敏感、叛逆又懵懂……似乎已经开始长大,却又似乎还是孩子;明明羽翼未丰,却总是跃跃欲试。然而正是这样的年龄,有着无数闪光的瞬间,也留下过许许多多怦然心动的故事。《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是暖伤、治愈系的成长合集,有美丽却疼痛的初恋时光,有陪伴我们成长的闺蜜故事,有细碎而美好的温暖过往,也有念念不忘的青春期故事,为正在青春路上行走的少男少女们,倾情奉献一场斑驳而华丽的青春之歌。
  • 特工大小姐:腹黑丫头你别跑

    特工大小姐:腹黑丫头你别跑

    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人心的善恶真美在这一刻体现。十五岁拥有异能的她,励志去探索那些隐藏的故事,在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之后,她做出了选择……宫影蓝,一定会是个与故事相伴的女孩
  •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20世纪中国作家对明清性灵文学的接受

    本书主要以中国明清文学、现当代文学的史实为基点,锁定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张爱玲、汪曾祺、贾平凹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文献史料的钩沉和比对,并加以较为充分的论证和反复的考量,以尝试求证:这些作家的文学创作及其创作理念与明清性灵文学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内在共通性,以及后者是如何接受明清性灵文学的深刻影响的;此类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价值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 烛光喷薄

    烛光喷薄

    在这危机关头,是千字文拯救了我的写作。千字文短小,伏案写作不过一小时就成了。于是,上下班的路上即兴构思,目睹物事,神思飞扬,一点意趣凝成了。稍有空隙,拔笔书写,一篇小文很快便问世了。无疑,千字文成了我表达情思,延续创作的最佳文体。
  • 疯人修仙系统

    疯人修仙系统

    总之怎么疯狂怎么来,这是两个疯子搅乱整个世界的故事,我们虽然疯,但要疯的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