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600000024

第24章 星光灿烂的汉朝天空(2)

对付不远千里来到漠北的汉军,伊稚斜可采取“避其朝锐,击其暮归”的打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躲避战”。但是伊稚斜选择的是正面交锋。

因为这个时候的汉军经过长途跋涉,早已人和马都非常疲惫了,在得知汉军挺进漠北的消息后,匈奴人非常高兴,不仅是高兴而且喜出望外。毕竟,漠北在这个时候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战场。

战争的主动性虽然掌握在卫青手里,但是对于卫青而言,占很大一部分时间的事情不得不是寻找,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先找到敌人。

卫青率先进入战场,后将军和左将军在战斗打响后抵达,而前将军和右将军因迷路错过了漠北大战!

因此,在战斗的一开始,伊稚斜单于在兵力上占了很大的优势!

面对严阵以待的匈奴“精兵”,卫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车阵是防御骑兵的战术之一。请注意,卫青这个时候摆的阵形是一个“圆阵”,而圆阵是最好的防守阵形。

五千骑兵的先敌出击,是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这种战术充分体现了卫青高超的指挥艺术。对五千骑兵而言,他们的出击,是一次进攻。但是在卫青看来,既是进攻战,也是防御战,挡住匈奴人,迟滞匈奴人,为战争争取时间。只要“武刚车自环为营”,那么即使暂时处于下风,也可以有时间等待援军,择机再战!同时,五千骑兵的先敌出击,也是想在气势上先吓住匈奴人!

对于五千人,伊稚斜单于以一万骑兵迎战。他的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凭借人数上的优势,迅速打击汉军。

但是,伊稚斜过于低估了汉军的战斗力,一万匈奴骑兵对五千汉家骑兵无可奈何!

伊稚斜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处在了下风。而卫青则完成了他的第一步,并等来了曹襄和公孙贺。战场上的形势很快扭转,并且伊稚斜未能及时察觉汉军的兵力已得到了加强!

沙漠的气候总是瞬息万变的,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战场上突然出现了沙尘暴!史书中对这次恶劣气候的描写是“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而卫青“纵左右翼绕单于”,一举奠定了胜局!一遇到天气突变,我们经常说仿佛天有神助,其实不然,沙尘暴并不像风等自然气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突然出现的沙尘暴对于交战的双方都非常不利。

但是由于匈奴人对这种天气的适应力更强一些,所以对汉军更为不利,沙尘暴对汉军战斗力的削弱要比匈奴人大得多!

沙尘暴使战场上的能见度降低,这种模糊状态正是发动突然袭击的大好时机,老天对于战争双方是非常公平的,不存在帮谁的问题,这个时候,就看谁先想到、先利用了。

卫青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以左右两翼包抄,用这种常规的骑兵战术,完成了对匈奴的致命一击!

包围圈中的伊稚斜看到“汉兵多,而士马尚强”,彻底丧失了战斗和抵抗的意志,在天快黑的时候,伊稚斜做了逃兵。

反观伊稚斜,在敌人优势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敌我都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抢先想出解决的办法;在自己劣势的时候,又因为对手的强大而顿时丧失了斗志,到了最后,竟然只顾自己逃命而丢弃大军。

这一仗可以说,卫青已经从心理上和意志上击垮了敌军!

以上就是这场经典战争的粗略分析。话归正传,说说李广的迷路。

这次蹊跷的迷路,卫青自然要一个解释,但李广拒绝回答,我打匈奴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

但这毕竟是军规,不是你倚老卖老的地方,卫青这次叫人带话,要当面质问李广。

士可杀不可辱,本来李广到了偏翼就不是自己愿意的,带着怨气上路,李广的脑袋自然不清醒,这其中的原因本来可以很好叙述,但是李广放弃了,六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涌上心头,李广既无奈又悲愤。

刘彻、卫青在质问李广,李广却在质问命运。

一片狼藉之中,面容模糊的李广独立于废墟之中,注视着前方依旧飘扬的旌旗,可是胜利的荣耀再也不属于他了。

于是,李广抽刀自杀了,死亡此时之于李广恐怕是最大的解脱。

我们不禁也要和李广一起质问命运,这难道就真是命吗?

这两个答案本来都是不必多说的结果。命运老儿和李广又没有仇,导致今天这一悲情结果是和李广自身的性格分不开的。

战场并不是武林大会,也并不是谁的身手好谁就能傲视群雄,一个成功将军的军事素质一定要和他的战斗素质成正比。

而战斗素质正是李广所欠缺的。李广确实有才,但关键的是他不承认别人也有才,这就造成了他恃才自负、唯我独尊,最终命运被他自己演得变了样。

央视热播的一则运动广告,大致意思是这样,运动员一定要忘记自己曾经赢过才能再赢。我想,李广就是久久不能释怀自己曾经赢过。是的,是这样的。

接下来该年轻人上场了。

亲上加亲

匈奴单于在没有得到真正的大汉公主之前有很大的疑问,真正的大汉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疑问,我们今天用平阳解开。

平阳本不是平阳,这是她第一次婚姻给予她的封号,历史上有很多平阳公主,但是让人记住的却也为数不多,大汉平阳公主算一个。

但凡历史能接受和记住的女人大多都是克制的,但平阳公主却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着自己的心绪。

从平阳给刘彻介绍对象的途径我们就可以看出,平阳公主的丈夫曹寿死了之后,平阳并不是一副寡妇形象,相反,平阳活得是非常精致的,府中天天歌舞升平,也算是自得其乐。

这个时候卫青在军中已经待了近十年,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可以领军的青年将帅。家奴的出身曾经让卫青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就被人甩在了千里之外。如今的卫青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

这时,寡居在家的平阳公主要在列侯中挑选丈夫,这段婚前序曲被史书仔细地记录下来。平阳公主向周围人广泛征求意见,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平阳是个聪明的女人,世人往往把这一段描述成平阳是明知故问。

这个信息很快就传达给了两个人,一个是卫青,一个是皇帝。

刘彻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立即拍板同意。

平阳公主惊人的早慧,体现在她对政治与爱情之间的抗衡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清楚的认知。聪明的女人会将两者融合。

我们当真是不能只通过史料来说明一段爱情,平阳此时也有很多理由爱上卫青,一个下等男人有这样不骄不躁的志气,就是一种很奢侈的贵族精神了,除去功名利禄的外在之物,这样的男人内心世界应能配得上我。这一切本来就不是一道权力和爱情的选择题,平阳公主比她的母亲王娡、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卫子夫都要聪明的是,她不贪心。

而卫青,我们也不必因为他牵扯了太多关系而探究他在此次婚姻中的目的,我们只能这样想,卫青就是卫青,如若不然,即使加上全人类的智慧,历史都是我们想不出的一道谜。

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这样一来,卫青与汉武帝亲上加亲,更加受到刘彻的喜爱。但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

“我上头有人!”这是卫青从来不说的话。

我们假设一段大婚当天的对话。

平阳:这桩婚事,将是天下所有人的谈资,但是,对此我毫无畏惧,那么你呢?

卫青:沉默……

但是平阳懂了。

卫青在四十八岁那年去世。平阳死后跟他合葬。两座墓紧紧挨着。(与主合葬,起冢像卢山云。)

其实叙述到这里就能点到为止了,如果卫青不是卫青,那么他会傲视着这个越织越密的权力大网而大笑,可这个人是卫青,假使和这个网有关系,这其中作用的也是抹不掉的血亲关系。

卫青在外戚权力的纵横交错中全身而退。好样的,古人不能再世,司马代他们赞一句先!

买一送一

汉朝的天空,星光灿烂。

但是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并不只属于这个时代的几个帝王。司马迁、张骞、卫青,这些人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闪光,然而,这里也有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这是个优秀的戏班子,谁随便吊两嗓子都能在历史上有点儿动静,但是给他们搭戏台子的人却决定了他们的演出效果,他们太需要这么一位手艺精良的后台,来做他们的稳压器。

刘彻就是这样的一个稳压器,正是他,开启了汉朝的造星工程。

买一赠一的好事还在继续。刘彻万万没有想到,他一直抵触的外戚区域竟是藏龙卧虎。

刘彻等的人,叫霍去病。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卫子夫是他姨,刘彻是他姨夫。

以往介绍历史人物总要从他爹妈说起,大姨、二舅的基本上没机会露脸,但对于这位大英雄,能写上履历表的大概也只有他舅和他姨了,这两个可真是光耀门楣的角色。

但这霍去病总归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霍去病的出生是比较传奇的,而这个传奇又是以比较丢人著称的。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但是这位有胆做没胆认的小人物始终不敢承认这个儿子,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霍去病别说起跑了,就是离起跑线也是十万八千里。

但命运偏偏是以一个比较悲惨的预告片演绎了一出精彩的戏,这场戏虽然精彩,却只有短短二十四幕。

大约在卫子夫刚刚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的时候,霍去病才刚满周岁,他的姨母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这样,不仅卫氏家族的命运改变了,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形式也改变了。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这样一个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最重要的是他继承了舅舅身上一种难能可贵的气质,他那个时候年纪虽小,但却不屑于像其他王孙公子那样待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像舅舅一样杀敌立功。

很快,这样的一个机会来了,未满十八岁的霍帅登场了。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这时候,霍去病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孩子,让刘彻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孩子竟然主动请缨上战场。

刘彻给了他很高的殊荣,霍去病作为骠骑校尉随军出征。

这个孩子似乎天生就是献给战场的,在战场上,霍去病嗅到的不是死亡的腐臭,他看到狼烟和敌人就会变得非常兴奋,他血里带风。

在战场上,霍去病一而再地要人,最后要来了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热血和骁勇善战,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这就是霍去病的首战,一气呵成的叙述让我们仅仅看文字就特别的爽。

霍去病以夺目的战果征服了刘彻,他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河西一战

初战告捷令霍去病脱颖而出,所以在下一次重要军事行动中他成为刘彻攻打匈奴的首选人物,在这里与其说是霍去病喜欢冒险,不如说刘彻更喜欢冒险。

刘彻也曾经有过十九岁的年龄,那个时候抱负满满,却找不到展示自己的舞台,但这一次,刘彻决定给这个英勇的少年一次机会。

之前一战的八百人是刘彻对于霍去病有待考量的数据,但是历经这场战役之后,刘彻似乎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是要赋予使命的。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给了他一万精兵和满满的信任。霍去病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这是一次远程进攻战。

这个时候的匈奴已经让汉军赶出了漠南,匈奴单于和主力右贤王也只好往漠北行进。这个时候对汉军威胁较大的河西走廊中的匈奴兵力就显得非常单薄了。

匈奴空出这么一大块肥肉刘彻是不会放弃的,刘彻要对独守河西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等部发起进攻。

这一路打过来,霍去病采取的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态势,对降服者予以安抚,对抵抗者则击破,大战之中甚至连单于的儿子都差点儿被霍去病俘虏。六天之后,霍去病率军向西北进击千余里,十九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击杀匈奴折兰王、卢胡王,虏浑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获休屠王之祭天金人,共斩获八千九百余人。

同类推荐
  • 胡途

    胡途

    八王之乱,司马炎埋下祸根,兄弟阋于墙,自毁神器。五胡乱华,匈奴人狼子野心,家贼兴风浪,窃我中华。一个后世小年轻,魂穿八王之乱的尾巴,五胡之乱的头上,如何从浑浑噩噩变成了气吞山河。时势造英雄,英雄成就史诗,心安之处才是家,站着生活方成人。你想让我跪着,还要杀我吃肉,这是胡人的世界由你做主?那我就在这里好好走上一遭,匈奴、鲜卑、羯、羌、氐,一个都别跑,看我五杀,pentakill,教你做人!
  • 穿越之替身大少

    穿越之替身大少

    忽然间冒出来一个猥琐老头,说是五百年前的你,喊你回去替他生活一段时间,那里有成群的贴身丫鬟,数不完的财宝,赶不走的狗腿子。其实这些都无所谓,萧文主要是想帮一帮五百年前的自己,穿越,走起!妈蛋,貌似被自己坑了!
  • 梁传

    梁传

    历史留给了我们什么?是名将“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气概?还是儒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是故事,是情怀,更是我想与你一同思考的历史。
  • 魔盘大唐

    魔盘大唐

    自从他来了,这方天道就乱了,他在大唐大宋上画了个圈圈,他说,这天下就是我的了。
  • 大唐之隐没的英公后人

    大唐之隐没的英公后人

    嗣圣元年,武则天囚禁皇上意欲篡位,英国公李勣之孙徐敬业扬州起兵伐武,后兵败被诛族。直到大唐贞元十七年吐蕃军到唐朝盐州时,吐蕃军中有将徐舍人,自称徐敬业后人,将包括僧人延素在内的俘虏千百人全部放归。人们才知道,原来徐敬业尚有后人流落异域。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徐舍人出现之前,徐敬业的幼子在异域隐姓埋名,习得一身好剑法后就曾重返中土,怀着为祖辈正名雪耻的心愿,一步步接近权利中心。然而,他却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大阴谋,这场阴谋首先将整个武林搅得天翻地覆,接着刮向长安,历经三朝,将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韦皇后、太平公主、武三思、安乐公主、太子李重润、上官婉儿等等赫赫有名的人物全部席卷进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不抑郁

    我不抑郁

    用优美的文字记录生活,用丰富的情感表达思想!
  • 知君此际情萧索

    知君此际情萧索

    一个王朝与一个江湖门派的纠葛,阴阳弟子的宿命波折,世家大族的跌宕起落,权谋与算计,磨难与成长。是一天一地立身,还是一人一君为尊,总归敌不过人心难测。这本书里没有太多所谓的爱情,有的只是权力之畔的算计与筹谋,这里没有真正所谓的反派,有的只是生而为人的无奈与选择。
  • 学校那堆糗事儿

    学校那堆糗事儿

    送走了省卫生优秀学校评估验收组专家,覃定宽副校长路过那棵大榕树下,禁不住停下脚步,抬头仰望那个“百年树人”。五年前,覃定宽发现了“百年树人”这个奇观。白源高中校内共有六棵据说已有两百年历史的古榕,这些巨大古榕给白高这所百年老校带来了非凡的气势。那年,覃定宽不经意间,抬头仰望,就在这棵最高大最挺拔的古榕上,发现了一根横逸的树干上竟然长出个十分逼真的人头来,让他惊喜万分。覃定宽当即就给这道奇特的景观命名为“百年树人”。他断定,百年树人的出现,是一个好兆头,会给学校带来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原始森林手记

    原始森林手记

    三宝鸟嘎——叫了一声,粗粝响亮,吓我一跳。随即惊喜:生平第一次看见这种鸟!它俗称老鸹翠,国外叫佛法僧。个头比松鸦略大,一身绿莹莹的羽衣,像个小胖墩坐在高高的枯树枝上,展翅飞翔时喜欢兜圈子,飞行轨迹上下起伏颠荡,兜抄捕捉蚱蜢金龟子蜻蜒等大型飞行昆虫。这时,可看到它的双翼下面各有一个鲜明的半月形雪白羽斑。在河边长大的孩子会在那里找到无尽的童年乐趣。
  • 全世界都求我和你离婚

    全世界都求我和你离婚

    【1V1甜宠+欢脱+女强+打脸爽文】将总统府闹得鸡飞狗跳后,言忘书果断带着肚子里的球跑路了。总统大人面上波澜不惊,暗里却咬牙切齿的发狠,找到人后,一定要鞭子蘸盐水,狠狠的抽一顿这个小冤家不可。然而找到人后的画风却是这样的——“乖,回家!”总统大人柔情似水,满目全是纵容与宠溺。随从瞬间酥趴了一地。言忘书很傲娇:“我不,我要和你离婚!”总统大人瞬间黑了脸:“你说什么?”这个被宠坏的女人,绝对是欠收拾。“我……我说我要和你离婚!这不是全世界一直都在期盼的事吗?”面对总统大人极其恐怖的凛冽气息,言忘书硬着头尽量做到输人不输阵仗。“休想!”湛璟烨的面色已经渗出了冰渣。“那就别想,直接给个痛快的,我还得带我儿子去环游世……哎呀!”话音未落,忍无可忍的总统大人突然把作天作地要自由的小妻子往腋下一夹,直接塞进车里。围观民众的眼珠子瞬间摔得稀碎。这还是他们心目中那个矜贵冷峻、杀伐果断、高深莫测的总统大人吗?却鲜有人知,早在夫人貌丑无盐的时候,总统大人就已被丑妻迷走了魂魄。
  • 重生媳妇有点田

    重生媳妇有点田

    佩岚新书《末世全能大佬在星际养包子》已正式发布,敬请小可爱萌多多支持!重生前林依依智商欠费,错把渣男贱女当至亲,最终被害身亡还欠下一身情债。幸得命运眷顾,让她再活一世,还送她一个农圣空间。这次她林依依擦亮眼睛,守护所爱,虐人渣,踩白莲,撕桃花,只为与深爱的男人幸福一生。(书友群号:710296599,敲门砖,作者任意书任意角色名,欢迎小可爱萌入群)
  • 一笑倾城为你醉

    一笑倾城为你醉

    她本是一普通美院大学生,一次机缘巧合通过老家的千年银杏穿越到遥远的战国时代成为公主,却被迫和亲,她不甘于命运安排,持剑走江湖,冒险于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之中,凭借自己的剑术和智慧周旋列国之间,他似江山如命,却愿为她舍弃江山,前世早已注定,命定的恋人,穿越千年只为你。
  •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Living in More Than One World

    Drawing on life lessons from management legend Peter Drucker, journalist and scholar Bruce Rosenstein shows knowledge workers how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iversification is the key to navigating our "flat world" of zero job security, information overload, portable skills, and work expec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