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600000004

第4章 亮相(2)

小薄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却不为景帝所宠爱。她从当太子妃到当皇后,始终都没有孩子。汉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也算得上是高产皇帝,唯独这个牌正名端的皇后没有儿子。一个正牌的皇后,却没有皇子。对于她的历史戏份儿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这做皇后的,自然也少了几分底气。

想必后宫女人一旦“三姑六婆”地说自己孩子的时候,这薄皇后定是掩面神伤、暗泣不已。但是这无子之过真的就只是怪罪于薄皇后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医学分析。

夫:刘启。

妻:薄氏。

症状:结婚数年,不孕不育。

分析:刘启没有生育能力,这种情况是首先被排除的,他可是有十四个儿子了。

那么,是薄皇后没有生育能力吗?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景帝从来没有宠幸于她。于是一个医学问题又变成一个情感问题。

在此为了不产生混淆,薄皇后下称小薄,薄太后下称老薄。

这个小薄是什么来头,在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未来的皇后就被选好了,她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薄氏,这个薄氏凭什么动手这么早?这就要仰仗于汉景帝的祖母,她也姓薄,就是薄太后——老薄,这个薄太后生于秦朝,原本是吴人,母亲是魏国王族,常年跟随魏王,后来,老薄也就成了魏王豹的妃子。后来,魏王豹兵败刘邦,被刘邦所杀。待刘邦打败楚项,统一天下之后,老薄被送到汉宫里的纺织房当织女。

这一织,就是很长时间的默默无闻,别说得到刘邦的宠幸了,就连刘邦的面都没见过几回。这样的境遇,不禁得到一些有幸沾得露水的女人的嘲讽。一天,这样的嘲讽传到了刘邦耳朵里,刘邦听后顿生怜悯之心,于是连夜召见老薄。

就是这一夜情,老薄竟然就怀上了刘邦的骨肉,这薄氏的命还真不薄,竟然给刘邦生出了一个四儿子。

一个叛臣之妻得到这番待遇,老薄确实心满意足了,她一直崇尚道学,崇尚无为自静、顺其自然的思想,正是这种宁静淡泊让她躲过了吕氏后来的疯狂扫荡。在吕后“孜孜不倦”地“除苗”作业之后,这娘儿俩确实也没惦记过皇位。母子二人逃离了长安这片是非之地,躲到儿子的封国——代国(今山西)过活去了。

吕后专政十五年后死去,吕氏家族权力被汉高祖的旧臣们推翻。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帮老臣经过日夜权衡之后,他们拿定了主意,派人到代国迎接刘恒进京为帝。就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女人和她的儿子幸运地跳上了命运的舞台。

评判历史的人物,尤其是其中的女人,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时代的大基调和大背景,因为人是环境的生物,女人对环境的变迁尤为敏感。

儿子当了皇帝,自己突然变成了皇太后,如今的老薄可不是当年那个在纺车面前啼哭的薄氏,也不是那个只让皇帝垂青一次的冷遇嫔妃,她现在是光照四方、尊贵无尚的皇太后——天下是皇帝的,皇帝是我的。

境遇变迁,心情也变迁,什么道学,什么无为自静,见鬼去吧,我要的是子孙万代永享富贵,事不宜迟,赶快下手。

老薄的小孙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启,成了老薄的下手对象,这日后的皇帝,我一定要攀上这门亲,可怜景帝小小年纪就已经没有日后给自己选大媳妇的权利了。

这个大媳妇就是前面所说的薄皇后,这样选出来的皇后,景帝能喜欢吗?景帝不喜欢能宠幸她吗?即使是偶尔去皇后宫中,我看也只是唠唠家常,喝几杯酒水,完事,走人。

这就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恐怕是这个老薄把薄家的好运全都用完了,而致使后来的小薄与其命运有天壤之别,这往往就是命运的戏剧性,也正是命运的残酷之处。

正是因为皇后无子,所以太子这个位置的猜测才繁衍出了十四种可能。不,是十五种,这个日后再说。

长公主

长公主的地位在宫中是人所共知的。作为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宫人物,刘嫖有一个非常响亮的荣誉称号——馆陶长公主。

在我看来,另一个称呼更适合她——窦太后的御用小棉袄。

这个长公主在窦太后的眼中可是不得了,这窦太后总共就生了三个孩子,小儿子是梁王刘武,按照当时汉朝的国家体制,幼子梁王刘武必须去封国居住,不得长留京城。大儿子是当朝皇帝刘启,自然天天忙于国事,无暇全心侍奉窦太后。掰着指头一数,这不就剩下她的宝贝姑娘刘嫖了吗?再加上窦太后早年便双目失明,身心定是孤独万分,这个长公主刘嫖便成了她在身边的唯一贴心小棉袄。

正是这个贴心小棉袄成了皇宫中的一股强大力量。假如说文人志士用来影响朝政的武器是学识和手腕的话,那么刘嫖用来影响政治的便是亲情,说到亲情,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力量方式,因为它来得名正言顺,来得潜移默化。要说此时的宫中,谁最活泛,谁最灵光,可就是此时的长公主——刘嫖了。

谁忽视了这个女人的存在,那你就别玩政治了,后来栗妃的下场就证明了这一点。

母后娇惯,兄弟宠爱。也没有其他竞争游戏可玩,那么好吧,我就为我那宝贝闺女造福后世吧。

刘嫖最放不下的就是她那宝贝女儿——阿娇了,此阿娇非彼阿娇,就是后人惯用典故“金屋藏娇”中的阿娇。这个阿娇从小荣宠至极,被长公主视为掌上明珠,所以,女儿以后的婚嫁问题自然是刘嫖心中的担忧啊。

我刘嫖是谁?我的女儿又是谁?我要让她得到天下最好的,她的男人当然也只能是天下最好的男人了。瞬时,刘嫖剑指皇位——阿娇要当未来的皇后。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刘嫖很快就将准心对准了新太子刘荣。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作为景帝正室的薄皇后膝下无子,这太子自然就被栗妃所生的大儿子刘荣抢了头彩。

说时迟,那时快,长公主刘嫖很快就找到一个“金牌”媒婆找太子母亲栗妃去撮合这门亲事。

我刘嫖想攀你太子是不假,但我这公主的女儿和你儿子也是门当户对,这门亲事在刘嫖心中是十拿九稳,找个媒婆也就是走个过场。

刘嫖在家中正盘算着这大婚的花费呢,这时媒婆一脸丧气地回来了,狠狠地嘟囔了一句:吹了。

什么?吹了!

太子刘荣的母亲拒绝了,拒绝得非常干脆,我儿子还小,选妃的事情定当从长计议。

这下刘嫖可是气得不轻,本来她认为这是给人家送一个将来的安稳,没想到人家抬手就给推了。

顿时女人的愤恨,长公主的颜面,女儿的前途纷纷被刘嫖转化成一种可怕的决心,这种决心对于刘彻来说是力量,对于刘荣来说是尖刀。

栗妃,走着瞧!!!

结盟

一个女人的倒霉开始了,另一个女人的走运也开始了,这个节骨眼对于王娡来说,真的是天赐良机,那么好吧,补补妆赶紧上台吧。

选择这个时机上场,王娡可真是挑对了时候。大家想想,长公主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堂堂一个长公主被你栗妃拒绝,简直是奇耻大辱,这个时候,必定是长公主感慨世事的时候,王美人任何一个表示亲昵的举动都会让刘嫖心头热乎。

就这样,王美人很快就和长公主变成姐妹了。其实,走这一步,王美人也没用什么心机和谋略。“讨好小姑子”不就是我们中国人千年不变的传统吗?无论古今,想要在婆家找个好地方歇脚,这招是最重要的。要怪也怪这栗妃实在太笨。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薄后无子,于是景帝的长子刘荣顺利地立为太子,这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太子的母亲不是皇后,按理说,刘荣升任为太子,景帝废薄立栗不就行了吗?

但是这个汉景帝却迟迟没有动静,正是这种没有动静让长公主和王美人暗暗察觉——还有戏。不管怎样,王美人和长公主还没有死心,这时候她们俩彼此结为同盟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了。

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屋藏娇”便上演了。

一天,王美人和长公主相遇,两个人唠着家常,两个孩子更是在一起玩得欢腾,说着说着,姑姑便把刘彘抱在腿上,问他,彘儿,你以后会不会娶妻子啊?小刘彘点点头。姑姑指着周围百余名宫女又问,彘儿以后要不要她们?小刘彘摇头。姑姑再问,那阿娇你要吗?小刘彘不假思索地说,假如阿娇姐姐嫁给我,我就给她造一座大大的金屋子让她住在里面。

于是,这句童言不仅开创了中国式爱情的千年佳话,也成全了两个女人的政治盟约。

看似这段对白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其实凝结着很多功力,这两个穿着隐形衣的母亲,其实都在相互过招,各有所图。王美人想依靠长公主将自己的儿子扶上帝位,而长公主则想凭借小刘彘让子孙荣光万代。

而这样一个盟约对于两个各有所图的女人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对于这段所谓的爱情却也是残酷的,因为这个故事只有一个童话般的开始,却没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陈阿娇悲惨命运的伏笔)

同类推荐
  •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本书属于历史小说,也是一部对司马王朝未能支持长久的一种幻想型弥补。如果抛却“义”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晋朝无疑是一个“努力者”的传奇。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无法改变。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雄霸楚汉

    雄霸楚汉

    特种部队年轻教官龙天羽,因参与一次保护神秘皇陵出土的宝物,而意外穿越时空,来到了秦朝末年,此时的大秦帝国已经风雨飘摇,龙蛇起陆,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生灵涂炭,龙天羽踏秦川,战霸王,醉枕佳人,指点江山,震撼各路群雄!
  •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热门推荐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

    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嫡女无害

    穿越之嫡女无害

    二十一世纪医学世家出身的鬼才颜倾,活的正辉煌时便遭遇车祸奇异穿越,到了一个名叫中洲的大陆。在这里,她与不同的人斗智斗勇,直到遇到秦子息。那是个风姿不凡而且很强大的男人,重点是看起来很有钱啊。于是乎,颜倾就踏上了一条追夫的不归路,追的太着迷,以至于没发现路上好多极品男人都在等着她。当然等她发现时,某人已经将所有的萌芽给掐断了,惹得她捶胸顿足,直嚎某人腹黑……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大魏宸妃传

    大魏宸妃传

    (新书《皇上,请废了臣妾!》已开更,欢迎亲们支持哦!)神宗十年,广选秀女,徐婉贞成为选侍大魏后宫波谲云诡,汇聚了千姿百态的女人为获宠,她们各出奇招;为争宠,她们频施毒计徐婉贞目睹了一幕幕尔虞我诈,一心韬光养晦面对后宫的残酷和血腥,她步步为营宸妃,这一人之下的尊称似乎被施了诅咒胡氏、傅氏、慕容氏均未逃离“宸妃”的魔咒最终,当婉贞封为宸妃,她的命运又将归于何处?*注:本文朝代为架空历史,人物等均为虚构。
  •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比太阳更早升起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驭凤成神

    驭凤成神

    医术无双,武功高深,素面蒙纱,天下无双,身边的男人同样绝色,神医之名,冥神之誉...有人说,左柒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可谁懂那灭族之痛,修为尽失之痛!她也曾从一身素衣,换成了一身如火似的红衣,狂傲不羁,笑傲天下...“左柒,我不要你用江山来还,只要你以身相许。”
  •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白先勇经典作品集,怀抱着一份对文学、对故园的眷念,展示着白先勇个人色彩的文学、艺术轨迹和生命历程。文分三辑:第一辑小说,共8篇,收入《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与《谪仙怨》等,以及获郁达夫文学奖的最新作品《Silent Night》,篇篇皆是精品;第二辑散文,共9篇,收入《树犹如此》、《明星咖啡馆》与《第六只手指》等,满眼是乡愁与亲情;第三辑评论,共6篇,包括《与奚淞对谈三章》与《大观红楼》等,集结了近年来演讲、访谈、文论,可一窥文学大师的文学观与个人体验,也相当全面地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趣读 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网庐漫墨

    网庐漫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