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800000007

第7章 祸福相依谁人知?(1)

宝刀送英雄,白银助有龄

由于家贫,胡雪岩上不起学,因为那时候没有义务教育,更不要说什么免费。但是,胡雪岩知道,没有知识和文化,就算你家财万贯也会低人一等,而且就自己这种一穷二白的人来说,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实现家财万贯的梦想。所以,在阜康当学徒的时候,没事他就缠着账房教他认字,回去用功地学。

成了阜康的正式职员后,有了工资,他并没有去喝花酒蹦迪唱KTV,他想获取知识,但是那时候课外辅导这个行业还没有兴起,新东方之类的学习短期教育培训班也没有人开,那时只有两个地方可以长知识,一个是酒馆,另一个是茶肆,因为这些地方有单田芳先生的祖师爷——说书的。

说书人全靠一张嘴,楚汉争霸的刀光剑影、三国争雄的权谋算计、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的故事,都是胡雪岩增长历史知识和文化阅历的好画卷。他也渴望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干一番大事业。此时他也许还没有料到,洪秀全在广西已经蠢蠢欲动了,风起云涌的乱世将要到了,清王朝紫禁城的上空已经布满了阴霾。

其实,除了听书长知识外,他到酒馆茶肆还有另一个目的。因为这两个地方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有人,就有消息,在没有报纸网络的年代,这里就是获取消息最快捷的渠道,当然消息有真有假,有严肃有绯闻,全凭自己鉴别。并且,在酒馆茶肆能结识几个人、稳定几个关系也是“跑街”的人必须要会做的。

有一天晌午,胡雪岩就在茶肆里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人——王有龄。

这天晌午,胡雪岩收回了一笔差点成为烂账的款子,心情很是高兴,他兜里揣着那500两银子,去了常去的茶肆,要了一壶茶,自斟自饮很是惬意,就等着说书的开场了。大家知道,这个时候是导演们最喜欢利用的时刻。不过,胡雪岩没有被小偷扒窃,而是主动把钱送出去的。是的,跟读者导演想的一样,他遇到了一个人。且说这时,对面有人冲他作揖,很客气地问是否可以共用一桌。

胡雪岩当即点头,顺便用眼打量了这人几眼,这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因为长时间盯着人看是不礼貌的,而他瞄几眼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大致情况。这就需要不断地接触人、判断人,这点胡雪岩已经是个老手了。

这人与胡雪岩年龄相仿,但是憔悴之色似乎要从脸上溢出来一般,可见最近是非常的烦心不顺,但是眉毛直挺,狼狈之色掩盖不住的是气宇轩昂,绝非凡夫俗子。见此情况,胡雪岩便上前攀谈起来。

原来此人姓王名有龄,福建侯官人,是个秀才。胡雪岩心想果然不错,此人看上去就非一般的乡野村夫,原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呀!但是看来现在王有龄的境况有点落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碍于两人刚刚认识,所以胡雪岩也不好意思去问。两人无话可谈,恰巧说书的也开场了,于是两人凝神听书。

趁着他们听书的工夫,我们来进行一下基础知识普及,把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不然估计很多人就会犯疑,王有龄的“秀才”到底在科举制度中处于个什么地位呀?怎么样才能做官呀?

清朝的科举考试,其正式考试分四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是正式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考试,取中者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虽然“秀才”是最低一级的考试录取者,但是千万别把它看低了,因为它是进入下一级考试“乡试”的资格凭证,有了这个凭证,秀才遇见县官可以不下跪、免差役、免赋税,跟平头老百姓已经有很大区别了。考取了秀才之后,应试者便有参加乡试的机会,乡试得中者,头名称解元,其他为举人,也就是所谓的中举,范进那家伙就是考了N年后终于考过了这第二关,高兴得疯掉了。

乡试之后呢,便有会试,头名为会元,其余为贡士。会试之后就是最高一级的殿试,皇帝亲自主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就是传说中的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我们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有多大,因为它是全国性的竞争,科举考试更不会考虑各省的情况,去另外划出几道分数线。全国只有一个状元,而不是每个省有一个,而且只考语文一门,不分什么文科理科。

好了,我们大体了解了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不能多写,不然有凑数赚稿费之嫌,而茶肆的说书先生的第一场也基本说完了,我们再回到胡雪岩这边来。

此时,王有龄起身告辞,并嘱咐店小二,胡雪岩的茶钱由他来付。胡雪岩心中一动,觉得此人虽然落魄,但是一言一行不失名士风范,而礼数规矩也是做得漂亮。于是,胡雪岩拉住王有龄的手,说道:“兄台正是有为之士,应该南窗温书,求个功名才是,何以满脸郁郁之色?如若不嫌弃,也说与小弟听听,虽说是萍水相逢,多一个人总是多一个主意。”

胡雪岩这话说得极谦逊,也极诚恳朴素,王有龄心中一热,便将一段心事直言不讳地说与这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听。

“先父在时,替我捐过官。”王有龄说。胡雪岩最机警,他一看王有龄的神情肃穆,不像是假的,忙道:“失敬,失敬,原来是王老爷!”

王有龄苦笑道:“说实话,我捐官,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我现在又沦落至此,没有半点补实的希望,还有什么资格称老爷!”

说到捐官、补实这些个名词,可能大家还不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的“捐官”,就是去买个官做。我们平时所说的“卖官鬻爵”,那是从官府的角度来讲的。我们现在一般把“卖官鬻爵”当做贬义词,看做是一个朝代腐败的象征,但事实上,在古代,“卖官鬻爵”是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的。

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之”,此时只有“鬻爵”。官位和爵位是不同的,有爵位未必有官位。秦国以耕战立国,凭军功累升爵位,现在秦一统天下了,没有仗可打了,所以大秦帝国的头头们就想出此妙计来保证人们的进取心,同时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在是一石二鸟的好计谋。

一百多年后,大汉国出了个威武的皇帝刘小猪,也就是汉武帝刘彻,他的小名叫彘,也就是猪的意思。当时北方的匈奴很喜欢勒索大汉国,这刘小猪不像他老子一样是个软柿子,从来都是他欺负别人,由不得别人敲诈勒索他,于是天天嚷着把匈奴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可是在朝廷大臣开会时发表一篇热血沸腾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演讲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可要花钱啊,并且是花大钱。为了筹措军费,刘小猪把他老子和爷爷辛辛苦苦几十年攒在国库的钱都给花光了还是不够,于是就想到了“卖官鬻爵”的好办法。注意,此时不仅仅“鬻爵”,还开始“卖官”了。至此,“卖官鬻爵”才合二为一,同时这“卖官鬻爵”也开始被世人诟骂。

大清国的卖官之风最盛,捐纳制度在大清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

卖官的坏处自然就不必讲了,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最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同志的教诲,凡事要从两面看,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捐官的人并不全是钻营取巧之辈,有些捐官的人也有些本事。本书的主人公胡雪岩的一个老乡,叫胡天柱,创立了胡开文墨业,列清代四大墨家之首。此人以墨业致富后,曾捐官而获从九品头衔,被赐予奉天大夫,成为正宗绅士。晚年热心公益事业,1915年,其后人所制“地球墨”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古代卖官都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筹措军饷、赈灾等,因国库空缺不得已而为之,为国家民众而捐之,公开进行,收入归国家。只要有钱的人,你想捐个官当当也是平等对待,所谓机会平等,是指捐了官,皇帝老儿发个圣旨或执照,说明你捐了款才能当上这个官。

我们接着回到王有龄这边,看王有龄的烦躁程度,我们可以猜出,他捐的这个官肯定不是虚有其名的“常捐”,而是一个有着巨大好处的“大捐”。

这里,有些还是不太懂捐官制度的仁兄不禁要问,既然是“大捐”,为何不上任呢?

其实,捐官只是捐一个虚衔,只是能领到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做某类官的资格;如果你想补实缺,就要到北京的吏部去报到,这叫“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做候补,要等到这一省的在任官员调走或者出什么事情了,你才可以补上。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捐官制度,其实有三关。首先,你得有钱买一个朝廷认证的“执照”,这需要花掉很大一笔钱;然后,你还需要拿着这个“执照”去京城吏部“投供”,而“投供”主要是“供”,这又得花很多银子;最后,“投供”成功,你还得回来等,等到你这个职位上的人走掉。

“投供”是关键,这一步走好了,你分到的候补职位就会舒坦很多,说不定你刚回去候补,这个职位就空出来了。

这里猫腻很多,调动官员全在吏部。所以在古代,吏部是仅次于户部的油水衙门。

王有龄现在就为“投供”而烦心,他没有资金去京城吏部活动,而官职是不等人的,你不“投供”,自有别人。时不我待呀。

此情此景,勾起了胡雪岩的侠义之心,于是他问道:“不知兄台此次捐官银两短缺数目几何?”

“这个,至少得500两吧。”王有龄两眼茫然地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估计要下雪了。虽然他现在还是很着急,但是心事总算向别人倾诉了,比憋在心里痛快了很多。

胡雪岩心想,还真是巧,恰好他口袋里还有收烂账收回的500两银子,但是胡雪岩还是决定再问问,虽然王有龄气度不凡,是个人物,但是怎么说这500两银子也是钱庄的,而且他跟王有龄也是萍水相逢。

“王兄,恕我鲁莽,敢问是个什么缺?”

问到这个,王有龄的眼睛里放出了光芒,但是随即又暗淡了下来,说:“浙江盐大使,不过恐怕不属于我了。”盐大使,胡雪岩的眼睛亮了起来,因为他知道盐大使不但是个实缺,而且是个大大的肥缺!

中国历朝历代都实行的是盐铁官营制度,按现在的话说,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是国家所有,并且实行“专卖”。商人要凭着营盐许可证即所谓的“引”到盐场买盐,然后到规定的地方即所谓的“岸”销售,所以盐商都独占一定的“引岸”。

朝廷出于多得税利等目的,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盐”的幌子下,强行摊派引盐。如果不能完成售盐任务,地方官的考绩就上不去,直接影响到官职的升迁。因此,地方官往往向有盐处赊借,盐主因无现价,抬高盐价,而且赊到盐以后,水运或者陆运,又加上了一部分运费,等这些盐运回地方,价格已经很贵了,老百姓自然是买不起的,但是老百姓不吃盐又不行。

也有些有良心的盐商到民间卖盐,但是这样肯定会得罪官府,这样盐价超高的难题就没法解决了,老百姓只能忍耐。而这些盐商却大发其财,而盐商如果要做得更大,就需要更多的“引”,也就是需要更多的营盐许可证,而营盐许可证的颁发权在谁的手里呢?在盐大使手里,所以盐大使就成为盐商巴结的对象,这些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出手阔绰,所以说盐大使是个不折不扣的肥缺。如果王有龄的盐大使能够捐成功,这捐纳的500两银子怕不出几天就会回来了。难怪王有龄和胡雪岩两个人四眼放光呢!

想到这里,结合胡雪岩判断人方面的自信,他呼了一口气,作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王兄,借一步说话!”

胡雪岩掏出那张500两的银票,说:“你我一见如故,我不忍心看到你错失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是500两的银票,放在我这里也没啥大用,请你收下!”

换作是谁,当时肯定也会呆立当场,王有龄也不例外,因为事情太突然,天上的馅饼一下子就砸在了自己的头上,而且是自己饿得发狂的时候!非常6+1哪有这个刺激呀!王有龄于是就下意识地攥住了这张银票,就像攥住了自己的前途一样,不舍得松开。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500两银子有个大致的换算,好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先看看一两值多少钱吧。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白痴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儿结账,共是19两7钱4分”。

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高。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现在的白银都是工艺品,价格已经大打折扣。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

同类推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往事俱在闲谈中

    往事俱在闲谈中

    近年来,关于戴笠,众说纷纭。此类叙述或研究,当应遵循科学历史观。一旦像某些网络文字、某些“抗日神剧”那样无原则地粉饰或演绎,那就失了分寸,不足为训。为此,本刊特推出两位江山籍作家所写的《往事俱在闲谈中——戴笠留在江山的碎片》,旨在既能让人客观地了解戴笠的某些侧面,也能让人永远不忘一个事实:无论戴笠在“抗日锄奸”中如何“有功”,但他终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往事俱在闲谈中,盖棺还须看定论。1897年5月28日,戴笠生于江山县仙霞关下的保安村。原名春风,字子佩,号芳洲。成年后,因其“命中”缺水,故改名为“笠”,字雨农。
  •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

    《北大的才女们》收录了北大现代以来的十余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学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北大的才女们》图文并茂,十二篇文章配入照片八十余幅,时间跨度近百年。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才女们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更能深切地感受她们对现代科学不懈的探索精神…… 《北大的才女们》选取了陈衡哲、冯沅君、赵萝蕤、池际尚、高小霞、王颖、喜勋、石青云、许志琴等在近百年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做出了程度不同的学术贡献的北大女性学人,旨在展示北大女性风华正茂的英姿、求学的勤勉、志趣的高远、家庭的美满以及她们对科学和学术的不懈求索精神。
  • 谢志峰艺术人生

    谢志峰艺术人生

    本书展示了谢志峰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叙述了谢志峰收藏的历史渊源及其文物收藏系列的精华,并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谢志峰收藏之外,还揭示了他在诗、书、画、陶艺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
热门推荐
  • 龙拳武斗

    龙拳武斗

    几十年前,一位强者经过所创武技流派,在武术界纵横一时,却跌落神坛……力量、爆发、敏捷、刚柔、御气、拳法与腿法等体型来修练武术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武术理念。观察、技巧、气势、战术、谋略、优势是武术战胜对手的每个致胜关键。精神、斗志、耐力、体质、气魄是武术家是目标,变得强大的开始。鬼神、宗教、动物、门派、姓与氏、道家、地域、以物为名等千奇百怪的武术理念,流传千年之久
  • 那片花儿正好

    那片花儿正好

    林旭阳从来没有想过又朝一日他会在那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落地生根,更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对那个片贫瘠的土地充满感谢与深情。看从城里来的新支书如何带领石花村的村民走向富足的生活。
  • 召唤之系统和我对着干

    召唤之系统和我对着干

    这是一段架空但充满热血的历史!刘幻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让他无奈的是,伴随他穿越而来的系统,竟然叛变了!帮助刘幻的对手对付刘幻!“叮!恭喜反派召唤神将赵云!”“嗯……赵云不错,笼络过来!”“叮!恭喜反派召唤神将秦桧!”“什么?秦桧?给我盘他!”看我刘幻,如何一步步笼络反派召唤的历史名将,看我刘幻,如何一步步干掉历史上的奸佞之臣!九州大陆终一统,华夏英雄展英姿!
  • 至高次元

    至高次元

    融合次元之书,获得泛次元具现之力。他亲手开启地球灵气复苏,让仙佛成为真实,让人人皆可长生久视。他是所有仙神心中神秘的“大道”,他是修炼者眼中的“道之尽头”,他是芸芸众生心中的“长生”具现化。他便是至高次元!
  • 顾凉山,爱了你这么多年

    顾凉山,爱了你这么多年

    “我们分手吧。”我低着眼,没敢看他。他吧嗒一声关上厚重的车门,暗沉的俊眸抵了过来,“我们昨天才刚订了婚约,你这就想悔婚?”一年之后,又是同样狭窄的车里,对着他冷硬的眉眼,我笑,笑得身心都疼,“顾凉山,你的心就是一颗硬石头,无论我怎么捂着,也都捂不热,如此,我们为何还要耗下去呢?”言罢,他也笑,只是声音苍凉如冰,“文木,你没有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明留香远岸沙平

    思明留香远岸沙平

    这是一篇很正经很正经的和方思明哥哥的爱情故事,皇位的争夺没得半毛钱的关系,楚留香只是打酱油的落魄民众……
  • 全球神话在线

    全球神话在线

    灵气复苏两万年后的世界,科技为王,修士称尊。每个人体内都被植入生物芯片,有着个人系统。人工智能掌控着城市中的风、云、雷、电以及生活、修炼的方方面面。天网(界网)掌控无尽星空,其具备完全自我意识的智能超脑——“造化”,实力至强……基因技术复活了神话传说中的鸿钧、盘古、女娲、佛祖、玉帝、孙悟空……他们的基因药剂被抽取出来,并广泛应用……高维自两万年前的21世纪穿越而来,只是因为看了一眼类似巨型二维码的一片云,他的生物芯片开始变异,武道功法可以秒化为数字模型……一条条被诡异地发送在个人系统中的信息,帮助他不断超越,也将他卷入前所未有的浩瀚漩涡……
  •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她,乔绿意,曾是名动京城的戏子名伶,嫁入苏府当十二房姨太后诡异惨死,接着府上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去,是鬼魂作祟还是蓄谋已久的报仇?今年是顺天府改名京兆地方的第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飘飘洒洒,身量稍矮一点儿的,走在路上就等于半个身子陷进雪里面去了。你说这朝廷吧,也怪,顺天府叫了几百年,老百姓早就习惯了,结果一改朝换代,名字又给换了,叫什么京兆地方,又拗口又记不住,要不干脆就叫京师,皇城,北京城,嗨,多顺口!哦,错了错了,现在不该叫朝廷,应该是叫政府了,民国政府。朝廷,那是前清的老称呼了。
  • 乱世成圣

    乱世成圣

    本是地球一青年,转生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凭着一股执念不断前行,挡我路者,杀!与我为敌者,杀!伤我身边之人者,杀!纵使前路坎坷,亦要踏着累累白骨登临顶端。
  • 快穿之我家宿主又精分了

    快穿之我家宿主又精分了

    池墨拔剑而起:“狗蛋,开启终极大屠杀模式。”系统身无可恋:“……宿主,其实这个位面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池墨刚好拆完cp,顺便又招来了天道的九九八十一雷轰顶。 “……恭喜宿主,获得一份钻石大礼包,开始位面终极大逃亡模式。” 可高冷可鬼畜可腹黑女主VS不明属性男主本文〖1v1〗ps: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