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8700000008

第8章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性格(7)

要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要培养孩子的好性格,父母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不能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推给各种教育机构。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性格老师,因为性格培养不能像在学校学习文化课那样,一段一段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去做,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的。父母的教育能力也不是天生的,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父母要不断地去学习,学习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学习儿童教育方法和艺术,并不断把这些内容运用到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想要不通过培训学习、不拿到上岗证、没有锻炼出相应的做事能力就做好某一项工作,那只是妄想,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要学习教育艺术和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小时候有时也会调皮捣蛋,而每当她调皮捣蛋时,她的妈妈就会生气地抄起笤帚或拖鞋或别的什么东西要打她,而眼看要挨打的张怡筠会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妈妈就会心疼地放下笤帚或拖鞋。但时间久了,妈妈发现女儿是在假装用眼泪“感化”妈妈,有时她的这一做法不免让妈妈更生气,女儿再调皮捣蛋时妈妈仍要打她几下。

后来,张怡筠的妈妈听说有一种“心灵成长课程”可以帮助父母调节与孩子的关系,提高教育的效果,于是她报名参加了。每天晚上去上课学习,她在课堂上了解了打骂不是教育子女的好办法,还学到了许多儿童心理知识和儿童教育方法。回家后她就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育女儿的实践中,她改变以往的打骂方式为与女儿平等的交流。让女儿奇怪的是,她和妈妈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觉得妈妈变得和蔼可亲,像是自己的大朋友,她也不再调皮捣蛋,而是变得更加快乐和幸福。

张怡筠的变化和她们母女关系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母亲改变了教育女儿的方式和方法,她采用了更加科学的儿童教育方法,从而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确实,教育孩子是需要方法的,科学的方法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错误的或拙劣的方法只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下面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两个小女孩和她们的妈妈同在公园里玩,当一个小女孩看到花池里漂亮的玫瑰时,她飞快地跑过去,伸手要摘花,另一个女孩发现她要去摘花,也跑过去摘。这时其中一个女孩的妈妈看到女儿的举动,突然大喝一声:“干什么,不许摘花,上面有刺。”女儿对妈妈的话置若罔闻,仍要去摘。妈妈这时火了,跑过来用力抓住女儿的手:“不要你摘,你偏要摘,扎着手怎么办?”也许妈妈的强制激起了女儿的反抗,她甩开妈妈的手仍旧坚持要摘,妈妈这时生气地打了女儿一巴掌,女儿不依不饶地大哭起来:“我就要花,我就要花。”周围游人的目光让妈妈好不尴尬。妈妈要强行拖着女儿走开,女儿说什么也不让,依旧扯开嗓子大哭,她一定要摘到花才肯罢休。妈妈只得环顾一下四周,发现没有公园工作人员后,迅速摘了一朵玫瑰花掰掉了上面的刺塞到了女儿的手里,带着她急急地离开了。

而另一个女孩的妈妈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成功阻止了女儿摘玫瑰花。她看到女儿要去摘花后,蹲下来温和地对女儿说:“宝贝,你要做什么?”“妈妈,这花好漂亮,我要摘下一朵来。”妈妈回答说:“哦,花儿真的好漂亮啊,它是不是在向宝贝炫耀它的美丽呢?”顿了一顿,妈妈继续说:“花儿是长在泥土里的,你看,花儿的下面有好多的泥土。花儿要从泥土里吸收水分还有各种养分,这样它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开得这样美丽。你是不是每天要喝水、吃饭才能更快地长大啊?”女儿冲妈妈点了点头。“如果我们把它摘下来,那它还能不能从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分,继续长大、继续开得这样美丽呢?”女儿又摇了摇头。“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把它摘下来,摘下来花儿就死掉了,它死掉后就不漂亮了。而且这上面还有刺,你要摘的时候不小心会把你的手扎破的。”妈妈把一朵玫瑰花往一旁推了一下,指着上面的刺对女儿说。“妈妈,我不要花儿死掉,死掉就不漂亮了。我不摘花了。”妈妈欣慰地笑了,又和女儿欣赏了一会儿玫瑰花,愉快地走开了。

可见,教育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而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尤其需要父母注意。

仅有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

有这样一家三口,多年来他们居住在一套只有不足4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母亲为了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和学习,已经辞职多年在家,而三口人的开销全部要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和业余收入。刚刚上初中的女儿几乎什么也不用操心,除了专心学习和练琴。

父亲工作非常努力,业余也是抓紧一切时间搞第二职业、第三职业挣钱养家,而母亲则对全家人的衣、食、住、行等照顾得无微不至。夫妻俩都非常爱这个女儿,爱得甚至没有了自己。可以说,父母两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这个女儿。每天,母亲都早早起床给女儿热牛奶、煎荷包蛋、做汉堡、准备好洗脸水和洗刷用具、收拾好学习用品,亲自骑电动车把女儿送到学校,然后回家来开始帮助女儿洗衣服、收拾房间、准备午饭,到午饭时间就给女儿送去,下午还是忙碌女儿和丈夫的事情,有时还要四处帮助女儿打听、了解各种学习班、特长班,或咨询教育专家、营养专家如何教育女儿、如何给她更好的营养,到处咨询寻找适合女儿的学习资料、学习用具,等等。而父亲本职工作是一个公司的职员,但他常常天不亮就出门,有时卖报纸,有时做钟点工,到上班时间就去公司上班,下班后照样又是去做各种短时工,他要抓住一切机会挣更多的钱。因为女儿需要学习用品,需要加强营养,需要学琴,需要参加不同的学习班,需要和同学外出游玩,到处都需要钱。而父母自己则时常舍不得花一分钱,他们常年都穿那几套有点褪了色的衣服,电视也舍不得看,父亲为了女儿也不吸烟不喝酒,母亲从不化妆、不买高档服装。他们对女儿的每一点需求都从不含糊,每一个小细节都不会疏忽,女儿要买一个她喜欢的昂贵的发夹,他们也会省下钱为女儿买来,他们连女儿与同学闹矛盾、与老师产生误会这样的事情也要操心。

夫妻两人对女儿可谓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无疑,他们很爱自己的女儿,也对女儿的成长和学习非常有责任心,对女儿的每一件小事都非常用心,全力以赴去为她做好。然而,父母的全心付出并没有带来好结果,女儿对于父母这浓浓的爱越来越难以承受,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她越来越渴望自由,越来越渴望独立,她越来越不满意父母的做法。虽然内向的她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她内心隐忍了太多这样的不满之后就会对抗父母,而此时父母也是无原则地谦让女儿,还是一如既往地为女儿做着一切。终于,女儿的不满越来越多,她觉得自己的家、自己的心灵越来越狭小,常让她有窒息的感觉。

很多父母会像上面这对父母一样,会对孩子倾注全部的爱,会非常负责地为孩子做着一切事情。没有一个父母会否认自己不爱孩子、对孩子缺乏责任心,但做父母仅仅有爱心和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种庄稼我们要了解庄稼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方法;做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何况是教育孩子呢?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除了有爱心和责任心,还必须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还要有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兆军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某些性格特征,他更喜欢一个人在一旁玩,摆弄小汽车、玩沙土、搭积木等,他不希望别的小朋友参与,如果有小朋友过来要和他一起玩,兆军就会拿起自己的玩具跑到另一边继续玩。兆军也不喜欢和陌生人交谈,家里来了客人,他总表现出比较害羞的样子,常会跑进自己的房间里摆弄自己的东西。而生性开朗的妈妈觉得儿子这样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对他长大后不利,男孩子就要有个好人缘,这样才好办事。为此,兆军妈妈就千方百计地让儿子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与陌生人说话,带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等。但对妈妈的安排,兆军有时会表现出不服从,严重时就会大哭大闹,冲妈妈发脾气,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小不点开始有脾气了,越大越不听话。”

辉辉是个调皮好动的女孩,她好像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家里的所有物品她几乎都要动一动、摸一摸、看一看、研究一番,像很多男孩那样成为一个“破坏大王”。爸爸妈妈不管做什么事情,她总会小尾巴似的来到他们身边,要求参与爸爸妈妈的活动。在外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总是不闲着,一会儿指挥这个,一会儿教导那个,时常会兴奋地大喊大叫。辉辉的这些表现可不是爸爸喜欢的,他希望女儿成长为一个小淑女而不是一个“疯丫头”,乖巧、温顺、可人。于是爸爸就非常努力地要改变女儿的这些“缺点”,要求女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言一行都要“有个女孩样”,“别像男孩子似的那样疯跑狂喊。”爸爸对于女儿“不规矩的行为”总会严加干涉,规定她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规定她吃饭要闭嘴咀嚼、笑时不要嘴巴张得太大、做事不要风风火火……对于父亲这样的管束,辉辉反感透了,这样哪有自己随心所欲来得痛快,所以就处处反抗父亲的管教。

兆军的妈妈和辉辉的父亲面对孩子不符合自己愿望的表现,采取的都是违反儿童心理的做法,他们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些天生的自己的性格偏好,比如兆军也许天性就内向、喜欢独处,而辉辉天性就喜欢自由、不受拘束。如果父母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孩子的性格,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反抗。事实上,兆军和辉辉的那些截然相反的表现也并非绝对是不好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做法不符合父母的要求才被认为是不当的言行。对此,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行改变孩子的做法,而是要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了解他的愿望,然后适当地加以引导。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了解孩子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他心理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性急有的稳重,有的爱说爱跳有的沉默不好动,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喜欢冒险有的喜欢规矩。而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如孩子在小学时期乖巧听话,而到了中学时因独立性、自主意识都增强,变得有些不听话。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特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父母要了解教育规律

几年前,海南一位渔民张建民开始训练女儿张慧敏进行马拉松长跑,他的训练计划一直以来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爱好长跑的张建民曾经要训练儿子也就是张慧敏的哥哥每天练习长跑,但儿子每天不愿意起床,再加上家里人都反对,父亲就只好放弃。后来,他有了女儿张慧敏,他就从女儿3岁多的时候开始训练她长跑,虽然这也遭到了家里人和周围人的反对,但张建民没有放弃,他坚持要把女儿训练成马拉松冠军,因为他发现女儿似乎比较喜欢跑步,而且有长跑的天赋。

张建民给女儿制订了严格的5年训练计划,从每天的100米到500米,500米到1000米,1000米到1万米,强度不断增加,不论刮风下雨,不管道路泥泞,不管酷暑严寒,父亲都要陪着女儿一起长跑。现在张慧敏每天都要坚持跑30多公里,周末则要跑40多公里,有时要超强度地每天跑10个小时。虽然小慧敏也有偷懒的时候,有劳累不想跑的时候,但整体来说,她还是比较听父亲的话,长跑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成绩渐长。2007年暑假、张慧敏8岁的时候,张建民要求女儿从三亚跑到海口,这是有数千公里的距离。2008年暑假,张建民要求女儿从海南跑到北京,经过了55天的坚持,父女俩从海南跑步到达了北京,跑了3588公里的距离。

在很多人看来,张建民如此训练女儿是在“虐待”女儿,一个不足10岁的女孩每天都要作这样超强度的体育训练无异于酷刑。他从开始训练女儿到现在已经有多年时间,这期间,外界一直是质疑声一片,而很多专家也称这样的训练计划“很不科学”,都替小慧敏担忧。

在张慧敏从三亚跑到海口之后,海南省级体校科研所的科研人员曾给张慧敏作了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他们发现张慧敏的某些指标出现异常:一是尿蛋白出现一个阳性,正常情况下应该全是阴性,这表明小慧敏运动量过大;二是血尿素氮值偏高,这显示慧敏的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三是她的血红蛋白也在正常范围的下限,这表明她的营养不足。科研人员认为,过大的运动量给张慧敏的身体带来的损害暂时还不会明显表露出来,但因她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过大的运动量会给她的骨骼、心脏、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带来损害。海南省文体厅竞技处处长叶志春说:“这么大的女孩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我觉得精神可嘉,但是方法不可取,违反科学,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建民自己喜欢长跑,也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马拉松长跑冠军,就不顾众多的反对和阻碍坚持要女儿每天进行超强度的训练,无论说他爱名争利也好,还是说他望女成凤也罢,他的做法确实违反教育规律,而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最终会给孩子带来某种程度的身心伤害。无论父母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一定先要了解儿童教育规律,且要遵循儿童教育规律,否则,只会伤害了孩子。

同类推荐
  •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培养你的完美女孩

    本书通过众多的教育事例,向渴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完美女孩的父母们全面介绍了教育策略、培养方法,并针对女孩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性别特征、成长过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和指导。《培养你的完美女孩》中数十种教育技巧和培养方法的提供让父母们对女儿的培养水到渠成,帮助父母们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女孩。
  • 生个可爱宝宝方案(现代怀孕育儿方案)

    生个可爱宝宝方案(现代怀孕育儿方案)

    本文通过情感智力因素、孕前心理决定法、情绪决定法、情商胎教决定法、发育训练决定法这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生个可爱的宝宝。
  •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好妈妈的100声叮咛:满分孩子满分妈妈

    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孩子的妈妈,她关怀、抚慰、帮助、指导、扶持、温暖过的孩子数以万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称她“好妈妈”。好妈妈,多动人的称呼,从此成了她唯一的名字。她写下的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但一定是世界上最用心的文字。她用赞许、欣赏、肯定、提示、表扬、奖励的“好妈妈方式”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孩子,这些孩子日后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材,他们说,是好妈妈给了他们爱、希望和勇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长不大”的成年人正被她吸引,倾听她100声动情叮咛。再僵化的心灵也会在她的叮咛声中软得快要化掉。
  • 十月怀胎一点通

    十月怀胎一点通

    本书总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穷养男孩 富养女孩

    穷养男孩 富养女孩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穷养儿子富养女”的传统育儿理念是深具科学道理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染色体、大脑结构以及荷尔蒙的不同决定了男孩与女孩本质上的差别。所以,男孩穷养20载,宝剑出炉;女孩富养20年,芙蓉出水。男孩和女孩的养育是不能一视同仁的。
热门推荐
  • 江山为聘,厨娘为后

    江山为聘,厨娘为后

    她是一缕孤魂,穿越千年来到一个未知的朝代,成为一名爹不疼,娘和姐姐的嫌弃的弃女身上,凭借她的聪明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承包酒楼,也掌握了这个大陆的经济命脉。他的至高无上的王者,后宫三千佳丽,俯视天下,可他的身边都是奸臣当道,后宫布满眼线,就连他的枕边人对他别有用心,高处不胜寒他是孤独的。直到有天,他遇见了她,那个女人聪慧善良,大方而不做作,如这世间最纯粹,未经雕琢的玉。为她,他愿放弃江山。南宫漓:“若朕连心爱的女人的手都牵不到,那么朕情愿放弃这天下,用万里河山换与她厮守到老。”杨婷婷:“你是皇帝,少不了三宫六院,我的心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孟无忧

    孟无忧

    不知从何时起,这天下开始流传着关于一个叫作无忧的美人的传说。都说她容貌极美,可无人知道她到底姓甚名谁。她行踪飘忽不定,每到一处便在那市井最喧嚣之处开一家酒肆,而她所卖的酒,据说能让人忘记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只是这想买酒的人虽多,能买到的却少。无忧拒绝过皇帝,也卖给过花子。因此,忘忧酒虽名动天下,却极少有人真的买到过。在这浊浊世间,许多人终生所求,便是得到一杯忘忧酒以求一生无忧。可即使是能让人忘忧的无忧,又何曾真的一世无忧呢?
  • 三分之二理想

    三分之二理想

    想象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天马行空,只有找到了抓手,叙述出来的内容才不至于完全脱离实际,抱着这样的思维创作,将本书命名为《三分之二理想》,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是心中认定的某种真实。这是一个信奉数学和逻辑的人,来到一个由神控制的世界,为了生存展开的奇妙故事。
  • 黑夜里的荧光

    黑夜里的荧光

    两个都是癌症晚期的病人偶然相遇,生命中的晚霞,相遇,相知,相爱
  •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重新发现造极之世

    谈及宋朝,现代人的态度很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人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另一类人则大爱宋朝,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就是宋朝。而汉学家们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在宋朝,取代宵禁,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通宵达旦的夜市,都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并大放异彩。同时,士大夫阶层出现,“寒俊”崛起,成为文明传播扩散的重要一环。那些在乡不在仕的人也成为文化的骑手,使风雅成为宋代的一时之风。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向自身文化寻找,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一直为后世所追慕。《我们为什么爱宋朝》一书,致力于用最好的文笔,最严谨的态度,讲述宋朝的人文风物,还原宋朝的真实面目于大众。真的宋朝,超乎你的想象。
  • 战神崛起

    战神崛起

    十五年前,一场大火焚烧了整个圣骑森林,圣与魔的对决在此同归于尽,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来自地球的少年,踏上这片神秘的未知领域,通过一系列事情后,他得知“能力”这个奇异能量的存在,随之他进入了“超学院”,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古灵精怪的朋友,和一位又一位怪物老师,生活十分的欢乐。然而,黑暗中的挑战悄然苏醒,强大的暴风雨正在形成……
  • 乱世猎人第二卷

    乱世猎人第二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这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由刘芳主编,为其中之一。
  • 网游之神级幸运星

    网游之神级幸运星

    新书《网游之龙神传奇》将在9月3日创世首发!各种求了!我这一不小心居然可以看到自己的隐藏属性,又一个不小心就把那本来就很少的初始属性给全加到隐藏的幸运点上了。这样我应该走路都能捡到装备了吧?可是事与愿违,少了那初始属性,我走在路上装备没捡到,他么被小鸡仔啄一下就死了!别拦着我,我要删号重玩本书唯一群号221383951青龙城有兴趣可以加入进来聊天。
  •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青春是一场无彩排的现场直播,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有过迷茫有过过错,或许回头之时有挫折有困难,但是若有缘必能在一起。对于余生:当初明明是你闯进来最后确是我舍不得你离开。对于莫之梦:我努力向你靠近你却极力将我推理。对于安谨:我宁愿放弃飞翔,只为做你唯一的依靠。对于程成:或许我们本不应该相遇,那样,我们至少不必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