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2900000017

第17章 知人善任——用人谋略(4)

诸葛亮采纳了杨洪的意见,也有意再考验一下张裔,任他为校尉。后来,张裔听说杨洪在诸葛亮面前说他自己的弱点,就忌恨在心,总以为是杨洪别有用心,自己想争地位。诸葛亮了解到这情况后,给张裔写了一封信,坦率地批评了他以个人私见度人的这种思想。张裔看完信很受感动,他深服诸葛亮的知人善察和杨洪的荐贤无私。这以后,他和杨洪握手言和,并且与向朗一道,竭力辅佐诸葛亮处理政事,后来果真当上了长史。

谋略点评:

诸葛亮不愧为智慧的化身,他在用人上也非常有独到的见解,不仅不重资历,而且也不论门第,从不求全责备,而是用人之长。他曾说过“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他的一贯主张。他提出:“挑马不一定要非挑像麒麟那样的,只要马跑得快就行;选贤才不一定拿圣人做标准,关键是知识渊博,能力强。”正是因为诸葛亮善于用人,才使得像王平、马超这些人才为蜀所用,并屡立奇功。

唯才是举,曹操用人不拘品行

曹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过继给中常侍曹腾为养子,故改姓曹。由于曹操的身世和宦官有些瓜葛,在当时很为清教名流所不齿。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强调等级秩序,上流社会看不起中下层百姓,甚至在很多场合不愿与中下层人士一起聚会。饱受上流社会歧视的人生经历,使曹操深刻认识到各级官吏通过察举征辟制选拔人才时,由于受贿徇情,受托虚荐,致使“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清素清白浊如泥,高门良将怯如鸡”的丑恶现象在社会上泛滥成灾。曹操就任丞相后,针对选官的积弊,在公元210年发布《求贤令》,公元214年发布《救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公元217年发布《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贵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选拔上来。曹操指出,无论是伊尹、傅说那样出身贫贱之人,管仲那样的旧敌,萧何、曹参那样的小吏,韩信、陈平那样被人污辱、受人耻笑的人,甚至像吴起那样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才干,都要加以任用。这一主张充分表现出他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心情。

曹操认为,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他明确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但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他举例说:陈平并不是一个淳厚的人,苏秦也并不守信用,然而陈平辅佐汉高祖奠定了西汉的帝业,苏秦救助了弱小的燕国。因此曹操认为:有才能的人即使有某些短处和缺点,又怎能废置他们不用呢?

曹操不仅用命令形式提出“唯才是举”,实践中也确实这样在做。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郃、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的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氏政权的顶梁柱。

曹操不仅任用司马懿等大族名士,也同样信任有“负俗之讥”的杜畿等人,且能以大业为重,不念旧恶。陈琳曾为袁绍撰写檄文,痛斥曹操,并辱及他的父亲和祖父,可陈琳归降后,曹操爱惜陈琳的文才,不仅未加惩处,还委托陈琳掌管文书往来。在当时各割据政权中,曹操得贤士最多,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正是在这些谋臣猛将的辅佐下,曹操才得以扫平群雄,统一北方,从而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曹操抛弃的“德”是有特定内容的,他并非是一般地否定“德”。照他的标准看来,有严重“品质”问题的,比如坚决反对他的祢衡、孔融等人,他是决不姑息的。“勿拘品行”也是有条件的。曹操的本意是指人的品行方面的“偏短”可以忽视,这些“偏短”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根本品质,而在根本品质上,他对将领提出了“质忠性一,守执节义”的基本要求,认为在“忠诚”和“大义”等原则问题方面,要禀性专一,坚守节操。

谋略点评:

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观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并为管理者广为借鉴。他注重从能力方面去考察和提拔有才能的人。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贵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选拔上来。曹操认为,品行高尚的人不一定就有才能,而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品行。他明确提出“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都可以大胆起用。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所不看中的“德”,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品行,而是儒家所宣扬的“三纲六纪”。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个人在总体上能够胜任你安排的工作职位,那么,在工作的非关键细节和其他方面,就应该宽容一些。任何人都有缺点,“人无完人,慎无苛求。才重一技、用其所长”,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态度。

用情于谋,唐太宗以情感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有关他善于用人、善于纳谏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李 是唐太宗手下智勇双全的能臣,他先后率军打败突厥、薛延陀、高丽诸国,扬大唐国威于四方,深受太宗的宠信。一次李 得了重病,太宗打听到把胡须烧成灰可以治病的偏方,便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为李 治病。古人讲究“身体须发,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剪掉胡须是不孝的行为,太宗这样做,可见他的爱才之心。李 病好后得知了这件事,上朝谢恩,感动得磕头直至出血,太宗安慰说:“爱卿是朕的股肱之臣,身系天下之安危,朕这样做全是为了江山社稷,爱卿何须言谢?”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特意任命李 任太子詹事。一次,太宗设宴款待大臣,席间语重心长地对李 说:“朕想把太子托付给朝廷重臣,思来想去,觉得没有比爱卿更合适的人选了。太子新登储君之位,朕把太子宫中之事委托给爱卿,虽然暂时委屈了爱卿的官阶和资历,但责任至为重要。爱卿一诺千金,过去跟从李密时,从不肯辜负李密的托付,现在岂会辜负朕的重托啊!”李 闻言泣不成声,当即咬破手指发誓,要竭忠尽力,辅佐太子。过了一会儿,李 喝得大醉,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太宗脱去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盖上。

贞观十七年(公元649年),太宗病重不起,把太子李治叫到病床边嘱咐道:“你日后继位为君,必须得到李 等得力大臣的忠心辅佐,才能稳坐江山。但你对李 没有恩惠,难以得到他的效忠。现在,朕要责罚他,将他调离京城。朕死后,你要将他调回京城,授给他仆射的官职,他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会对你竭忠尽智。”几天后,太宗真的找了个借口将李 调离京城,出任垒州都督。

不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依太宗之言,立即召回李 ,委以重用。李 感激两代君王对自己的恩典,尽心辅佐高宗,为国家屡建奇勋。后来,李勣以近80的高龄出任辽东道行军总管,征伐高句丽,一直打到平壤,俘虏了高句丽王高藏,将高藏献于安葬太宗的昭陵,一举洗雪了太宗征伐高句丽失利的耻辱。

谋略点评:

唐太宗对待李,既用情结其心,使其为己所用,又用权谋之术让其效力于自己的继承人。要取得下属的效忠,既要用情,又要用谋,二者不可偏废。让下属对自己感恩戴德,是取得下属效忠的前提。如果没有遇到让下属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机会,也可以像唐太宗那样,人为地制造出一个这样的机会来。

秉公无私,姚崇不因私去贤

姚崇,字元之,祖籍江苏吴兴,因祖辈世代在陕州为官,所以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姚崇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孜孜好学,胸怀大志。靠父荫做了挽郎。后来又官至州司仓参军、夏官郎中。因奏事明晰流畅,为武则天所赏识,拜夏官侍郎。圣历三年(700),升至问风阁鸾台平章事,从此任相。中宗时,出任亳、宋、常、越、许等州刺史。容宗即位后,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晋升为中书令。因反对太平公主干政而获罪,贬为中州刺史,移徐、潞二州,迁扬州长史,后又徙同州刺史。在任时,为政宽简,井井有条,为人称道。玄宗即位后,重新起用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迁紫微令。他忠心为国,勤勉用事,与另一位宰相宋璟并称“姚宋”,齐心协力辅佐玄宗,成就了“开元之治”的鼎盛局面。

在用人方面,他秉公无私,任人唯贤,史称姚崇当国,“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他正确对待魏知古一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魏知古原为睿宗朝黄门侍郎,为人方直,颇有才学。姚崇爱其才能,积极向玄宗举荐。其后,玄宗欲造玉真观,魏知古以为劳民伤财,连连上书劝谏。

玄宗见他果然忠直敢言,就提拔他为宰相,与姚崇同列。后来魏知古摄吏部尚书,掌管东都选官之事。恰好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洛阳任职,他们想凭借魏知古与姚崇的旧关系升迁,就通过魏知古的门客向魏知古送礼。魏知古却不但不买账,而且回长安后,如实向玄宗报告了此事。一天,玄宗召姚崇问道:“你的儿子有才能吗?都在哪里?”姚崇知道玄宗骤然问此事,必定是劣子出了问题,就说:“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尝以事干魏知古。”玄宗原以为姚崇可能会因为爱惜儿子而隐忍此事,听到姚崇如此回答,不禁喜出望外,就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姚崇回答:“知古是我所推荐任相的,我儿子必定以为他会感念我的恩德,而去请托他。”玄宗听后,赞赏姚崇的不讲私情,但是在另一方面,却鄙薄魏知古的为人,想将他斥退。姚崇知道此事,急忙劝阻说:“臣子无状,挠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为私于臣,累圣政矣。”姚崇强调不能因一己私事损害国家政治,其论甚为严正,玄宗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虽然后来终于将魏知古罢为工部尚书,但总算不为己甚,仍能继续发挥其作用。

谋略点评:

魏知古是因为姚崇的引荐才当上宰相的。魏知古这个人为人方直,颇有才学,姚崇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积极向玄宗推荐的。姚崇的两个儿子想凭借魏知古与其父的旧关系获得升迁,一向正直无私的魏知古,不念姚崇的引荐之恩,严词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应该说,魏知古不因私害公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不念旧情也就罢了,完全没有必要将此事泄露给皇上,魏知古此举,固然体现了其公而忘私,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浅薄无知、没有人情味、为了赢得好名声不顾恩情的一面,有向皇上表功取宠之嫌。魏知古此举可谓愚蠢至极,皇上不但没有褒奖他,反而认为其鄙薄不堪而欲斥退他,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反观姚崇,并没有因魏知古的薄情寡义而记恨他,至少表面上如此。当唐玄宗想要罢魏知古的官职时,姚崇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恳求唐玄宗继续留任魏知古。姚崇之举可谓高明至极,唐玄宗既然十分憎恨气量狭小的魏知古,自己若趁机落井下石,唐玄宗必然会认为自己也是和魏知古一样的气量狭小之辈,这样的蠢事姚崇是不会干的。

得人治事,曾国藩放手用人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本是文人,并不懂得行军打仗。在统帅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他亲自指挥的靖港之战、湖口之战、祁门之战等几次战役,每次都是大败而归,自己还差点丧命。残酷的事实告诉曾国藩,他缺乏领军打仗的才能,“用将则胜,自将则败”。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后,曾国藩扬长避短,致力于放手使用手下的将领,自己决不插手具体作战的指挥和部署。

作为湘军统帅,曾国藩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一是对官兵进行忠君敬上的思想教育,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使官兵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第二是制订围剿太平军的作战方略,先夺取武昌,以两湖为根据地,再顺江东下,强攻金陵。由于他潜心思考,又借用幕僚的智慧,这一战略十分成功,第三是制订用以指导作战的基本战术,如结硬寨、打呆战、挖长壕困敌、围城打援、以静制动、反客为主等,实践证明,这些战术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在实战中究竟如何应用,则交由具体负责作战指挥的将领随机应变。

用人不疑,曾国藩的统军之道是自己负责选拔重要将领,而把具体军务一概交由将领们全权处理。曾国藩认为:“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他先后任用王鑫、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李元度、曾国荃、胡林翼等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将领,放手让这些将领自行招募、训练士兵,并由他们全权负责率军作战,自己决不越级指挥。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军事指挥才能,曾国藩统帅的湘军自然越战越强。放手让部下劳心劳力,是曾国藩以五万之众的湘军,击败太平军数十万人的秘诀所在。

谋略点评: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用人,信任并充分发挥部下的能力,让部下劳心劳力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作为领导者,选拔有才能的人并放手让其来做事,比凡事自己亲力亲为效果要好得多。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目标,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应交由下属全权处理。

同类推荐
  • 情感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女人的魅力与资本(全集)

    对绝大多数女人而言,她们并非缺乏实现幸福的能力和机遇,而是没有掌握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女人打造出自身独特的魅力,培植和利用好自己重要的资本,也能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获得成功。本书阐述了成为成功女性的各种方法和秘诀,帮助女性迅速提升个人魅力、打造成功资本,收获美满幸福的人生。
  • 人生的资本全集

    人生的资本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来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一些经验,为每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 成长的最终目标

    成长的最终目标

    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关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新概念。这种心理学令人激动,并富于惊人的可能性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本性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或是没有在改变。
  •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职场如同考场。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张试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词语填空,有的人做的是选择题,有的人做的是问答题……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有个天使陪着你

    有个天使陪着你

    林语风女友安蕊两年意外身亡后,化作天使陪着林语风。每当林语风遇到难题,安蕊总会从身上拿下一片羽毛帮助林语风渡过难关。
  • 我的郎君是狼君

    我的郎君是狼君

    人渐强大,神渐隐退,人间灵异杂事,大多交由灵族处理。她是灵族里灵力无几的灵女,无人算得了她生辰与命运,本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却被族人推出来和狼族的狼王联姻。听说,联姻后,她的狼君会助她修灵,只为让她产子。What?嫁给一头人狼?No!他是狼族的神,代代单传的狼王,据说是枚三百多岁的老处男。他野蛮,粗暴,倔强,腹黑,但又……专一体贴,重情重义,胸怀天下,灵力超群。重点是,帅到犯规。而她嫁过去的日常,竟是跟着他上天入地认妖识魔结神交仙,和他共闯奇趣的灵幻世界,还有,和他你侬我侬卿卿我我风花雪月花前月下。呵,那又如何?她不会喜欢一头野兽的……吧?【小剧场】“没有人算得了你的命运,但是我知道,你命中注定有我嫁我爱我。”所天勖说这话时,眼睛里蓄着幽蓝之光。对着这位时而明骚时而闷骚的狼君,九微没好气:“爱?就你那点破伎俩?抢月老的红绳强行系在我手上也算爱吗?”说着,解开了手上红绳。但这绳子似有灵性,它自行在九微手上绕一圈,死死打了个结。所天勖便笑:“看,红绳有它自己的想法,如不是相爱的两个人,它是不会绑的。”“还不是你给我喂了生情蛊,净耍阴招。”“你这是承认生情蛊起作用了?”“呸!”九微才不认,承认生情蛊起作用,不就承认爱上他了么?所天勖歪了歪嘴笑,心想:呵,傻瓜,当初喂你吃下的,不过是普通蜂蛹。****************************************************************【写文初衷】:希望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赋予神奇玄幻的色彩;希望超脱俗世里用金钱外貌名利地位衡量成功的准则,重建另一套。【写文最大目标】:愿文文可以如同好友一样陪伴大家,还能给到大家力量~本文一对一双洁,喜欢的亲们请【收藏】+【评论】,爱你哦!
  • 异世封魔师

    异世封魔师

    身为剑圣的柳如风,名震江湖,但却没能保护好自己最心爱的人。悲愤交加,同时被江湖中人追杀,却不想穿越到了异界,在这个魔鬼般的世界里这位曾经的剑圣如何应对?如何能够到达曾经的高度?
  • 宠妻无度:农女喜当家

    宠妻无度:农女喜当家

    一觉醒来,冉风华觉得很憋屈。人家穿越,不是公主郡主就是名媛闺秀,再不济那也是小家碧玉,怎到了她这里就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懦弱小农女?更糟糕的是,她不但人小力小存在小,还家徒四壁。弱爹不亲偏心,母亲病弱,兄长冷淡不得志,姐妹争宠互打压,极品亲戚各个会装!她表示实在是鸭梨山大!“夫人,表这么冷淡嘛!人家可是好久都没有那个了!你就不心疼为夫这身子吗?就算你不心疼,也应该为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着想不是?夫人,你就从了为夫吧!”
  • 守护神陈灵传

    守护神陈灵传

    守护者一族相传是神灵选中种族,他们庇护着守护者大陆,大陆上的人们繁衍生息,无论是妖兽还是异族都有生存的权利,但在守护者纪元三万零五百年,魔教拜天教图谋不轨,设计暗杀守护者,又把守护者一族全部覆灭,自此大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史称混乱纪元,天才少年陈灵横空出世,在见识到拜天教的恶行之后,痛恨不已,便立誓要铲除此魔教,让大陆生灵不再受到拜天教的荼毒。
  • 河流带走雨水

    河流带走雨水

    伍阳独自坐在河边,天空没有下雨,但河水仍在涨。他想不明白,河水为什么还在涨,刘芳为什么就不回来了呢。河面上又漂来了一大团的杂物,在伍阳前面的河坝上旋转了一下,然后猛地冲下去,发出巨大的声响,溅起一大片水花,溅到伍阳的脸上,同时闻到一股药剂的味道。上游的选矿厂经常趁着河水上涨时,直接把污水排到河里;天晴时,又停止排放。现在是七月份,太阳还是好好的,有些烈。伍阳离开了河边,往家里走去。伍阳走到自己家那块田埂的旁边停下,仔细看看了这块田。
  • 穿越之明月倾城

    穿越之明月倾城

    她通过自己聪明的才智赦免死罪,虽被帝王封为罪妃,但她一步一步的走向……
  • 指尖上的神灵

    指尖上的神灵

    世界树陨落,化成亿万种子散布万界宇宙,吴成获得其一;从此,与亿万竞争者角逐,冲上宇宙之巅,玩弄神灵与指尖之上。
  • 位面之穿梭系统

    位面之穿梭系统

    新书《诸天之剑豪》已上传,请大家移步点击收藏。“系统,这是福利任务!?我差点死了知道吗?”季末嘴角抽搐着。“如果宿主连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不成的话,只能证明你没潜力,那么,死了就死了,世界上那么多人,你死了,再重新找一个宿主就是。”好吧,系统果然很系统。“咦,这个任务很简单啊,系统你还是有点人性的嘛!”“等等,我收回我刚刚说的话!”看着系统颁布的任务,季末神情淡定的捡起刚刚夸系统的话,吞回到了肚子里……这是季末在各个电影,动漫位面穿梭,拥有别样人生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