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2900000008

第8章 谋夺天下——王霸谋略(7)

众将听了都表示赞成,不约而同地来找赵匡义商议。匡义听了大家倡议,摇了摇头说:“我兄素来忠义,恐未必允从。”话音刚落,掌书记赵普匆匆进帐告之匡义:“我正为此事而来。现各营军士齐集营门,军心民心可见,只要一入汴京,大事唾手可定。速乘今夜如此这般预备,点检不允也行了。”诸将向各营宣布了所定计划,军士欢声雷动,尽愿点检速为天子,直逼匡胤营帐,齐呼万岁。当下推匡义入帐,让赵匡胤接受天子的职位。

赵匡胤夜里酒醉而卧,一觉醒来,听得外面人声嘈杂。赵普、赵匡义开门入告,将士们随后敲门高呼:“诸军无主,愿拥点检为天子。”赵匡胤惊起披衣,未及应酬,便被扶到议事厅,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都跪倒叩首,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了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听从吗?听我的号令,我可以当这个天子,否则,断难从命!”

众将一听,纷纷滚鞍下马,齐声说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绝不敢有所违背。”

赵匡胤顿时被这个阵势给吓呆了,他看了看众将,为难地说:“我受世宗厚恩,今尸骨未寒,而即背之,天下人该怎么说我呢?”赵普进言说:“明公再推让,恐上违天命、下失人心了。欲报世宗,只要礼待幼主,优遇故后,使之安乐就是了。”

当时,赵匡胤听了这话还想说什么,但是诸将已拥着他上马,不由分说,向汴京出发。匡胤不得已,揽辔对诸将说:“我有号令,你等能遵依而行,我就返汴京,否则宁死不去!”赵匡胤本来就是禁军统帅,再加上有将领们拥护,谁敢不听号令!于是,赵匡胤立即整军回汴京,并派潘美与楚昭辅先行,加鞭疾驰,去授意宰辅,并且把自己的家人给安顿好。

一切准备停当后,赵匡胤立即整饬军队回京,这时早已等候的石守信和王审琦打开城门迎接新皇帝。赵匡胤在众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整个局势。正在早朝的后周大臣们得知兵变消息,个个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宰相范质握着王溥双手,悔恨不该仓促出兵,直握得王溥双手几乎出血。只有大臣韩通立即从朝中回家,企图组织抵抗。但刚进家门,便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给杀了。当时的形势没有人能够挽回了。

此后,京中也乱作一团,将士们冲进朝堂,逼迫范质、王溥等人来到都点检衙门。赵匡胤见到他们,假装伤心不已,说他受先皇厚恩,今日为将士们所逼,到了这般地步,实在惭愧。范质正想答话,军校罗彦环持剑上前,厉声喝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等人面面相觑,深知已无回天之力,只得一齐跪拜在地,齐呼“万岁”。

赵匡胤见众官已被收服,心中暗暗高兴,立即赶往皇宫,迫周恭帝逊位。文武百官都到了之后,发现尚未制定禅位诏书。正在当务之急,翰林学士陶穀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念给百官听。于是,赵匡胤换上龙袍,接受群臣朝贺,正式登极为帝。由于其所领归德军在宋州(河南商丘),于是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定都汴京(河南开封),赵匡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

智谋点评:

宋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具有大智大勇的帝王,在陈桥兵变中,他运用娴熟的政治手腕和高深的智谋,利用市井传言和被部下黄袍加身的把戏,开创了史上最温和的宫庭政变的先河。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顺利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黄袍加身的故事,可谓中国历代谋略运用的经典范例。从表面看来,赵匡胤当上这个皇帝好像是被逼无奈而为之,但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是蓄谋已久的。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当时军队未到陈桥已有兵变之说;未见黄袍,已有天子之说。《宋史·杜太后传》载,杜太后得知其子黄袍加身后,说:“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这里也告知人们:这黄袍,赵匡胤已经惦记好久了。

雷厉风行,康熙果断裁“三藩”

“三藩”是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驻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驻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后来由其子耿精忠袭爵)。明清之际,明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吴三桂,趁明皇朝土崩瓦解之机,各率所部先后降清,均被封为王。当清军于顺治年间南下时,他们又充当了先锋,与清军共同消灭了南明王朝及农民军余部。之后,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之孙耿精忠受命分别留镇云南、广东、福建。这样,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吴、尚、耿便成为各据一方的藩王势力,“世称三藩”。

三藩的存在,成为清朝实行中央集权的巨大障碍,极其严重地影响了清朝的统治。而且“三藩”的气焰一天比一天嚣张,要想长治久安,非撤藩不可。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继位时只有8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但当时的朝政为顾命大臣鳌拜所把持,鳌拜自恃功高,拥权自重,从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公然在朝堂上对康熙咆哮指责,大有废掉康熙之势。康熙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设下圈套,智擒鳌拜,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从这个事件中,康熙的智慧就已经充分地显现了出来。

亲政之初,康熙帝对三藩“包藏祸心,久蓄不轨”的阴谋就非常关注,“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只不过当时正处于跟鳌拜斗争的关键时期,无暇分身,等到智擒鳌拜之后,康熙马上把精力集中到撤藩事宜之中,采取了一些抑制三藩的措施,如禁止各藩王“家下商人各省贸易”,还打算拟订裁减三藩兵力的计划。

撤藩的实施是从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告老还乡开始的。康熙十二年三月,尚可喜上书康熙,愿归老辽东,请以其子之信袭爵继续留镇广东。康熙认为这正是一个撤藩的好机会,即命令全藩撤除。吴、耿二藩听到尚藩撤离的消息后大受震动。他们为探明朝廷态度,消除清廷对他们的怀疑,也于七月初上疏请求撤藩。出乎吴三桂意料的是,康熙帝接奏后即表示同意,并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吴三桂试探撤藩之事竟成事实,不禁使他愕然失色,遂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将反清檄文远近传扬。接着,耿精忠、孙延龄等举兵响应。那些平日就与三桂有勾搭的贵州巡抚、提督,四川巡抚,广西、四川、陕西提督及孤守台湾的郑经,也纷纷加入了变乱的营垒。不到半年,变乱的战火燃遍了半个中国。

康熙面对三藩的变乱,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政治上分化瓦解三藩,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康熙在吴三桂举起叛旗后,立即向全国公布他的罪状,处死其在京的儿子;停撤尚、耿二藩,对“精忠在京诸弟,照旧宽容”。此后,当耿精忠、王辅臣、尚之信等反清时,康熙始终持招抚态度,把他们的变乱说成是“无知被惑”,表白“朕之待尔,始终不渝,必不食言”。第二,在军事上制订了一套正确、周密的作战计划:一方面派遣将士分赴荆州、常德、四川、安庆,阻截吴军和割断吴、耿两军的联系;另一方面积极部署后方,将山东兖州、山西太原作为后方军队的两大集中点。

变乱一发生,吴军来势迅猛,很快攻陷岳州、澧陵、衡阳等地。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清。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吴三桂诱引下反清,占据平凉,与进攻四川的吴将王屏藩相呼应。这样,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在数月之间全为吴军控制。

吴三桂被这种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自以为用兵之术天下无双,“次于澧即阻江而守,下令诸将曰:‘毋得进兵’”,企图压迫康熙和谈。但是,康熙早已看穿了他的狡诈心理,不仅不为所动,反而积极备战。首先,命令清军挺进岳州,向吴军展开进攻。其次,在几次专敕慰勉王辅臣失败后,于康熙十五年进军平凉,迫王投降,并使王屏藩失去声援而逃往汉中。再次,在得知吴三桂企图谋结青海多尔济为援时,立即命张勇屯甘州防御,从而即使多尔济“不助吴逆”,又使青海和硕特各部“归故巢”。这样,清廷就大体上平定了陕甘,以致吴三桂串通西北汉籍将领、煽动蒙古叛乱,从侧面进攻北京的阴谋彻底破产。

耿精忠变乱后,联合台湾郑经对广东形成夹击形势,使清“粤东十郡竟失其四”。康熙十五年六月,清康亲王杰书乘耿、郑不和,大败精忠,并迫使郑经退回台湾。十月,耿精忠降清,福建为清军收复。广西将军孙延龄反清后,与投靠吴三桂的柳州提督马雄内讧,为三桂擒杀。康熙十五年五月,清军攻取了广西。

康熙十五年四月,当吴将马雄进逼广州时,尚可喜子尚之信挟持其父叛清。康熙十六年五月,在清镇南将军莽依图的进攻和吴三桂逼迫助饷下,尚之信走投无路而降清。

吴三桂在失去了陕西、福建、广东的援助之后,其势已只余云、贵、四川和湖南四省。由于长期的战争,吴藩府库空虚;吴军的横征暴敛,使得人民怨声载道,以至于众叛亲离。为了维系人心,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阳称帝,国号“周”。八月清军压境,吴气绝而死。十八年初,清军先后攻占了长沙、衡阳。十九年正月,清军提督赵良栋攻克成都。三月,赵良栋先后收复被叛军攻占的泸州等地,并于七月追随叛军进入云南,叛军将领胡国柱战败自杀,马宝投降。赵良栋即于九月进抵昆明。

赵良栋到达昆明后,鉴于清军围城久攻不下、粮饷供应出现困难的问题,建议就近速战,同时要求改变过去将俘虏尽发旗下为奴的做法以瓦解其斗志,获得康熙的支持。十月,在清军四面猛攻之下,叛军大败,吴世番及其重要谋士郭壮图等人被杀,余众献城投降。历时八年的平叛战争至此结束。

平叛战争结束后,康熙顺利地解决了其他二藩的撤藩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荡涤三藩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将三藩所控制的地区,设立八旗兵驻防,同时将藩王的财产全部入官,以充军饷。对三藩在各地推行的苛捐杂税“悉革除之”;还下令将吴三桂藩下官兵侵占的民田,“查出给还小民”。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智谋点评:

三藩联兵,声势浩大,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作出果断的军事反击,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平定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康熙帝在撤藩问题上认识明确、态度坚定,在平叛过程中异常镇定、果决,军事部署方面周密、高明,以及善后处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度策略性,都充分展示出他作为一个杰出封建君主的操纵才能,对平定叛乱以及最终解决“三藩”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康熙的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从此政治趋于稳固。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风云诡谲的社会中,若没有八面玲珑的黄蓉帮你打点一切,便应如韦小宝般善用心机与诡计,方能在斗智斗勇和比拼心机的过程中,从芸芸众生里脱颖而出。
  • 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

    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

    本书涵盖了人生成功因素的各个方面,包括性格、个性、目标、毅力、热情等,同时为人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如什么样的性格更容易成功,怎样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等。
  • 青少年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愈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对于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线时间、浏览内容等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
  • 她哲学:女人一生最应拥有的120种人生态度

    她哲学:女人一生最应拥有的120种人生态度

    缘自心灵的智慧之美、关于爱情的哲悟、婚姻携幸福而来、人生中那些不如意的事、凡尘的男人和女人、人生的杂谈与杂悟……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停地碰触或冲撞着我们心灵最柔弱的部位,有沉思、有顿悟,还有那夹杂着泪水的微笑。体味生活、感悟生活,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哲学,女人一生最应拥有的120种人生态度。 她人的故事,无论是美妙、忧伤、动人,还是快慰,都源于真实的生活。透过这些真切而让人掩卷沉思的“她哲学”,我们同样也能看清身在其外的自己。
  •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

    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却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须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罗曼 ·罗兰这样劝导女人。知识是唯一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书会让女人保持永恒的美丽。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千亿小逃妻

    总裁的千亿小逃妻

    “大叔,让我跟着你吧!”“女人,你说的!”从此,陆廷深往左走,应珊珊就不能往右,陆廷深在哪里,应珊珊就只能在那里。应珊珊哭:“陆廷深,你限制我的人身自由!”陆廷深:“那你想干什么?”应珊珊:“我想逛街。”隔天,整个集团集体休假,陆廷深陪她逛遍所有百货商场。应珊珊:“那个,我想干事业。”翌日,律师上门,摆满一桌转让书:“应小姐,集团旗下所有产业,您随便挑。”应珊珊:“算了,我想结婚。”这个最容易,陆廷深亲身上阵:“场地,请柬,婚照,新郎都有了,应小姐,挑个日子吧!”
  •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要修科仪戒律钞

    要修科仪戒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宰物

    主宰物

    神魔乱世,征伐天地。世界之力,威震苍宇。少年自源之大陆而来,一路征战,不信命,不听天,只尊己,创无敌神话!修士、炼药师、界师…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萧红的经典作品“有一座城,我来了,便再也不曾远离。”这是民国作家萧红影响数代人的经典之作。呼兰河畔,有着萧红快乐而纯真的童年记忆,哪怕这里是一片饱含着痛苦与绝望的荒凉土地,但这里生活过她慈祥的祖父,也有她后花园中的动物与植物,这都是萧红生前寂寥生命中的一抹暖色。在这样一部散文式的长篇小说中,萧红在生命的尽头,追忆了她无比眷念的童年与故乡。鲁迅、茅盾、夏志清等人一致赞赏的作家,20世纪的中文现代文学经典之一,抵得上半部的“红楼”杰作,教育部新课标、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
  • 霍格沃茨怎么样都好

    霍格沃茨怎么样都好

    伏地魔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打败了,世界和平——所以霍格沃茨怎么样都好,我只想老老实实的为家族传宗接代而奋斗............说好的世界和平呢?(单女主,新人新书,请多关照)
  •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怎么办?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因素。因此,孩子厌学这个严峻的现状,不仅是一个个人或者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决策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孩子厌学怎么办?(家庭教育的N个关键点)》从孩子厌学的现状谈起,深入浅出地为广大家长和老师分析孩子厌学的各种原因并且提供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力争让每一个厌学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正确方法。
  • 隋唐第一强人

    隋唐第一强人

    仁寿二年,文帝将没。在这乱世将至之际,穿越成北平王罗艺二子罗扬。既至此世,便不能让罗家重蹈覆辙,罗艺不死,罗成不亡,燕云铁骑可战四方。这是在隋唐种田,成就第一强人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五义(古典文库)

    小五义(古典文库)

    《小五义》是《七侠五义》的续书,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名《续忠烈侠义传》,是我国古典侠义小说代表作之一。本书的主要人物除了原有的“七侠五义”之外,又新添了几位小义士,故事描写众侠义如何齐聚襄阳,分工破铜网阵,不幸误落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