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5100000002

第2章 秦约诗文集(1)

秦约著

传记

秦约,崇明人。少嗜学,长益刻励,于书无不读,为诗文负豪气。洪武初,举文学,试居首,擢礼部侍郎,以母老告归。后征儒士,讲论治道,有司以其名闻,赐帛镪。入觐,陈三事,皆有裨益。

(《明一统志》卷八)

洪武中,礼部侍郎二十余人,其知名者,自曾鲁外,有刘崧、秦约、陈思道、张衡数人,崧自有传。约,崇明人,字文仲,博学工辞章。洪武初,以文学举,召试《慎独箴》。约文第一,立擢礼部侍郎,母老乞归。已,复召入,陈三事,皆切直。仍乞归,卒。

(《明史》卷一百三十六《曾鲁传》)

秦约,字文仲,盐城人,徙居昆山。仕元为崇德教授。洪武初,召拜礼部侍郎,以亲老辞归。再征为溧阳教谕。有《樵海集》。(《稀见明史史籍辑存》第20册《明人小传》)秦约,字文仲,其先淮安人,宋直龙图阁观之后。始迁崇明,其后再迁昆山。父玉,字德卿,业儒,有至行,门人私谥“孝友先生”。约至正间官崇德州教授。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以宝钞、束币征,诣京。上疏陈:乞复书院、书堂、义学;例当复守令之选,另立一科,四十莅职,百日举代;郡邑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以备国史采择。上悦,以约年老,难任繁剧,计五百里,授以儒官,得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沉荐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不报。在溧阳八年,请老归,卒。

约文章务求理胜,而诗尤工,张潞公、贡师泰尤所推重,所著诗文曰《樵海集》,别有《师友话言》《樵史补遗》《孝节录》《诗话旧闻》《崇明志》。(《国朝献征录》卷八十三《溧阳县学教谕秦公约传》)秦约,字文仲,淮安人。徙家崇明东沙,再徙昆山。父玉,业儒,有至行,门人私谥“孝友先生”。约至正间擢崇德州儒学教授。洪武辛亥,试魁多士,超授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侍养终制。又以宝钞、束帛起聘,讲论治道,疏陈:学校例当复旧育才;守令之选,自立一科,年四十者莅职,百日举以自代;郡邑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志则具载忠孝、节义、祯祥、灾异之事,以备国史采择。上悦,以约年老,难以任剧,授溧阳县教谕。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成等以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论荐不果用。诣华阳洞天,访寻陶、魏、杨、许遗书,得遂萧散之志。在溧阳八年,请老归。约受知于名公,若张潞公辈,尤见推重。所著曰《樵海漫稿》,别有《师友话言》《樵史补遗》《孝节录》《诗话旧闻》,又尝修《崇明志》。(《吴中人物志》卷七)

国朝秦约,字文仲。父玉,见《孝友》。约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以束帛征,诣京,上疏陈言,授溧阳教谕。待制吴沉荐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不报。后请老归,卒。约文章务求理胜,而诗尤工,所著有《樵海集》《师友话言》《樵史补遗》《孝节录》《诗话旧闻》《崇明志》。(《昆山人物志》卷三)秦约,字文仲,崇明人。至正间,教崇德,以学行闻。洪武初,应诏,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母老辞归。

(《嘉兴府图记》卷第十)

秦玉,字德卿。少孤贫,与兄奉母家居,读书不求仕进,志行卓然,务苦约其身,又能歌诗自放。母顾氏织纴给业,毋令分志。

玉益感奋不倦,聚徒讲论二十余年。与兄未尝异财用,家政大小惟母兄是听,己身出入必禀而行。母卒,茹淡终丧,未尝澡洗。

俄邻家失火,延烧玉舍,而母殡在堂,岌岌不免,玉凭棺号泣,声彻烟焰中,烈火炽然,抵牖而灭,人谓诚孝之感云。年五十三卒,门人私谥“孝友先生”。子约,字文仲,洽闻强记,能析诸家异同而统贯其说,绰有心行之契,诗名大噪于时。洪武初,应诏,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寻以母老辞归。天子束帛加宝钞再征,诣京师。选授溧阳县教谕,典教八年,动履具有矩矱。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沉荐约宿学遗老,宜在馆阁,不报。未几,请老,卒。

尝自号“淮海道人”。

论曰:秦之先世家淮阴,宋直龙图太虚观用文章操行显,子孙散居海上,后徙昆山。昆山之秦,自孝友先生始。孝友父庚,庚父樑,樑父栋,俱隐德不仕,其世系皆可考。然未籍昆山,故不具载。昔龙图公与苏子瞻辈好著书,文采表于后世,孝友、淮海相仍不绝。考其述作,孝友有《诗纂》《探说》《摘要》《杂录》诸书,而淮海道人亦有《樵海》《樵史》《孝节》等录。龙图之后,可谓必复其初,元明之间,骎骎与刘向、蔡谟父子争烈矣。

(《梅花草堂集》卷一、《吴郡张大复先生明人列传稿》)秦约,字仲文,崇明人。博通诸经,尤邃于诗,所著有《诗经纂例》《大学中庸探说》《宋三朝摘要》。洪武间,以文学荐擢礼部侍郎,入觐,陈三事,皆有裨益。(《南畿志》卷十四)秦约,字文仲,崇明人。少嗜学,长益刻励,于书无所不读,为诗文负豪气。洪武初,举文举,试居首,擢礼部侍郎,以母老告归。后征儒士,讲论治道,有司以其名闻,赐帛镪。

(《万姓统谱》卷十九)

秦(约文)[约],字[文]仲,本淮安人。宋直龙图阁观之后。

[至正]间,官博士。洪武初,召对,拜侍郎礼部,以母老辞归。后复以束帛征,上对事,乞重儒术、广教化之意,又令守相考,各为书上之省,以访咨治民术。授文学溧阳。吴沈荐约文,时宜置之侧,得尽启沃。在溧阳久之,乞归,卒。约为文原本经义,贡师泰极重之。所著《樵海集》及他书有传者。

(《万姓统谱》卷十九)

秦约,字文仲,吴人。工诗,与陈敬初、张光弼诸人友。士诚据吴时,官教授,升博士。家崇明三沙,曾于太仓西渚之北作耕耨亭。(《吴王张士诚载记》卷三)

秦约,字文仲,孝友先生玉之子。至正间,官崇德州教授。

洪武初,召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征,诣京,上疏陈:乞复书院、书堂、义学;例当复旧守令之选,另立一科,四十莅职,百日举代;郡邑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以备国史采择。上悦,以年老,授以儒官,得溧阳教谕,八年,请老。先生文章务求理胜,而诗尤工,著《樵海集》,别有《师友话言》等书。《姑苏志》(《宋元学案补遗》卷八十二《侍郎秦先生约》)国朝秦约,字文仲,号樵海道人,其先盐城人。九世祖赠龙图阁学士。逃金虏之难,来迁东沙。约于书无不读,为诗文跌宕自豪。至正间,为崇德州学教授。洪武初,应(不)〔博〕学举试,词居,拜礼部侍郎,以母乞归养。后复以儒士征入觐,首陈三事,皆有裨益。以年老授溧阳县学教谕,致仕而卒。所著有《师友话言》《樵史补遗》《孝节录》《书话旧闻》《樵海谩稿》。

(明正德《崇明县重修志》卷八《人物》)

秦约,字文仲,至正间官崇德州教授。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拜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征诣京师,上疏陈书院、书堂、义学,当依旧制修举;守令选,不同尝调;请别立科,四十受职,百日举代;郡邑三年上计,与志书同进,备国史征采。上悦,以约年老难剧任,受命五百里内儒官,得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侍制吴沈荐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不报。溧阳八年,请老归。卒祀乡贤祠。

眉批:《昆志》云:宋少游后,其先淮安人。始迁崇明,再迁昆山,家在崇明。志则云鹤冢在崇明。遗文郭翼与顾瑛辑。又云:淮海人,与崇明属扬州云云。不符。《菽园杂记》云:约本崇明人,居太仓。崇明时属扬州,故称淮海。《古乐府》如《精卫》《望夫石》,律诗如《吴桓王》《岳鄂王》诸篇,皆的的可传。约有《崇明志》。(明崇祯《太仓州志》卷十三《列传》)秦约,字文仲,别号樵海道人,孝友先生秦玉子也,其先盐城人。九世祖赠龙图阁学士。金时,避乱来居东沙。约于书无所不窥,洽闻强记,能析诸家异同,而统贯其说,诗文跌宕自豪。至正间,为崇德州学教授。洪武初,应博学诏,试《慎独箴》,拜礼部侍郎,以母老乞归。后征儒士,访问治道,有司以名闻,赐帛镪,入觐,诣京师,上言乞复书院、书堂、义学;及旧守令之选;自立一科,年四十者莅任,百日举以自代;郡县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备国史采择,皆当时切务。上既以约年老,难任烦剧,授溧阳县学教谕。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沉荐约宿学遗老,宜在馆阁,不报。

在溧阳八年,请老归,卒。所著有《樵海谩稿》《樵史补遗》《师友话言》《节孝录》《书话旧闻》。见前朝《一统志》并载入《太仓志》。

(清雍正《崇明县志》卷十五《人物·文苑》)秦约,字文仲,崇明人。据史氏《文献全集》及《史侯庙报祀碑》。

元至正间,崇德州教授。明洪武初,应召,试《慎独箴》,授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征诣阙,上疏乞复书院、书堂、义学;守令之选另立一科,四十莅职,百日举代;郡邑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以备国史采择。太祖悦,因约年老,难任繁剧,命授五百里内儒官,得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沈荐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不报。在任八年,以老乞归。据旧《县志》。案《明史·选举志》,洪武时,重荐辟,鲍恂、余诠等以耆儒而为文华殿大学士,郭有道、赵翥等以贤良儒士而为尚书,其余骤擢卿贰监司者不可悉数。约以胜国微官得侍郎,于事可信。然何以再征,年老遽降授教官耶?偶桓《江雨轩集·赠别秦文仲教谕溧阳》诗云:“淮海秦征士,鬅鬙雪满颠。五年三拜诏,十日九朝天。自许偿诗债,谁能与酒钱?冷官归更好,不负旧青毡。”据此则约之再征入都与曾为侍从,又殊有左证矣。

(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职官志·名宦》)秦约,据《史侯庙报祀碑》,洪武二十年在任。见名宦。(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职官志·文题名》)

秦约,字文仲,玉之子。元至正间,官崇德州教授。洪武初,应秀才举,试《慎独箴》第一,拜礼部侍郎,以母老辞归。再以宝钞、束帛征,诣京师,上疏乞复书院、书堂、义学;及旧守令之选,自立一科,年四十者用,莅职百日,举以自代;郡邑三年造册,与志书同进,以备国史采择。上以约年老,授溧阳教谕。御史练则成、待制吴沈荐约宿学遗老,合在馆阁,不报。在任八年,乞归,卒。约文章务求理胜,兼工诗,自名其居曰“鹤冢”。张翥、贡师泰、杨维祯尤推重之。(清道光《昆新两县志》卷二十六《人物·文苑一》)秦约,字文仲,吴人。工诗,与陈敬初、张光弼诸人友。张士诚据吴时,官教授,升博士。家崇明三沙,曾于太仓西渚之北作耕耨亭。韩止叟《张士诚载记》附编。案此条所引原书未注出。约仕士诚,后讳其事,故他书但书仕元也。耕耨亭,《镇洋县志》作耕获亭,云明教谕秦约筑,在西渚北。

秦约,字文仲,其先盐城人,再徙昆山。元至德[正]间,为崇德教授。洪武初,应召试,拜礼部侍郎,以亲老辞。再征,授溧阳教谕,有《樵海集》。(民国《续修盐城县志》卷十四《杂类》)

玉山草堂

华构连山起,春云隔树阴。雨声鱼罶满,草色鹿场深。洗砚收金匣,钩帘动玉琴。相过有于鹄,燕坐共长吟。

(《玉山名胜集》卷一,《昆山杂咏》卷十)

夏日晚过草堂,又题

草堂六月浑无暑,清簟疏帘思不群。稽古未须嗟事往,论诗那惜到宵分。微风木末送青雨,新水竹根流白云。浩荡好怀缘底事,喳喳灵鹊隔江闻。

(《玉山名胜集》卷一)

种玉亭

玄圃乘春种,温温似截肪。夜光凌石脉,晨采绚天章。好媲球琳美,何烦藻藉藏。眷言制鸣佩,待漏造鹓行。

(《玉山名胜集》卷三)

小蓬莱

窈窕候神观,委蛇炼丹房。灵芝烂五色,登俎何煌煌。和以空青蕤,漱以琼玉浆。悠然一笑粲,驾言玄洲阳。玄洲渺何许,宛在海中央。冲颷激流云,倒景驻扶光。于以辔苍螭,蹑迹趋混茫。蹇修幸悯予,告诫良允臧。惟应漆园叟,逍遥共相羊。

(《玉山名胜集》卷三)

又赋小游仙

天鸡鸣蟠桃,赫赫朝景妍。天田产嘉禾,翼翼雨色鲜。鸡以警舞动,禾以乐有年。真境谅绝殊,昧者何能传。为问一世人,何不去学仙。霓旌缑母后,虎驾麻姑前。蹋云吹参差,遨游蔚蓝天。振衣俯八荒,蠛蠓聚蜚烟。

(《玉山名胜集》卷三)

其二

瞻彼丹溪源,泉流在其下。连筒手自,灌溉黄精圃。灵苗炫幻霞,灵根蟠厚土。采之盛筐筥,庶以慰迟暮。玄虚万化理,惟人识其祖。养生善自保,奚暇慕圭组。咄哉吾道成,燕坐阅众甫。

(《玉山名胜集》卷三)

碧梧翠竹堂

嘉植真堪爱,清华信少双。留阴低覆井,弄影半当窗。翡翠春鸣桁,夜聚矼。何由酬胜赏,为尔倒银缸。

(《玉山名胜集》卷三)

湖光山色楼

快阁初延望,流云乍度檐。沙明荡瑶席,山色上牙签。荇叶浮波动,桃花隔岸添。隐囊西景暮,坐见月纤纤。

(《玉山名胜集》卷三,《昆山杂咏》卷十)

读书舍

端居书灏灏,曲几昼沉沉。要识鸢鱼乐,不闻车马音。带经雨陇,摊帙坐风林。太息前修远,斯文一脉深。

(《玉山名胜集》卷四)

可诗斋

姬周世应远,述作讵难名。要共论风雅,先须识性情。秋清群木见,春静百花明。无复浮丘伯,喈喈想凤鸣。

(《玉山名胜集》卷四)

同类推荐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与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在各个时期都有改动和修订,至今存在多种版本。经过考证和论述,以及前人留下的总结经验,我们采用了内容齐整、流传最广泛的“宋本”。这本书出现以后,就广为传诵,宋朝以后历代文人又不断增补、修补,加上了宋朝以后的历史简述,直到民国时期,才形成这个通行的“版本”。由于这本书在中国影响极大,曾被誉为“古今奇书”、“袖里通鉴纲目”,还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发行。近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还把《三字经》列为儿童道德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 人间词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人间词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境界说”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著名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是由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的,也有人说编著者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到了清朝嘉靖年间,邹圣脉又对其做了一些补充,并更改书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其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为四卷,包括天文地理、文臣武职、器用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文事科第等3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还有许多名言警句,一直传诵不绝。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人称“读过《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总之,这是一部蒙学百科全书。现在的孩子对其进行熟读、记诵、揣摩之后,可以掌握宇宙万象与古往今来。正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符合当时风俗习惯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或者称为糟粕的内容,还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辨别。
热门推荐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生存手册

    嫡女生存手册

    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郇王殿下,沉重内敛,杀伐果决,朝局动荡之下却置身事外,坐山观虎。她是二十一世纪某个科学研究院的被实验者,魂穿异世,重获新生,坐享将府嫡女之位,却被迫担起将军府这个重担。她本处事不争,奈何命运难改,身兼异数,他的一次次出现,救她于水火之间,到底是真情还是别有用心?“我们一直处于利用与被利用之间。”“没关系,你利用我,我依附你,两全。”潜台词:姓燕的!你敢不疼我不宠我不爱我你就完了,狗子你就完了,完了(`へ?*)ノ
  • 神宵女帝

    神宵女帝

    为救人而死的高中女生被仙界大能救下,给了她一个伟大的任务,还送给她一件需要完善的法宝和一个总让她生气的器灵,穿越到一位憨厚老实的姑娘身上开始了她的冒险之旅。但是,她还有个小小的心愿,想找个对象来对付异世的孤独和弥补前世的遗憾,只是,人是找到了,却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于是,带着最心爱的灵宠,讨厌的器灵,还有那又爱又恨的心上人,沐月影开始了她忙碌的又一生。
  • 网络黑手

    网络黑手

    窃取安仔网络信息,并通过安仔的电子邮箱关注系列入室抢劫案的黑客险些命丧家中,黑客背后还有黑手?一家电子商务网站遭人勒索,已经准备好的赎金从紧锁的保险柜里不翼而飞,真凶如何调包?一起信用卡盗刷案的嫌疑人被人袭击,何人设下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阴谋?请你跟小D探长一起利用高科技手段揪出那些网络黑手吧。
  • 三千界次元魔神

    三千界次元魔神

    系统:宿主恭喜你被次元魔神系统绑架,哦,不对是绑定,叶落:你刚刚有说绑架的吧,有的吧!系统:宿主那只是你的错觉,本系统特别良心,怎么可能会还宿主呢!
  •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

    《洛阳桥传奇》讲述了一千年前,洛阳江上恶霸乡绅垄断 船运,阻止建桥;蛇妖龟怪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天庭仙界“文曲星下凡”的蔡襄身负家仇民怨,从小就学武修文,希望能为洛阳江边的老百姓除掉 二害。为此,蔡襄日夜勤学苦练。后来,他进京赴考当上了高官。为了筑桥 除害,他回到泉州当官,坚持与魔界妖怪、恶霸乡绅作战,最终消灭了二害,并为泉州老百姓建造了洛阳桥,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传奇》涉及人物形象众多,采用3D纸偶形象,非常逼真,再现 泉州人民不畏艰险,用智慧和汗水建造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的历程。
  • 男神擒获记:甜蜜不会只在回忆里

    男神擒获记:甜蜜不会只在回忆里

    顾晓蔓:“小汐!你竟然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万人敬仰高高在上的苏大男神给睡啦?”简凌汐:“不是故意的。。。”顾晓蔓:“这要是传出去你把苏大男神的第一次给夺走了,得多少女生对你群起而攻之啊,保证你最后连渣渣都不剩!”简凌汐:“可是没人会知道的,连苏昕祐都不记得了。。。”顾晓蔓:“啊?那你要怎么办?”简凌汐:“我要擒获男神,让他负责!”
  • 乾坤武录

    乾坤武录

    武者逆天改命,天眼悬空,灵魂出窍,御风飞行,窥探过去,推衍未来,起死回生,逍遥天地间,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是一个武道的盛世,周武凰目望苍天,一手指着人间道:这天下我要百分之九十九。
  • 世界奇峰

    世界奇峰

    这个世界本来很好,只是有点瑕疵,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瑕疵,然后处理掉。
  • 协议闪婚

    协议闪婚

    他,有着傲人的身份和尊贵俊美的外表,邪恶冷酷,时而温柔时而冷漠,怪人一枚!一向视女人为无物,因为不堪父母的唠叨,于是接受那个女人的建议,协议结婚。她,新时代女强人一枚,为人低调冷漠无比,凡事好强,不喜欢靠别人。男人在她眼里,不过是野蛮的代称,可以让她不屑一顾,迫于父母的压迫,于是与那个男人协议结婚。他一向奉行‘喜欢就要拥有’的原则,从不赞成任何牺牲奉献的观念,最不屑那些失去才懂得珍惜的人。她认为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对于任何事都是奉行‘当断则断,不断则乱’的观点,最不喜有关于柔弱的任何东西。推某云自己的新文《极品闪婚》希望亲们能帮忙捧场~~~——————————————————————————————————————强推落仙阁各大圈主精彩文文《凰傲九天》妖狼莎《水魅莲》仙魅《月落君心》影落月心《俏丫头闯江湖》影落月心《至尊邪魅》月清树影《迷血倾城》迷血城《纵紫》翦羽推荐好友文文《重生之天才化妆师》翎江舞《灭世妖娆》葬花翼《彼岸妖娆》夜月未明《天空之音》即墨血夜《重生校园之商女》吃草的老羊《五岁“坏”宝贝》柒草《王牌逃妻》临窗纱《敢碰我妈-废了你》冷灰《重生之暖暖一生》妖梅《重生一王牌贵公子》花小三《腹黑前夫,你死定了》过期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