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7800000020

第20章 规则关照好小人物(2)

1992年5月,债权人开始逼莱曼摊牌,收回他们的贷款抵押,莱曼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由于奥林匹亚·约克发展公司对许多银行欠下债务,而且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都能抵抗巨大冲击,因此哪家银行都不再为莱曼家族提供贷款。奥林匹亚·约克公司在世界各地提出破产申请。当所有纠纷了结后,莱曼家族从“超级巨富”沦为“非常富有”的家族。

1991年据“福布斯”杂志估计,莱曼家族总资产达到70亿美元,到1993年只剩下不到原来的1/10。莱曼家族同时还失去了对加纳利码头的全部权益。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命运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后来,保罗·莱曼又重新掌管了加纳利码头。1992年他刚刚被解职时,还试图纠集起一些投资商,买回破产时落到银行手中的加纳利码头开发权。自然,银行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到1995年,莱曼又将迪什家族、迈克·普莱斯、爱德蒙·萨发拉、沙特王子阿尔瓦里德·本·塔拉尔和其他投资商召集在一起,购回了加纳利码头。这次他只拥有一小部分权益。然而这部分资产起初只值3000万到6000万美元,后来逐渐增值。伦敦市政府一直承诺的从市中心到加纳利码头的交通设施,包括灯塔线隧道和海港轻轨铁路终于完工。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又促使了租金和出租率的提高。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减轻了工程造成的债务。根据1999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莱曼家族在加纳利码头的资产总值为2亿到4亿美元。

失败之因

莱曼家族的声望如此巨大,银行家们必须上门求他们贷款。到1992年家族开始竭尽全力时,保罗·莱曼对银行家的傲慢态度开始得到报应。加纳利码头工程需要大量举债以及银行家们的配合,银行家们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但莱曼没有以礼相待。当工程进度延迟,当地经济形势恶化时,银行家们记起莱曼对他们的傲慢态度,彻底地粉碎了莱曼家族对开发加纳利码头工程的梦想。

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收购劲霸电池公司(1988年)

1988年5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开始安排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劲霸公司。这笔交易搞得非常成功,但不是因为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及其投资商将资产顺利地低买高卖,而是对这些收购的资产管理得特别到位,使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投资商和劲霸公司管理层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交易的条件并不仅仅为经济利益所决定。当时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克拉福特正在试图在两年内从非食品类行业中分离出来。他们以至少高出竞争对手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即18亿美元夺标,震惊了金融分析家,因为分析家认为劲霸公司总值超不过12亿美元。标价出现巨大差别的原因有可能是市场逐渐对成功品牌的价值认可。(沃伦·巴菲特利用他杰出的金融手段,在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收购劲霸公司的同时,购买了10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详见第3章对该交易的描述。)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之所以能出高价还因为公司管理层急于想参与这起交易。

这笔交易需要3.5亿美元的资本金融资。此外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说服了35名劲霸公司经理掌握劲霸公司股票的9.85%,要么以资金现付,要么按期权的形式持有。(8年后当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出售这家企业时,这部分股票价值已经翻了11倍。)

劲霸公司管理层很快将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付出的高价回收。管理层摆脱了克拉福特制约食品业务部门的企业官僚控制,说服了新接手的业主:尽管公司的债务巨大,但是产品的研究开发不能忽视。管理层在经济利益上的参与保证了开支能够得到合理控制。由于管理层拥有产权,公司的绩效在各方面有很大改善。买断后的第一年资金流动就提高了50%,以后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

1991年5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让劲霸公司公开上市,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销售了3450万股股票。到1991年10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销售的公司股票足够它收回在劲霸公司投入的3.5亿美元资本金。在1993年11月和1995年3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又将售出的股票进行第二次分配。虽然一开始没有出售股票,但两次股票分配再加上分红,到1996年投资收益达到13亿美元。第二次股票分配又让公司将1991年收购时借贷的6亿美元债务偿清。

1996年9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将劲霸公司出售给吉列公司。吉列公司在过去的5年中一直在寻找一家新的企业,其中的一个要求就是该企业要有一个很响亮的品牌,并且非常注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每位劲霸公司的持股人凭劲霸公司的股票得到1.8股吉列公司的股票,总价值相当于72亿美元(所有股票数额都包含1998年吉列宣布的二转一换股)。到交易结束时,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仍然拥有劲霸公司34%的产权。交易到1996年12月全部结束。

在交易结束前不久,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的克拉维斯(他将成为吉列董事会成员)与当时为吉列董事会成员的沃伦·巴菲特展开斗争。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要求吉列支付谈判交易花费的2000万美元费用。巴菲特认为只应支付800万美元,因为吉列只需向两家投资银行支付费用。克拉维斯威胁说如果得不到2000万美元,交易就此罢手,而他最终得到了那笔费用。

一些有限责任合伙人想让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尽快将吉列公司的股票兑现,但耐心等待的策略得到更好回报。

合并时股票每股为39美元,几个月后达到48美元。

1998年2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将2000万股股票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由于1999年吉列股票的疲软,影响了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出售另-半股票的计划。到2000年9月,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仍然拥有价值15亿美元的5100万股吉列公司的股票。

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及其投资商得到23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5亿美元的股票(有人说股票价格被低估)。到此为止,总盈利已达到38亿美元。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拥有其中8亿美元(包括资产销售、收购、出售和管理费用以及利润)。

成功之道

有人说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以过高的价格收购了劲霸公司,尽管劲霸的品牌价值要比分析家认定的要高。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生财的秘密武器就是让管理层拥有资产权益。由于劲霸公司管理层得到了适当激励,资金流动的比率显著增大,劲霸公司管理层和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都赚到了大钱。

威斯利公司以员工持股机制出售席梦思床垫公司(1989年)

1989年威斯利公司通过员工持股方式以2.49亿美元的价格将席梦思床垫公司出售。这笔交易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算是最大的,但它是滥用员工持股计划最严重的一起交易。这笔交易将员工持股计划搞得如此糟糕,交易者在以后的4年中被迫在4种不同的场合将部分资金收益退回。威斯利公司仍然靠这笔交易得到1亿美元,但其员工持股计划几乎毁掉整个公司和员工的退休安置福利计划。

1986年威斯利公司以1.2亿美元的价格从威克斯公司收购了席梦思公司。这宗交易与威斯利从事的许多交易类似。首先投入500万美元资本金,将一部分产权授予高层管理人员,然后将资产主动出售给债权人。两年中席梦思公司通过出售大工厂和国际业务部门,偿还了75%的债务。按照惯用模式,威斯利公司下一步要做的只有一点:出手转让席梦思公司。

这回威斯利不打算将公司股票上市,也不出售给第三方。它为席梦思公司建立了员工持股机制,并且让员工将公司收购。这种方法虽然合法,但当时不常见。实际上,威斯利在另一次杠杆收购交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段(参见第5章对该交易的描述)。

由于在纳税上有优惠政策,员工持股计划一直是受人欢迎的金融集资手段。企业在分配股票红利和在支付员工持股计划产生的利息时都能得到税收减免。出资支持员工持股计划的银行可以在纳税收入额中减免50%的利息税。

尽管有这些好处,这种机制容易造成滥用。资产出售者自然支配整个利用员工持股手段的交易过程。由于员工持股计划从无到有,所以对于员工个人的交易条件不理想时,任何人也无法讨价还价或干脆走人不干。根据联邦法律,必须指定一家委托机构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但受托人不能是交易的参与者,即使尽心竭力地做好委托工作,也不能够完全代表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交易各方。

选定的受托者为南方公民银行。尽管该银行在员工持股机制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威斯利及其转让资产的股东却背着南方公民银行,不惜一切代价争得其他银行的投资。化学银行专为这次员工持股计划提供贷款,在交易中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但在各种场合屈服于威斯利公司。化学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许多金融机构一样,也想进入捞钱的杠杆交易中,因此难免与威斯利公司沆瀣一气(尽管从技术上讲双方是对立的,因为威斯利是卖方,而化学银行代表着买方)。

1989年1月,威斯利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将席梦思公司以员工持股方式售得2.41亿美元,包括承担4000万美元的债务。

原先参与杠杆交易的一方因此凭借当初500万美元的投资得到2亿美元,但他们拿到的不都是现金。其中2000万美元为后偿债务。威斯利还让债务人之一,洛克菲勒集团以股权代替3000万美元实收资本支付给威斯利。(从后偿或次级债务这个概念来看,这种债务可以避免对威斯利公司提出任何占有产权的要求。)

这样,交易一开始就隐含了问题。交易结束的时候,席梦思公司还需要支付700万美元。不到4个月,化学银行知道这消息后推迟了将债务重组的计划。公司管理层与化学银行协商,告诉银行他们还缺1700万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过去留下1100万到1300万美元之间的应付款,应付加拿大政府的300万美元税额和开出的200万美元的信用证。

先不考虑席梦思公司从一开始资金状况有多么糟糕,一个企业怎么能在1986年以1.2亿美元出售,将最好的资产转手出售后,不到3年里还值2.5亿美元?答案就是根据交易前说给化学银行和南方公民银行动听的财务前景预测。

对于具有这种资产结构的企业来说,只有依靠奇迹般的改革才能够生存。席梦思公司的一个部门上一年亏损400万美元,但起初估计将要赢利600万美元。三处房地产本应该迅速出手,但因为威斯利公司没能及时出售,也变得不太值钱。

几个月后,洛克菲勒集团实施自己的期权计划,将实收资本担保资金转让给威斯利,这样就成为收购交易后的第一笔退还的收益。1989年底,席梦思公司无力偿还化学银行的一笔1500万美元的I临时贷款。在1989年和1990年两年内,席梦思公司进行过两次债务重组。

威斯利公司的投资合伙人之一,雷蒙德·钱伯斯打破了谈判僵局,将美林集团资本交易公司(MLCM)作为资产投资者纳入席梦思的债务重组,造成收益的第二次退还。钱伯斯将手下的一家信托公司的500万美元现金及500万美元的席梦思公司证券转让给美林集团资本市场公司。

1991年3月,美林集团投资3200万美元,得到特别优先股票,占有席梦思股权的60%。威斯利公司宽免其持有的席梦思公司7000万美元债务,从而完成第3次收益返还。

员工持股的比例从100%降到了31%。员工所持股票价值从4800万美元降到了600万美元。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包含公司的减薪计划,这样员工所持的股票就成为大多数员工退休金的保障。

1991年11月,公司员工集体上诉,对威斯利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受托人和参与出售公司的十几位经理人员提出指控。到1993年,为了结集体上诉的官司和应付美国劳工部的干预,威斯利公司及席梦思公司管理层进行第4次收益返还,金额达1650万美元。

席梦思公司及其员工持股计划由于资本的投入似乎建立了稳固的财政基础。威斯利在这起交易中赚了1亿多美元。但接下来由于没能处理好交易的具体操作,而造成4次收益返还,让人发觉威斯利公司本想钻交易的空子,但最后弄巧成拙。

失败之因

员工持股手段在企业并购中很容易造成滥用。尽管威斯利为自己的利益也为公司员工的利益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但它的手伸得太长,使席梦思公司背负了无法偿还的债务。威斯利公司虽然在交易中赚了钱,但让人感觉它太贪婪,而且不得不将赚到的钱又分4次返还。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读人先读心心理丛书: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将为你揭示管理与心理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为你展示合理运用二者所能缔造的管理奇迹……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掌握了揣摩人心的基本功,才能知其所需、投其所好,以激励人心,创建高效团队;掌握了快速识人的途径,才能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以合理放权、控制,完成工作任务。
  • 线上广告十五问

    线上广告十五问

    这本书更像是一篇随笔,我提出了关于线上广告没人敢问的十五个问题。直接来说:线上广告有用吗?更确切地说:线上广告到底对谁有用?通栏广告——我们曾经所谓的互动式广告现在所称的陈列广告,因为没人会点击它们,更不用说跟它们“互动”了——对发布者有用吗?它们对广告商有用吗?或者它们只对以硅谷为基础的媒介有用呢?
  • 读懂华为30年:执念是一种信仰

    读懂华为30年:执念是一种信仰

    狼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是其成功猎食的重要保证。同样,对目标的坚持和执着,也是华为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营之路漫漫,企业就像是沙漠中的行人,只有永不言弃、锲而不舍,才能发现孕育着生命意义的绿洲。华为伟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就是参悟了企业成长的密码——坚持和执着。正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的执念,靠着这样的坚持,华为才走到了今天。执念,是一种信仰,明白了坚持对华为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华为30年成长的奥秘!
  •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

    激荡百年:大国企业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企业百年成败的MBA式教案,深入细述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百年成长史。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中国企业从百年历史风涛中一路坎坷走来。商业战场血雨腥风,企业如何在时代变革中破局而出。
  • 人人都能当老板

    人人都能当老板

    为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一个决定将改变你的一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要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拥有胆识和魄力。本书展示打开财富之门的创业历程,为你解密从打工仔到当老板的成功诀窍,它是创业者的指南,成功路上的帮手,助你早日实现老板梦。
热门推荐
  • 它们叫我蚁皇

    它们叫我蚁皇

    “嘿!你的召唤物是什么?”“猛虎啊!厉害吧!”“多少只?”“废话!当然是一只啊!你没听说过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那我就放心了”“嗯?你的召唤兽很厉害?”“蚂蚁!”“哈哈哈哈!那你是放心的被我打死吧?”“不是啊,我的蚁无穷无尽……你的老虎可能不够吃…”
  •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网游之我是世界之主

    创造的游戏世界,但却是要当名玩家从创造世界到当玩家,这是要有很艰难的道路!那么就看看凌羽是如何从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到如何从玩家的角度去探索自己创造的世界!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战争!那凌羽是如何探知世界的背后真正的故事?那就从凌羽的五十六次轮回开始吧!非幕后文!
  • 医院精细化管理

    医院精细化管理

    本书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推行精细化管理为线索,以其实行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为引子,记录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一路走来遇到的问题、遭受的挫折、引发的思考以及将精细化管理和JCI认证着实落地后该院出现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收获的心得等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了解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行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于医院以及医药行业具有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孽债啊!不能啊!他是个非男勿扰的怪王爷,女人,从来不碰!关起门来,翻翻账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青涩回情

    青涩回情

    不同的短片不同的故事,内容值得你们去看哟(*^ω^*)????????????
  • 茅山之孤星照命

    茅山之孤星照命

    传说,六阴之体克父克母克长克幼克夫克友,甚至连自身也克,天生带来不详,死后灵魂不散不灭,永世不坠轮回。心智不坚者,积怨含恨,涂炭生灵,为祸世间……但她父母双全,还有个傻缺舅舅,学业进步,天天向上,在道术上的天赋也是得天独厚。莫非六阴之体根本不是什么坏事?一切都言之尚早,六阴之体的最大诅咒要从女体成熟的那天才开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彼岸咖啡店

    彼岸咖啡店

    自从成为彼岸咖啡店的员工后,穆杉总是看到非人的存在,偶尔还能去个异界、穿越时空、游个地府啥的。女鬼狐妖无常书魂驸马头什么的,都不稀奇!
  • 你家大神又上线了

    你家大神又上线了

    她是游戏里公认的大神,却在内测时被心仪之人利用,害得她身败名裂。公测时她卷土重来,势要让那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她本打算复仇成功后便退游,谁知,因一个任务,系统竟给她送了一位夫君。为了自己的复仇大计,为了能让对方知难而退……她道:“我只娶不嫁。”而某人却道:“夫人,为夫早已把嫁妆备好,就等你迎娶为夫呢?”
  • 帝国星穹

    帝国星穹

    他是铜宫监牢的遗孤。他是百家圣贤的门徒。他是文采风流的策士。他是同仇敌忾的武夫。他是田里的农民、边关的将士,他是郡县的吏员、中枢的高官。他是帝国的皇帝,是历史的星穹中最亮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