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8800000010

第10章 独生子女性格训练的谋略(1)

独生子女是当今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成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使独生子女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是每个父母都迫切希望的。父母对于独生子女,其心理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又希望他将来能够大有作为,自己能有所依靠,这种饱含爱与期望的心态使父母容易陷入偏差,只注重孩子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性格的训练,结果得不偿失。

独生子女是特殊的一群,要把他们培养成将来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注意他们的性格训练。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的父母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谋略。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毕其终生推广周礼,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施政纲领,即是要各自明正自己的身份,做出与身份相对称的事体来。《论语》中有一段鲁国君主定公与孔子的对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个谋略用在教子上,就是要求父母建立起威望,子女要尊重父母,父母要善待子女。特别是在今天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便成为家庭的中心,产生了“小皇帝”这种令当代中国人担忧的现象。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所然,独生子女们如果不能被及时纠正其行为及心理偏差,将来对社会和家庭都不会有什么好处的。

在当今许多城市的家庭中,常出现六比一、四比一或二比一的结构,所谓“六一比结构”,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亲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真是众星捧月,孩子常常是这种家庭的发号施令者,他(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漫画中常有这样的场景:爷爷被孙子当作马来骑,手持马鞭,兴高采烈,爷爷虽累得汗流浃背,也甘心情愿地赔着笑脸,旁边家中的大人则一个劲地夸孙子好样的,妈妈还心疼地为儿子揩汗、送饮料。当然,这漫画可能夸张了点,但这种儿子管老子、爷爷变孙子的事例是俯首可拾,令人可悲可叹。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独生子女只会培养出骄横、傲慢、目空一切、懒惰、任性的性格特征来,因此,在这样的家庭更应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谋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制度,使孩子的骄惰心理得以压制。

中国古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不容骄惰。:孟子曾有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强调在艰苦中磨炼出来的人,才能担当“大任”。

近代史上赫赫大名的曾国藩,曾为清朝权绾四省的封疆大吏,位列三公,拜相封侯,死后得谥号“文正”,被称“曾文正公”。钟叔河在其选编的《曾国藩教子书》(岳麓书社1987年版)的“编者序言”中说:“此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可以说是获得了完全的成功(当然是以他本阶级的标准来衡量)。”并介绍了他的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而是个个成材的子孙。这曾国藩不仅严禁子女骄惰,而且在家中反复告诫子女不许他们对自己的子女纵容骄惰,如他在给其子曾纪泽的信中写道: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在给其子曾纪鸿的信中说: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王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在给曾纪泽的信中谆谆告诫他对儿女不可过于娇惯,说: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反以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家妇宜通晓此意。

凡此种种认识与议论,也还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我们有些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把孩子视为宝贝,娇生惯养,结果造就出不少骄惰成性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将来要改性则很难;倘不改性,既骄且惰,必遭白眼,定成废人。其家长岂不“爱之反以害之”?曾国藩认为“遭此乱世,虽大富大贵,亦靠不住,惟勤俭二字可以持久”为子孙安身立命计,谆嘱儿女“切不可有官家风味”,“不可酣佚”,告诫儿女“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而今时代虽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做官的家长也还是可以从中获得某些教益吧。

古人尚能明白骄惰给后代带来的害处,处处防范,时时小心,免得子弟沦为“废人”。今天的家长们,由于爱子情浓,舍不得管教,使孩子慢慢地染上恶习尚不自知;孩子目无尊长,也是听之任之,到要管教时已无从下手,为时已晚。

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教子的故事很值得为父母者学习:林伯渠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他给小儿子“相持”起学名叫“林用三”。他说:“用三就是三用,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脚踏实地。”

那是1942年,林用三(当时叫“相持”)才两岁多,林伯渠就把他送到农村,想让他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从小耳濡目染,懂得农民是怎样生活、劳动的。小相持稍长一点,经常背着双手学爸爸走路。县里的干部经常逗他玩,开玩笑叫他“小主席”。好心人讲给林老听,可他严肃地说这样不好,有碍相持的健康成长。不久,他把相持叫到身边说:“以后别人叫你‘小主席’你不能接受。人家问你长大做什么,你说到基层锻炼去,当一个乡政府的文书。”果然,小相持回到县里,就向人说:“我爸爸说了,你们叫我‘小主席’,我不能接受。我长大了要当乡文书。”

用三上学后,就开始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1947年初,胡宗南进攻延安,学校要转移。用三非常希望父亲能把他接回去,但林伯渠没有接他,让人捎话告诉用三,要听老师和大姐姐、大哥哥的话,争当转移中的行军模范。1948年,父子在西柏坡重逢,林伯渠高兴地说:“你长大了,懂事多了。”用三也开始体会到父亲的用意。

人城后,林伯渠老年稀子,愈加痛爱最小的孩子用三,但同时,对用三的培养教育丝毫没有放松。1953年,林用三小学毕业。林伯渠让他通过升学考试去争取进入自己理想的中学。林用三考上了北京西郊的干部子弟学校101中学。林伯渠对用三讲:“你还年轻,还应继续过集体生活。”初中毕业后,林用三本可以继续在101中学读高中,林伯渠却要他考市里的中学,过过走读生活,了解了解社会。于是林用三到北京四中读高中,他后来回忆:

“我由原来干部子弟集中的学校,来到了工人、市民的子弟中间,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了解了我和他们之间的生活差别。

“1959年,我就要上大学了,父亲非常关心我的志愿。我说我想学航空。父亲同意我的想法,并说,应该有个志向,也应该有胆量。中国革命进行了那么多年,才取得胜利,建设好这样的国家也绝不是容易的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既要提倡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也要使孩子们树立尊重长辈、不任性骄惰的良好习惯。这样,“养成他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谋略也正在此,这不是要实行封建家长专制,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制度,让家长和孩子各得其所,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自律与律人

孔子主张做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减少怨恨,是每个君子应当具备的品质。老子也说过“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的话,指出人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改正错误,这样的人才可以成功。

自律然后律人,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谋略。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因此,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及言行举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人父母者要做到自律与律人很不容易,除了家庭以外,父母还受社会环境、工作性质、文化修养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有些父母虽然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很大,但缺乏自制力,表现出一些令孩子失望的情形。比如,一个喜欢酗酒的母亲,当她喝得大醉时,她激动地拥抱孩子,爱抚他,逗他发笑,和孩子一起围着桌子捉迷藏,把孩子往天上扔。当孩子抓住猫尾巴将猫甩起来时,她就拍手赞扬,开怀大笑。

瞧!生活多么愉快呀!可是,后来母亲变了,当她呕吐完,醒了,一见孩子就心烦,把他推开,孩子哭着再走向母亲,却挨了一顿揍。出了什么事儿?他做错了什么?刚才一切都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却变得这么糟呢?他哭着进人了梦乡。第二天,母亲的情绪又高涨了,昨晚很糟的事,今天又很好了。当然这一切还有可能重新变糟。好,好得了不得;坏,坏得不可收拾。对三岁的儿童来说,要了解母亲面目全非的变化太困难了,他只知道,时间一到,一切都会天翻地覆。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可怕,是由于现实的变化来得那样的突然,面目全非和不可预测。

还有一种情形让孩子摸不着头脑的,比如孩子说粗话,在平时往往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一天晚上当父亲喝醉时,他却听见父亲对牌友们提起他说粗话的事,并且十分赞赏他的说话技巧,末了还喊他去,坚持(一反先前的禁令)要他“对叔叔们讲讲你开的玩笑”。

父母的情绪和过失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的情形,影响了他的判断能力,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躁狂或抑郁的心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尽力控制情绪变化和不良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也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6岁的女儿走进厨房,后面跟着4个小伙伴。时间是下午4点45分。妈妈还在准备晚餐,并正在一点点品味道。孩子问:“妈妈,我们能吃点东西吗?”嘴里塞满食物的妈妈说:“不行,快吃晚饭了,你糖果吃得太多,弄坏了要去补牙(母亲也补过牙)。如:果你现在吃,晚饭时你就再也吃不进什么了(母亲现在正在吃)。出去玩吧!你总是把厨房弄得很脏。为什么你不能把东西收拾好呢?”孩子气呼呼地走出厨房,10分钟后又开始开玩笑了。

其实妈妈真正懊恼的原因是“为什么你老是把隔壁的孩子带到家里?

我已厌倦把冰棍都分给邻居的小孩,他们总是吃个精光,一点也不留给我们”。在此时此刻,这才是真正的理由,而且是个正当的理由。但是因为不能直接说出来,母亲就用各种不相干的理由反驳女儿。这样的相互作用不仅无法使孩子成长,反倒使她开始退缩,学着用转弯抹角的(或者歪曲的)方法去攻击现行习俗。如果基于“礼貌”,妈妈不能说出真正原因,她最好说:“不行,我们等一会儿再说。”然后,等其他孩子离开后,她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解释事实。或者,她可以另找些东西请那些孩子吃,但不要吃“昂贵”的冰棍。

然而,母亲自相矛盾的反应却只引起孩子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你可以吃东西,我们就不行?补牙有什么不好?你也补过。你也是常把厨房搞得十分肮脏。你也吃糖果。吃多少糖果才算“太多”?这种方式如果不是在激怒孩子,也就是在压抑孩子,就像大人要求老板加薪时,只听见老板把“十诫”都搬出来从头到尾地读给他听一样。

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父母们或者并无意识到,或者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的错误,但是,如果深究它的影响,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龙成凤,可是,自己的行为却并不那么可取,既不自律,又如何能律人呢?做父母的最好常常扪心自问:我在孩子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是哪一种人?而不要问:我是怎样的父母?父母应该常常反省自己:我希望孩子快乐,我们的家庭是否很快乐?我希望孩子有创造性,而我是否对新生事物感到振奋和激动?我要他学点本事,但上个月、去年、过去的那些年我又读过多少书?我希望他有朋友,但我又有多少友谊呢?我希望他有理想抱负,我有理想抱负吗?我的所作所为足以表明这一点吗?我告诉过孩子我的信仰吗?我希望他慷慨,我是否对家庭以外的其他人的需要富有同情心?人们互相吸引,不是因为他“要”什么,而在于他“是”怎样的人。正是在父母的这种“开诚布公”

之中,孩子才开始看到摆脱自己以前持有的不好的生活态度的出路。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因为孩子没有别的参照物,父母就成为家庭中最直接最权威的参照物和导师,能够“自律”的父母就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也才可能有威信去管教孩子,使孩子能健康、正常地发展,培养出健康的身心。

同类推荐
  • 跟小学生的烦恼说拜拜

    跟小学生的烦恼说拜拜

    不受老师重视怎么办?上补习班了成绩还上不去怎么办?被同学孤立怎么办?家长老师闹意见了怎么办?……小学六年是奠定一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些常见的烦恼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那么,怎样才能化解这些烦恼,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轻松快乐上学呢?作者在书中讲述了40个鲜活有趣的校园故事,剖析了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会产生的各种烦恼,帮助小学生正视问题,找到解除烦恼的办法。作者总结出的158个“解除烦恼处方”,让小学生轻松化解“学习成绩”“师生相处”“同学交往”“自我管理”四大类烦恼,彻底跟烦恼说拜拜,健康快乐地成长。
  • 100个亲子智力游戏

    100个亲子智力游戏

    幼儿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拥有什么样的才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而经过实践证明和专家验证,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成长经历,并大幅度地提高其智力和思维。本书经过编者精心设计,涵盖了适宜幼儿智力成长的六大类游戏:肢体成长游戏、思维故事游戏、猜谜游戏、造型能力游戏、趣味数字游戏和科学异想游戏。这些游戏对幼儿来说,都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游戏,相信一定能给可爱的孩子们带来乐趣并提高他们的智力。
  • 英国上流社会都在读的伯爵家书

    英国上流社会都在读的伯爵家书

    《英国上流社会都在读的伯爵家书》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家教著作。作者切斯特菲尔德伯爵将自己50多年积累的人生经验,以深厚的情感和极富文采的笔触汇成了这80封家书。书中很少有说教,更多的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丰富阅历的外交官父亲对于孩子毫无保留的教诲:他指出了孩子常有的缺点和可能误入的歧途,细致地指导了孩子在仪表礼仪以及待人接物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此外还告诉孩子应该如何读书、如何训练自己的才能,以及如何迎接自己的成长。本书曾经获得28个国家的校长协会推荐,可见经过时间考验的真知灼见仍然对我们大有裨益,本书也将一如既往地为父母教导孩子走向成功提供指南。
  •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本书作者马军,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卫生学系副主任。作者根据婴有儿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国内婴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宝宝的发育与进程”“宝宝的科学喂养”宝宝的常见疾病题”“新手爸爸行动指南”“连线育儿专家集锦”。其文中讲述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极具中国特色,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育儿经。
  • 懂得男孩,教好男孩

    懂得男孩,教好男孩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男孩不但有健康结实的身体、聪明的头脑、坚强勇敢的品行,更能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很多父母却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受尽煎熬:孩子总是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上网打游戏,早恋……男孩子果真就这么难教吗?男孩真的只会给父母制造麻烦。让他们伤透脑筋吗?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没有找到教育男孩的方法,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男孩,不了解男孩。
热门推荐
  • 赫术君王

    赫术君王

    夜海茫茫,赫之本源,苦难之中的人生是否还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收获日

    收获日

    月亮还未落下,如一块稀薄的冰,浅浅地浮在水蓝色窗玻璃上。金秋八月,庄稼成熟的浓郁芬芳弥漫在田野和村庄,有一股子丰收的喜悦,有一股子终结的哀伤,还有一股子天长地久亘古不变的庄严,这一切都静悄悄地在月光中浮动着。女人的一只手横在月光照不到的暗处,摸索着揿亮灯火,强烈的白炽灯光射向男人黝黑的国字脸,浮肿的眼皮抖了抖,裂开一条缝。睡在另一张床上的儿子同样感到了光的刺激,但他固执地抱住梦境,很不乐意地翻了个身,背对灯光,试图重温灯光打断的好梦:一大个青皮雪梨,一间敞亮的房间,且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 恶魔弟弟他吃肉

    恶魔弟弟他吃肉

    【新文《妖孽校草,给我站那!》已经发表,男女主角是本文主角的下一代哦!】听说过冤家宜解不宜结,但你们听说过冤家宜结不宜解?因为在饰品店里淘选一件礼物,林相依和一个突然闯进她世界里的俊美少年起了争执,气急之下,她拿出一颗石榴砸中他的脑袋,最后逃之夭夭。本以为会相安无事,没想到等到爸爸结婚当日,林相依又碰到了那个少年,而此时,骚年的嘴角上却噙着一抹不怀好意的浅笑:“林相依,你往哪里逃?”
  •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中卷):轰炸日本

    1942年4月18日,美军按照事先拟定的对日本实施空袭的报复计划,派出杜立特尔中校,率领B-25型轰炸机组,首次轰炸了东京,揭开了美国对日本实施战略轰炸的序幕。在整个报复计划中,轰炸机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空军怀念部就计划开发多种超远距离的远程轰炸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家飞机制造商们通力合作终于成功开发出新型B-29等多种战机。本书所载资料对军事研究者、战机爱好者来说,极具史料价值。
  •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环境科学知识(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理论著作,其中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鬼谷子》共有14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经失传。本书取自道藏本,并在此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对原文做了通俗易懂的翻译和注释,逐篇进行深刻点评解析,对文中意蕴深刻的典句精选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剖析、阐释,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获益。
  • 世界不会等你哭够了,再让你坚强

    世界不会等你哭够了,再让你坚强

    《世界不会等你哭够了,再让你坚强》写给每一个拼命想要让自己强大的人。致:不甘平庸的你。无论你曾经经历过什么,现在正经历着什么,都请你不要轻言放弃,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特别是当你回头看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走了一段自己都没想到的路。我见过夜晚坐在路边因失恋而失声痛哭的女孩,也见过在深夜的地铁里压抑啜泣的中年男人,还在医院的走廊里见过哭得撕心裂肺的病人家属……我们都有一双会流泪的眼睛,最难得的是哭过之后,依然能站起来热爱生活。
  • 爱上傻丫头

    爱上傻丫头

    冬青是东九和阿婆收养的傻瓜,一场车祸让冬青失去了记忆,一次意外夺去了东九的生命,阿婆受不了刺激心脏病发也死了。当冬青无路可去的时候遇到了杨道杰,并且在她家里当保姆,日子一直安静的过着。直到杨道杰的朋友梁逸飞看到冬青和自己朋友长的一模一样,疑心她们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偷偷拿了她们的头发去做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