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8800000015

第15章 儿童行为教育的谋略(1)

行为是心理的体现,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三岁决定一生,要重视儿童的行为教育,不要忽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他从小就确立一个好的行为准则。

儿童的行为教育是父母的职责,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孩子将来是大学问家还是杀人犯,有部分原因取决于父母此时的教育。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总结出这样的教育谋略,它告诉家长们要做到:

小处着眼、宽而严正;不要迷信棒教,只知刚强者必遭失败;要有坚定的意志,切勿“船长一多,船就上山”;让孩子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魄。

遵守这些教育谋略,你的孩子定能成大器。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

《后汉书》上有这样的典故:“道傍作舍,三年不成。”意思指在道路旁边盖住家,往来人士会提许许多多的意见,如果一个个去听,这房子三年也盖不成。因此,在关键时刻要有自己明确的主见,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抓不住主意,就会变成墙上芦苇——两边倒。

因此,在教子谋略上也有一个重要的谋略,即是切忌“船长一多,船就上山”。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在一艘船上如果有多位船长时,意见就多,那么船就会开上山去,这是非常危险的。

孩子一出世,原先的家庭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并且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首先就是护理和教育的问题。随着孩子的诞生而产生新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等等最密切的关系,孩子的妈妈受到自己的妈妈和婆婆的许多告诫,她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向新妈妈灌输自己的教子之道。

比如种种禁忌,“你不能整天抱着孩子,那会宠坏他的”,“不要让孩子哭闹,那会哭出毛病的”诸如此类。当妈妈的想亲近孩子时就会想起此话,很明显就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也会传给孩子。另外,父母辈的教育方式也是千人千样的,对于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喂奶,婆婆说:“不要喂得太饱,不然孩子会呕奶的。”外婆说:“一定要让孩子吃饱,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新妈妈本身就没有经验,也不知该听谁的,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有很多时候,她的孩子在家里闹脾气,大哭大嚷,一个权威说“该打”,另一个又说“绝不能打”,再一个又说“可偶而为之”;同时,她的感情怒火烧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直希望“把这小混蛋打得灵魂出窍”,在这矛盾重重之下,母亲无法找到反复出现的问题的现实答案:我怎样才能教养好我的孩子。孩子呢,在多位“船长”的导航下,左冲右突,忽前忽后,就像在大海里颠簸,无法把握什么才是正确的。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的另一种消极作用是,即使母亲有自己明确的教育方式,但是由于长辈的威严和传统的压力,新妈妈不得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但心里又是极大的不愿意。因而当着长辈的面时就按照他们要求的那一套行事,而私下又行着自己的一套。因此,孩子在相同的情形下可能遇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迷惘的心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船长往往是特别的多,祖父母对孙子特别宠爱,从不舍得打骂,父母虽然也很疼爱孩子,但希望从严要求。因此,在父母责骂孩子时,孩子就跑到祖父母身边寻求保护,祖父母:是有求必应,这把保护伞的作用奇大无比,父母也不能奈何他。“这样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孩子便摸索出“规律”了,变得有恃无恐,父母再严厉也不放在眼里。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是性格骄横、不尊重人的。

因此,教育家们呼吁,在教育孩子时,大人应保持一致性,不要让孩子产生侥幸或寻找保护伞的心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应明白,在新的家庭关系中,孩子的父母是最重要的施教对象,不要剥夺新的父母的教子权利,自己只是一种辅助的关系;而父母则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意识,可以从容地应付祖母或者外祖母的唠叨,这样可使破坏性的相互作用减至最低水平。当然,新的母亲应当和颜悦色地向婆婆解释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心地避免伤害婆婆。总之,新的父母要有办法决定如何着手进行教育这个新的宝贵的个体,建立这个有新生婴儿和新的父母的家庭,而不能总是听信别人。

“船长一多,船就上山”,是儿童行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训,儿童的行为培养只要来自家庭的教育,如果孩子遇到的是公说一套、婆说一套的时候,他会很本能地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加以利用,使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学会投机取巧。同时,使正确的教育方针得不到实行,孩子的恶劣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长大以后,这些儿童也会热衷于寻找保护伞而无视纪律法规,他从早年的生活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家规国法都是人制定的,因此也可以人为地改变,只要有强有力的人做后盾,只要有保护伞庇荫,就不用担心什么法律的制裁。这种侥幸心理的膨胀会引致他铤而走险的举动。

因此,在对儿童的行为教育中,对孩子表现的恶劣行为大人们要表现一致,不要奶奶当袒护神、妈妈是慈母样,爸爸是执法者,在情的威胁下,爸爸根本无法执法。即使大人们意见不一,在孩子面前也要保持一致性,过后再商讨改进方法,这样,既维持了做父母者的尊严,也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爱,就意味着责任。“船长”一多,爱就可能变质、变形、变味,永远没法达到目标。

只刚必败

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人民,只知刚强的必然遭致失败。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法西斯主义,对人民采取高压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谓“刚强”了,但是,被压制的人民是不会屈服的,全世界人民一致起来反法西斯,把希特勒之流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刚强和专制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尽管人们慑于它的威力可能盛行一时,但终究会反抗的。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了每一个朝代的开端阶段百姓都比较安居乐业,社会相对稳定,生产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统治者采取刚柔相济的统治手段,给百姓以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减免赋税,而不是采取高压政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就是唐太宗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后,从历代皇朝的兴废中悟出了一条基本道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他说:“刻民以事者,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唐太宗从“不亡国,不亡身”这个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对人民的剥削、对自己的嗜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给人民带来了在皇权统治下难得的实惠。唐太宗在位期间,始终遵循不以刚强统治天下的宗旨,贞观初年,各地盗窃甚多,群臣提出用重法治理。太宗大不以为然,说:“民之所以为盗,皆因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至身,才不顾廉耻,我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先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自不为盗,何需重法!”他坚持轻徭税,省刑罚,全年判死刑才二十九人,“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唐太宗深知“只知刚强必遭失败”的道理,在他统治期间,采取怀柔政策,刚柔相济,终于取得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只知刚强必遭失败的谋略用于教育孩子行为时也非常适用。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其三四岁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婴孩时期,父母把他当作完全没有生活能力的个体来宠爱他,在家中的地位可能是至高无上,想要什么便可以得到什么,父母尽可能满足小宝贝的愿望。可是,等孩子长大到三岁以后,父母觉得有必要对孩子严格些,希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便采用一种刚性的培养法,孩子稍不听话便严加责备。可这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孩子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也没有学会和别人的合作之道,因此,他的感觉往往是父母不再爱他了,他失去了受宠的地位感到很悲伤,容易产生一种破坏的心理以达到引起父母及家人注意的目的。

这就是纯刚、纯强式的教育所带来的破坏性行为结果。

现代很多家长仍然奉行棒教的教育方式,以为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好方法。其实,棒教或体罚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所否认,奥地利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以治疗和训练情绪障碍儿童,特别是自向症儿童而著名,在他的代表作中指出:让我们稍停片刻,以便完成“管教”这个词下定义这一简单的任务。如果你去查《韦伯斯特词典》,你就会发现,“管教”

与“门徒”有着相同的词根。现在的门徒弟子不是让你动辄就打的,他是来学手艺的、与你一块干活,以备将来自己也做师傅的徒弟。这就是“管教”的内含。所以,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你要生了气,就动手打。这是得到东西的好办法。”那他们是会依样照办的。到那时,你又会抱怨在我们的城市里有太多的暴力了。

贝特尔海姆是反对对孩子施加暴力的,因为暴力的后果会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曾被人残忍地殴打,打得皮开肉绽、头破骨折的儿童会记录下恐怖、害怕和仇恨这类灾难性的情感的,并会记录下对残酷行为的许可:如果我有你这么大,我会杀了你!日后,这些孩子在相当的压力下,会屈服于这些旧时的记录——他有杀人的欲望,他也有杀人的许可。于是,他真的干了!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些心理情绪,那么受摧残的儿童就会一天天酿出大祸来。

当然,这种殴打是相当严重的。家长的体罚或棒教有轻重之别,但是,孩子肉体上的创伤都会产生可能重复再现的暴力情绪。他记录中的指令是:当一切都失败时,就动手!其结果就是付诸暴力。诚然,当孩子还太小不懂得什么是危险时,打屁股也许是唯一能够阻止孩子跑到街上的办法,偶而为之,在这种情况下,这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不过,父母应当牢记,用暴力教育孩子叫他不要使用暴力是白费口舌,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然,父母也有喜怒哀乐,耐性也是有限度的,有时也会忍不住要打孩子,但应当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让孩子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培养美好善良的感情,消除恐惧、仇恨的情绪。对父母而言,应认识体罚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行为,而不是在管教的幌子下所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只知刚强必遭失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才是家庭培养孩子行为的正确之道。

小处着眼

儿童行为教育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小处着眼,父母莫不希望孩子成大器,并为孩子定下很高的目标,指望来日能成龙成凤。但是,很多家长却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对孩子平日的行为教育不予重视,以为那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其实,孩子平时的行为点滴正是他心理的表现,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构成了行为的总体。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讲礼貌、口出粗言、视若无睹,等到孩子长大后表现出社交场上的缺陷时才大为不满,这时就已经太迟了,孩子的恶劣习性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积重难返。当孩子表现出富于爱心时,家长同样熟视无睹。孩子这一行为任其发展,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朝坏的方面发展,长大以后可能富有同情心,懂得爱别人、孝敬长辈;也可能变得泛爱多情,缺乏原则性。古人说,“忽视细微,必定遭败,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这些道理都说明了要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方可成就大事。

《列子·汤问》篇中,叙述了著名弓箭手飞卫及其弟子纪昌的故事。

纪昌为了学习弓箭术,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凝望飞梭,眼睛一眨不眨,练习达二年之久。随后,又去跟飞卫学习射箭,学会之后仍不满足,再去找飞卫的师父甘蝇拜师。甘蝇教他以假想的弓箭,将天空中的老鹰射下来,也就是所谓的“不射之射”。这一技巧竟用了九年时间,在山中苦练才掌握了。纪昌成功的秘诀在于他肯从小处着眼,不忽视细微,以小见大,勤备苦练,终于成就了功名。

同类推荐
  • 迎难而上做了不起的自己

    迎难而上做了不起的自己

    心灵就像是一问房屋,只有勤于打扫,才能拂去笼罩其中的灰尘,才能清理干净其中的杂物。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养。点亮温暖的心灯,打开紧闭的心灵,让光明充满你的整个心房,让幸福从此与你相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灵鸡汤书系”与你共同欣赏温暖千万心灵的情感美文,品尝改变千万人生的心灵鸡汤。
  • 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大脑,每个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都不相同,从而导致每个孩子的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适合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未必适合另一个孩子。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懂得甄别不同孩子的不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帮助孩子轻松提高学习效率。在本书当中,享誉欧美的学习专家、"水星模型"创始人赫琳·康纳跟我们分享了孩子的12种学习风格,剖析了每种风格的成因和特点,该类风格学习者的记忆方式、对新信息的授受度、天生的长处和可能的盲点等,并告诉家长和老师,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学习风格,并按照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全书分为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共3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初生到3岁的婴幼儿的身体状况、科学喂养、日常护理、体能训练、智能培养、常见病家庭防治、育儿游戏等家长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在青春期,稚气未脱的女孩是不可能独自承担成长的压力和迷茫的。有时候需要父母给予帮助;有时候又需要她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寻找一个能帮助她解决问题的去处。因为有些事情即便她自己解决了,父母也进行指导了,但仍然需要从另外的去处去获得帮助和确认,这样女孩才能安心地成长。本书就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有了这本书,女孩就不会孤独地承担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痛苦。这也正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用意所在。本书是青春期女孩的好朋友。她温馨、细腻,细致入微,极像一个亲切活泼的姐姐,将青春期那些必须了解的知识对女孩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一切,而且铭记在心。
  •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其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不过是一场繁华

    不过是一场繁华

    “你想要娶我?那好,我要以天下为聘,以国为媒,且十里红妆。”他轻笑“好啊,只要你愿意,这天下我为你打!”--------“终不过是一场繁华罢了,姝染,我会等你,就算千年你不曾回来,那我就等你万年,千万年。”
  • 紫台行

    紫台行

    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自强不息的奋斗,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 重生之做个聪明人

    重生之做个聪明人

    她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傻子,没有识人之才,错信他人之言,疏离至亲,骄纵枉为,缺心眼到人神共愤,除了狐假虎威外本身也没有什么真本事。但是,她能够拍着心口保证,自己对待感情一心一意,对待爱人不弃不离,可最后,还是被初恋情人当做商品买卖,被想要相伴一生的丈夫送到监狱。现在,人生重头来过,她不想再做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傻子!
  •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阎府九子系列之上卿:】一世幼时诺言,寻他十年相守!那日兵临城下,他冷言如剑,让她死了心。二世时与她牵扯两世的傻丫头,为她舍身救主。不疯魔不成活,脱胎换骨下,她踏上寻药之路,纠葛前世男儿情。上卿忽而稚嫩,忽而绝美的两张容颜不时交替,那眼是不舍,是眷恋,是早已刻入神魂的懵懂爱恋!玉华引皇位之上,那一剑伤了她又何尝不是伤了他。红发褪成白雪,手握着染血的融魂珠,离霄笑自己的执迷不悟。雪峰上,昭以寒为她落了满头青丝,奉她为主,只为赎她一世情缘。
  • 天堂倒影

    天堂倒影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柠檬遇上糖

    柠檬遇上糖

    爱一人,携之白首,或许,是最美好的爱情吧。遇几人,交付信任,或许,是最美好的友谊吧。犹记那年,温润少年眼里带着浓重的占有欲,温柔又缠绻地一遍一遍道:“柠柠。”仍记那时,邪肆潇洒,直率可爱,温婉柔和,懵懂痴情,霸道决绝,温软可爱。我是柠,你是檬,配上糖果,酸甜的,我最喜欢。年少时的任性压抑心中,在爱情,友情,与家族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家族,这是必须承担的使命。
  • 一魔之王

    一魔之王

    世界广袤,灵魂无限。神仙,妖魔,鬼怪,重新定义。世界是波,负波堕落,正波飞升。转世而来的麻炅,一款修改器,成为了他唯一活下去的希望。
  • 暮光心悦

    暮光心悦

    去往不同的位面寻找不同性格的你......暮颜:哎,系统坑我,说好的寻找白泽碎片的呢?为什么总会有个黏人精一直跟着我!墨筠寒:你是我的,我只会跟着你一个人,同样你也只能有我一个,不然......
  • 我用余生去暗恋你

    我用余生去暗恋你

    七岁那年与你在夕阳下初次相遇,就对你怦然心动,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没关系,我能陪在你身边就足够了,但也有人会调侃道:“一辈子那么长,你还真打算去喜欢他一辈子啊!”夏夜浅笑了笑说:“是啊!我这辈子除了喜欢他好像就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