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300000011

第11章 关于道德情感——序李建华教授《道德情感论》

情感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与复杂当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如果我们追问情感究竟是如何在人类道德生活中表现其重要而复杂之特性的,恐怕就会遇到一连串值得正视的问题:诸如,人的普通情感是如何演化为具有特殊价值意义之道德情感的?从爱欲(eroa)到爱(love)乃至博爱(universal fratemity),从冲动到激情到豪迈,从欲望到占有到憎恨或者怨恨,以及高尚与卑下之间,热烈与冷漠之间,自傲与自豪之间……其间又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魂牵梦绕?有多少复杂而微妙的中介往返和交织嬗变?也许大多是非亲身感受者所难以全然体会得来的。还有,现代人的道德情感与古代人的道德情感是否已经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改变?若否,是否意味着人类道德情感本身有着某种恒定不变的内在因素?若是,又是什么原因使其发生这种改变的?更耐人寻味的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是否依然如同我们的古代先辈们那样持守着“通情达理”、以“情”为“惊”(荀子)、情理交融的道德心态和伦理情怀呢?现代的道德学家是否还能像他们的古代贤哲那样认真而耐心地观照人之情理、德之心性而不至于执理忘情、甚或唯物无情呢?

凡此种种,恐难作出简单且十分肯定的解答,原因在于:现代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有些心虚,少了几分真情实意,多了点孤感和冷漠。

或许惟其如此,才使得有关道德情感的当代研究凸显其非比寻常的意义。

我所以作如是观,是由于我自己很长时间以来逐渐积荷着抑或是纯然主观偏执的价值判断和学术判断:从价值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正在失去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已然失却了对人类道德情感生活的本真理解。二十世纪最深刻的道德危机之一,是超强工具理性和商业功利主义对人类真实情感生活的挤压和侵蚀,所谓人的异化、物化或商品化,正是这种工具主义和商业性帝国主义殖民的后果。人被无比强大的市场力量所驱使,不得不殚精竭虑地使自身市场化、商品化,人的价值不再取决于道德人格的力量,因为后者无法进入普遍的市场交换(出卖人格的事实仍然缺乏必然而普遍的现实可能性:即便人格的出卖者愿意,其人格买卖交易的实现还有赖于收买人格行为的普遍化,但实际上后者的产生只能是偶然的)。很明显,出卖者的人格并非对所有人都具有交换价值。易言之,由于收买人格不能成为普遍的商品交易行为——对于绝大多数无人格消费需求的人来说,道德人格很可能真的是一文不值,更何况道德人格本身并不能真正市场价格化,它的买卖只能暗码标价——所以,它只对那些恰巧在某时某地某情形下需要某种特殊人格的收买者才有市场意义。比如说,只有在国共两党紧张对峙和决战的时候(不同于孙中山执政时期),只有对自身确实掌握重庆地下共产党重要分子名单且愿意出卖其党性人格的甫志高来说,他的出卖行为才能找到买主。

以市场的方式理解人的道德情感肯定不行,故在市场需求与人的道德情感之间,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适应前者、放弃后者。这是二十世纪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弗罗姆所揭示的现代生活和心理的基本事实。同样,由于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盛行,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对待情感的方式总体上已不是或很少是道德伦理的方式,而是工具理性和技术实用理性的方式。当现代人把同居当做是性欲之相互满足(所谓“性伴侣”)时,当人们把许多伦理交往和道德伦理关系仅仅视为相互利用的交易过程时,这种道德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就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现象。现代人日益强烈地感觉到了人们真情的稀罕。

酒醉之后不仅头痛,而且心痛。情感的孤独成为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症候,感通与真实的道德感情则是现代人人格所普遍缺乏的。

从学术的角度看,现代的伦理学家们似乎比普通人患有更重的情感缺乏症和感通领悟的冷漠综合症。他们(包括我自己)或可用学术理性的专业要求来为自己辩解,但学理地处理人类道德情感问题是一回事,而是否真心关注和正视这一问题则是另一码事。现代盛极一时的西方元伦理学(meta—ethics)大概是把这两码事合而为一了,以至于他们为了确保伦理学知识的科学合法性和知识纯洁性,不惜把道德情感问题当做无法科学地证明的玄题而束之高阁了。他们甚至以为,有关道德情感的问题应当交予心理学家去料理,仿佛心理学就不是科学知识似的。而我则以为,这既暴露了某些现代伦理学家的傲慢心态,也暴露了他们心虚和不负责任的思想缺陷。

与元伦理学家们殊途同归的,是那些近乎偏执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他们热衷于构筑普遍实用理性的道德规范,很少去关注或者有意识地躲避个人的道德情感问题。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包括其道德情感总是特殊而歧异的,它们不能作为普遍道德规范的基础和依据,甚至不能作为一种必要的伦理学知识来考量。然而,他们(当然还包括我本人)似乎忘记也往往易于忘记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对于一个缺乏足够或者说完全缺乏道德情感的人来说,其对普遍道德规范的认可是否真实?他履行普遍道德规范的行为是否具有真实的道德动机和持续有效的连贯性与自觉意愿?如果普遍道德规范并没有获得人们的自觉认同,那么它对于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力是否仅仅具有一种强制的意味呢?因为对道德的自觉认同需要足够的道德理性或道德推理能力,也需要且首先需要足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力量。如果道德约束仅仅是一种强制,即现代道德与现代法律的文化界限又在哪里?在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就关注人类道德情感的理论姿态和方式而言,现代理性主义伦理学家还真不及他们的批评对象叔本华、尼采、柏格森、海德格尔、萨特等思想家那般坦诚和真挚,虽然上述这些思想家对人类道德情感的探究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确乎值得诟病的弱点。

我的价值判断和学术判断或许带有我主观上“无所不用其极”的激烈色彩,但道德情感课题研究的现代贫乏应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对于任何相关探究的尝试都抱有积极的赞赏和热切的期待。所以,当学友李建华教授告知我其新作《道德情感论》即将杀青时,我便禁不住为之击掌鸣锣。我知道,建华君的这部新著是在他以前的博士学位论文之基础上缮作而成的。作为其学位论文,我曾有幸以评阅人的身份先睹为快,对其许多真知灼见有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关于道德情感的心理发生机制以及道德情感在人的道德生活中的原发性基础地位与作用等问题的探讨,让我殊感清新,有久别重逢的快悦。此次付诸刊印,建华君又作了许多修缮补充,其中汲收了不少论文评阅人和参加论文答辩会的专家的意见,乃至在行文表述等技术层面上也有相当改进。

我一向怯于对国内同道的作品发表评论,一则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心虚而致虚心;二则是因为我个人的研究兴趣过于偏狭,对他们的许多研究课题缺乏足够的知识,除了虚心学习外,不敢有些微学术造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因为我个人的肤浅了解而影响广大读者的独立解读。我多次说过,读者而非专家才是伦理学作品的最终评判者,而事实上就伦理学这门特殊的学科而言,我以为决不可能有真正的专家——除那些已被历史所证明和承认的伟大道学家或道德圣贤之外,只有真正的学者——道德是每一个真正的人所必须永远追求的境界,作为知识,它关乎人的终生,需要用心体会,用情感通,用理判别,用意(志)践行。

鉴于上述的一贯信念,我在此仍不能对建华君的新作有过多的评头品足,惟一能表达的是为之欢喜、为之和唱的心情。我必须坦率地说,建华君嘱我为之一序,实有些为难于我了,作为同辈学者,无论是学识,还是资历,我都不堪此重负。然,“于情”总是优先于“于理”,建华君的再三恳求使我无法坚辞,这种迁情避理的做法想必也有我渴望早日见到弥补现代伦理学研究中“性情”维度之缺失的心态作用罢。

记得建华君在其同名博士学位论文的“导言”前曾题引过俄国思想家别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其日:“感情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情感,谁就不懂得道德。”这一定是建华君多年来躬身于道德心理情感课题的心意与立场的真实表达。既入此门,当启灵光。愿建华君一路前行,直抵西天。

二零零零年夏

急就于北京西郊蓝旗营悠斋

(李建华著:《道德情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文章标题系新加。)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鲁班全书

    鲁班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秋左传

    春秋左传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嬴散集

    嬴散集

    [随手有感而发的短篇小故事!]算是一些生活随笔吧!
  • 我愿意学习发抖

    我愿意学习发抖

    一位八〇后写作者由外及内探索心灵和童年的旅程,从童年记忆中的《格林童话》起程,最终深入普通德国人的家庭和童年故事。十个故事,有小镇女性在婚姻、生育、劳作日常之外,残余的理想的挣扎;有见证彼此三十年成长与痛苦的两个童年伙伴的故事;有500年家族女继承人的悲欣;有心怀艺术梦的小镇父子故事;有退休的女幼儿园老师的远东之旅;有开烤肉铺的土耳其人的异乡生活;有一个男孩性别身份的艰难自我探寻;有两代学者在幻想文学中听到的魔笛之音;有画家从内蒙古到柏林的故事;有“二战”中被迫远离故土的娜佳对战争与童年的记忆……一本罕见地深入描摹外国人精神和心灵生活之作,不再只是描写人在异域的观感、猎奇,却是如对自己的邻居一般,进入其真实的人生经历,书写地球那一端的德国黑森林居民相通又相异的生命经验。在他人的故事中反观自己的生命体验,发现生活的真意,克服人生的难题。
  • 琼华恋

    琼华恋

    本是活了几百年成妖的松树,黛瑟因为机缘巧合接下了一个托付,然后开始潜心修炼,只为了照顾一个小男孩,十年后,却因为一次天劫意外,黛瑟飞升成仙,那个时候的她却与男孩断了联系,怀着不能违背诺言的心,一路在妖魔鬼怪人仙六界寻找,却发现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陪着自己又十分懂事的小男孩,不懂情爱的她,遇上了一生为她的他,原来不是一厢情愿,六界之中,他皆在,一厢情愿终是两厢倾心,他护她,从人界开始,妖界陪她闯,魔界任她游,鬼界带她闹,怪界伴她玩,仙界为她战。是琼华的美好的爱,你为了我改变,我为了你变强,天下之大,你如天下。
  • An Honorable Profession
  • 追风霹雷

    追风霹雷

    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心的地方便有江湖。三代人的恩怨,总有了结的那一天。
  •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妖妃倾城,鬼王宠妻无度

    二十一世纪的最强枪王凤漓锦被枪打中了心脏怎么没有死?这是上天给她枪王的特权吗?不过没死就算了,给她这么个狗血的穿越又是啥玩意?!最重要的是,明明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洗个澡,却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男人,趁她沐浴的时候劫色?好吧,原谅她父不亲,娘不爱。姐妹日夜算计不停,竟然还让她嫁给那臭名昭著的安王!好啊,既然你们一个个都背信弃义,拿我当羊肉开涮,那我凤漓锦也没必要和你们客气了!送低胸紧腰的喜服给我?那我偏还要穿上在你们面前秀上一圈!当着我面口出恶言侮辱我?那我就来个诈尸吓死你们这帮狗男女!在马车上使诈?宴会上攻击?安排刺客,拖我下水?不好意思,那就让你们试试我最新研制出来的子母蛊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