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600000032

第32章 智谋智慧(3)

5.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①;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②。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想要废弃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叫做精深的预见。柔弱会战胜刚强。

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法宝不能让别人知道。

注释

①歙,收敛。张,扩张。

②脱;离。渊,水潭。利器,喻权威,包括赏罚、筹谋等等。老子之意谓,赏罚、筹谋之类是统治者的权力,未发之前必须隐藏于心,不要轻易示人,以免他人利用。如鱼不可脱出水潭,离水即失去生机。

解析

大道无言无为,无形无象,但它在于有形的万物之中,按照相对的自然规律行事,有生就有死,有好就有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在翕与张、弱与强、废与与、夺与予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烈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的、无形的、无声的,它无处不在。大道对我们的控制是我们能意识到,却无法感觉到的,这就是大道的平凡。而它不以声色诱惑,不以名利引诱,不以武力威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使我们不得不顺从它的原则,归属它的怀抱,得到永久的安详和平静,这就是大道的伟大。大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平凡,而这才是老子所说的大道的根本。

“柔弱胜刚强”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在这里老子讲的是政治权术,是老子为“侯王”设计的驾驭臣下与对付政敌的策略。这策略就是,让事物走向极端,它就会自己走向反面,利用物极必反的原理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

张仪牛刀小试纵横术

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到了纵横术,就到楚国去碰碰运气。但运气并不是召之即来的。张仪一时青云无路,口袋里的钱却花得差不多了。他的随从都纷纷要离他而去。

张仪说:“你们无非是因为穿得破烂,才要回去。等我见了楚王,一切就不同了。”

当时,楚王宠信南后和郑袖两个妃子。

张仪见到了楚王,楚王并不买他的账。

张仪说:“大王不用我,我请求到北面的晋国去。”

楚王巴不得他走,就说:“那好啊!”

张仪问:“大王有什么要从晋国得到的?”

楚王笑道:“黄金,珠玉,象牙,犀角,都是我们楚国出产的,我没有要从晋国得到的。”

“喔,难道大王不喜欢美女吗?”张仪故作神秘地问。

“美女?”楚王听了,不由得挺起了腰板。

“是呀。”张仪接着说,“晋国的美女,雪白的肌肤,乌黑的头发,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站在街上,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是仙女下凡……”

“好,好。”楚王连声说,“楚国地处偏僻,从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美女,天下人都好色,寡人又哪里能够例外呢。”

“但,这个……”张仪搓了搓手,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楚王明白了:“哦,钱不成问题。寡人多给你带些珠玉就是了。”

张仪又放出风去,楚国上下都知道那位能言善辨的张先生要去晋国为楚王收罗美女了。这个消息使得南后和郑袖大为惶恐,她们仗着自己的美丽容貌,才得到大王的恩宠,要是有了新人,她们知道大王会拿自己当穿旧了的衣服抛在一边。

于是南后就派人对张仪说:“妾身听说先生要去晋国。我这里有千两黄金,献给将军,作为盘缠吧。”

郑袖也送去了五百两黄金。

张仪一切停当,就向楚王告别,并说:“天下道路不通,这次一别,不知何日才能见到大王,请大王赐酒。”

楚王就摆酒为张仪送行。张仪喝了一杯,又说:“这里没有别人,请求大王召身边的人一同喝酒。”

楚王说:“好吧。”

就叫出南后和郑袖为张先生敬酒。张仪见到她们,连忙跪在地上,请罪说:“张仪犯了死罪。”

楚王一头雾水:“怎么说?”

张仪说:“臣走遍天下,自以为见识了天下的美女。但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尤物。我还要说为大王寻找美人,岂不是骗了大王?”

楚王哈哈大笑:“没关系,本来我也以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了我的这两位美人的。”

从此,张仪得到了楚王的宠信。

画家的巧妙办法

尤金·韦森是美国画家,年轻时,靠专门向时装设计师出售设计草图谋生。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他每周都要去纽约拜访二位著名的时装设计师,推销自己的设计草图,但每次韦森送上精心创作的草图时,这位设计师总是草草看一遍,然后就下逐客令:“韦森,这些设计图我都不要,看来今天咱们又不能成交了。”这样韦森每次都是碰壁而归。

失败了三年之后,韦森开始总结教训。思考了许久,他想出了一个新招。

一天,他拿着自己创作的6幅尚未完成的草图,匆匆地赶到设计师的办公室。这一次,他没有提到出售设计图稿之事,而是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请你帮一点小忙。你能否跟我讲一下如何才能画好这些画?”

设计师默默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说:“韦森,几天以后你来拿吧。”

三天之后,韦森又来了。认真地昕这位设计师很耐心地讲述自己的构想,并按照这些意见完成了这6幅草图。结果,草图全部被采用了。

因为,设计师没有理由拒绝韦森“那些天才构思”。从此以后,韦森按照这种做法,不仅把画稿继续售给这位设计师,而且生意也越来越大。

6.物壮则老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①。

其事好还②: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③。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④。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⑤。

《道德经第三十章》

译文

用道来辅佐君王的人,不靠武力逞强天下,用武力容易得到报应。

军队进驻的地方,就会长满荆棘;每逢大战之后,一定有荒年。

善用兵者,胜利就可以了,无须用兵来强夺硬取。有好结果了,不要自高自大,有好结果了不要夸耀,有好结果了不要骄傲,有好结果了要看成是出于不得已,有好结果了不要逞强。

任何事物一逞强示壮就要衰老,“取强”、“逞强”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很快死亡。

注释

①人主,最高统治者。强,逞强。二句谓,以道辅佐入主者,不以武力逞强于天下。

②其事,指以兵强天下。

③师,军队。荆棘生焉,由于战争破坏,致使人民流散,土地荒芜。

凶年,饥荒之年。战争之后,生产破坏,人民饥荒,瘟疫流行,故曰凶年。

④矜,自满。伐,夸耀。骄,骄横。已,太,甚。五句谓,如果问题已经解决,就不要自满,不要夸耀,不要骄横,不要做得太过,不要逞强。

⑤壮,盛也。物达到极盛就会衰老,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必然很快死亡。王弼注:“壮,武力暴兴,喻以兵强于天下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不道)早已也。”

解析

君王在治理天下时,必然有一些辅佐他的人,这些人在辅佐君王管理臣民的同时,也操纵着军队,一旦他们过分夸大军事在整个统治中的作用和地位,势必会影响君王的想法,甚至会给君王带来争夺天下、穷兵黩武的治国主张,酿成不好的结果也就成了必然,不论是胜是败都会遭到报应。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危害,战争带给我们的是灾难、痛苦和衰亡。

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就会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就无法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定祥和。所以老子主张,用兵之道不是为了战争,不可以强兵天下:而是为保家护国,为确保人民的安全和政治的稳定而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一旦发生战争,必须用兵的时候。也要遵循大道的原则:不过分用兵逞强,只要达到保全自身利益的目的就可以了;而且在达到目的以后,不要自满、不要骄纵。

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引起别人的嫉恨,也会使自己放松警惕,还会使自己放纵和腐化,这会使已经取得的胜利化为乌有,同时导致最终的失败。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追求一个合理的度,过度用兵以逞强和显示威风,只会落个一败涂地的下场。这就要求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应采用自然而然的做法,而不采取过分的行为,才能确保天下太平、国富民安。

老子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做事情不能太过头,太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当我们取得了成绩时,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妄自尊大,而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否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我们常常用乐极生悲来形容那些得意忘形的人,也常常作为自己的警钟,快乐得忘了形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我们都离大道太远了,无法和大道合二为一。

在情绪的掌控方面,老年人是年轻人的楷模,老年人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情感磨砺得比较坚忍,不容易冲动,也不会感情用事,而年轻人却不同,年轻人经不起风吹草动,稍遇挫折就会痛苦不已。

最正确的方法,是把失意作为一次经验和教训,懂得化悲痛为力量,将劣势向积极的方面转化。这样失败和痛苦,反而能够成全人的成功。

故事

谢瞻收敛得善终

谢瞻是南北朝的人,在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手下担任中书侍郎,而他的弟弟谢晦任右卫将军,是刘裕最为亲信的大臣之一,谢晦少年得志,不免盛气凌人。

有一次他回家探亲,家乡的亲朋故旧、乡邻街坊慕于他的权势,都来看望他,行人车马,堵门填巷,盛况空前。

谢瞻见状,惊恐不安,对谢晦说:“你并没有建什么大功,而人们都这么巴结你!咱们家向来自甘平淡,不愿干预国家大事,往来交结的人,也不过是至亲好友,而你现在权倾朝野,这恐怕不是咱们家的福气!”

谢晦自然不会听他的,他便修了一道篱笆,将自己与谢晦的家分隔开,以示划清界线。

谢晦在回到刘裕身边时,他上书请求道:“我们家是寒门素户,父、祖的官职都不高,我的弟弟谢晦,才刚刚三十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志向与才略,可他受的荣宠超过其他大臣,地位又显要而亲近。福气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该有灾难降临,这一点只怕不久就会应验。恳请主上对他降职使用,以保全我们这一家。”

刘裕也没有听他的,而且给予谢晦的权势越来越重,谢瞻也越加忧虑。正巧这时他得了一场病,他干脆也不予治疗,任凭病情恶化,终于病危。临终前他给谢晦写了封信说:“我得以保全我的躯体,免受诛戮之刑,深感庆幸,死亦无恨!希望弟多加勉励,为国,也为了咱们的家!”

他得以寿终正寝,全尸而葬,而谢晦不思韬晦,后来参与了谋杀皇帝的活动,终于被处死,兄弟子侄也多被株连斩首。

磨刀霍霍

在某大学里,一位老教授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认为学生中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只有这两个人。

可老教授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日后境遇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十多年后,其中一位出国后成了一家国外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人才尖子,由他领头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位在国内一连换了几家公司,却总是与人难以相处难以合作,在前几年的优化组合中,他还被“优化”出局,索性自己干,又被骗亏了本钱……

一天,两人在老教授家不期而遇。处境不佳的那位先抱屈说:“老师,这些年我可从未忘记您关于磨刀的教导,一直没放松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的努力,而且逢到竞争必一马当先,绝不退后,可谓磨刀霍霍,可怎么总是怀才不遇呢?”

导师未言,另一位开口了:“这些年我也是一直磨刀霍霍。但我除了把刀磨快之外,有时也将它稍稍地磨得钝一些,忍让一点,要知道刀子如果磨得太锋得了,它在碰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会伤着自己。”

老教授微微颔首,第一位也若有所思。

7.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②。虽有荣观,燕处超然③。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④?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⑤。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译文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

所以圣人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着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

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地对待天下的事情呢?

轻率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注释

①根,基础。君,亦根本之意。静,在本章为持重守静之意。躁,行动,含有轻举妄动之义。

②辎重,外出携带或军行运载的后勤物资。辎,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卧人:后勤物资用辎车装载,故称辎重。王弼注:“以重为本,故不离。”二句与“重为轻根”相应。

③虽,通“唯”。燕处,安静处之。超然,超脱之貌。只有安处荣观才可超然。二句与“静为躁君”相应。

④奈何,怎么,质问语气。万乘之主,最高统治者。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天子称万乘,至战国之世大国诸侯亦称万乘。

身轻天下,以身轻于天下。

⑤二句的意思是:轻举则失其基础,妄动则失其本元。

同类推荐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标注传习录

    标注传习录

    《传习录》是门人弟子在记录王阳明的教言,以及与弟子、同时代人物问答书简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语录书籍。最初是徐爱笔录的上卷,收入语录十四条。三轮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其发端是,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适逢筱山侯私淑王阳明学说,于是委托执斋校勘《传习录》。执斋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释的重点。对愣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主体性”是哲学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体性”观念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进程中产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对于推动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居功至伟。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在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今天重新阐释“主体性”思想有什么价值?本书正是试图围绕上述问题,在当代哲学的历史语境中对“主体性”观念进行专门研究和当代阐释。
  • 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本书主要收录了两种在世结构在中西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表现、两种在世结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表现、对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具体回答、精神发展的阶段、划分精神发展阶段的原则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幽明录

    幽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成了邪恶迪迦

    我成了邪恶迪迦

    我,也要成为光啊!让世间看到我的姿态。——无论善恶!
  • 谈判说服力

    谈判说服力

    这是一本告诉你最有效的谈判智慧与技巧的书。商务无处不谈判,谈判最终追求绝对说服。谈判需要强大的气场,更需要对人性的非凡领悟。谈判训练专家李力刚集数十年实战经验,从国学和人性层面妙语解读谈判智慧,并从势、道、法、术、器等角度深入阐述决定谈判气场的因素,在谈判者如何修身,谈判中如何开局、进攻、防守、回旋变通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建议。全书旁征博引,却又通俗晓畅;幽默生动,而又一语中的,于轻松明快间指点迷津,可谓企业家个人和团队领悟谈判智慧、提升商务技能的不二教材!
  • 贰把刀

    贰把刀

    搞笑灵异,看我用二把刀的水平寻龙点穴,盗墓灭粽子
  • 重生师道无疆

    重生师道无疆

    “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的学生,只有废物的老师和家长!”============================重生的孟云来到了地球灵气复苏的第十个年头,毅然决然的办起了修真补习班,当起了光荣的补习班老师。结果一不小心就将一个个别人嘴中的废材教成了战功赫赫的仙盟将军,富可敌国的商业巨擘,将天劫炼为丹药的炼丹宗师,本世代最伟大的仙学家……等等一系列了不得的大人物。本书正经又名《师道无疆》本书不正经又名《灵气复苏大老师》写书不易,大家走过路过留个点击,收藏,推荐票呗。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余生时光,终有你!

    余生时光,终有你!

    陆知遇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把时夏带回家!”时夏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跟陆知遇回家!”很多年后的一个情人节,一家三口逛商场,路遇记者采访。记者:请问陆先生迄今为止做过最令自己满意的事情是什么?陆知遇:把时夏带回家。记者:那么陆太太呢?时夏:跟陆知遇回家。记者:.......(余光瞥见欲言又止的小陆宝宝)小陆少爷有什么话想说吗?小陆宝宝痛心疾首:记者叔叔,你知道有一对无耻的爹妈是什么感受吗?当晚小陆宝宝被陆先生赶回婴儿房。(作者简介废,诚邀广大读者深入体验。)
  • 梵语千字文并

    梵语千字文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英雄联盟之传奇永不熄灭

    英雄联盟之传奇永不熄灭

    女友因为嫌弃他英雄联盟玩的菜而与他分手,王耀从而看出了女友的真面目。从此励志要改变自己,见证王耀从菜鸟到王者的巨大蜕变。英雄,去超越!只有冠军才能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