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800000017

第17章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3)

401年,后秦姚兴发兵后凉,大败凉军,把鸠摩罗什迎进长安,拜为国师,当时罗什58岁。从此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四方义士,万里云集。弟子800,徒众3000,著名弟子有僧睿、僧肇、僧达、法钦、道生、道流、道恒、道标等人。其中道生后来倡导“一阐提成佛”而影响广远;僧肇以《肇论》中《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四篇雄文闻名于世。此外,大德慧远远在庐山,也常写信咨询法义。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而循循善诱,终日不倦。秉性傲岸,洞察入微,才思超群。操龙树中观之学,目空一切,眼中无“神”——不承认什么创造一切的梵天和不死的灵魂和神识,但如果随世俗说“有”,也不拼命反对。随心所欲,于虚空之中建立万种幻法。深得法旨,落拓不羁。

姚兴常常对罗什叹道:“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就硬逼他接受伎女10名。从此以后,不让再住僧坊,另立一座办公楼(廨舍),殷勤款待。此后每到讲学的时候,罗什总要先说:“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原先在龟兹的时候,给罗什授戒的那个律师,现在见到罗什,并不知道罗什被逼之事,而罗什则极尽弟子之礼。行完礼,律师问起罗什:“你在汉地大有因缘,受法弟子可有几人?”

罗什不便明言,只好说: “汉地经律未备,新经和诸论多是罗什所译,3000徒众,都从罗什这里受法。可是罗什业障深重,不能让他们把我当师父敬待。”

4.不烂三寸舌

除了培养人才,罗什的最大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到长安,至413年圆寂,11年中,在弟子帮助下译经35部294卷。由国家出面设立译场、组织译经,就从鸠摩罗什的长安时代开始实现。译文忠于原文,汇通汉语,典雅质朴,竭力清算支谶、竺法护等人400年来译经的错误之处,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经典。后来各宗传法,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罗什所译。例如他译的大小般若经和《大智度论》,为各派宗门所推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他所创中观学派的精髓,也是后来三论宗的主要依据;《法华经》是天台宗的最高教义;《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宝典;《金刚般若经》为禅宗所重;《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是弥勒信仰者的圣书;《坐禅三昧经》为各派修禅者所习;《十诵律》成为佛门通用的小乘戒律;《梵网经》则是第一部大乘戒律。宗派分野虽然是后来的盛况,但是如果没有罗什打下的底子,各家就没有自己所依据的善本。因此,在特定的意义上,说中土各宗大多出于罗什之门,也不为过。罗什圆寂后,有外国沙门来说:罗什熟读经典极多,所译还不到所读的十分之一。可见其所学之博。

鸠摩罗什对自己的译经水平也颇为自信。病危时候,大限将近,他面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东晋关于般若性空之学,众说纷纭,有六家七宗之分。其中除道安的学说比较正宗,其余都不大符合经义。罗什出来译经说法,才将般若性空的学说阐发透彻。三寸不烂之舌,成为无言的证明。

不过就连他本人也深感译文的不足:印度的风俗,很看重为文的章法。经文的音乐体韵,以配上弦乐为最好;凡觐见国王,必有赞德之文;见佛的礼仪,以歌叹为贵——经中的偈颂,都是这一类规矩。可惜把梵文改成秦言,辞藻韵味消失殆尽,虽然得其大意,文体却大相径庭。好比嚼饭给人吃,不仅失掉原来的香味,反而令人作呕。

可是,有谁能找出比“童寿”更好的法子呢?

三寸不烂之舌,是找不出几条来的。阿弥陀佛!

三、庐山真净国,弘法凭慧远

正当鸠摩罗什在北方率领数千僧众创立中观学派、吞云吐雾、通译万经的时候,南方则有道安的首席弟子慧远调教的庐山僧团,于山水灵秀之地,联络朝野,结交八方,游刃百家,说佛门一家之言,开西方净土之先,形成两晋时代“北寿南远”的基本格局。

1.道门出佛子

慧远(334~416)是山西人,本姓贾。其人英气勃发,端庄雄俊,神情严肃,举止方正,使人望而生畏。在庐山时,山外有个沙门拿着竹如意作礼物,要献给他。入山后看到他的仪态,犹豫了一宿终于不敢上前呈献,就躲在一个角落里,第二天悄悄地走了。有个慧义法师强悍胆大,打算造山,对慧远的弟子慧宝说:“诸君都是庸才,风来就倒。今天瞧瞧我如何?”走到山上,正好慧远在讲法华经。慧义好几次想提问题,结果每次都吓得心惊肉跳,遍身汗流,一句话也问不出来。出门后对慧宝说:“此公真是怪呀,伏物盖众这么厉害!”

慧远何以如此神气十足?这跟他笃信灵魂不灭、法身常在,笃信西方净土和人能成佛,没有关系吗?378年,前秦攻打襄阳的时候,慧远的师父道安分散徒众到各地去,临行前对诸弟子都细心吩咐指点,惟有对慧远,道安不发一言。慧远对师父跪下,说:“就我一个人师傅不给教导,真担心我不是你的弟子。”道安说:“像你这样,我还担心什么!”师父早就看出他“以大法为己任”的鸿图远志了。此后慧远率众独行天下,于庐山定下法场,弘化一方,也算不负师父信任。

早年的慧远,却是一个博通六经、尤善庄老的翩翩少年,是雁门楼烦、即今天山西宁武附近的人,一头秀发,英俊非常。13岁的时候,跟着舅舅到许昌、洛阳一带游学。因为他饱览经书,气度宏伟,“风鉴朗拔”,许洛“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

349年后赵的统治者石虎死后,中原寇乱,慧远到处逃难。354年,慧远21岁,思慕江东,想投奔儒林大师范宣子,因战乱堵塞南路,没有去成。这时候,他得知恒山高僧释道安大名,就跟弟弟慧持一同远道而来,投于门下,叹道:“真是我的老师啊!”

后来昕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不胜感慨道:“哎,儒道九流,全是糟糠!”就跟慧持弟弟落发为僧。人道之后,卓尔不群,总想统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以至夜以继日地读经、思考、修持。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兄弟俩义无反顾,毫不懈怠。有个沙门常常送给他们点灯的费用,安公听说后高兴地说:“道士真是会看人啊!”人们评论说,慧远是累世累劫发无上道心、精勤修习,才能如此神明慧悟,不同凡响。安公经常感叹: “使大道流布东国的,就是慧远吧!”因此,到24岁,安公就嚷他讲学。

有一次,讲到“实相”,有客人听不懂,慧远反复解释,客人反而越来越糊涂。于是慧远就引用庄子的话打比方,客人才明白过来。从此以后,安公特许慧远可以读“俗书”。由道入佛而益增佛智,不相妨碍,这就是慧远。这也是道安的门风。道安之名,有个“道”字;他对沙门,也直呼为“道士”;对于佛法,则直称为“道”。

由此可见当时风气,谈玄论佛,既吵着分家,又公然同居。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为首的部分皇族东渡,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帝王贵族和名士崇佛习玄,日盛一日。王族如王导、王敦、庾亮、谢安等,文人如戴逵、王羲之、顾恺之、谢灵运、孙绰等。习玄的名士可以无视礼法,放浪形骸,甚至披头散发、脱光衣服在家里痛饮,容易使人误认为这就是中观学派的门风和真谛。礼法和佛法之争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对般若学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道佛两家的因缘,何其深刻。

2.南下创僧团

慧远在恒山跟从安师11年后,于365年随道安去襄阳,在那里待了13年,直到378年后秦将领苻丕兵逼襄阳,慧远遵师命独行弘法为止。慧远告别安师,率领僧众几十人南下,先到荆州,住在大明寺。后来想转去罗浮山,于381年走到浔阳,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就停住庐山,建立龙泉精舍。此地本来离水较远,何来龙泉?原来那时慧远见用水困难,就以杖扣地说:“这里可以住下的话,那就让这手杖朽坏,抽出清泉。”当时清水应声涌出,涓流成溪,大家就在旁边立寺。不久浔阳大旱,慧远跑到泉池边读《海龙王经》,忽然有巨蛇从池水上空降下大雨,缓解了旱情,就把池边寺庙取名龙泉精舍。

龙泉精舍群英会集,不久名声在外。江州刺史桓伊特为慧远在庐山东面再造东林寺。精舍周围,群山环绕,物华天宝;望香炉之奇峰,邻飞瀑之巨壑;石阶蜿蜒,松拥其间;清泉环流,白云满室。又在寺内别造禅林,森树烟凝,青苔满路。到这里徜徉瞻视,不禁神清气肃,凡情顿消,仰慕高举,净土萦怀。加上慧远在这里传教修行,著述立学,多有神异之举,四方来服者络绎不绝,每每不期而至。而慧远本人定居庐山,一住30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圆寂,享年83岁。

慧远弟子100余人。除他的弟弟慧持之外,著名的还有法安,善讲经义;道祖,精于佛经目录学;僧彻,精般若之学,通诗赋之妙;慧要,善于工巧制作。弟子们除了修习佛道,对于世俗学问技术,也很注意,在结交俗界朋友方面,比较自在。

远公本人的在俗弟子也不少。刘遗民,隐居庐山,与陶潜、周续之并称“浔阳三隐”,曾跟慧远研讨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周续之,先读老子周易,后人庐山师从慧远;宗炳,不作朝官,仰慕远公,人庐山跟慧远学佛,后来作《明佛论》,发挥慧远“神不灭论”的思想,主张“精神不灭,人可作佛”,名噪一时。《高僧传》称:谢灵运自命不凡,恃才傲俗,没有几个他所佩服的人,见到慧远之后,肃然起敬,心悦诚服。由于慧远僧俗学问皆通,随机应答,少有挂碍,在俗弟子除了向他请教佛理,也跟他学习儒学和道学。

402年7月,慧远率弟子130来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献花立誓:同志诸贤决心精勤修习,跳出轮回,摆脱业报,同赴西方神界;先到者要提携后进,共奔前程。是为中国净土宗的先声,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才是中国佛教的真正开始,也是佛教富有宗教精神最明显的一面。

3.沙门不敬王

慧远跟王公贵族也过从甚密。

最早有江州刺史恒伊助建东林寺。恒伊死后,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接任刺史,跟慧远有交往,赞助僧伽提婆给慧远译《阿毗昙心论》。随后的刺史很多,其中何无忌跟慧远关系不错。而桓玄兼任江州刺史的时候,跟慧远关系非同寻常。

桓玄于398年任江州刺史,第二年追杀殷仲堪,路过庐山,派人要慧远到虎溪相见。慧远说自己有病,推辞掉。桓玄亲自进山,见到慧远,不由得就向慧远致礼。桓玄问起儒家的孝道,说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沙门怎么剃头发呢?慧远说:“立身行道。”很干脆。桓玄表示赞成,其余的问题一时竟不敢再提,于是说起征讨的事。慧远不接话。

桓玄再问;“和尚有什么愿望呢?”慧远说:“愿施主安隐,别人也无事。”

对征战之事不表赞同。桓玄出来,对左右说:“真是平生所未见!”

此后,桓玄下书礼聘慧远出山做官,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必一生作践自己身心,而求黄泉下面的福报?那都是管见,不体会大化流行。

劝君迷途知返,去道不远,可不三思?”慧远回函,一口回绝:“一世荣华,像电光一样刹那就消散了,何足贪哉!见解浅薄之徒,糊涂啊!真是下士闻道,大笑之。这才真是迷途而不返啊!”

不久,桓玄鉴于朝廷信佛者有贪污腐化和干预朝政的现象,而且导致民间信佛者激增,逃避徭役和罪责的涌进庙里,威胁到大局,就下令清理寺庙,并申明唯有庐山是道德所据,不在搜查之列。慧远深表赞成,并提出几条建议,为桓玄采纳。慧远的建议保护了一批真正的修道者。最后慧远希望允许士族子弟自由出家,桓玄也同意了。

慧远跟王族的交往就是这样融洽密切而又独立特行,常有神来之笔。

最著名的,当数“沙门不敬王者”的主张,被朝廷通过实行。这当然有时势的力量,有朝野的支持。但是朝野和时势也有相反的力量。在较量之中取胜,慧远的智慧不可低估。这也是他多年与各方打交道逐步积累经验和力量的一个自然结果。当时朝野为“沙门该不该敬王者”吵得热火朝天,朝中也无法定夺。桓玄虽然大政独揽,尚未称帝,希望借助沙门的力量。

他把问题交给八部官吏讨论后,又修书一封,给庐山的慧远,征询意见。

慧远于是力陈己见,详论沙门不敬王者的道理。这就是《答桓太尉书》。

后来又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处理王政和沙门的关系上,慧远提出,佛经主张在家和出家两种信徒的做法不同。在家信徒要随俗弘教,理应敬王者尽孝道;出家弟子是方外之人,为了修道而脱离世俗,就不应敬王者尽孝道;二者相辅相成,出家人修道,对王政也是个支持维护,实际上“不违其孝”、“不失其敬”;而佛法神通妙用,诸佛如来诸大菩萨都可以化现凡间,作王公大人,化导群生;佛法和名教可谓貌离神合,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慧远处世是有楞有角,圆通自在。他的宏论,对后世佛教的中国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桓玄篡位后,允许沙门不敬王者。

同类推荐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本书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历史联系及内在逻辑关联性;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理解和体系定位,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难题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解答。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中庸》通解

    《中庸》通解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儒学家杨朝明教授对中国儒学经典著作《中庸》的通俗性解读作品。全书分为“中庸之为德”“人生难得中庸”“儒家,耕耘在社会中”“哀公问政”“至诚与至圣”等五章,从为人之德、为政之道、治世之法等方面对《中庸》中蕴含的儒学思想进行了详实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儒家文化,为现代人修身正德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姗姗来迟的你(下)

    致姗姗来迟的你(下)

    人气小天后蓝白色都市暖爱时尚力作。“恐男症”患者连笑平日有多正经,喝醉后就有多放荡不羁,不是逮着陌生人又亲又抱,就是失去理智地狂揍对方。与方迟的交集,便始于她酒后闯入男厕对他上下其手……得罪冰山脸的后果可想而知——连笑被方迟极尽差使之能事,废材的她莫名其妙地成了二十四孝邻居。更意想不到的是,她把他当作“男闺蜜”,却被他一而再地以吻封唇,美其名曰治疗她的“恐男症”:“我会亲到你不打嗝为止。”她曾是他无望中的救赎,如今该由他,带她走出封闭的自我。连笑终于恍悟,原来这个男人,一直在替她遮风避雨,帮她力挽狂澜,为她保驾护航……茫茫人海中,唯有独一无二的方迟,让她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何谓悸动。原来姗姗来迟的不是他,而是她遗失已久的怦然心动。
  • 快穿愿望机之宿主有毒

    快穿愿望机之宿主有毒

    某女绑定系统666后,开始穿梭各个页面,任务很简单——某女:“你的愿望是什么?”某仙男:“……修炼。”某女微笑:“请问你的愿望是什么?”某大神:“……打排位。”某女坚持不懈:“请问你的愿望是啥?”某精神病:“……好好治病。”某女:“……”我香蕉你个巴拿那!这都是什么傻屌?!!就没有一个高大尚的愿望么??!666:“有啊,做任务。”某女猝。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塔木德》是10个世纪中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本书重点萃取了《塔木德》中有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62条箴言,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 末世之携手并肩

    末世之携手并肩

    末世中两个人相濡以沫,没心没肺的种田生活,还有一个暴力活泼的妹妹和一个永远在画小人的小弟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农家娇女

    农家娇女

    被娇宠着长大的农家女,谁都不知道还是婴儿的圆姐儿其实活了两辈子,或许是上辈子活着的时候太中二,死的时候又太凄惨,这辈子老天似乎开眼了。一直以来,圆姐儿都以为这是个种田文,称王称霸的长大了之后,才猛然发现……妈蛋,这压根就是彻头彻尾的养成文!
  • 金光明经疏

    金光明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