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9800000036

第36章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15)

在佛家偈子里头,文益这一首是特别富于诗情画意的,不像其他绝大多数偈子只是揭示佛理而已,可见文益少年游于文人雅士之场,是有很高的文学造诣的。李王一闻,顿悟其意。于是文益颂《三界唯心》说——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

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非缘,岂观如幻。山河大地,谁坚谁变?”

又颂《华严六相义》——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同异?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理事。”

一般把唯识和华严归人有部,这里文益则以空部中观的话语来化解和妙现唯识华严宗义。认为不须留意,不用名相,一切现成,随处可悟。

法眼宗是五叶中开得最晚的一叶,在宋初达于鼎盛,但是不久就失传了。文益传天台德韶,德韶传永明延寿,延寿写《宗镜录》,广引经论,批评禅宗不读经的流弊,调和各宗,扶衰除弊,成一大家。

上师为灌顶,成佛在此生(不空与密宗)

隋唐的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等各宗,都是显教。与此对应的就是唐代汉地密宗,以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著称于世。

一、大悲胎藏界,莲花曼荼罗(善无畏)

密教传人中国汉地,大体分三个阶段:(1)早期杂密传人阶段(2~8世纪);(2)唐代纯密传人阶段;(3)宋代印度晚期密教传人阶段。

学术界一般把印度初期佛经中的密咒、仪轨等称为杂密,把7世纪中叶后《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中心的密教称为纯密,8世纪后的印度晚期密教则称为坦多罗佛教,其中包括金刚乘、易行乘、时轮乘。这些派别大体依照印度的历史轨迹先后传人中国乃至日本,但是称呼稍有区别。汉地早期传人的叫做杂密,唐代传人的叫做纯密,但云南大理一带由缅甸转来的则称为滇密。西藏在7世纪后传人的叫做藏密或西密。9世纪日本空海归国后在东寺建立的真言宗叫做东密,同时由最澄传人日本、圆仁圆珍加以体系化的天台宗密教则称为台密。

早期来华的印度和西域各国僧人中,精通密术的有39人,占总数的一半。比如安世高、竺法护、佛图澄、康僧会、菩提流支、真谛、实叉难陀等,都很有名。唐代来华的主要是开元三大士,第一个就是善无畏(637~735)。

善无畏又译为“净狮子”,祖籍中印度摩揭陀国,刹帝利种姓,相传是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第55代孙。善无畏兄弟四个,他最小,因为圣姿出众,德才早备,10岁就受父王之命统帅军队。3年后父亲佛手王去世,善无畏继承王位,引起兄弟不和,发生叛乱。他平定叛乱后,却由此厌弃了俗务,18岁时,他把王位让给老兄,离家修道去了。

他乘商船到达中印度,在中印度戒日王王后、也即姨母的帮助下,进入那烂陀寺,拜高德法师为师,削发为僧。而此时唐玄奘早已离开那烂陀寺,于645年回到长安。

善无畏初到那烂陀寺,由于是国王出身,寺中徒众都以君礼事之(沙门不敬王,看来印度也未必都如此)。因为天性聪明,一闻就深知妙旨,再闻就触类旁通千百之数,学了几年,就显密兼精,五明尽通。尤其在密教大师达摩鞠多(法护)门下受益良多。据说达摩鞠多神通广大,玄奘见过他,容貌像40,年纪已800。善无畏发现法护大师早晨在白马寺受供,午间就来到那烂陀寺参加法会,但是秘而不宣。法护见他守口如瓶,认为儒子可教,于是密与灌顶,无量印契一时顿受。然后游学整个印度,一路破斥无数外道,振奋空门,弘举密部,曾人鸡足山给迦叶剃头,受观音摩顶,蜚声全印,名闻中国。

8世纪初,善无畏应中宗的邀请来华,睿宗派使节西出玉门关迎接,于开元4年(716)到达长安。

善无畏到达之前,玄宗曾经梦见过他,因为他的状貌不凡,玄宗亲自将他梦见的相貌画在宫墙上。等到相见,果然和梦见的一样,自然受到优厚的接待。玄宗在天宫接待善无畏,在帝座设斋,礼之为国师,好比黄帝师事广成子那样。他在宫中建立道场,在皇族中密传法印。后经再三请求,一年后才允许他住在外面的兴福寺、西明寺等。

善无畏在西明寺菩提院传密多年,译出一些密典。724年随玄宗入洛京,先住大福先寺,两年中译出《大日经》6卷,《供养法》1卷,《苏婆呼童子经》3卷,《苏悉地经》3卷。开元14年(726),搬进圣善寺,静居禅修,传授密法。著名弟子有一行、玄超、义林、不可思议、温古、智俨、道慈、宝思、明思等。每遇天旱,总要请善无畏做法求雨,消灾免难。有一次请雨,骤雨忽来,高力士躲避不及,淋得遍身湿透。善无畏精通五明,擅长世俗的工巧手艺,曾经在菩提院铸造金铜灵塔,手为模范,妙极人天。科学家一行每遇到技术和理论问题,都要向善无畏请教。他神出鬼没,常人都不知道。732年,97岁,请求回国,玄宗不许。两年后右肋累足,奄然而化,春秋99。

善无畏传的法门,跟金刚界相对,属于胎藏界密法,在理智两德中主要属于本具因位上的理德,以大乘中观为基础,真言密教为中心,《大日经》为主要经典;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独尊毗卢遮那佛。《供养法》是《大日经》的简易修持法。胎藏,比喻胞胎、莲花,好比众生本来含藏菩提种子,可用曼荼罗法开发众生的菩提种子,使之发芽、开花、结果,证得如来果位,即身成佛。不过胎藏界跟金刚界的划分只是一个方便,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二、灌顶成金刚,观身成佛陀(金刚智)

开元第二大士就是金刚智(669或671~741)。

金刚智是中印度一位王子,婆罗门种姓。10岁在中印度那烂陀寺出家,20岁受具足戒。后去西印度遍习大小乘戒律和大乘空宗、瑜珈行派经论。31岁在南印度跟龙智学习金刚乘,7年中受五部灌顶,然后回中印度。遇南印度大旱,摩赖耶国、也即光明国国王迎请前往求雨,在王宫道场作法,其时甘露流注,君臣欢庆,国王特意为他建造寺院,从此开始收徒传法。据说光明国南境海边有观自在菩萨寺,寺前的大树已经枯干。金刚智断食7天作法,枯树为之复活,枝繁叶茂。为此,观世音菩萨化现,证明金刚智学业大成,可往狮子国瞻礼佛牙,可往中国礼谒文殊师利菩萨。

714年左右,金刚智偕同弟子8人渡海,到斯里兰卡(狮子国)瞻礼佛牙。一个月后,启程来华,航海10万多里,来到中国广州。广州节度使派两三千人乘小船几百艘出海迎接,于开元8年(720)到达东都洛阳。

玄宗在东都接见金刚智,先安排在大荐福寺,后转往资圣寺,开曼荼罗坛场,传瑜珈密法,大弟子有大智禅师、大慧禅师、不空三藏等。有一年大旱5个月,金刚智设坛求雨,一行禅师在旁严加守候。到第七天,仍然是热气蒸腾,天无片云。午后,突然西北风大作,吹瓦拔树,崩云泄雨,远近惊骇。设坛之地穿开大孔,洪水如注。事后传说有人见到有龙穿屋而去,引得每天都有千数万人前来观看道场。

玄宗的第25公主久病不愈,无药可救,躺在床上闭目不语,已经10天半月。玄宗请金刚智授予戒法,因为料定公主无疑已经死了。金刚智用两个7岁童女作法,使公主复活,起座开目,言谈如常。玄宗闻讯急忙前去探望,公主奏日:“冥数难移,父王请回去吧,我略观圣颜而已。”过了大概半天,才成永诀。自此之后,玄宗才开始归仰金刚智,以前是热衷于道家长生之术,对空门不大理会。

金刚智无事不通,无事不验。见人一面,永记不忘。语默动静、喜怒顺逆都不能影响他,众人自然归附。723年,应一行之请,在资圣寺译出《金刚顶瑜珈中略出念诵法》4卷等;730年,在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曼殊师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1卷等。开元24年(736)随驾西京长安。

741年染疾于东京广福寺,8月15日圆寂,春秋71。

金刚智传译的主要经典是《金刚顶瑜珈中略出念诵法》。其法门属于金刚界曼荼罗,在理智两德中主要属于修成果位上的智德,突出上师灌顶和五身观想、即身成佛。大弟子有一行、义福、不空、慧超。

一行(683~727)首先师从善无畏,后来跟从金刚智。他在天文历法科学和技术上取得重大成就,所作《大日经疏》则完全是由中国人写成的密宗著作。该疏以中观学说统摄教义,主张实证自心,心即是道;建立一道显密判教论,在一道即佛道中,区分显教密教;论述身口意三密论、一生成佛论。可惜45岁英年早逝。

不空继承师业,使密宗达到鼎盛。

三、大乐金刚法,空处尽是色(不空)

不空(705~774)是开元第三大士,与善无畏、金刚智同辉,但活动能力最强,影响最广。不空也是佛典汉译少有的几大译家之一,跟鸠摩罗什、玄奘、义净齐名。

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德宗贞元年间(742~805)是密宗的黄金时代,这主要由于不空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密宗势力以首都长安的大兴善寺、青龙寺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远播朝鲜、日本、爪哇、印度,使长安成为东亚密教的总部。

不空法号智藏,密号不空金刚。祖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从小父母双亡,随舅舅(或叔叔)到康居国和河西一带,被称为胡人。不空13岁游太原府,15岁南下观光,途中(一说在爪哇国)遇金刚智,拜为师傅,随同来到洛阳,削发出家。

开头学习梵文经典和声明论,很快就会。金刚智大为惊异,立刻授予菩萨戒,引入金刚界大曼荼罗。以后大兴教法,受具足戒,善解一切有部,精通多国语言,常随金刚智翻译经典。后来请教新瑜珈五部密法,三年未得允许。不空就打算回印度学习这些法门。走到新丰,金刚智晚上梦见京城寺院里的佛菩萨像都东行而去,一下惊醒过来,知道原来是不空走了,就派人追回。第二天早晨开始传授五部密法、护摩灌顶、大日经苏悉地轨则等。

开元29年(741),金刚智圆寂。不空秉承上师遗命,前往师子国和五印度求学密法。走到南海郡(广东一带),受采访使刘巨鳞请,设立道场,灌顶度人千万,感得文殊菩萨现身。一路上以神通力排除艰险,到了狮子国,参普贤上师,学18部金刚顶瑜珈新密法和毗卢遮那大悲胎藏。此后学无常师,广求密藏,所学无不精通。国王曾经做调象戏,众人都登高观望,不敢近前。不空口诵密咒,手结密印,入于慈定,当街而立,几头狂象顿时跌倒,举国皆惊。

后游历五印度,屡有瑞应,于天宝5年回到长安。玄宗和后宫都灌顶得度。又数次做法求雨止风,皇帝大悦。后来可能牵连到刘巨鳞贪赃案,被勒令归国,走到韶州,说是有病,就停下来,住了4年,密传大法。

天宝12年(753),玄宗宠臣哥舒翰奏请赴河西,在武威城开元寺,设坛灌顶,结交军政要人和太子李亨,并为李亨灌顶;又翻译密典《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等。天宝14年(755),安禄山叛乱,哥舒翰入朝平叛,皇太子急召不空入朝。长期流放的生活至此结束,不空开始大展宏图。

长安失守后,玄宗逃往四川。皇太子李亨率兵北上,756年在灵武称帝,是为肃宗。不空住长安大兴善寺,为肃宗克复长安出谋划策,果如所料,深得肃宗信任。肃宗和群臣对密法深信不疑,大力扶植不空建坛兴法,祈福消灾。

代宗时期,不空继续以大兴善寺为基地,扩展密宗势力,维护皇朝统治,使密宗在佛家各宗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不空一时成为佛门领袖,冠绝古今,首出僧伦。他奏请代宗大造寺院,又奏请天下寺院都设置文殊院,耗资常以亿万计。

不空在肃宗代宗时期,在政府支持和弟子帮助下,译出100多部佛典,主要是密典,也有少量属于显教。不空自幼来华,梵汉兼通,不少经书是他自己单独翻译的。重要译著有《仁王般若经》、《密严经》、《文殊功德经》、《虚空藏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瑜珈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 《金刚顶十八会指归》等。

不空的传法特别注重大乐法,全称大安乐不空金刚法,一般称为金刚萨埵法或普贤金刚萨埵法。菩萨现寂静相就是普贤,现愤怒相就是金刚萨埵。大乐法主张的大欲大乐,是指最终要达到贪嗔痴就是戒定慧、世间就是出世间、众生就是佛;方法是以毒攻毒、以染制染。

一行曾有显密的判分,但是不空正式把显密作为一对概念加以区分,用显教指称大乘佛教,密教指称秘密佛教。不过不空有时也把小乘算作显教,大乘则包括大乘显教和大乘密教,说大乘显教要三劫成佛,而密教此生就能成佛,叫做一生成佛、现生成佛、生身成佛、即身成佛、不起于座现证菩提。许多人也认为这是密宗的最大特点之一。

不过《法华经》中龙女成佛,只在弹指之间,并不需要一生,比密宗岂不更快?天台所谓一念三千,何有长短?《维摩经》中维摩大师对舍利弗说,“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

同类推荐
  • 画中影

    画中影

    《画中影》纵向橫向地探讨“恶”这个两千多年来缠绕欧洲思想与文化的坏形象,提出“反面性”的概念以化解神义论、哲学和道德上都无法脱困的症结。我们如果对“恶/反面性”具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就可以不仅拥有生活智慧,还可从生活过渡到“存在”。
  •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先生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成败智慧。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用来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意欲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一股社会逆流。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讲话、指示等包含有大量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政治本质和理论实质的揭示,是我们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本书作者在深刻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基础上,以此为思想武器和方向指引,深刻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谬论,并从中总结出同这股逆流斗争需要掌握的具体方式方法。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热门推荐
  • 人生只若如初见

    人生只若如初见

    他恨她。恨她用爱的名义封闭着自己。但是当有一天,那个叫做林知薇的女孩死了,彻底的离开了他的生活,林亦衡才发现,原来,她早已经住在了自己的心里,这么深...如果人生只若如初见,那该有多好。
  • 春风不及尽上你

    春风不及尽上你

    灼华仙人之姿,浅淡凉薄,七八个星天外的隐世高人,九曲的第一位突破还魂境界的君上。等等,剧情好像不太对!那个下水被呛上树会摔的是那九曲第一人?!那可是华容君最宝贝的烈酒啊!等等,祖宗您放下剑,咱们有话好好说!
  • 祇洹图经

    祇洹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游戏当领主

    穿越游戏当领主

    【已完本】唐岩重生到一年多以前,原本是件高兴的事,结果又意外穿越到游戏世界当中。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凭借开局优势,还是神器辅助,在游戏世界混的风生水起,收猛将、招人才,不断壮大自身,最终成为新的大帝。
  • 庄村与许村

    庄村与许村

    粤省普宁市有两个村庄,即庄村与许村。两村有世仇,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其中的恩怨情仇道不清说不明。时代在发展,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深化交流,两村化解了仇怨,变得睦邻友好,故事主人公庄严与许嘉仪经过纷扰,最终才得以喜结连理。
  • boss深度宠:甜妻不预售

    boss深度宠:甜妻不预售

    陪朋友参加酒会,妹妹要加害于她。害她不得已失去了第一次再次碰面时,“怎么是你?”男人嘴角勾起邪魅的弧度,“哦?没想到江小姐你还记得我。看来你对我的第一印象很深。”阴差阳错进军到了娱乐圈,她的总裁大人竟然是他?"让她当他女人?!做梦!"
  • 丐女为妻

    丐女为妻

    北凉天灾连年,旱灾未了,蝗灾又来,田地绝收,百姓流离失所,饥肠辘辘,卖子接食,数十万流民往京师聚集,朱门酒肉臭,京师仍是一片繁华粉饰太平。丐女偕老母坐于街头,遇刁蛮公主逼婚世家公子,公子不愿为驸马,陛下动怒,指路旁的丐女,娶公主还是乞丐……
  • 随身带个游戏库

    随身带个游戏库

    本书以彻底烂尾,所以谨慎入内,谢谢支持的朋友,我们有缘再见,不过大概也是小号了。
  • 以三年华

    以三年华

    小学到初中三年的各种细节,在日记里留存,那是琐碎又轻描淡写的时光,但也是隔着时空万里,看一眼,就能感动到热泪盈眶的深深邮戳。
  • 大明春色

    大明春色

    大明初年风云激荡,注定要身败名裂、被活活烧死的王,必须要走上叛天之路。恩怨爱恨,功过成败,一切将会如何重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