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1400000036

第36章 小兵张嘎(11)

门道里的小嘎子,忍着一股一股肠子疼,喊声:“老总!‘太君’们自个儿跟自个儿打起来了!”撒腿往外就跑。没等“红眼儿”醒过神来,他已拐过碾子,进了榆司门。这才‘抱着肚子,笑得一路打跌,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洞口。可是,洞口的战士们正在往外钻,大个李已把机关枪架在对着韩家大院的窗户上了……

村东头的鬼子,果然以为八路军袭击了韩家大院,撇开各处平房,立马涌到小学校去。并分出了大半兵力,救火似的朝西“增援”了来。可他们刚刚前进到韩家大院门口,一下子就全泄了气。因为巴斗脑袋的“太君”,正满脸涨成茄子皮,来回乱蹦,叫人把“保长”和那个“红眼儿”绑起来,要吊在大梁上架火烧了他们。

原来这个巴斗脑袋正是肥田一郎。鬼子兵看见他们长官平安无事,不过一场虚惊,便散散乱乱挤在大门口,看起热闹来了。惹得肥田更加暴跳如雷,骂他们还不快去重新集合老百姓,呆在这儿干什么?

这时候,钱区队长稳稳地把手一挥,杨小根咬住牙一拽绳子,“轰!”山崩地裂一声响,街心里陡然立起一团黑云,破枪,烂布,碎钢盔,一起飞上天去,鬼子们七跌八爬,躺下了一大片,还不知是醒是梦哩。“哗哗哗”,机关枪从北房窗里喷出,手榴弹也乱鸦投林,从墙外猛摔了来。登时海啸似的杀声从四面八方涌起。鬼子“白脖”晕头转向,钻墙根,扎门洞,恨不能把砖头当做大山,只求挡身子活命。韩家大院房上的“白脖”,本想要还两枪,不提防西邻房上一阵机关枪扫过,靠房檐忽地竖起两架梯子,八路军在爬房了……

东头小学校里的鬼子,听得这边打响,急急上房,不想,脚没站稳,“轰轰”两颗地雷,把一溜北屋崩塌了两大间,机关枪急雨似的直从口子里喷进来,扫得瓦片尘土四散纷飞。鬼子们抱着檩条刚滚到院里,“轰”的一颗手榴弹在马群里炸开,三十匹大洋马一下子崩了群,它们挣开缰绳,腾空跳起,满院里横冲直撞,互相践踏。鬼子、“白脖”给撞倒的,踩伤的,“吱吱哇哇”,成一堆乱滚。

有两伙鬼子逃进了教室,打个扫地踅,觉得站脚不住,发声喊,把通街的窗户撞下好几扇来,蜂拥出去,想抢占街南的关帝庙。另一伙“白脖”也认作便宜,聚群儿紧跟了来。不想刚到十字街,关帝庙的瓦房脊后,早冒出一排人头,排子枪,手榴弹,恰像大公鸡啄米,“乒乒乓乓”,几下子就把他们收拾光了。

战斗的突然,短促,猛烈,再加上地雷的威力,真像是疾风扫落叶,二十分钟的猛打猛冲,敌人就被消灭了。总有五十多具鬼子的死尸分布在院里和街上,一百三十多个“白脖”做了俘虏。现在,村子里烟雾缭绕,充满着硝烟气味,虽仍有零零落落的枪响,也只是战士们在收拾残敌败兵了。

巴斗脑袋——肥田的尸首,是在碾盘跟前发现的。开头,地雷刚响的时候,他拔出指挥刀,督着一群鬼子想退守韩家大院,不料全院最高大的南房,给纯刚大伯抢先进去,从里面把门顶上了,害得鬼子们插脚无地,奔窜无门。正自撑持不住,“白脖”们忽又从房上通通地跳下来,八路军压了顶了。肥田一见,抡起洋刀又督着鬼子往外冲。

谁知街口两头都已卡死,对面窗户里火冒烟喷,“卡啦啦”,把他的洋刀扫做两段。他举着半截刀,“哇呀”一声,窜到碾盘跟前,打算在那里找机会逃跑。万没料到砖缝里突地冒了一股白烟,一声闷闷的枪响,在他胸膛上开了个窟窿。这家伙倒在地上,拘挛着滚了几滚,不知怎么竟咬住了一块砖头,直到尸身都僵挺了,那块砖还在牙缝里卡得紧紧的呢!

在烟雾腾腾的街道上,小嘎子挺着一棵比他还高的三八大盖,出现了。他穿房进院,东钻西找,一股劲挨门挨户的搜着。逢人就问:“看见老钟叔了没有?”

“喂,喂,同志!”一个胡同里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咦,明眉大眼秀秀气气一个小姑娘,可不是玉英吗?

“哎呀!你怎么在这儿?”小嘎子飞步跑了过去。玉英愣一愣,惊喜地朝前一扑,叫声“嘎子哥!”泪花儿围着眼圈乱转起来:“哎呀,可把我们吓死了!”

“你在这儿干什么?不怕飞子儿打着你!”小嘎子忽然像个老战士似的,上前督促她说,“快去找个地方隐蔽起来,一会儿再说话!”

“不要紧,我刚从夹壁墙里出来的。你知道,我们差一点儿叫鬼子发觉了。嘿!有个鬼子咕噜咕噜地追一只鸡,那鸡一头扎在柴火堆里了,鬼子就扒着柴火往里掏,这堆柴火正是堵着我们夹壁墙的,你说够多险吧!可巧,鬼子正在那里拼着命的掏呢,呱啦啦枪就响了!当时我一猜就是你们!那会儿我真想伸出手去,把那个鬼子揪住!

……”玉英一面说,一面比划,兴奋得满脸通红。

“这么说,你这会真够当个侦察员啦?”小嘎子赞扬地说。

“那是啊!”

“可你刚才‘喂喂’的,要干什么呢?”

这一句才提醒了玉英,忙回身指着一个小院子说:“有个人藏在那儿了,身上还捆着绳子。问我地道在哪儿,叫我把他藏了。”

“啊?”小嘎子两眼一睁,“是老钟叔吧?”说着往里就跑,玉英赶忙就追。进了小院,在牲口槽后头拉出一个人来:泥头鬼脸,一身的烟煤黑灰,活像个土猴儿,却不是老钟叔。小嘎子平提了枪,近前细认。那个人忽地龇开白牙,“喷儿”一下倒先乐了。

“同志,不认识啦?咱是老熟人了!”原来正是那个“红眼儿”。

“哈哈!是老总啊!”小嘎子跳起来,一把揪住他的耳朵,“好个老熟人,你可连根烟卷儿都不给我抽呢!”

那小子给揪得弯着腰,仍嬉皮笑脸地说:“没给烟卷,可给烟头啦,要不然,你的‘鞭’能放那么顺当?为这个,我差一点儿给吊在梁上烧死!”。

正闹着,“的的打打”一阵号声响了起来,小嘎子不知为什么吹号,忙牵着“红眼儿”,同玉英跑向大街。远远就见杨小根蹬在碾盘上,仰着脖儿,公鸡报晓似的起劲地吹着。他吹得那么嘹亮,那么激昂,听了,简直叫人想飞起来。号上拴着一块红绸子,在风里飘得像一面旗。

碾盘附近围了一大群人,钱区队长和石政委都在那里。小嘎子急急走着,猛觉心里一阵热,冲上去,扒开众人一看,嗨!就是他!只叫得一声:“老钟叔!”便从人缝里扑过去,竞差点儿绊了一跤……

鬼不灵一仗,把鬼子的气焰扫了个精光。七里堡、磨叉岗据点的鬼子,都连夜偷撤同城。撇下的“白脖”们怕当替死鬼,大白天就拉起吊桥,躲在岗楼里喝闷酒。“联络员’’给他们送“情报”都不敢接了。城里也一日三惊,谣传风起,对出入人口盘查得很严,太阳大高,城门上就落锁了。往日一打败仗,第二天必有报复“扫荡”,这次却一连三天,没有动静。到第四天,才由邻县增来二百鬼子,拿两门山炮助威,咕咚咕咚,一路壮着胆子,急慌慌把肥田的尸首抬了回去。

四乡八镇的老乡们都乐得眉飞眼笑,对天念佛。天天有人抬着肥猪,到处打听八路军的下落。连有据点的村子,也把猪肉白面装上大车,公开给八路军送“给养”。“白脖”们只好装聋作哑,在暗地里叹气。

各地的抗日工作更活跃了。县区干部时时在下午便公开召集起群众大会来,抗日歌声一直响到岗楼跟前去。封锁沟,电线杆,有的断了,有的平了,连公路也常常在一夜之间出现很多断道壕。不少据点岗楼,常在天明时发现对面墙上写满了大字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地区队这几天抓紧机会,一面开展政治攻势;一面进行休整。战士们个个兴高采烈,成天举着些日本武器,你比我赛,互相夸耀,到处洋溢着一片胜利的欢欣。当然,最幸福最开心的,仍然是小嘎子,他一连三天,缠住老钟叔,让他把在敌人监狱中怎样受拷打…怎样作斗争,原原本本讲给他听。而后,把自己参军以后的所作所为,各种经历,也都说给他。乐得老钟叔满腮挂着泪珠儿,把他抱起来,用蓬蓬的胡子拂他的脸。

经过这次战斗,玉英更把小嘎子看得伟大了。有事无事总爱跟他说话,或商量个什么。小嘎子呢,由于她是自己扩来的新兵,在鬼不灵又表现得挺不错,也颇觉光彩,就越发乐意照顾她,开导她,尽力往侦察员方向带引她。战斗下来,还特意送了她一支新得的红蓝铅笔,作为对她的鼓励。玉英当然也高兴得不得了。

“哎,玉英,大伯大妈有信儿没有?”有一天,小嘎子忽然这样问她。

“有。前几天还在鬼不灵看我来呢!还拿着咱们那张画儿。”

“跟你说什么来?保险骂了我一顿吧?”

玉英笑着摇头说:“没有骂。我妈说,那张画儿叫他们猜了好几天,把脑仁儿都猜疼了。气得我爹说:这准是那个嘎杂子出的主意,俺玉英才兴不出这些故事点来呢!

“还说没骂呢!这不开头了。”小嘎子笑着说。

“你往下听啊,”玉英止住他,接着说,“他们一知道咱们当八路了,马上就放心了。

我爹还说:‘当八路就当八路呗,干吗偷着跑!若不是上了岁数,我还想当去呢!’临走的时候,还嘱咐我说:‘听上级的话,别跟你嘎子哥吵嘴,有事儿两人多帮补着点儿。’末了,还让我给你捎来两句话……”

“什么话呀?”

“叫你勤给他们捎着点信儿。”玉英抿着嘴一笑,“还说,叫你少发嘎,好好干!”

小嘎子听了这句话,好像触着了心里什么,便低了头,抠他腰里新得的日本皮带,一时竟沉思起来……

“嘎子哥,”玉英又叫一声,“你以后学点文化吧,学会了,好给我爹我妈写信哪。”

“唔?”小嘎子抬起头,两眼迷迷糊糊有点发愣,许久,他忽然庄重地压低声音,悄密密地说,“我跟你商量个事吧,玉英,你也替我拿拿主意——”忽然,他又不说了。

“什么主意?”

小嘎子犹豫着,脸上渐渐有点儿发烧,半晌,猛然立起来说:“不行,我还不行,还是过些日子再说吧。——”说完,就拔起腿跑走了。弄得玉英半天都莫名其妙。

这天晚上,部队和当地群众联合召开了“祝捷大会”,庆祝鬼不灵战斗的胜利。钱云清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先一般的讲了这次战斗同对敌斗争的意义,之后,就开始表扬在战斗中有功的人员:大个李呀,杨小根呀,罗金保啊……一个一个讲过去,忽然提到了“张嘎”同志。小嘎子在底下坐着,不觉一震。往下听,就提到他在鬼不灵战斗中怎样勇敢机智,怎样用鞭炮搅混了敌人,从而促成战斗顺利发展的事。

“因此,”钱区队长把手一扬,举起那支“张嘴灯”说,“经过区队部的研究,决定把这支手枪正式发给张嘎同志佩带,作为对他的奖励!”

“哗——”会场立时响起一片春雷般的掌声。

“张嘎同志!”石政委在台上叫。

小嘎子觉得这个名字挺生疏,仿佛不是叫他,仍然坐着发愣。玉英在旁推他说:“叫你呢,怎么还不去?”他这才立起来,走上了主席台。石政委把“张嘴灯”双手托着,走过去,给他挎在了身上。台下又是“哗哗”一阵掌声,接着有人喊:“转过身来给我们看看!”石政委果然推转他的背,使他面朝大家。小嘎子这时见台下那么多飞舞的手,那么多含笑的脸,那么多眼睛盯在他身上,不觉有些慌,脸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似的,不知怎样才好。他忸怩地回过头去,却见区队长和石政委都站在台上,也朝他微笑着,他猛然心中一动,忙舒开两臂,朝着他们热烈地鼓起掌来。于是台上台下更加暴风雨似的鼓成了一片。

小嘎子带着浑身的热劲,跳下台来,一直跑到了玉英跟前,还未坐下,就对着她的耳朵悄悄说:

“你给我拿拿主意,——可你先别跟旁人说——我现在想参加共产党,你瞧够格吗?……”

1958年6月9日初稿

1979年2月5日再改

同类推荐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成人礼

    成人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

    “影子写手”葛言诚收到那份会自然消失的证据时,是昆明的八月。葛言诚是编剧枪手,有过几部反响还不错的电视剧作品,但就算成千上万的观众每天都会面对他的作品,喜怒笑骂,却并不知晓他的存在。于是,葛言诚就把自己称作“影子写手”。这份工作给葛言诚带来了过得去的收入,可他的心里却总压着点什么东西,隐隐的,惴惴的。此外,葛言诚还喜欢看侦探小说,手痒时也写过几个短篇,虽然在推理界并不出名,不过慢慢地,写推理小说倒成了一种心理安慰。
  • 文字鬼才马伯庸奇想合集

    文字鬼才马伯庸奇想合集

    “文字鬼才”马伯庸大开脑洞作品系列,包括《长安十二时辰》《龙与地下铁》《三国机密》等三部作品。《长安十二时辰》突破真实与虚构界限,打造令人窒息的历史悬疑巨制,讲述大唐长安反恐24小时。《三国机密》逐页讲透三国权术、阴谋、密计; 逐字参透三国秘辛、诡诈、兵谋,参透现代人际关系与成功。《龙与地下铁》以光怪陆离的新颖设定,上古神兽与下世科技的碰撞,展现了热血少年与巨龙的奇幻大冒险。
  • 套中人

    套中人

    公墓永远是这么安静,一眼望去,无穷的山峦之间包裹着一片醒目的墓葬,密密麻麻的墓碑整齐排列着,有无数人躺在地底下,地面上却几乎看不见人。有时候想想会觉得毛骨悚然:如果墓碑的排列秩序代表着地底下人人睡的秩序,那么这满眼整齐的墓碑,就是一具又一具按行列摆放的尸体。“快点,我们放下花就走。”小贵说。小贵是我的同事,他的一个同学几天前去世了,他正好在外地出差,没赶上葬礼,回来后决定来给同学献一束花。但他胆子小,一个人不敢来,非要拉着我一起。“白天有什么好怕的?”我嘲笑他。“这是墓地,阴气重。”他呲着牙道。
热门推荐
  • 武仙传承系统

    武仙传承系统

    练武为何?一为安全,二为自由,三为守护,四为武道巅峰!武仙传承系统,成就武仙,踏武道巅峰!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

    《读禅有智慧》一书构思独特,行文流畅。本书从禅宗的小故事入手,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禅理讲得通俗易懂,适合每一个读者,特别是对禅宗没有接触过的初学者。作者又是匠心别具,结合深奥的高僧禅诗,使得行文上更具魅力,在阅读的美感上更上一层楼。
  • 唤之草木

    唤之草木

    她,生于独立六界之外的冥。他,生于盛京城内赫赫有名的江府。她是神木之灵,来到人间寻找她的信徒。他是最不受宠的庶子,最终被驱逐出府。一场偶遇,她对他一见钟情。……“他会是我的信徒。”【双洁,甜宠,无逻辑,沙雕文,HE】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收录了苗炜多年来的旅行随笔,他探访名城,在耶路撒冷、巴黎、东京、伦敦、莫斯科寻找历史和文学的遗迹;穿越西伯利亚荒野,感受俄罗斯大地上翻涌的过往;品尝咖啡、美酒、美食,追寻小说和诗歌的踪迹。这世界无尽美丽,值得我们跟苗师傅一起探寻。苗炜,带着小说家、记者、球迷、咖啡美酒爱好者的灵魂,进入这个莎士比亚、卡夫卡、海明威、爱因斯坦走过的世界,感知它的美好与冷峻。去过的地方,终会成为“自我”的一分子。这部游历记录,是他对花花世界的倾听与回响。
  • 石初集

    石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受欢迎的哈佛沟通课(去梯言系列)

    最受欢迎的哈佛沟通课(去梯言系列)

    以精练生动的语言,结合丰富典型的案例,从沟通的基本功修炼,到沟通准则的把握,再到社交、职场、酒宴、公关、会议、演讲、辩论等各种重要情境场合的沟通策略,全面解读了哈佛沟通课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之道,让你掌握哈佛沟通课的的无穷奥妙,增强自我影响力,改变他人心意,创造双赢的沟通,轻松达成人生愿望。
  • 我在合资企业做党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在合资企业做党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党务工作的心血,有作者独到的思考、积极的探索、踏实的行动和实践,是作者对党务人生做的总结和思考。
  • 鲍氏陵园

    鲍氏陵园

    鲍家岗村村委主任鲍德坤走出会议室的时候,心情抑郁得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产生这种心情,是因为刚才指挥部头头脑脑穷追不舍施加的压力,还是族兄鲍德广为鲍家岗坟地施展的种种计谋,使迁坟的事儿毫无进展,弄得他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或许,二者兼而有之。东区建设指挥部的会议室在四楼。与其说开会,倒不如说众人一个腔儿逼鲍德坤表态,十日内迁完近千座坟。头儿们对鲍德坤迟迟不能推进迁坟工作几乎到了冷嘲热讽的程度。会议差不多开了两个钟头,说来说去就是鲍德坤思想不解放,不能与组织保持一致性,在迁坟的问题上,观念落后成了群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