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000000046

第46章 经世致用,由虚致实(4)

顾炎武认为,经学自有源流,自汉而六朝,而唐而宋,必一一考究,而后及于近儒之所著,然后可以知其异同离合之旨。如论字者,必本于《说文》,未有据隶、楷而论古文者也。他要人们离开用隶书和楷书写成的本子,而在先秦古文中讨根柢,也就是续接东汉的古文经学。具体说,他要求“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也就是要人们从文字、音韵等“小学”开始,把哲学推到一边,先去研究语言文字学。

经他这么登高一呼,马上就有人响应,如费密便说:“即物穷理,格物致知,有何补于救世!岂古经之定旨哉?学者必根源圣门,专守古经,从实志道。”于是,一个“通经复古”的汉学思潮便逐渐兴盛起来。也因为这个缘故,顾炎武被清代的汉学家们尊奉为“开国儒宗”。

当然,顾炎武之倡导汉学,绝不止于复古,他的目标是经世致用。针对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他还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口号。他说:“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他之所谓“文”,亦有内圣外王之道在里面。“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他不仅主张读书,而且主张实践:“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之与稽,以求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他还说:“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矣。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拔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事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并且表示,他的《日知录》就是为了“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后儒也评价说,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日之=仔也。魏司马朗复井田之议,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东水利之策,至异世而见用。立言不为一时,录中固已言之矣。异日有整顿民物之责者,读是书而憬然觉悟,采用其说,见诸施行,于世道人心实非小补。如第以考据之精辟,文辞之博辨,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可惜的是,由此而启的清代汉学思潮,多是只做考据而不能经世致用,实际上成为中国儒学史上的断裂带。如果按照顾炎武批评玄学和心学的逻辑,这该怪谁呢?

明朝末年,中国东南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有了相当的发展,逐渐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变动。这种现实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便表现为批判封建主义和呼唤新社会的理论倾向。在心学家中,何心隐和李贽皆有突出的表现。黄宗羲的师承来自心学,他又生活在工商业发达的浙江,这就使他批判旧社会和呼唤新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黄宗羲在学派上属于气学,在学术上对汉学思潮的笃实作风有所继承,同时还发扬了心学家的批判精神,这就使他成为明清之际非常特殊的一位儒学大师。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父亲黄尊素是当时著名的“东林党”名士。黄宗羲少年时即随父在京,深受其影响。他不仅从东林人物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对明王朝的腐败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有深切的体会。黄尊素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死于诏狱,给他以极大刺激。黄宗羲十九岁时,崇桢皇帝即位,魏忠贤伏诛,他便入京为父伸冤,“设祭诏狱中门”,哭声动于禁中,这场反宦官的斗争使他名扬朝野。兹后,他“愤科举之学锢人生平,思所以变之”,广泛阅读兵农礼乐、天时地利及人情物理等各种书籍,决心“开物成务”,多著“实用之书”。二十九岁时,宦官势力再起,黄宗羲又一次投入反宦官的斗争,他与数位青年作《南都防乱揭》,揭起东林后裔复社名士与保守势力作斗争的旗帜。这场斗争对坚定崇桢皇帝反宦官和支持太学清议发生了积极作用。明王朝灭亡后,浙江人民纷纷起来武装抗清,黄宗羲也集合黄竹浦子弟数百人参加了起义,被称为“世忠营”。这一斗争坚持了八年,终因复明无望而停止。

此后,黄宗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著述和讲学之中。其政治学著作《明夷待访录》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二十一篇,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统一货币和工商皆本,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政治要求,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后来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史学著作《思旧录》和《行朝录》记录了明亡的教训,深刻揭露了封建专制的罪恶。《明儒学案》对明代的儒学作了详细的研究,成为中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另有《孟子师说》和《易学象数论》则是他的哲学著作。黄宗羲在家治学其间,恢复了刘宗周的证人书院,四方请业之士日至,大江南北从者骈集。他讲学尽弃明人习气,要求受业者先穷经,兼读史书,主张“经术所以经世”。同时,他还保持与清政府不合作的态度,数次拒绝朝廷的礼聘,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深刻地揭露封建君主专制的罪恶,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

黄宗羲对封建社会展开批判,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君主。他的著名观点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指出,最初的君主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而后来的君主却相反,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其一人之产业。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其一人之淫乐,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乎腐鼠。这样的君主,天下百姓“视之为寇仇,名之为独夫”,只能以俄倾之淫乐换来无穷之悲哀:远在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这实际上是对明统治者的罪恶及其可悲下场的真实写照。

据此,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国家主体思想。他认为,当初国家的主体是天下百姓,人人自由自在;后来,历史发生了颠倒,君主反成了国家的主宰,从此便天无宁日。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他认为,国家治乱的标准“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君主和臣民应该是平等的。君与臣,共曳木之人,名异而实同。臣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授田以养民,应轻其赋敛。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关于君主的权力和义务,他说:“其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之婚烟之礼以防其淫,为之卒乘之赋防其乱。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这实际上是要统治者作人民的公仆。

他认为,明朝之所以无善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皇帝罢除了丞相。

所以,理想的朝政应该置宰相,以济天子之穷:“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此外,他还主张赋予学校以近似议会的性质:“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他认为,大是大非不能由君主独断,而应提交学校讨论,所有国家大事学校都要一一过问。太学领袖与宰相等重,每月初一太子临幸太学,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者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在郡县,则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学官讲学,郡县官亦就弟子列听讲,郡县官政事有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些想法颇具近代民主政治的性质。

关于立法和执法的问题,黄宗羲也有一套看法。他认为法有“天下之法”和“一家之法”两种。天下不可无养,天下不可无教,因而立“无法之法”。这种法的目的是维护百姓利益,非常简单。“法愈疏而乱愈不作”,虽说有法而实无法,可谓“天下之法。”考虑到天子祚命长短、子孙帝业恒暂,而立下一系列的法规以保其祚命和帝业,便是“非法之法”。这种法虽密如罗网,却“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虽说是法其实非法,可谓“一家之法”。非法之法出于天子私意,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这种法只能梏人手足,遗害天下。无法之法以天下百姓为怀,意在法外,执法之人好固然无事,即便执法之人坏也不致大害天下。

所以,治国之要在法而不在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关于人才问题,他主张“取士也宽,用士也严”。先改革考试制度,趋天下之士于平实,使通经学古之人出,然后用科举、荐举、太学、任子、邑佐、辟召、绝学、上书等八种渠道取士,严格把关,严格录用。其中“绝学”,是指“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政府考其果有发明,则使待诏,这是要把科学技术引入“大雅之堂”。“上书”则鼓励对朝政的直谏和著述的创新,有发扬民主、鼓励学术创造的倾向。在经济政策方面,他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要求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此外,他还提出“国家无养兵之费则国富,队伍元老弱之卒则兵强”的军事思想,主张振奋军威。

总之,《明夷待访录》中设计的理想社会,其中心是为天下百姓争取独立自由和私有财产及参与政治的权利,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在黄宗羲的时代,儒学史上理本论、心本论和气本论皆已登场,这三种理论在明代都有集中的表现。明初是程朱理学的天下,明中叶以后又是心学的天下;在王阳明大倡心学的同时,王廷明也创立了完整的气学理论。,黄宗羲主持《宋元学案》的编篡,并且亲手写定《明儒学案》,不仅开创了系统编写儒家学术史的先例,也是对宋明各派儒学的思想内容和演变规律的深人反思和总结。黄宗羲儒学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力图贯通和融汇理学与心学,并把它们确立在气本论的基础上。他所谓的理,是指气的条理和秩序;他所谓的心,是指气的功能和灵妙性质。气既是本体,也是主宰,理和心皆隶属于气,是气的规律和妙用。

在理气问题上,他认同罗钦顺的观点。他说:“盖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千条万绪,纷纭胶葛,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他认为,盈天地皆气也。大化流行,只是一气充周无间。

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关于天地的主宰问题,他认为主宰者是气而不是理:“四时行,百物生,其间主宰谓之天。”而所谓的天,则“纯是一团虚灵之气”。若气不能主宰,何能春而必夏、必秋、必冬哉?草木之荣枯,寒暑之运行,地理之刚柔,象纬之顺遂,人物之化生,夫谁使之哉?皆气之自为主宰也。他的结论是:“理气之名,由人自造。自其浮沉升降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盖以大德敦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也,也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实际上是用彻底的气一元论取代了理一元论和理气二元论。

在心物问题上,他主张心是气的灵性、妙性和功用,反对把心当成独立的本体。他说:“知者,气之灵者也。志即气之精明者是也。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心无本体,功力所至即其本体。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他以气为宇宙本体,但不把气看作是死寂之物,而是当作生机盎然、活活泼泼的机体,气无不在即是心无不在,宇宙是灵妙的,所谓穷理就是要穷尽气的聚散规律和灵妙之性。

“气未有不灵者,气之行处皆是心,不仅腔子内始是心也,即腔子内亦未始不是气耳。我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无有碍隔,故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非穷万物之万殊也。”所谓穷此心之万殊,就是广泛研究天地间无所不在之灵气的各种信息变化,而不只是停留在万物之特殊性的表面。就是说,是要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而不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表面。

在批判总结宋明理学和心学的基础上,黄宗羲开创了注重当今史实和乡邦文献的清代浙东史学新风,成为清代“史学之祖。”他注重宇宙本体和心性论问题,但又不止于此,而是把它们贯彻于经术和历史之中,以期发挥实际作用。他的著名观点是:“经术所以经世,言性命者必穷于史。”

在他的学说中,文史哲是互济互补、完满统一的。诗文所以补史,经术则是对史的提炼和开拓。“先生之文章,本之经以穷其源,参之史以穷其委。”以史为根抵,以哲为极致,二者统一融洽以成文。在黄宗羲看来,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元元本本,可据可依。”这是全祖望对他的评价。

同类推荐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就像我们的对手一样,单从一方面去看待他,无疑会把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会让我们有提升的动力。本书就像位智者,谆谆告诉我们,口无遮拦,无异于在危机四伏的社会横冲直撞,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能让你少走弯路。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复兴孔子 继往开来:你所需要的哲学思维与修炼

    本书致力于说明“孔子哲学传统”作为基础哲学,乃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仁者,人也”,“人能弘道”是作者确立的孔子哲学的核心。作者尝试脱离中国与西方二分、中体与西用二分的思维方式,摆脱近世以来自西方传入的意识形态纠结,不落入历史限制中来考虑人类走向现代化之前景,而转而依据扎根于人的理性之本性的哲学,以确立道德的预告的人类史,并以之揭示一种向公义及永久和平而趋的现代化之原型。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金融风暴、核能威胁、环境污染、资源争夺、恐怖活动……奠基于“纯然个体主义”、“放于利而行”的错误原则之上的思想,时至今日显见已百孔千疮。
热门推荐
  • 地下藏着黑金子

    地下藏着黑金子

    当年香木镇南有三个大户,三个地主都是香木镇有名的人物。一个是貌似憨厚却很有心计的樊玉玺,他是香木镇南最有人缘的大地主,有一千多垧土地。他的宅院不小,有三十六间房子,前后两院,前院十八间房子,有十四间是给长工住的。这十四间长工房的灶坑里常年燃着东山上的树根子,炕热得直烫肉皮,长工们在这房子里住,睡得暖和,睡得透,干多少活都能解乏。另有四间是车库,樊家大院有六挂大车,这些大车虽然是拉粮食的,但大车的装饰很惹眼,洋帆布围的篷盖儿,下多大的雨也进不到车厢里,帆布篷子的前面还绣着樊字。
  • 破天之姝丽曰

    破天之姝丽曰

    三种思维两个世界一件事当我破天之时,你在哪?没有了你,就算有着天下也一无所有。我本想平凡一生是你们逼我破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云掩栖云寺

    云掩栖云寺

    巍峨连绵的秦岭,千山万壑,古木参天。在秦岭北麓的群山之中,云雾常年笼罩着一座千年古刹。古刹前面庄严肃穆的山门上,刻着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栖云寺”。寺内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大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神佛彩塑;庭院里传出朗朗的木鱼声和和尚们的诵经声,一派祥和安宁的禅境。“叭!叭!”几声清脆的枪声传来,栖云寺做早课的众僧神情骤然慌乱。崎岖的山路上云雾缥缈,两个汉子钻出薄雾绕过山林,一前一后快速向古刹奔来。在他们身后不远,一队日伪军端着枪气势汹汹地追来,两个汉子慌不择路跑进寺里躲避。
  • 佛说胞胎经

    佛说胞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皇吞天

    武皇吞天

    茫茫沧海一栗尘,可吞诸界满天星。一代魔尊转世重生不料被少年反噬。少年修炼无上魔功,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代魔成天下泣。何为正,何为魔。斩天骄,夺精血,练神魂,横行万界,只为万事顺我心意。
  • 新中国往事:“第一”解读

    新中国往事:“第一”解读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第一次大阅兵》、《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等文章,从“第一”这个特定角度,多方面展示新中国经过的非凡历程。
  • 英雄联盟之传奇正盛

    英雄联盟之传奇正盛

    【2018最爽LOL文】这一年,大魔王横压当世,三星双雄并起;这一年,国内全华班团结一心,势要争冠;这一年,PDD还在上路当皇帝,厂长也不懂4396是啥玩意;这一年小狗秒选薇恩,兮夜见面砸熊……这一年的斗鱼有三骚,miss还在卖鼠标。这一年背锅吧老哥谈笑风生,这一年我糕闪现R了假猴;……郁郁不得志的职业选手陈慕,重生三年前。来自S7的他,注定要在这波澜壮阔的黄金赛季,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 彗星在路上

    彗星在路上

    一颗足以毁灭地球的彗星正向地球袭来,当生命只剩一周,一家四口将如何选择、如何度过?
  • 皇尊枭宠小兽妃

    皇尊枭宠小兽妃

    【全文完】【新文已发:《系统求卸载:快穿男神有毒》】她是强悍无匹的赤金凤凰王,突发惊变,为了保护夫君与刚出生的儿子,不得不涅槃灭敌。千年后,她以二十一世纪王牌的身份强势回归,洛家废物四小姐?呵呵,露露天赋,放放魔兽,吓SHI你!但丢去了记忆的她,却让某男跟某包子感到很头疼。“什么?你是本小姐的男人?放屁!“什么?你是本小姐的儿子?滚粗!本小姐连男人都没有,哪来的小包子!”“什么?懒死不走?关门,放魔兽!”……这是一部某男追妻血汗史,这是一部包子认母心酸史,这是一部废材崛起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