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000000009

第9章 宣先王教化,弘人道文明(6)

荀子认为,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禹在位则治,而桀在位则乱,可见治乱的关键不在天,而在人。星坠、木鸣及日月之蚀等怪异现象并不可怕,它们只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而已,只要上明而政平,则虽并世起而无伤,倘若上暗而政险,则虽无一至而无益。这与孔孟的精神是一致的。他说:“君子慕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又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又是对孔子“与命与仁”、参赞化育思想的发展。

荀子对治乱之际的天人因素作了鲜明对比:“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相反,如果“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所以“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孔孟较强调天与人相同相应的方面,荀子则强调了天与人相异相对的方面。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是儒家学说在新时代的产物。

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又说:“天不以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尤其强调天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这也是对孔孟思想的发展。孟子说:“莫之为而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也是一种天道与人事无关的思想。荀子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与孟子的思路基本一致。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是强调天道变化的外在客观性。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熠,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也有天道健运生生的意思,对孔子的思想有所发展。

更可贵的是,荀子在强调人为的同时,已萌发了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的这一思想,显然与当时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有关,表达了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用的社会要求。这又与孟子制民之产以使民不饥不寒的思想相呼应了。可见,不管是正宗还是别宗,其基本的儒学精神是一致的。

孟子道性善,是要为道德修养和仁政学说作理论解释,以为人性本善,所以只要肯尽其善性则尧舜可为而王道可行。荀子与孟子有同样的目标,但他看到的现实似乎比孟子看到的更为丑恶,他自己就曾多次遭小人谗害。当时慎到、商鞅等法家人物已多有人性自私之论,可见荀子的时代已大不相同于孟子之时了。

荀子看到,要想使人心归仁、王道得施,非得对人加以某种强制性的外部改造不行,因而提出了与孟子相反的性恶论。他从性与伪两个方面来研究人,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其善行出于后天的人为,所以主张用社会的礼和法对人加以一定的强制,以便化性恶而成善。可是这样一来,他便染上了较重的法家色彩,并且培养出象李斯、韩非这样的法家弟子,以至为后儒所病诟。

自孔子指出禽兽不可与同群,孟子开始对人兽加以严格的区分,荀子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他所谓辨,是指男女父子之分别:“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荀子也和孟子一样,是从人的社会性,尤其是伦常方面来区分人兽的。他进一步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日:分。分何以能行?日:义。”这无疑是正确而精辟的。

在以社会伦常区分人兽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从性、伪两方面来探讨人性问题。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孟子只把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四善端作为人的本性,是一种对人性的片面整体观;荀子则把人性之本能和学能作了性伪之分,是一种全面的分析观。孟子认为只要开发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善性即可以成圣;荀子则强调必须克制私欲以就理才能成圣,颇有一点“克己复礼为仁”的味道。

荀子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论证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而子让乎父、弟让乎兄则“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可孝子之道又是礼义之文理,所以“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在这里,荀子把饥欲饱、寒欲暖、劳欲休视为现实的人性,无疑是正确的,但他随之把这种性情说成是与礼义之文理相对立的恶,却是一个不小的错误。这个错误必然导致对人的自然需求的仇视,最终成为反动统治者实行封建专制和以理杀人的根据。

他还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其结论是:“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这就是他主张隆礼重法的根据,也是历代统治者戕贼人性的根据。

孔孟倡王道和仁政,法家主霸道和法制;荀子兼取二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而以礼教和王道为主。

他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在两手兼用的情况下,荀子继承儒家传统,强调以礼和德为治国之本:“礼者,人道之极也。”“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单靠道德教化之不足:“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琐化。”主张以刑法作为教化的补充:“征暴诛悍,治之盛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总之,“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又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雕雕焉悬贵爵重赏于其前,悬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对于封建君主来说,荀子的思想无疑比孔孟之道更切实用。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向来是内用道、法而外示儒术,这多少有荀子的功劳。然而若从崇尚仁爱的儒学精神看,荀学只能算个“大醇而小疵”的别宗了。

荀子为百家争鸣的总结者,其学以儒家为主,而兼采道、法、名、墨、阴阳家诸说,可谓“大驳”,后儒有归荀子为杂家者。尤其是荀学有显而易见的法家霸道思想,这使荀子成为后儒争议颇多的人物。一部儒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历代儒生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兼综百家的历史,而这一历史肇始于荀子。

荀子对儒学的贡献,除了上述天论、性伪、王霸等内容外,还有很多颇为重要的方面。例如荀子的《礼论》、《乐论》就是儒家礼乐思想的最早专著,儒家“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荀子纳百川之流,其学汪洋博大,对后儒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秦汉之际,荀子的声誉不怎样,所以他的弟子们颇为不平:“孙卿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诗》日:‘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此之谓也。是其所以声名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仪表。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观其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

汉唐诸儒捧荀子者颇不乏人。刘向说:“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他认为:“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然世终莫能用,而六国之君残灭,秦国大乱,卒以亡。观孙卿之书,其除王道甚易行,疾世莫能用其言,凄怆甚可痛也。”东汉徐干说:“荀卿生乎战国之末而睿哲之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明拔乱之道。”韩愈认为,孟子为“醇乎醇者也”,而荀子则“大醇而小疵”。杨综认为,荀子“立言指事,根极理要,敷陈往古,掎絮当世,拨乱兴理,易于反掌。”以为其书“羽翼六经,增光孔门,非徒诸子之言。”总之,汉唐诸儒捧荀子者有二端:一谓“有功于时政”,一谓“有功于诸经。”

宋明时期,理学大盛,儒者多黜荀子。归有光说:“宋儒颇加诋黜,今世遂不复知有荀氏矣。”其诋荀学者约有数端:一谓“大本已失”,二谓“悖于圣人”,三谓“全是申韩”,四谓“李斯所事”。二程说:“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朱熹说:“荀卿则全是申韩,无所顾藉,敢为异论。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苏轼说:“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今观荀卿之书,然而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事者也。彼见其师历诋天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荀卿明王道,述礼乐,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清代以后,理学中衰,而汉学复兴,学者又多有捧荀子者。凌迟堪说:“守圣人之道者,孟、荀二子而已……夫孟氏言仁,必申之以义:荀氏言仁,必推本于礼……然而荀氏之学,其不戾于圣人可知也。后人尊孟而抑荀,无乃自放于礼法之外乎?”归有光说:“当战国时,诸子纷纷著书,惑乱天下,荀卿独能明仲尼之道,与孟子并驰。顾其为书者之体,务当于文辞,引物联类,蔓衍夸多,故其间不能无疵;至其精造,则孟子不能过也。”李贽说:“荀与孟同时,其才具美,其文更杰,其用之更通达而不迂。”

钱大听说:“仲尼既殁,儒家以孟、荀为最醇。……宋儒所訾议者,惟《性恶》一篇。愚谓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宋儒言性,虽言孟氏。

然必分义理与气质而二之,则已兼取孟、荀二义。至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荀子化性之说。”此论颇有见地。

近代梁启超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楣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总之,荀学虽不若孟学纯正,却为儒家。荀子援霸道以入儒,实有背孔孟原旨,谓其以“别宗”可也。荀学因李、韩之徒而有施于秦,遂为二千年封建专制之仪轨,有功于中国,亦有罪于中国。谭嗣同谓封建统治者实用荀学而托名于孔孟,颇合实情。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以荀学为乡愿,虽有所据,但不为全是。以历代统治者利用所谓儒学以贼德,则可也。

同类推荐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他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意大利哲学、文化论丛

    《真与诗》是一本意大利哲学、文化研究文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20世纪意大利产生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克罗齐、葛兰西、贝林格和帕累托的评传;着重阐述他们的理论思想,还介绍他们所处时代、在时代大潮中的活动、其文化背景及思想演进的轨迹。第二部分收录的是关于葛兰西、克罗齐、马基雅维利、布鲁诺、拉布里奥拉和蒙台梭利的学术论文以及对意大利学术名著的批评性评论。第三部分收录的学术性随笔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艺术史和翻译实践。
  • 伯林谈话录(人文与社会译丛)

    伯林谈话录(人文与社会译丛)

    伯林谈话录包括:从波罗到海到泰晤士河、现代政治学的诞生等内容。在这本谈话录中,以赛亚·伯林讲述了他的思想及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其中穿插着许多个人回忆。他谈到了马克思、维柯、赫尔德、赫尔岑等令他着迷并给予他深刻影响的思想家,也谈到了他的诸多挚友,如诺埃尔·安南、W.H.奥登、大卫·塞西尔、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斯蒂芬·斯彭德,尤其是他与阿赫马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颇富传奇色彩的交往。从伯林精彩纷呈的谈话中,读者可以分享他对自由主义与宽容的信念,可以分享他对音乐与文学的激情,也可以对他的生活与个性获得一种独特的认知。
  • 行走,一堂哲学课

    行走,一堂哲学课

    改变世界走向的思想,都是走出来的!“走路”并非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论悠闲漫步,还是沿计划好的道路健行,行走令我们暂时摆脱各种世俗的责任义务,回归简单的“移动两足动物”。不少哲学家都热衷走路:尼采不断行走,以对抗剧烈头痛,直到再也无法挪步;兰波靠行走释放年轻的激情与灵感,内瓦尔则是为了抹去他的忧伤。卢梭只有在行走时才能够真正地思考、写作、创造、获得灵感,只要一看到桌椅他就感到一阵恶心。梭罗喜欢走到大自然中去冥想。“走路”终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烈火狂妃

    烈火狂妃

    前世惨死,一朝重生,拥有逆天的修炼体质,废材?水火冰风雷木六种元素,切换自如;极品神丹,当糖豆漫天洒;上古神兽,跪求契约;她是狂傲的全能女王,天命难违?那她就逆了这天!“王爷不好了,王妃将天凤国女帝打的满地找牙了。”他轻挑眉眼,满是骄傲,“无妨,命百万雄军,给王妃撑腰,就说她是本王宠出来的。”一日,侍从还未说话,他满是宠溺,“任她去,若她摆不平,就说本王宠的,看谁敢动她。”“王妃她……带回邻国太子……”话未完,他便起身,眸中带火,“天地之大,任你轻狂,但你是本王的。”
  •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包括帕斯捷尔纳克的《最初的体验》、《一个大字一组的故事》、《第二幅写照:彼得堡》、《无爱》、《柳维尔斯的童年》、《中篇故事》、《帕特里克手记》等13篇小说,也即除《日瓦戈医生》之外作家的全部散文体小说。这些作品多角度地表现了作家青年时代对于外部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心理体验,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思考,以独特的诗学方式传达出对时代风云的沉思,高度关注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个性、特别是当代女性的遭遇,清晰地显示出书写一代知识者的命运、把一代人“归还给历史”的鲜明意向。
  • 三生三世浮生莲

    三生三世浮生莲

    她——身世成谜,有着六界中最美的容颜,却难逃宿命的羁绊。他——远古之神,有着惊为天人般的容貌,圣洁出尘透着清冷。他——冥帝,有着最邪魅的容貌,亦正亦邪。他——灵帝之子,有着英俊潇洒的容貌,却有着最冷酷的心。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霍先生,你别慌

    霍先生,你别慌

    黎子笙从来没有想过一天,自己最爱的男人跟别的女人进了医院,是因为做那种事......更让她崩溃的是,未婚夫睡的女人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是霍遇琛的未婚妻。全安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霍遇琛这个男人。霍氏的掌权人,以狠决冷血而闻名。但凡惹他的人,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黎小姐,你未婚夫睡了我女人,你该怎么补偿我?”“霍先生,你自己的未婚妻守不好,那是因为你不行。”“……你试一下?”霍先生用无数个夜晚向她证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宇宙级修仙者

    宇宙级修仙者

    公元2019年,灵气复苏,万物变异。弱小的老鼠长到了十米高,家里养的母鸡学会了喷火,鸭子一飞冲天变成了空中猎杀者,蛟龙青蛇,凤凰麒麟,未知兽种,纷纷登场。城池被毁,科技倒退,地球一度陷入世界末日。幸而彼时,人类觉醒了基因血脉,一种全新的职业闪亮登场,后世称之为“血脉战士”。唐歌,一个本可以将觉醒血脉当做吃饭一样简单的怪物却在捡到个女帝后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另类的修仙之路。“听说修仙者一个响指可以弄死三十亿人口,一个巴掌能够打爆十个太阳,一滴鲜血直接毁灭银河系?”“凤仪女帝,借点姨妈血用一下,我想把宇宙给炸了。”女帝:“滚。”
  •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快穿之boss貌美如花

    北淮有神,名曰双笙,神有一兽,其名幽荧。“怎样才能逃离神的掌控?”“变得强大,强大到无人匹敌!”……持美行凶:你的美让我无法抵挡,我想,我早已经病入膏肓!裙下之臣:碰到你之前,我的世界一片荒芜,碰到你以后,我的世界繁花似锦。恃宠生娇:你是我掌中宝,心尖宠,无法割舍,此生不换。织梦替情:我没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如果有,那只是因为,那个人是你。神级大佬:琉吟一定会保护好幽荧,刀光剑影,皆在你世界之外。虐文女主:有你的世界,璀璨如初!白马非马:我不要天命之女,我只要她!双笙帝君:“我还不能死,我等的人还没来”“等谁?”“你!”幽荧:“……”我怎么逃,依旧逃不出你的手心!
  • 吝啬爷太腹黑:捡个逗比屌妃

    吝啬爷太腹黑:捡个逗比屌妃

    。简介:【当逗比女屌遇上吝啬男神,她在古代叼霸天,他则宠她宠上天。】一岁时,把他手指当奶瓶咬,三岁时,把他宝贝瓶子摔碎,还能瞪着萌大大无辜的眼睛看着他,五岁,把他宝贝银票当白纸撕,八岁,杀了他未婚妻,霸道对所有人宣言,他是她的!十岁,不仅烧山,还烧他金库,十五岁,带着男朋友来见他,某男终于发飙了,所有见过她的只要是雄性,都神秘失踪,某女继续刷新他极限,半路拜师,云游四海,某男霸气将她扑之,“宠儿,知恩图报知不知道!”(新书发布,绝对萌萌哒宠文,日更四章,时间允许日更一万!)
  • 系统请好好说话

    系统请好好说话

    老王天天惦记隔壁小少妇,结果被老天劈穿越了。遇见一堆系统喊打喊杀,可字幕画风总是有点歪。你说大家都是打工的,男人何苦为难男人。神马,系统你居然是女的?难怪那么八卦!穿越诸天万界,一个小匹夫一步步探索时空命运,从一个宅男胖子,变成守护世界和平的故事!呃,啥,你是要我守护全宇宙?!系统,你又吃错药了吧!前方高能剧透:老王第一次穿越就打崩了世界,被关小黑屋五百年啊五百年。
  • 晚明太子朱慈烺

    晚明太子朱慈烺

    大明,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是做一个逃跑太子,还是力挽狂澜?现代人附身晚明太子朱慈烺,给出了他的答案: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阻我改革者,虽强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