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600000023

第23章 历史的跋涉(4)

尉迟乙僧的绘画成就和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是在中原文化大背景和长安画坛的特殊环境下取得的。那时交通不便,传媒方式原始落后,进行艺术交流自然相当困难。乙僧如果久居于阗一隅,处在相对封闭和孤陋寡闻的塞外边陲,要在绘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很难想像的。正因为他适逢唐朝盛世,又不失时机地来到文化古都长安,不仅能与唐代成就最高的画家切磋技艺、同池濯笔,而且沉浸于浩浩荡荡的中华文化之海,得以综合修养的全面提升,故有绘画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可以这样说,于阗画家尉迟乙僧是在塔里木河哺育下造就的;而作为唐代画坛巨匠的尉迟乙僧,则是在都城长安,接受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洗礼才获得成功的。

舍身求法西域行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文化巨匠鲁迅说,即使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一两千年之前,敢于涉流沙、历艰险,迎着寒风酷日,踏上漫漫畏途,不惜舍身而西行求法的人,的确堪称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前锋。

从沟通佛教源头的帕米尔高原到连结中原的罗布泊绿洲,这漫长的塔里木河的河岸线上,丝绸西去,佛法东来。向中原传经弘法的全是来自天竺和西域的胡僧,在朱士行之前还没有一个中原僧人有过西行求法的行动。所以,朱士行舍身求法,是为开山之举。

朱士行是三国时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少年时就出家了。他天资聪颖,是历史上正式受戒出家的第一位僧人。“少怀远悟,脱落尘俗,出家以后,便以大法为己任。”《朱士行传》还对他的品行作了如下概括:“志业精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朱士行在出家后潜心研究佛教经典,但他发现早在汉灵帝时出的《道行经》,因是译人口传,对原著理解不深,草率删节,以致首尾都很难连贯起来。他在洛阳讲授《小品般若》,由于译理不顺,所以有很多地方讲不通,这就使人无法理解原著的精妙。每叹于此,便深感遗憾,誓志找到原本。远行西域求得真经,不是下了决心就能作到的,而是要远涉流沙、历经艰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于是他发愿捐身,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开始了首创远赴西域取经求法的壮举。

为了“远迎大品”(即《大品般若经》),朱士行带领弟子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阳关,穿越数百里沙河到达罗布泊畔鄯善国,又从且末涉车尔臣河、尼雅河、克里雅河,进入于阗国。沿途大漠阻隔、河道纵横,历经野兽出没的惊惧,风沙迷路的危险,在没人引路的情况下行程近万里,旅途艰难险阻自不必说。朱士行终于来到于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西行求法的第一位僧人。

于阗国是佛教东弘的必经之地,所以集中了大量的大乘经典。朱士行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放光般若经》梵文原本,“写得正品梵书胡本九十章,六十万余言。”他让弟子将真经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但当朱士行抄好经文即将送回东土时,却出现了麻烦。当地小乘佛教认为此经不是正宗的佛教经典,如由汉僧传人内地,就会惑乱佛法,使信徒们奉行左门旁道。这种佛教宗派的斗争一直闹到国王那里,于阗国王又听信了这种说法,就不许将《般若经》送出。朱士行在万般无奈之下,向国王提出以烧经誓断,如果火不焚经,则证明是真经,应允许带往中原。当他在国王面前点火烧经时,此经居然火烧不燃,观望的众人无不大为惊异。这时国王答应将经送出,才了结了一场纠纷。

二十年后的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朱士行弟子法饶等从于阗将经卷送往洛阳,后又转至陈留仓垣水南寺,由河南居士、印度僧人竺淑兰等译成汉文。

朱士行为了佛教文化的交流,一直没有离开于阗。他虽然没有抵达佛教策源地印度,但他以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和坚贞不渝的人格力量,为西行求法开拓了道路,激励着东土的后来人。

朱士行以八十岁高龄圆寂于异乡,实现了他为佛教终生求索而誓志捐身的愿望。尸骨火化,葬于于阗王城附近。于阗人民为这位高僧修筑了一座塔,以示纪念。

朱士行西求佛法首开先河,接踵西行的是东晋时的著名僧人法显。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人。他三岁时被度为沙弥,到20岁受大戒,后学经于长安。他博览群书,对佛教志诚行笃,但学之愈深,就愈发现佛教经律互相矛盾,佛教僧人各行其事。这对献身佛法的法显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他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去寻求真谛,以挽救佛教在中原的危机。

后秦姚兴弘始二年(公元400年),法显与慧景等从长安出发,翻越祁连山,由张掖西行。法显离开长安次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就被迎往长安。法显行至河西走廊之前,与羁留在凉州(今武威)的鸠摩罗什交臂而过。

法显一行经张掖到敦煌,从敦煌出阳关以后,就踏上了通往罗布泊的大沙漠。这被称为流沙河的广袤沙漠,一旦刮起风来,漫天黄沙飞舞,烟云四合,狂风的呼啸之声如地动山摇。最难以应付的是沙漠中日夜间的温差,白天热风酷日,令人昏迷;夜晚气温骤降,寒冷难耐。天上没有飞鸟,地上不见野兽,极目四望,尽是漫漫黄沙,常常迷路。沿途的死人枯骨和牛马骨架就成了引路的标志。

这样的沙漠地带约一千五百里,行走了十七天,才到达罗布泊附近的鄯善国。法显看到这里的土地崎岖而贫瘠。人们的穿着大致与汉地相似,不同的是这里多以毛毡做衣服。“其国王奉法,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天竺法。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是,唯国国胡语不同。然出家人皆习天竺书、天竺语。”

在鄯善国住了一个月,法显一行沿塔里木河西北行走了十五天,到达乌夷国(今焉耆)。因该国人“不修礼仪,遇客甚薄”,如继续西行缺少应有物资保障,与法显同行的几位僧人就返向高昌国(今吐鲁番),欲求行资。法显等少数人则一直往西南行进。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艰难跋涉,“路中无居民,涉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最后沿着和田河道穿越沙漠,到达于阗国时,已在沙漠中走了三十五天。

于阗是西域大国,其景况与沿途小国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民富足。举国奉佛,僧众人数可达数万,皆大乘学。这里的人民居住处,家家门前都修筑了佛塔,还有僧房,提供过往僧人休息,法显等人就住在居民提供的僧房里。

在和田河源流一带的丰饶之地,法显参观了三千僧人“共犍槌食”、“威仪齐肃”的瞿摩帝佛寺,和“佛堂庄严妙好,梁柱户扇窗牖皆以金薄”、装饰富丽堂皇的王新寺,还特意在该国久居三个月,一直等到观看了一年一度盛大的行像节仪式后,才离开于阗国,经叶尔羌河上游的子合国(今叶城地区),开始翻越葱岭。

在帕米尔高原今塔什库尔干一带,叶尔羌河源流地区,法显还参加了该地僧人五年一次的大法会,虽山地严寒,但法会举行得非常隆重。之后开始了雪山危途之行。“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若失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砂砾石,遇此难者,万无一全。彼土人人即名为雪山人也。”看来法显一行没有遇上此难,但攀行的道路也决不轻松,“其道艰阻,崖岸睑绝,其山堆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历经千难万险,法显等人终于越过葱岭,到达新头河——印度河上游地带。

法显在印度、巴基斯坦参观学习,苦读经卷,经游路线主要是印度河上游、喀布尔河下游、朱木那河上游和恒河下游一带。

数年后他从恒河口乘船南下,游学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在这里停留了两年,有一天在游览一座寺院时,看到一件供奉在佛像前的中国南方出产的白绢扇,“不觉凄然泪下满目”,引起他思乡的情怀,于是决计归国。他乘船渡印度河,绕苏门答腊经南海,在青岛登路,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赴建康(南京)定居。从长安西行至在南京开始译经著作,前后经过了十五年。很快法显就写出了《法显传》,又称《佛国记》,这部旅行纪因记载了许多佛事、佛迹,所以被列入佛典。法显作为一个佛学家、游行家、探险家、著作家,为后世舍身西行的取经求法者,树立了一个榜样。北魏时宋云的西行,却是另一派风光,不同于先行的朱士行、法显,也不同于后来者玄奘、慧超。他虽然不是朝廷使者,却有着官派的性质和不同寻常的背景。

宋云是敦煌人,在北魏明帝时就担任过僧官僧都统。宋云远行天竺,与北魏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直接关系。

北魏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与长江以南的南朝隔江对峙。北魏拓拔鲜卑统治者为了争得群众的拥护,不顾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时局,却大肆振兴佛教。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在当时的都城大同之南开山凿窟,历时三十年修成了灵岩寺石窟即云冈石窟。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又下诏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南山修造佛窟三所,历时二十年用工八十多万,建成了龙门石窟。另外,甘肃境内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也开凿于北魏景明年间。北魏末期胡太后临朝执政,更加变本加厉地提倡佛教,大兴寺庙建筑,仅洛阳的佛寺就有五百多所。这样就使洛阳教派众多,西来僧侣也带来许多新说,以致各派都以正统自居,争论不休。为了找到统一各派的正统,也为了向西域各国显示胡太后母仪天下的声威和德政,就选派了宋云、惠生等前往天竺求取真经。行前“胡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向沿途各地赠送,并且还带上了胡太后给各国的公文、诏书。这就使宋云的求法活动,带上了朝廷使者的政治色彩。

尽管如此,宋云的西域之旅也并不轻松。他同样要涉流沙、迎风暴,“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也是吃尽了苦头,才来到鄯善国的。

他从塔里木河尾闾的罗布泊,到和田河的源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对沿途情况作了仔细地考察。在且末城郊,看到“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末耜而田。”而且末城内则“花果似洛阳,惟土屋平头为异也。”这里很少有雨,所以“决水种麦”,且造泥土屋、平屋顶也不怕雨淋。佛寺中的佛和菩萨,“乃无胡貌”,访问故老,说是中原吕光征西域时所造。且末不远是捍麽城(今策勒县境),城南大寺有金像一躯,“仪容超绝,相好柄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当地父老对宋云说:“此像是从南方腾空而来,于阗国王亲来礼拜,然后将像运至国中,途中夜宿时,金像忽然不见了,派人寻找,金像仍回原处,所以就在这里起塔造寺,洒扫供养。人若某处患病,就用金箔贴在佛像相应位置上,就会痊愈。”

后人在此像旁造的佛像和佛塔多至数千,敬献的彩幡也可万计。魏国时的彩幡占半数以上,幡上用隶书写着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等,可见三国时中原汉人在塔里木盆地的活动是很频繁的。

宋云一行在于阗国受到国王的接见,“王头著金冠似鸡帻,头后垂二尺生绢,广五寸以为饰。威仪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张。左右带刀不过百人”。

自于阗国又至叶尔羌河上游的朱驹波国(即子合国,今叶城县一带),该国“人民山居,五谷甚丰,食则面麦,不立屠煞。”这里的人不食肉,风俗语言与于阗相似,文字则使用印度波罗蜜文。

在翻越葱岭时,宋云一行首先来到高山王国汉盘陀国(即渴盘陀国,今塔什库尔干)。“自发葱岭,步步渐高”,“汉盘陀国正在山顶。”城东有孟津河(即今塔什库尔干河,叶尔羌河之一源流),东北流向疏勒国境内。“葱岭高峻,不生草木。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宋云也记载了葱岭上的毒龙池,印证了法显的相同记载。“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法显、宋云所记毒龙系为传说,但他们描述葱岭独特的自然风光,却是一致的和真实的。

宋云自公元518年冬季自京师出发,走了整整一年,于公元5 19年冬季终于到达印度、巴基斯坦一带的古天竺诸国。

宋云、惠生一行在天竺诸国游学五年,于公元522年返回洛阳,各撰“行记”一部,留下了古代塔里木河流域及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宋云之后,以“唐僧取经”著称的,是河南人玄奘法师。

此后,西行取经求法或出任使者而著述西域者源源不断,纷至沓来。著名的有新罗(朝鲜古国)人慧超著《往五天竺国传》、陕西人悟空著《悟空人竺记》、《通典》作者杜佑族子杜环著《杜环经行记》、河北沧州人贾耽著《贾耽四道记》、河南人高居诲著《高居诲使于阗记》、河北大名人王廷德著《西州使程记》等等。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热门推荐
  • 盛世朝凰:国师,哪里逃

    盛世朝凰:国师,哪里逃

    从人人畏惧的魔神到人尽皆知的废物,只需要一个易魂重生。叶家嫡‘少爷’寒冬被推入水池,大难‘不死’醒来,提刀斩人,扬言用血冲晦气。自此,叶家鸡飞狗跳,帝都不得安宁,天下风云起,偏生那人一扭头拜入了国师府。国师大人:拜入国师府,生是国师府的人,死是国师府的鬼,其他人休想染指。星宿:生想做国师榻上人,死想做国师墓中鬼。其他人:“……”一个护短不讲理,一个大胆不要脸,加一起就是又不讲理又不要脸。
  •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本书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遴选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知识精粹,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娓娓道来,力求拉近小学生与国学之间的距离,为大家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真实的亲身抗癌经历;作者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却有对生活浓烈的热爱和眷恋;《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是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的亲身抗癌经历,既描述了癌症病人所经历的心理建设过程,也提出了在治疗中的方案分享和经验教训。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写出了患者本人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以及一位职场女性在罹患重病之后对自身角色的再次审视和思考。书中有对生命浓烈的热爱,有对家人不舍的眷恋,也有对病因理性的分析,对其他患者真诚的告诫。而生活本身,也因为她独特的视角变得更加从容和美好。
  •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艺术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流芳百世,传世名言,启迪心智。《艺术家成长故事》精选了中外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如马神仙马致远、牧童画家王冕、风流才子唐伯虎、书法家祝枝山、辛酸泪笔化巨著曹雪芹、扬州怪才郑板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武林至尊金庸、一代宗师齐白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代画才徐悲鸿、国画大师张大千、浩瀚星海冼星海、贝多芬、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柴科夫斯基、钢琴诗人肖邦、天才多产作曲家亨德尔等,讲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才故事,总结和提炼他们成才的启示与“秘诀”。
  • 绝不为后

    绝不为后

    新婚之夜,帝王中毒而死,皇后纳兰嫣然成了顶罪之人,整个家族满门抄斩。出逃路上,她巧遇他,兜兜转转重回皇宫。再一次步入皇族,她发誓不做刀俎上的鱼肉,定要将所有仇敌血洗。
  • 云深缘浅

    云深缘浅

    纯情校园剧,谁不是一边哭着一边成长,经历风霜终成大人。少女啊,你在现实的社会中将真实的自己包裹在心底,却一直坚守自己,不忘要勇敢善良。
  • 创世星祖

    创世星祖

    造化炉练造化丹造化弄人炼天鼎焚地炼天逆转阴阳昊天锤锤震八荒天地敬仰
  • 穿越之调戏美男

    穿越之调戏美男

    一颗子弹竟然将她送到了古代,不过也不错哦,可以让亲亲大哥传授她内功心法,然后加入大哥的青衣楼,天大地大,江湖任逍遥。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太过逍遥,老天也会嫉妒的,危机伴随着组织的动乱席卷而来,血腥、仇杀、阴谋、陷阱,搞什么嘛?幸好一路走来,结识了古代美男,她绝对不是色女,只不过有点小色色罢了,交心?呵呵,开玩笑,她对古人没兴趣,看着养眼就行,失身?免谈,纵然是古代美男,可她腕上的夺命银丝可不是吃素的,夺命银丝——出手必染血。~~~~~~~~~~~~~~~~~~~~~~~~~~~~~~!!!!!!!!!!!!!!!!!!!!!!!!!!!!!!!!!!!!!!!!!!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11《洞房逃妃》简介:一改之前的虐风。女主独立、自主,睿智、精明,颇有现代女子的坚强、坚韧,即使爱,却从不委屈自己,即使暗夜伤神,却依旧笑容飞扬。爱的深邃,可爱的有尊严,爱的疯狂,却不会失了原则。她的聪慧不亚于任何人,即使那人是公子,她清雅如菊,七窍玲珑心无人可懂。“公子,你知道吗?你总是这样的语调,似乎无欲无求,而偏偏这样的你,让幽幽放不下,公子若成亲了,有了孩子,幽幽即使嫁人也安心,可公子这个样子,偏偏羁绊住了幽幽的脚步。”“若是相公抱怨公子,那样的相公不要也罢。”幽暖烟转过身来,回给白烨一个俏皮的笑容,眼眸眯起,樱唇微扬,甜美的如同当初丁香谷的小姑娘。她依他、恋他、信他,为了他,手起刀落间,血溅三尺,却丝毫没有骇怕,为了他,她搏击商场,周旋在生意和对手间,丝毫不见疲惫。他是她的公子,她可以为了他付出一切,可她不爱他。
  • 缘起三千红尘

    缘起三千红尘

    行走在诸天万界,蓦然回首却不过是个笑话。爱恨情仇徒留一念,败尽不知多少天骄。——邹晓梦
  •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服装店开业准备如何选址、筹划、筹资、起名到经营过程中的商品采购、员工管理、卖场装饰布局、陈列以及怎样有效地进行商品销售推广、导购、定价、商品分类等店铺相关工作有机结合。本书旨在启发和唤起广大服装店店主赚钱的潜能,用智慧巧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