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000000037

第37章 理念未雨绸缪,居安思危(2)

为了应对这场寒流,华为选择了逆势扩张。公司一方面强制性地抽调优秀员工到海外去,迅速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另一方面大规模招聘人才(全年共招聘5000人),在研发上向高端路由器和无线通信网络领域发起冲击,以期用性能价格比的优势在国外市场打击寒流中的竞争对手,进而弥补国内市场的萎缩,维持企业的高速发展。

这种逆势扩张,比华为前13年国内电信迅猛发展时期的扩张,更加残酷,需要增加投入才可能保住原有份额,于是对现金流的把握变得异常重要。为了给过冬提前准备一件厚厚的“棉袄”,2001年5月,华为与爱默生电气公司签下协议,将华为电气以65亿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对方。任正非在2002年的讲话中透露了出卖安圣的真相:“我们现在账上还有几十亿现金存着,是谁送给我们的,是安圣给我们的这个棉袄够我们穿两年的啊!我们和别的公司不一样,我们现在心里还没有多大的压力,我们今年的工资肯定够发,明年的工资肯定也够了,就是没有销售额也够了。”

但是,市场比华为想像的还要严峻:2001年的计划销售额是370亿一380亿,但年初就下调了11O亿一120亿。全年完成销售额255亿元,基本完成了计划。但是到了2002年5月,国内销售下滑了17%,尽管海外上升了210%,5月底之前共完成了100多亿的销售,但是全年下来并没有实现财务“一定要完成300亿销售”的目标,而是230亿元,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海外业务营收为5.5亿美元,也低于先前预计的6.7亿美元,,虽然出现了暂时的困难,但由于华为早有准备,因此并没有像别的企业那样一蹶不振,在经历厂01、02年的下跌以后,到03年,华为注重研发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拓,使得华为在国内市场迟迟不能复苏的情况下,重新活跃起来,并且借助于海外3G业务的发展,为国内3G业务的开展锻炼了队伍,打下了基础,不仅成功的度过了这场寒冷的冬天,而且积蓄了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了准备。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原文摘录: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到破产的地步,我们怎么办?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在和平时期升的官太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目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公司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危机,那么当危机来临的时刻,我们可能是措手不及的。我们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头脑里已经没有危机这根弦了,是不是已经没有自我批判能力或者已经很少了。那么,如果四面出现危机时,那我们可能是真没有办法了。那我们只能说“你们别罢工了,我们本来就准备不上班了,快关了机器,还能省点电。”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研究出现危机时的应对方法和措施来,我们就不可能持续活下去。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看到可能要出现的危机。大家知道,有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公司,确实了不起,但去年说下来就下来了,眨眼之间这个公司就几乎崩溃了。当然,他们有很好的基础研究,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他们还能东山再起。最多这两年衰退一下,过两年又会世界领先。而华为有什么呢?我们没有人家雄厚的基础,如果华为再没有良好的管理,那么真正的崩溃后,将来就会一无所有,再也不能复活。

华为公司老喊狼来了,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狼真的会来了。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怎样提高管理效率,我们每年都写了一些管理要点,这些要点能不能对你的工作有些改进,如果改进一点,我们就前进了。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二、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大涨的惯性结果。记住一句话“物极必反”,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

【感悟中华商魂】

比尔·盖茨曾经告诉他的微软,要时刻怀有“距离破产只有18个月”的危机。

海尔张瑞敏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则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两种理念如出一辙,让我们认识到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竞争和变化是常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生存危机,因此企业必须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居安思危,才能不断寻找到生机,才能不断前行,不断发展壮大。

同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一样,企业的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生存与发展受制于其内在的规律性,虽然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我们尚无法对这些主宰企业生死存亡的规律作出清晰的描述。但纵观企业的发展史,我们所熟悉的企业和不熟悉的企业,成功的企业和不成功的企业,其兴盛和衰败,生存和发展,都直接昭示着这一规律的存在和力量。

任正非这种对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分析和警觉,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使华为成功的避开了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萧条,并且借此机会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厂商;事实证明,无论是调整企业的市场策略,还是出售华为电气给爱默生换取了60亿的现金,都为顺利的渡过电信业的冬天做足了准备。

邵逸夫:及时转型避低潮

邵逸夫,香港著名的实业家,闻名于世的“香港电影大王”,在其一生中,他的邵氏电影公司拍摄了一系列的脍炙人口的电影,在华人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邵氏影业度过了60~70年代的黄金时期后,自然地迎来了80年代的相对惨淡时期。这一时期,地产价格的飞速暴涨,使不少的影院相继垮台,而明星效应的扩大,使得每位名角出台动辄二三百万元,这样电影业就变成了投资大、利润小的难以经营的行业。

同时,随着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再走出’去到戏院看电影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邵氏影城的那些“风月片”、”武侠片”看多了没有什么新鲜感,就使得邵氏影业的观众大为减少。这种惨况,邵逸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毕竟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决不会就此罢休。当年由于上海的被围攻而辗转南洋,远涉欧美,这些困难尚且不足挂齿,现在这些小麻烦算得了什么!

于是邵逸夫决定向电视业进军。这次选择,正如当年选择香港一样,被人们称为是“目光如炬之举”。当时,香港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竞投香港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邵逸夫经过详细的分析,毅然与几位投资者合作,一举夺标,闯进了香港的电视广播领域。1967年底,香港无线电视正式开播,邵逸夫也就从此成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香港无线电台”的董事。

当时无线电视的唯一竞争对手是邱德根的“亚洲电视”。两家公司并驾齐驱,难分伯仲。然而,这种“平分秋色”的局面并不长久。1980年,邵逸夫出任无线电视台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本身又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这样,邵逸夫就身兼影、视两大主席,可谓大权在握,如鱼得水,邵逸夫迎来了事业的又一高峰。

他把“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界的其他精英网罗在门下,荟萃于无线电视台。一时间,无线电视台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纷纷出笼,尤其是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欢乐今宵》,更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内容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十多年来,无线电视台一直以8:2或7:3的收视率比例压倒亚洲电视,雄视整个港岛。

邵逸夫把经营电影的手法再次运用到了电视业。尤其是他把电影明星放进了电视,进人了荧屏,更为吸引观众。然而,电视业在逐渐推广和普及的同时,竞争也格外激烈起来。

实际上,这次转型并不是邵逸夫第一次“目光如炬之举”,之前在电影行业内部,他也能根据市场形势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影的类型,通过这种主动的转型,能有效地避免单一类型电影的风险,并且能领风气之潮流,获取丰厚的利润。

1955年,邵逸夫开风气之先,将电影事业的大本营放在了香港,为自己的电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香港九成清水湾建成“邵氏影城”,这块由他20年前以每平方公尺45分从英国政府手时购得的46英亩荒地,现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城内除了宏大的行政大楼和多座片厂外,还建有一条古装街,两旁尽是多式仿古建筑。影城年产影片50部,约占香港每年拍片总数的一年。正是建设了这个电影基地,使得邵逸夫成就了“电影大王”的事业。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不惜重金,先后拍摄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巨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邵氏兄弟在香港、新加坡推出“每月一院”计划,致力于组建放映国产片的影院网。短短几年,邵氏在东南亚的影院增至130余家。

到了1966年,他觉察到,黄梅调影片已泛滥成灾,于是大胆起用影评人出身的张彻,执导新派武侠片《独臂刀》,结果大爆冷门,上映一周的票房突破100万元,刷新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票房记录,并掀起了新的武侠片的狂潮。

1971年,邵逸夫将邵氏史弟(香港)有限公司上市,面值两元的股票,以六元的价格,升四元让公众认购。1972年、1973年香港掀起股票狂潮,邵氏股价上升至33元,1973年股崩之前,邵氏更是大送红股,这一段,邵氏大赚特赚了一笔。

随后,邵逸夫用所赚之钱,大量购买地皮,并购入香港电影的股份,将公司业务多元化。目前,单是邵氏片场,已拥有面积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随着地产价格的飞升,令邵逸夫跃居香港十大富翁之列。据香港《明报》估算,邵氏资产目前已逾百亿港元。

“邵逸夫先生身兼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与香港电视(无线)有限公司两大影视企业之主席,一贯以发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他从事电影事业五十多年来,摄制之电影数以千计,对中华电影有莫大之贡献。”

【感悟中华商魂】

邵逸夫在经营电影事业的过程中,很注意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来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从而避免被观众和市场抛弃,这种未雨绸缪的经营作风,也是他能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其实任何企业家都应该这样,在变化之前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地预测和应对变化,这样企业才会不断地走向卓越,青春长驻。相反故步自封,则很有可能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夭折。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为百年老店但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市场的容量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竞争就必然有淘汰。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市场和客户的变化,适应企业经营管理规律与发展趋势,适应竞争对手的变化。这里的适应,就是变化,就是变革。企业如果不能做出这种适应,或者固守以往的成功模式,结果必然走向失败,从而使企业走向没落。

春兰:顺境中思安危

1994年,位于江苏小城泰州的春兰空调战胜广东的华宝空调,跃居行业第一。据其老总陶建幸回忆,当时春兰空调最高时1年赚了18—20个亿。十年奋、斗,令人刮目相看的春兰集团终于坐上了中国空调业龙头老大的宝座,并且成为世界七大空调生产基地之一,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同类推荐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华为非常道

    华为非常道

    《华为非常道》围绕成功组织3S模型展开分析,核心是领导力。作者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经验体会,提炼总结了成功组织3S模型。《华为非常道》以华为为样本进行案例研究,但最终要回答的是如何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有领导力的企业家;如何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让全世界避免危机的不断发生;在投资选择时该选择具有什么样特征的企业和企业家,等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华为非常道》所阐述的健康的组织思维、投资思维和财富思维,对正在路上远行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

    本书不仅是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典籍,同时也是一部关于人类愚行的总记录:荷兰人为了郁金香球茎而神魂颠倒;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投机狂潮;以理智著称的英国人陶醉在“南海泡沫”中无力自拔;女巫、炼金术士、圣物崇拜纷纷登场……人类群体中永不缺乏癫狂情绪或莫名其妙的群体不理智行为,而这一切都源于人性中无法抑制的贪婪欲望。
  • 懂得带人,你才能赢得彻底

    懂得带人,你才能赢得彻底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以对人的观点为基础,而人是穿裤子的猴子,裤子的明显特征是约束,那么该如何约束这些猴子呢?最适合的“裤子”要从“机会主义”原理的角度去寻找,本书所要做的就是教你如何缝制最合适的“裤子”,如何从酒与污水定律的原理入手,弄懂管理工作的秘密,在领导工作中赢得彻底。
  • 马云工作法

    马云工作法

    你看到了马云在媒体前的高调,却没有看到他在工作中的低调务实;你看到了阿里不断涌现的精英,却没有看到马云在工作中如何巧妙地管人用人;你看到了马云在管理中的毫不留情,却没有看到他对企业价值观的培育。这是一次对马云工作方法的全方位解读,《马云工作法》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马云,全部干货、实招、超大信息量大。——如果你错过了这本书,错过的将是一堂可能帮助你走向成功的管理课!
热门推荐
  • 傲气九洲

    傲气九洲

    天道灭众生世界一废墟,群雄弑天道火种乃幸存。这是九洲人族不屈奋斗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奋然继起孔子的志业,“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他最真确的写照。《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孟子的观点和想法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远远不是主流,而孟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为当政者及时人所理解,所以孟子要周游各国,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对抗时代。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
  • 娘娘很拽

    娘娘很拽

    睁开眼,她发现自己居然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哈哈!可是为什么她穿的不是自己的衣服,为什么她突然这么壮了,为什么……她成了一个男人……还是那个被她发现了篡位野心要杀她灭口的王爷!然后,转过头,她看见不远处的“自己”正极其气愤地看着她。两人一起掉下悬崖,幸运地没死,却无比不幸运地互换了身体!“从今天起,你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耽误了本王的登基大业,本王要你全家陪葬!”于是,她做起了王爷,他带着她的身体进了王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之大秦光复

    三国之大秦光复

    21世纪的秦江章,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且看他笑耍群雄争霸天下……
  • 正常的漫威与不正常的我

    正常的漫威与不正常的我

    不正常的穿越者,在漫威的日常...............
  • 红妆祸

    红妆祸

    人人都说阮五姑娘胆小娇弱,如一朵芙蓉花。被阮五姑娘揍过的萧珩怒目:那分明是株食人花!阮贞:重活一世的目的,只想虐仇人。萧珩:阮五姑娘,能否在虐仇人的间隙里,和本王谈谈风月?
  • 绝色天下:妃常毒舌

    绝色天下:妃常毒舌

    扫黑女队长,在一次任务中,因为属下的失误导致身中子弹,尼玛,更悲催的是还坠崖了,原本以为这下死定了,没想到连老天都看不过去,居然让她重生了,而且还还……穿越了!林西乐表示,这酸爽无法接受啊!她从高高在上的镇国公绝色千金,沦落到被人追杀,在坠落断崖刹那,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若有来生,定叫那仇人生不如死!琴棋书画!小菜一碟!武艺高强!不在话下!可为何呀?眼前这位冰山美男,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可你能不能别再缠着我?言罢,只听某男厚颜无耻道:救命之恩,应当以身相许。
  • 抓住那个符印师

    抓住那个符印师

    一个没过去记忆,没节操,没朋友,没亲人的四没青年,为了找到过去自己的记忆,毅然成为全天下人都称之为魔鬼的黑暗符印师。被全体符印师敌视?如果整体来说,这是一个洗白的过程。(貌似,好像,大概,可能,或许吧……)(少有的黑色荒诞幽默风格) (作者的心灵寄托,一周内佛性更新,请谨慎入坑) (该文不影响《我不想成为修仙天才》的更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