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21200000014

第14章 产业观察(12)

白酒骨干企业的人士认为,全国白酒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大家可以接受。但是,由于当前的竞争属不平等竞争,且各地都有不同的保护政策,新税制使严格规范的酒厂活不好,甚至活不了;而那些偷逃税款的小酒厂也是死不了,有的可能还会过得更好。骨干企业都有严格的财务制度,严格照章纳税,而对于一些偷逃税的企业来说,新税制对其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却可趁机扩大市场,目前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有效的手段对小酒厂进行有效监控,这只会进一步加深了守法与不守法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为保证国家重要财政来源——白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有关部门还应该尽早为企业“洗牌”制订出“规则”。

首先,要加快国家立法进度、依法治酒,克服地方保护、市场封锁。由于国家统一的规定一直没有出台,地方的规定又不一致,因此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缺乏统一协调、执法力度不够,致使酒类的产销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各方面对酒类立法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国家尽快进行酒类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酒类产销目前的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这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全背离。由于新税制的执行,白酒产品提价,但那些偷逃税的企业或受地方保护主义“庇护”的企业,却没有动作,导致骨干白酒企业的利润下降,销售困难。2001年4月以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开展,以及不断创造的骄人战绩,把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对于酒类行业打破地区封锁、进行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可能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其次,严格当前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全面清理整顿,压缩过大的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行业效益。实行许可证管理是对企业资格和行为的管理,是全行业管理,不限制身份,任何经济成分的企业只要具备资格就可以进入酒行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正在进行白酒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要达到监管的目的,就必须严格标准、严格管理,首先是资格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资金、技术、人员、场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在规模、工艺、质量、环保和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其次是行为规范,要求企业的生产、批发、运输和管理等方面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必须按章纳税。凡在资格和行为上达不到要求或标准降低,就要通过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处罚或行业禁入。只有这样,才能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才能最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行业的效益,才能达到“洗牌”目的。

再者,加强税收征管,发挥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以利于优胜劣汰。税收征管,可以对管理规范、规模较大、效益好的企业产生促动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还是小型企业的白酒行业来说,税收征管的力度只会被这些无序的小企业“化解”,最终还是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因此,要达到目的,还是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严格准入条件,严格税收,使那些效益差、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被“洗掉”——自然淘汰,同时配合税收部门做好管理监督工作,使酒类行业这一可以也应该为国家财政积累资金的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加强行业管理,更好地为企业、为政府服务。行业协会是国家了解行业信息、对行业进行管理的中介组织和重要力量,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以及国内外的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可以使行业更好地发展。新税制实施中的问题,白酒企业可以及时向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反映,协会把企业的意见反馈到有关政府部门,以使政府部门做好决策。

(原文发表于2001年9月26日《华夏酒报》)

五毛的从量消费税给白酒企业带来什么

从2001年国家出台白酒每瓶五毛的从量消费税,白酒企业一直为此叫苦不迭,五毛的从量消费税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给规范守法白酒企业造成种种困难。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为此经过多次调研,以及召开大中型骨干企业座谈会,多次将“实施五毛的从量消费税”情况向国家有关财税部门反映企业的呼声。那么,五毛的从量消费税到底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什么?

一、扶大不明显,限小不成功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酿酒行业的骨干中坚,这些企业设备、工艺、技术、管理、治理污染等方面有优势,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经济效益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些企业兴衰决定着行业和产业的兴衰。但实行从量消费税以后,生产低价白酒对于依法纳税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无利可图,只得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压缩产能。据调查,“五粮液”酒厂、“兰陵”酒厂等上万人的企业,已有上千人的熟练工被迫下岗;“沱牌”酒厂,原有从业人员一万多人,现已有65%的下岗;河南省的“仰韶”酒厂过去有8500人,现在只剩下几百人。大量的下岗人员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社会稳定。

据统计,2000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量为476万吨,全国白酒产销量为72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销量的66%。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量为311万吨,全国白酒产销量为74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销量的42%。三年间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增加了60%。从绝对产量看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比2000年少产酒165万吨。而全国产销量比2000年增加20万吨,合计增近200万吨。这说明开设从量消费税以来,非规模企业的产量新增20万吨,同2000年非规模企业253万吨的产量比,相当于翻了一番。

据悉,自2001年以来,江苏、山东、山西、安徽、河南、四川等产酒大省每省约增加作坊式小酒厂1000家-3000家不等。这些企业大部分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质量不稳定、工业污染严重,大大降低了酿酒行业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阻碍行业集中度和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扶优限劣成为纸上空谈

众所周知,优质产品是优秀企业生产出来的,生产优质产品要靠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质量管理,齐全的检测设施,优秀的技术人才做保证。

但实行从量消费税以后,骨干企业为了生存,只好牺牲市场换效益,大量压缩中低档产品产量,力推高价位产品。不仅形成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而且受社会购买力有限,高端市场空间狭小的制约,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只好拼广告、拼包装、拼促销,导致和引发过度的市场竞争,助长恶性促销、过度包装、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使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长此以往,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将日趋下降。

过去,在白酒行业有句老话,叫作“高档产品树形象,中档产品创效益,低档产品占市场”,据估计规模以上企业的中低档产品产量市场占有接近70%。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对中、低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质量管理十分重视。但到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全部产量约占全国产销量的40%,其中绝大部分是中高档酒,低档产品的份额已经微乎其微。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占总产销量60%的,售价在5元左右的酒类产品大都不是大中型企业生产的。我们不能说目前市场上的低档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但是就其生产者的装备水平,检测能力,其质量保证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低档产品又消费在市场、质检监管能力弱,消费者健康意识低的城镇乡村,这无疑给低档白酒消费市场的消费安全造成隐患。

三、税收增加不明显

由于税赋加重,以及征管不力等原因,导致国家税收并无合理增加。以规模以上企业的税收情况为例,2000年税收总额为84.25亿元;2004年为100.10亿元,增收不足26亿元。实际上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就增加100个亿,仅消费税也应增加20个亿左右,加上增值税收入肯定要大大高于26亿元。按年产酒700万吨计算,全国每年还应多收70亿元的从量消费税,但实际并没有收到。

针对财政部办公厅草拟的《关于白酒消费税政策调整意见》中“白酒消费税的定额税率暂维持每斤0.5元不变”的调整措施,酿酒企业普遍认为政策的初衷是通过税收杠杆达到扶优限劣、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等目的。但从这几年来的执行情况看,从量消费税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不仅不能扶优限劣,扶大限少反而加重了骨干企业的负担,助长了违法小酒厂的泛滥,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应该取消。

(原文发表于2005年6月2日《华夏酒报》)

聚焦白酒消费税

近来,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最大的热点莫过于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在经历了一番沸沸扬扬的大讨论后,如今,白酒行业还有一大群眼睛在迷茫地观望着、等待着消费税新政实施后的影响,中小企业还在涨价与不涨价的煎熬中挣扎,部分企业顶着国家税务总局禁止借此次消费税计价调整而涨价的要求而涨价,忽视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与长远利益的影响。

可以说,在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实施一个月以后,经过国家税务总局几次对白酒行业所采取的举措进行解释之后,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已经慢慢开始进入执行期,第一批次的大型企业也完成了消费税核准。但是,当前白酒行业对于此次消费税调整仍然缺乏一个宏观而专业的解读,缺乏专业指导企业应对此次调整的一个完整的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分析体系。

纵观之前业内外的诸多报道,没有对企业形成正面的引导,却对国家宏观政策制定部门造成压力。因此,全方位解读白酒消费税计价调整,为企业正确理解和适应消费税新政建言献策,助推白酒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白酒消费税的前世今生

在经历过白酒企业“涨声一片”、媒体宣传从“白酒消费税调整”到“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转变、国家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一系列阶段之后,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逐步在企业、消费者面前“揭开红盖头”,从争论中逐步付诸实施。正确认识白酒消费税计价价格调整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白酒消费税的诞生

我国消费税于1994年开始实施,是政府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从批发商或零售商征收。烟、酒及酒精,都在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之内。

我国消费税目前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征收:生产环节、进口环节、销售环节。对国产白酒主要在生产环节征收,对白酒的出厂价进行课税。

目前,我国的消费税按“价内税”的方式征收,税金包含在商品的零售价中,由厂家代为缴纳。“价内税”的方式也给税务计算造成一定难度,价格构成不透明,难以掌握价格和税率,不能形成直观的价税比率。消费者在实际购买烟酒等商品时,很难知道自己缴了多少税金,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纳税的,因此,不利于达到抑制消费的目的,不利于引导烟酒行业的发展,实现对烟酒行业的调控。

(二)白酒消费税的几次调整

我国的消费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近些年来,像其他税种一样,根据税种实施和当时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2001年增加从量税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就根据当时我国消费税实行的情况,通过论证1994年消费税实施以来,酿酒企业存在规避消费税的现象和酒产品计税价格偏低的现象,为实现与国际上对酒类消费税征收惯例接轨,解决对酒产品只采用定额征收办法导致不公平税负的现象,平衡酿酒企业税负,保护国家税收,对消费税进行了调整。

2001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01]84号联合发文,将白酒消费税调整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即对以粮食和薯类为原料生产的白酒,在维持原25%和15%比例从价计税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每500克白酒0.5元的从量征税,同时停止企业外购已完税原料酒和酒精的税款抵扣。

总体来讲,2001年消费税调整,是国家为实现消费税更好征收,更适合国内税制,加快与国际接轨而进行的调整,是国家清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消费税调整,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保护主义,对酿酒行业进行了指导和规范。

2006年改为统一税率

2001年白酒消费税调整之后的几年里,我国白酒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依然比较混乱,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白酒生产和流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税收控管缺乏有效手段,税收流失比较严重;二是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实行差别税率形成税收漏洞,增加了税收控管的难度。因薯类白酒税率低,为企业钻政策空子提供了条件,成为企业避税的一个渠道。为解决白酒行业中的现实问题,国家对白酒消费税进行第三次调整。

同类推荐
  • 21世纪资本新论

    21世纪资本新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正陷入破产和革命的前奏,《资本论》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切中要害,直指本质。本书通过对《21世纪资本论》的进一步引申和解读,给出了解决方案,认为资本在21世纪有两层含义:其一,用货币资本推动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构建消费生产的平衡性;其二,用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构建共产、共享的人类美好家园,其实质是人学的复兴和回归。只有以人本资本、消费资本来指导货币资本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才能具有生命力、延续性、革新化。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中国经济2017

    中国经济2017

    产能过剩、资本过剩、模式过剩……过剩成为全球趋势,经济发展如何找到“新大陆”?中国经济陷入“冰火两重天”,让人如坠云雾,其复杂性是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抄合围”的综合结果,是历史“积病”的积劳成疾,是改革操之过急后的乱象叠加,也是超大国体背后的“众口难调”。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围点在哪里,其未来又在哪里?只有改革落地、创新理念,才能破解中国经济复杂局势。2017年正值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科技产业、电影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的火爆,能否将中国经济推回快车道,让人充满期待。
  • 大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大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本书贯通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具体阐述了各个区块战略布局,展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详细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思想与实践,以及未来十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内容系统全面,结构完整科学,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不仅适合我国区域发展的地方领导,也适合大专院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师生,以及区域发展研究者使用。
热门推荐
  • 墨先生官宣吧

    墨先生官宣吧

    “墨御爵,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真乖,回家”..................“墨御爵,手疼”“来,吹一吹就不疼了”..........................“墨御爵,宝宝太丑了” “乖,随你” 重生后智商为负的苏夏遇上化身为狼的墨御爵将会再次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莫格西首创现言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
  • 女总裁的修罗战神

    女总裁的修罗战神

    我已修罗,重归故土。总裁未婚妻班花女朋友以及我所爱之人,我定会让你们不再受人欺辱。
  • 步点地带

    步点地带

    在这里,没有华丽的魔法,没有仙法的存在,只有的是你想不到的东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唐秘录

    玄唐秘录

    看书十余载,激情渐失,写本庙堂武侠给自己,仅此而已,没穿越,没bug,第一次写书,更新不会快,断更也属正常,但不会烂尾,毕竟是自己的一个理想,主角叫李玄一,希望被我写的人够聪明,性格够坚强,师门够强大,一步一步变强,有一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文性格,胸襟宽广,谨慎不张扬有内涵!
  • 命运之幻界大陆

    命运之幻界大陆

    身怀逆天游戏系统,足踏万年幻界大陆。特殊天赋,绝迹功法,巅峰武技,极品装备,上古神宠……神秘系统让你傲视群雄。特殊的身世,未知的穿越,柯源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秘密?一环又一环的神秘任务,指引的是否真的是回家的路?命运系统之幻界大陆,既是虚拟,又是现实。
  • 林深未见鹿

    林深未见鹿

    林深没有见到鹿先生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女孩——大学刚毕业、工作一般般、感情不顺利……林深偶然间发现自己家隔壁住着的干净清秀的少年鹿然竟是一只鹿妖,而且就在自己工作的科研所里做实验!一次实验室事故,林深在救鹿然的时候误吞了鹿然炼的五魂珠,危及性命。林深为了自救,鹿然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一段神奇的旅程就此开始了。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作品,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讲述的是美国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演绎了一场黑暗、迷乱的伦理剧。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书中多视角、意识流手法的经典运用。本书名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句台词:“生活就像傻子讲的故事,满是聒噪和狂怒(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的主题也在被这句台词说中。
  •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文艺暖男新鲜旧情人,睽违三年后最新力作。一部让你“感怀旧时光,寻找新开始”的暖心之作。一部道出你心声的青春纯爱集:用整段青春去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奢侈的事。谁的青春不值得回味?你是否也曾在一个寂寂深夜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抹眼泪?30个纯美故事,让你动情动容,让你感慨:很庆幸,在美的年华,我们可以拥有同一段回忆。那时年少,有人说你不懂爱,可是你还是去爱了。不为别的,只为给今天的你留下这段微微疼痛却刻骨铭心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