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8300000007

第7章 民国初年(节选)(2)

我和大伯母谈话时,我的侄女一直在旁边听着。我走出房间以后,她也赶紧追了出来。她向我伸伸舌头,很淘气地对我说:“婆婆太老了,看不惯这种变化。”一个月之后,这位老太太终于离开这个疯狂的、不断在变的世界。

接着我去拜望三叔母。她的年岁也不小了,身体却很健壮。我的三叔父有很多田地,而且养了许多鸡、鸭、鹅和猪。三叔母告诉我一个悲惨的故事。我的一位童年时代的朋友在上海,做黄金投机生意,蚀了很多钱,结果失了业,回到村里赋闲。一年前他吞鸦片自杀,他的寡妇和子女弄得一贫如洗,其中一位孩子就在皂荚树下小河中捉虾时淹死了。

三叔母捉住一只又肥又大的阉鸡,而且亲自下厨。鸡烧得很鲜美,鸡之外还有鱼有虾。

三叔父告诉我,上一年大家开始用肥田粉种白菜,结果白菜大得非常,许多人认为这种大得出奇的白菜一定有毒,纷纷把白菜拔起来丢掉。但三叔公却不肯丢,而且廉价从别人那里买来腌起来,腌好的咸菜香脆可口。这位老人真够精明。

小时候曾经抱过我的一位老太婆也到村子里来看我。她已经九十多岁,耳朵已经半聋,却从她的村子走了四里多路来看我。她仔仔细细地把我从头到脚端详一番,看我并无异样才安了心。她说,这位大孩子从前又瘦又小,而且很顽皮,他曾经在他哥哥的膝头咬一口,留下紫色的齿印,结果自己号啕大哭,怪哥哥的膝盖碰痛了他的牙齿。

“你记不记得那两位兄弟在父死之后分家的事?”她问我。两兄弟每人分到他们父亲的房子的一个边厢,又在大厅的正中树了一片竹墙,把大厅平分为二。

一位兄弟在他的那一半厅子里养了一头牛,另一位兄弟气不过,就把他的半边厅子改为猪栏来报复。他们父亲留下一条船,结果也被锯为两半。这两位缺德的兄弟真该天诛地灭!后来祝融光顾,他们的房子烧得精光。老天爷有眼的!

他们把那块地基卖掉了。一位在上海做生意的富商后来在这块地上建了一座大洋房。洋房完工时,她曾经进去参观,转弯抹角的走廊、楼梯和玻璃门,弄得她头昏眼花,进去以后简直出不来。她试过沙发和弹簧床,一坐就深陷不起,真是吓了一大跳。最使她惊奇的是屋主人从上海买来的一架机器。轮子一转,全屋子的灯泡都亮了,黑夜竟同白昼一样亮。

管机器的是她邻居的儿子。他是在上海学会开机器的。她做梦也想不到这位笨头笨脑的孩子居然能够拨弄那样复杂的一件机器。她离得远远的看着飞转的轮子,惟恐被卷进去碾成肉浆。

她还注意到另一件怪事:厨房里没有灶神。这一家人而且不拜祖先。厨房里没有灶神,她倒不大在乎,但是一个家庭怎么可以没有祖宗牌位?据说屋主人相信一种不拜其他神佛的教。她可不愿意信这个教,因为她喜欢到所有的庙宇去跑跑,高兴拜哪位菩萨就拜哪位。她倒也愿意拜拜屋主人相信的那位“菩萨”。

因为上一年夏天她发疟疾时,那个“庙”里的先生曾经给她金鸡纳霜丸,结果把她的病治好了。但是她希望也能向别的菩萨跪下来叩头,求他们消灾赐福。

她说她穷得常常无以为炊,饿肚子是常事。我父亲已经每月给她一点米救济她。但是她的小孙女死了父母,现在靠她过活,因此吃了她一部分粮食。我拿出一张二十元的钞票塞在她手里。她高高兴兴地走了,嘴里咕噜着:“从小时候起,我就知道这孩子心肠好,心肠好。”

有一天傍晚,我去祭扫母亲的坟墓,坟前点起一对蜡烛和一束香。没有风,香烟袅袅地升起。我不知不觉地跪倒地上叩了几个头,童年的记忆复活了,一切恍如隔昨。我似乎觉得自己仍然是个小孩子,像儿时一样地向母亲致敬,我希望母亲的魂魄能够张着双臂欢迎我,抚慰我。我希望能够依在她怀里,听她甜美的催眠曲。我的一切思想和情感都回复到童年时代。母亲去世时我才七岁,因此我对母爱的经验并不多,也许想象中的母亲比真实的母亲更温柔,更亲密。

至少,死去的母亲不会打你,你顽皮,她也不会发脾气。

从村子里到火车站,大约有三里路,中间是一片稻田。车站建在一个平静的湖泊岸旁,这个湖叫牟山湖,土名西湖,是一个能灌溉好几万亩田的蓄水库。

湖的三面环山,山上盛产杨梅和竹笋。我步行至车站以后就搭乘火车到曹娥江边。铁路桥梁还没有完成,因为从德国订的材料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迟迟未能到达,所以靠渡船渡江。通往杭州的铁路工程也因缺乏材料停顿了。从此到杭州的一大段空隙由轮船来衔接。多数旅客都愿意乘轮船,因为橹船太慢,大家不愿乘坐,所以旧式小船的生意非常清淡。

傍晚时到达钱塘江边,再由小火轮渡过钱塘江,只花二十分钟。我中学时代的橹摇的渡船已经不见了。

日落前我到了杭州,住进一家俯瞰西湖的旅馆。太阳正落到雷峰塔背后,天上斜映着一片彩霞。一边是尖削的保俶塔在夕阳余晖中矗立山顶,它的正对面,短矮的雷峰塔衬着葱翠的山色蹲踞在西湖另一边的山坳里。玲珑的游船点缀着粼粼起绉的湖面。鱼儿戏水,倦鸟归巢,暮霭像一层轻纱,慢慢地笼罩了湖滨山麓的丛林别墅。只有缕缕炊烟飘散在夜空。我感到无比的宁静。时代虽然进步了,西湖却妩媚依旧。

但是许多事情已经有了变化。我的冥想不久就被高跟鞋的笃笃声粉碎了,一群穿着短裙、剪短了头发的摩登少女正踏着细碎的步子在湖滨散步。湖滨路在我中学时代原是旗下营的所在。辛亥革命铲平了旗下营,后来一个新市区终于在这废墟上建立起来,街道宽阔,但是两旁的半西式的建筑却并不美观。饭馆、戏院、酒店、茶楼已经取代古老的旗下营而纷纷出现,同时还建了湖滨公园,以便招徕周末从上海乘火车来的游客。杭州已经成为观光的中心了。

我在十多年前读过书的浙江高等学堂已经停办,原址现已改为省长公署的办公厅。从前宫殿式的抚台衙门已在革命期间被焚,在市中心留下一片长满野草闲花的长方形大空地。

革命波及杭州时不曾流半滴血。新军的将领会商之后,黑夜中在杭州街头布下几尊轻型火炮,结果未发一枪一弹就逼得抚台投降。新军放了把火焚毁抚台衙门,算是革命的象征,火光照得全城通红。旗下营则据守他们的小城作势抵抗,后来经过谈判,革命军承诺不伤害旗下营的任何人,清兵终于投降。旗人首领桂翰香代表旗下营接受条件,但桂本人却被他的私人仇敌借口他阴谋叛乱抓去枪毙了。新当选的都督汤寿潜是位有名的文人,对于这件卑鄙的事非常气愤,闹着要辞职。但是这件事总算没有闹僵,后来汤寿潜被召至南京,在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之下担任交通部长。

旗下新市区的东北已经建了五百间平房,安置旧日旗兵的家属。有些旗人已经与汉人熔于一炉而离开了他们的安置区。几年之后,全体旗人都失去踪迹,一度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已经与过去的被统治者汇为一流了。旗人从此成为历史上的名词,他们的生活情景虽然始终回旋在我的记忆里,但是有关他们的故事已经渐渐成为民间传说。至于清朝的崛起与没落,且让史家去记述吧!

从前的文人雅士喜欢到古色古香的茶馆去,一面静静地品茗,一面凭窗欣赏湖光山色。现在这些茶馆已经为不可抵御的现代文明所取代,只有一两家残留的老茶馆使人发怀古之幽情。这种古趣盎然的茶馆当然还有人去,泡上一杯龙井,披阅唐宋诗词;这样可以使人重新回到快乐的旧日子。我曾经提到杭州是蚕丝工业的中心6若干工厂已经采用纺织机器,但是许多小规模的工厂仍旧使用手织机。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已经成立,里面就有纺织的课程。受过化学工程教育的毕业生在城里开办了几家小工厂,装了电动的机器。杭州已经有电灯、电话,它似乎已经到了工业化的前夕了。

我大约逗留了一个星期,重游了许多少年时代常去的名胜古迹。离商业中心较远的地方,我发现旧式生活受现代文明的影响也较少。在山区或穷乡僻壤’,旧日淳朴的生活依然令人迷恋。参天古木和幽篁修竹所环绕的寺庙仍然像几百年以前一样的清幽安静。和尚们的生活很少变化,仍旧和过去一样诵佛念经。乡下人还是和他们的祖先一样种茶植桑,外国货固然也偶尔发现,但是数量微不足道。不过,现代文明的前锋已经到达,学校里已经采用现代课本。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虽然生活方式未曾改变,新生一代的心理却正在转变。播在年轻人心中的新思想的种子,迟早是会发芽茁长的。

同类推荐
  •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含蓄却有十分丰富的音乐性,“往往通篇像演说辞、意大利歌剧和汹涌的大海”。他的《草叶集》是19世纪中期美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惠特曼诗选》节选《草叶集》中的优秀篇目,以短诗为主,兼顾长诗。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热门推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文化盛开的一朵文学奇葩,它汇集了古代中东、中亚和其他地区多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在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读者……《一千零一夜》以自己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痛快淋漓的文学语言以及优美、动人、独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色彩,保持着自己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它的成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写成的,而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反复加工、转达、创作的结果。故事最早起源于一部波斯故事集
  • 末日之随身空间

    末日之随身空间

    突然有一天,死党秦菲菲告知,她是从末日重生归来,为了再次迎接末日,秦菲菲和云歆开始找金手指,买种子,准备食材和武器……只是坑爹的,末日降临,这个随身空间居然神秘消失……没法,只得拿钱菜刀当武器,平底锅当防具,开门冲出去和丧尸硬碰硬,阿门,保佑我不要成为炮灰!当末日来临,大小姐秦菲菲和宅女云歆开启了扮猪吃老虎的另类末日人生。(纯属书荒,又来开坑,写的不好,请多多包容!)
  • 相爷大人,夫人在种田

    相爷大人,夫人在种田

    天灾人祸,家徒四壁,爹娘早丧,几个拖油瓶,叔叔小姨伯伯婶婶一个个都想占她便宜,陆兰想仰天长啸‘去他娘的!’。好在甜泉在手,白捡一相公,种地种菜易丰收,治病救人不耽误,发家致富,人生巅峰甚轻松。可有一天陆兰发现一个大秘密,她偷摸摸的跟兄妹几个说:“你们姐夫不是人!”
  • 甜妻来袭:寒少,轻轻宠

    甜妻来袭:寒少,轻轻宠

    “女人,占了我的便宜,是要负责任的。”一场意外,使他们不寻常的相遇。之后,分道扬镳,各不相欠。一场车祸使他们再次相遇,彼此的纠葛越来越深。一向沉稳自持的萧先生,一夜之间化作无赖,想尽办法去接近她。
  •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范

    世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赫赫大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元帝国如同一个大熔炉,把吐谷浑、党项、契丹等民族和部落一一同化,逐渐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无休止的征战、杀戮,元帝国的铁骑将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先进文明的种子播散至世界各处。这个光芒太过炽热的时代虽短,却迸发出不可抑制的创造力、扩张力、竞争力和进取力。在这段时代激流中,霸主、权臣、宿将、名士或杀伐在手,或谋定事成,或金戈铁马,或自守风流,他们的骄傲与迷惘、沉醉与梦碎,织就一幅浸染着血与泪的历史图卷。惊回首,元世祖铩羽西南的狼狈,伯颜失势遭贬的凄凉,赵孟頫如鸟困笼中的挣扎,北方军阀内斗不休的虚耗,大都城破国亡的悲怆……一幕幕鲜活如昨日,仍令人目眩神迷,黯然叹息。
  • 曦闇传记

    曦闇传记

    他们是帝国的最高领导人,也是帝国最年轻的四位领导人,可是,帝国已经不像500年前那样强大,内有叛贼,外有强敌。看他们如何带领帝国重回巅峰。
  • 洪荒第一狂少

    洪荒第一狂少

    远古辉煌,神魔争锋;上古崛起,人王闪耀!武道、机关、玄兵、星相、灵阵……数之不尽的绝世天才横空出世,又纷纷如烟火般神秘消失,人间绝迹。时光冉冉,一名从荒漠古城走出,集诸多技能于一身,神通广大的跳脱少年,于嬉笑怒骂间,以碾压一切的姿态,席卷天下,横扫八方、震烁星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