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48300000099

第99章 枇杷

何家槐

自己最爱吃的水果,除了梨子,就是枇杷了。

这种嗜好完全是与生来的、仿佛在娘胎里,就已学会了吃梨子和枇杷的本领,一点也用不到什么训练,不象吃橄榄或香蕉的那样麻烦。

在年轻时候,梨子是吃透了的,因为好几个亲戚家里全有。每到梨熟的时季,我就带领着堂兄弟们,分头去吃个痛快。这里庄几天,那里住几天,好容易就把一二个月在梨树下面混过去了。回家来也绝对不会空手,不是满篮,就是盈筐,算是亲戚们对我母亲的馈赠,但结果还是被我这个“梨种”代吃了的。

而且等到梨市快完的时候,亲戚们又把一些被鸟啄过的梨子送来,他们说这是最末一次的“尝味”。那种梨子虽则有点儿烂了,却是最大最甜最香,最能引人流涎沫的。

枇杷却就来路狭窄,难以吃到了。我自己家里是从来不种果树的。亲戚家里又刚好缺乏枇杷;市上虽则可以买到门前也时常有小贩挑着叫卖,但母亲从来舍不得买一次。她说茶饭是少不了的东西,水果却是毫无用处的,如果吃出瘾来,那就只有受冻受饿。勤俭是家里一直继承下来的教训,祖父是连孩子们要一个铜子买一个烧饼,也是要把他的那根拐杖打断才甘心的,父亲也对浪费主张绝不容情的人。因此不论怎样口馋,也只能咽咽口沫算了。

我想最苦的,是看到一种心爱的东西,却不能得到手时的焦急。这种经验,我在枇杷的身上,尝得很透。原来我跟母亲是睡在楼上的,只要窗门一开,就可以看到世遂妈园里的一树枇杷,一架葡萄。葡萄倒没有什么,枇杷却使我神魂颠倒了,别说看到那累累的,金黄色的果子,就是在那些果子还是青色的时候,我也是晚上睡不成觉的。夜里老是不安地做着梦。觉得自己早已飞出窗外,爬在那株翠绿色的树上,在密层层的叶丛中摘着枇杷,因为是瞒着园主人和母亲的,所以全身颤抖着,在甜密的快感中夹杂着偷窃秘密的恐怖。及到醒来,我老是迷迷糊糊的摇醒母亲说:“妈,我做了梦来。”白天工作得疲倦了的母亲,只含含混混的应了一声“唔”,马上又沉在酣睡中。但我忍不住不把心中的秘密告诉人家,因此在极度的兴奋中,我又用蛮劲摇醒了她。

“干吗不好好睡觉?”

她有点恼了。

“我睡不着……妈,你听狗叫得多响,恐怕有人在世遂妈的园里偷枇杷,而且,我刚刚做了梦来……”

“人家偷枇杷和你有什么相干?”

“可是,妈,明天我们买点枇杷吃吃,不是好吗?”

“不要发痴,如果再说得高声一点,爷爷准会爬起来敲断你的腿子!”

这种说话是不止一次的,有的时候我竟一连几夜把母亲吵醒,这纠缠使我失去了一部分母爱。祖父的严酷着实使我害怕,他把只偷了几个铜子出去买桃子吃的小叔父追着打的情形,是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心头的,虽则那时候我还只有七岁。他视钱如命,吝啬是他的第二生命,跟俗话说的一样。看一个钱简直像看一个箬帽的,觉得它是硕大无比的样子。但虽是这样,我却还是耐不住,不跟母亲谈些梦话,不管睡在隔壁的祖父会不会听到,因为不这样简直无以自慰。

不知是在晚上听到了我们的谈话,还是觉察到了我在看到枇杷担子时候的贪馋情形,祖父老是凭空地在吃饭的时候说:

“现在要吃枇杷,以后不是要吃人参了吗?”

虽然话是带着讽刺的,他的脸色却阴沉得像雨天云雾,整个脸象猪肚似的挂下来,眼睛像酒杯似的突出眼眶。

“不要吃饭,还是吃枇杷的好吧。”

听到这些话,父亲也是非常严厉的看着我!仿佛我犯了什么过错,否则祖父决计不会这么说我的一一因为祖父是家主,他的话自然是圣旨!

母亲却掩着筷子,向我白白眼,叫我识相点跑开去吃。

那种时候我几乎想哭了,如不是哭起来更要受打挨骂。在家里,小孩子是不能诉苦的,服从是他们的义务,是他们得到大人垂怜和抚爱的代价。因此每次我挨了骂,只自流泪,虽则每次都是受着白冤枉,并没有一点理由。

可是事情终于发生了。

因为想吃枇杷,而又吃不到,所以我的渴望每天都在增进。听说妇人怀孕时,最想吃东西,想这样,想那样,仿佛口里不咀嚼就难过活。害痨病或者伤寒症的人也是这样,愈难得到和愈不能吃的东西,愈想吃。我曾亲眼看过一个伤寒症的患者,在他刚会起床的时候,就想吃鲫鱼,但被医生所禁止,因此他想法偷到了大吃一顿,竟致送了性命。我想我那时想吃枇杷的热烈,怕比这个病人还要过分一点吧。

一整天,我都不离楼的呆在窗前,眺望着那株枇杷。那金黄的颜色,像变成无限大似的,简直浮漾到我的眼前来了,一伸手仿佛就能摸到那些成结成串的果子。我回想着梦境,描摹着吃枇杷时的滋味:又多水,又甜,剥皮,吃肉、去核,是抛了一个又来一个地……我开闭着嘴巴,神经质似的笑着,津津地舔着嘴唇,肚里仿佛有虫在爬,那样的难受。有时想呆了,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甜吧,甜吧?”

接着又用劝导或者责备的口气说:“怎么不捡黄一些的吃?那个有虫,而且还是酸溜榴的!”

那样地想着,突然地一个念头闪过我的心头了一一还是去偷吃。

开始还以为这种念头是可耻的,愚蠢的,但结果却认定试它一次也没有关系。而且像得到一个绝妙的计策似的,叹了一口气,得意洋洋地摇头。于是我仔细地观察起来:那样进园,那样爬树,要那样才不会被人看见。

园门是长年紧闭着的,但我看见近门的地方,有一个墙缺,上面生着狗尾草,时常有一种很可怕的,俗名水骨虫的虫类在墙上爬。平常我很怕那种虫,一看见就会起跳,但这次我却没有想到这层。

“在楼上半天,你做些什么事?”

祖父在走廊上碰到我,敲着拐杖问。那根竹竿他是时常带在身边的,说那是点金的财神棒,所以他老是把它碰碰的敲着砖地。

“在父亲的旧书箱里找本旧书。”

“那才好,不过你可不要把书箱翻乱。”

他说着还笑了一笑,这是难得的。只有听到读书一类的话,祖父才欢喜,因为他自己虽是由贫农出身的富农,可是他要我们读书,因为他说一个家庭要繁荣,不但要耕,而且要读,读书是跟买田置地一样重要的。

看到他脾气还好,我鼓起勇气向他要求:“爷爷,让我到外边玩玩。”

“去吧,却不准闹事,闯了祸回来,得提防你的脚骨!”

我连声应是,拘拘谨谨地走向大门,仿佛很听话似的。但一走出门,我就拔着脚跑了。世遂妈的园子就在我家后面,横过一条小巷就是那扇陈腐的园门。

我把它轻轻一推,希望它会倒掉,但没有用。于是慌忙地向周围一望,看见没有人,园里也是静静的,使我鼓起了勇气。墙十分低矮,爬进去倒很容易,可是爬树却是困难的。

经过了许多曲折,我终于达到枝头,隐在树叶中拼命的吃,没有一点选择的,差不多连皮带核的,只要是枇杷就放进口里,咀嚼也忘掉了,一骨碌吞下肚去就算,会不会生病更是计较不到,甚至有虫的也吃进去了,那种急性的吃法,我现在还能如同亲身经历似的回想起来,仿佛肚里满是枇杷核,枇杷汁似的,膨胀得非常难受。

正当吃得过瘾了,预备下来的时候,忽然听到世遂妈的声音:“是谁呀!是谁呀!”

本来我已有一只脚伸出茂密的枝叶外面,听到这声音一慌,连忙想把脚躲回,但一个落空,嘭啦一声的跌下来了。

伤势自然很重的,因为我一连几天不还魂,只是昏沉沉的睡觉,觉得遍身都十二分疼痛。醒来的时候,看见祖父和母亲都坐在我的床前。

“他脚上扭伤了一块骨头,再想法替他医医才好。”

祖父严厉地、野蛮地看着母亲:“你替倒门楣的儿子医病?这点钱宁愿拿来吃饭!哼,这次不跌死……”

他骂着,敲着竹拐杖,愤愤地走开了。因此母亲再不敢提一句请大夫的话,随我自己痛得死去活来。她虽则爱我,但在祖父的威严下,敢多说一句话吗?

在床上睡了几个月,我才能起来,多谢天,虽则睡得这么久,却还没有烂了半个身体!可是那块扭伤了的骨头,却不折不扣地便栽破了脚,变成了残废了。

那回不曾跌死真是奇怪的,我自己觉得不可思议,大约祖父也要不胜快快吧。

同类推荐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徐志摩散文》属于“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本书收录的徐志摩的著名散文有《泰山日出》、《落叶》、《秋》、《天目山中笔记》、《泰戈尔》、《我的祖母之死》、《情书一束》、《西湖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鲁迅的鼻子

    鲁迅的鼻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价买草、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防盗绝招、我的朋友杨金远、吹牛的雅与俗、致北京交警一把手、我是这样变俗的、作序与穿超短裙、南湖公园、妈祖作证:钓鱼岛自古是我们的、春天的期待、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等。
  •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这是一本倡导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生活之美的书,不过它的涉猎范围更广,从经典电影中、从经典的书籍中,以及平常的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来阐释与美有关、与不慌不忙地生活有关的内容。学会理解不同,学会在生活中做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这也是在有意识地倡导的一种精神行为,女人借由这些不同于自己生活的书籍和电影来成长,学会理解,学会热爱生活的途径。
  •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是作家严歌苓的散文集,收录了目前为止她发表写作的所有散文以及演讲稿。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波西米亚楼、非洲札记、苓珑心语、创作谈。波西米亚楼的部分主要是讲述了严歌苓在海外生活多年,从留学到结婚中间发生的种种故事;非洲札记主要描写的是严歌苓跟随外交官丈夫出使非洲,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苓珑心语则是严歌苓在创作她的小说时发生的一些故事;而最后一部分创作谈是她在各个大学颁奖礼所作演讲的文字整理。总的来说,《波西米亚楼》是严歌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时间跨度很大,内容范围涵盖也很广,非常真实展现了严歌苓生活的经历以及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狼王的宠物王妃

    狼王的宠物王妃

    人家穿越怎么坏是个人样,她却穿成了只雪白的狐狸。为变回人形,成了狼王掌中的宠物,在他安排下入天阙,机缘巧合之下,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殊不知,狼王费尽心思,就是为了重返天阙.。皇宫里美味珍馐,金银财宝尽收囊中,日子过得安逸逍遥。狼王突然召唤她说:“小狐,知道你为什么变成如今这般天地吗?”“为什么?”他一掌将她拍飞出去。“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查去。”“我知道,和你废什么话。”狼王摸着她雪白的身子,她脸一红,蹄子踢在他脑门上。“男女授受不亲,快滚开。”狼王一笑,把她的两只蹄子握在他手中。“小狐,你变成人指定是个大美女。”她一个臭屁蹦在了他脸上。“大美女你个头,熏死你。”
  •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她来自21世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上班族……意外穿越,怎么就穿着红嫁衣躺在冰河上?躺枪……卧槽……不是杀手,不是特工,不是神偷,肿么办?不怕,她有神兽小弟几枚,狗腿子一推,桃花一箩……某腹黑妖孽男委屈道:“娘子,不要再给我惹桃花了,我掐得手都酸了”某女笑意盈盈的道:“哦,这样啊,我看你掐得不亦乐乎嘛……”………且看弱妹超强逆袭,灭渣男渣女,披荆斩棘破千年阴谋……逐步跨上强者之巅,颠覆天下,翱翔九天。
  • Swan Song

    Swan So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见我的刀了吗

    看见我的刀了吗

    沙雕爆笑文。文笔渣,入坑谨慎。林三木,许逢春。枯木逢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源赋世界

    源赋世界

    源赋认知——只属于你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个人的判断标准,个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你的源赋认知直接决定你源力转生的结果——源赋不同的源赋拥有不同的威力和作用。你的源赋认知越清晰、越稳定,就越能发挥出源赋原本的威力反过来说,你的源赋认知一旦开始动摇,发生了扭曲,就难以发挥出自己原有的实力你的源赋认知越强,源赋未来进化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能够成功源力转生得到属于自己的源赋的人类就被称之为源始者,拥有高贵的身份与强大的力量,无论到哪儿都会受人尊敬这是一个属于源赋的世界!(本书的设定蓝宝石构思了四年左右的时间,拥有着相当完整、严谨的设定和庞大的世界观,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回味无穷的阅读体验)
  • 暗夜女王在校园

    暗夜女王在校园

    【女扮男装】为任务,她女扮男装潜入落日学院,一不小心成了史无前例的第五位校草,顺便,还俘获了一位恶魔少爷的芳心。后来,她名满天下,身份败露,面对前仆后继的追求者,他赤眸微眯,持枪霸场,气场全开:“老子的女人,碰一下,擦枪走火死一堆!”外人面前,他矜贵强大不能招惹,可在她面前,他只是个用尽自己毕生温柔去爱她的男人。
  • 在超神学院当混子

    在超神学院当混子

    话不多说,舔就行了,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 多少往事堪重数

    多少往事堪重数

    《多少往事堪重数》选取晚清多位文苑名流的生活,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还原了这些名士的情感经历与人生悲欢,从一个全新的视域审视这些名流鲜为人知的有趣的另一面。该书是“述往”丛书中的一部文学作品,“述往”丛书是一套历史类图书,对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重新做了梳理,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史海钩沉,探寻事件的由来或渊源。本丛书不仅有对名人、旧闻、旧物的叙述,还有助于还原被那些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历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