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3600000002

第2章 重读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代序)(2)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物质实践中,人是以物的方式去活动并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得到的却是自然或物以人的方式而存在,即成为“为我之物”。换言之,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语)。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矛盾关系:人类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即肯定自身,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的活动,即改变自然界的原生态,使之成为“人化自然”、“为我之物”;人们总是在不断制造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获得与自然的统一关系的,这样一种矛盾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者处于双向运动中;人通过实践在不断改造、创造人类世界的同时,又不断改造、创造着人本身——他的肉体组织、思维结构和社会关系。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应该说,在各种矛盾关系中,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否定性关系是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正是这种矛盾关系“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致使唯物主义对人的主体性“望洋兴叹”,唯物论与辩证法遥遥相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咫尺天涯”。而马克思哲学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实践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科学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使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因此也结合起来了。

我注意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有其一席之地。但问题在于,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仅仅是作为认识论的范畴而被阐述的;在认识论之外,即使提到实践,也只是一种应酬式的热情。实际上,在马克思哲学的“文本”中,实践的权威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体现在认识论之中,而且搏动于自然观、历史观以及辩证法之中:在自然观中,实践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扬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历史观中,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的本质,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二位一体”的基础,实践消除了“物质的自然”与“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在辩证法中,实践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分化和统一的基础,而且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法,实践使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之间达到了真正的和解;在认识论中,实践构成了认识的基础,“实践反思法”构成了马克思的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并填平了一般认识论与历史认识论之间的所谓的鸿沟。

正因为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去理解人类世界,或者说,把“对象、现象、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之魂。只有把实践作为主旋律导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宏伟的交响乐中,它才能表现为美妙的和谐。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感到需要重新审视、理解和解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我不能同意“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的三点概括: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及其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在我看来,这种概括只是说明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共性,而没有说明新唯物主义本身的特征,即没有看出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之所在,或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时,引用了《神圣家族》中的一句话,即“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引,因为它把马克思对霍布斯思想的复述当成马克思本人的见解,把马克思批判的观点当成马克思赞赏的观点。马克思之所以要复述、批判霍布斯的这一观点,是因为这一观点集中体现了旧唯物主义,尤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的缺点:“忽视人”甚至“敌视人”(马克思语),认为“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在我看来,这一误引并不是偶然的疏忽,它实际上表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已经混淆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或者说,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中,我看到的是一个被误读的马克思。

实际上,承认自然界的“优先性”或物质第一性只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共性,它并未构成马克思唯物主义本身的特征。确认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基础,这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唯物”之所在,或者说,是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实际上,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之初就提出,要建构一种“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这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关注的并不是“抽象的物质”,更不是以经院哲学的方式抽象地谈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马克思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和普遍存在的“拜物教”的批判,揭示被物与物的关系掩蔽着的人与人的关系,揭示被物的自然属性遮蔽着的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语)。

这样,我们就回到了马克思的巨像之前,真正体验到马克思哲学为什么是“现代唯物主义”。

当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即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并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本身时,就标志着哲学的转轨,即从传统哲学转向现代哲学。从总体上看,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日趋“现实的生活世界”,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用雅斯贝尔的话来说就是,“哲学所力求的目标在于领悟人的现实境况中的那个实在”。即使是后现代主义也并非专司“否定”、“摧毁”,实际上它非常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力主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的对立,并试图从人的创造活动出发给“人”一个新的定位。用福柯的话来说就是,后现代主义“承担了在人和他的科学、他的发现和他的世界——一个具体的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的任务”。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杰姆逊的名言了,即马克思哲学为我们确定了对待“后现代”的“恰当立场”。

从内容而不是从表现形式看,就整体而不就个别派别而言,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运行都是以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主题转换为方向的。海德格尔指出:“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把他自己的哲学标示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这一观点颇有见地,它实际上指出了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现代哲学的关系。在我看来,不管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派别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承认,马克思的确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者和现代哲学的开创者,马克思的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并具有内在的当代意义。

以上,就是我重读马克思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对马克思哲学的总体认识。

显然,我的这种认识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马克思,不同于“常识”。问题在于,熟知并非真知,而常识既“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同时又“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由此造成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人们最熟悉的往往又是他们最不了解的。马克思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自“工农兵学哲学”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人所共知,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我却认为,马克思的形象在这种“常识”中被扭曲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最大误区就是马克思的哲学。常识往往窒息思想的发展,我不能“跟着感觉走”。于是,我重读马克思,并得出了上述不同于“常识”的认识。

我并不认为我的这种认识完全恢复了马克思的“本来面目”,这种解释完全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文本”,因为我深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合理性,深知我的这种认识受到我本人的知识结构、哲学修养以及价值观念的制约,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辨认一样。但是,我又不能不指出,我的这种认识的确是我15年来上下求索的结果,是我重读马克思的心灵写照和诚实记录。这里,我力图“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它志在改变世界,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重读马克思不能仅仅从书本到书本,从哲学到哲学史,更重要的,是从理论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理论。换言之,应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重读马克思。哲学当然需要思辨,但哲学不应是脱离现实的思辨王国,始终停留在“阿门塞斯的阴影”之中。作为一个中国学者,重读马克思不能忘记同当代中国的现实进行“对话”。所以,我深切地关注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期望在重读马克思的过程中走上理论的制高点,走进当代中国现实的深处。我的全部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理论联系现实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而是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一种仅仅适应现实的哲学是不可能高瞻远瞩的。哲学既要入世,又要出世;既要深入现实,又要超越现实,预示未来。哲学不仅仅是猫头鹰的黄昏晚飞,更应是高卢雄鸡的晓唱。

在理论联系现实的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深刻感受到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不可超越性。而马克思哲学之所以在当代不可超越,是因为马克思哲学抓住了人类世界的根本——实践,并从这一根本出发向人类世界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关系发散出去,形成一个思维整体,提供了“整体社会的视界”;是因为马克思哲学关注的问题,以及一些以萌芽或胚胎形式存在的观点契合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使这些以萌芽或胚胎形式包含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问题凸现出来,并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予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使之上升为成熟的观点,并同马克思哲学中原有的成熟观点融为一体。

可以看出,我重读马克思的工作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即理论与历史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我所追求的理论目标,就是求新与求真的统一;我所追求的理论形式,就是诗一般的语言,铁一般的逻辑;我所追求的理论境界,就是建构哲学空间,雕塑思维个性。

我真诚希望,我的哲学研究能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我的确希望,我的哲学研究能为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一种有希望的新视野。但我也深知,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深知我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的不足。我衷心欢迎一切善意的批评与指责,但不想宽容出自恶意的攻击与嘲讽。对于后者,我的答复只能是:

“我要忠实地停留在我自己的世界上,我就是我的地狱和天堂。”(席勒语)

同类推荐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6:阿里斯托芬喜剧(上)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漫天飞雪的日子

    漫天飞雪的日子

    本书共包括现代诗、陈昂谈诗和经典诗句撷录三部分,格调清新自然、唯美迷人,每首小诗都给人“诗中有梦梦中有诗”的感觉。该书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属于青春文学读物,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诗歌唯美动人,让人读来久久不能忘怀。
  •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二心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人的一生,会结识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有的,被时光带走了,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怎么也忘不了。忘不了,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也永远活着。本书所记,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
热门推荐
  •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一见卿心:夫人,莫招摇

    爹爹说过人这一生很短,最幸运的莫过于寻到一人白首不相离,感情的世界实际上很小,三个人很挤,两个人刚刚好。这番话她也曾觉得说的甚是有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她却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悖爹爹说的那番话呢?一边是梦中时时纠缠着自己的男人,一边是王赐婚许配给她的夫君,明明就是两张不容的容颜,可为何她会同时对两个男人念念不忘呢?难道说她水性杨花,想要一脚踏两只船?NONONO,她一直奉行一生一世一双人,怎么可能会勾三搭四呢!当两张容颜交叠在一起的时候,真相终于大白,谁说她朝三暮四,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了,她明明用情至深的说!
  • 魔尊也要当奶爸

    魔尊也要当奶爸

    人间一年,地狱百年。在地狱厮杀了短短三百年,便成就魔尊之位的江城,终于回到故乡地球。等待他的——是妻子已逝的残酷现实!所幸,他遗留下的女儿被人收养。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收养者竟与他当年穿越的车祸事件有关!为了弥补女儿缺失三年的父爱,为了让女儿接受自己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江城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最会宠娃的超级奶爸!……这是一个轻松逗比,却又有点小温情的故事。在逗比无耻的魔尊外表下,他隐藏着的却是久远的记忆伤痛,还有那无人知道的深沉情感。“美女请自重,我是有孩子的人。”面对着接踵而来的各路美女,魔尊大人表示自己很无奈,因为他的心里永远只有一个潇潇小天使。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迷羊

    迷羊

    《迷羊》是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长江沿岸的三个城市——“A城”、南京、上海为背景,描写了当时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作品中的“我”是一位大学刚毕业的王先生,在A城邂逅并爱上了身在江湖的名伶谢月英,他们相互痴情地爱着,但他们的生活无着开始出现了危机。小说大胆地自我暴露,狂热甚至病态,极富浪漫主义感伤气息,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 时光若能重新来过

    时光若能重新来过

    青春言情界“治愈系天后”无处可逃经典作品。两年前,一场车祸,改变了唐思晨与乔远川的一生。她再难拿起画笔,选择了离开;而他再难相信爱情,只能醉心工作。他们不断被往事纠缠,他们不断在爱与恨之间撕扯,他们不断地分手复合……当爱情被耗尽,当甜蜜被撕碎,当她的身边出现了一位成熟包容的男人,一切又变得那么不同。若时光能重新来过,他们又该怎样面对彼此的爱情与亲情?
  • 新零售时代

    新零售时代

    零售业适合不同资金人群的创业者,可以是大型连锁零售商场,也可以是一家低门槛的网店。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引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书主要讲述在国内知名连锁零售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将传统的“店商”和“电商”深入联合,完成从线下零售到新零售产业升级的创业励志故事,见证我国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 锋剑春秋

    锋剑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经商奇女子

    穿越之经商奇女子

    现代名编剧意外魂穿到古代,利用自己的编剧的技能写话本赚钱,做了导演,演起了剧本,生意坐得风声水起。她意外中救了腹黑王爷,但为了钱又把王爷卖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