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400000015

第15章 先秦至西汉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5)

由于《左传》中已有语气词“焉”,而《左传》前的文献并不足以让我们对语气词“焉”的形成过程进行历时描绘,因而我们尝试通过对《左传》(前八公)这一共时语料的考察来勾勒语气词“焉”的形成过程。之所以仅选择《左传》前八公的语料,主要是考虑到前八公和后四公的语言差异[24]。

以下是我们对《左传》(前八公)中“焉”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语义和指代性的强弱:具有明确指代性的归入指代词;具有指代性,同时又有语气功能的归入兼词;没有指代性的归入语气词。而我们判别“焉”语义和指代性的强弱时则主要依据它的句法功能,因为语义的强弱往往会在句法层面上体现出来。具体标准如下:

1.如果“焉”在句首或句中,负载整个句子的疑问信息,则划入疑问代词。

2.如果“焉”在句末,做动词的宾语或补语,不能删除,或者删除后句子有歧义,则为指代词。

3.如果“焉”在句末,可以替换为“于此”或“此”等,但是删除后也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则为兼词,即兼有指代和语气功能。

4.如果“焉”在句末,不能替换为“于此”或“此”等,同时也可以删除,则为语气词。

根据以上四个标准,《左传》(前八公)共有303例“焉”字,具体分布如下:

1.疑问代词38例,可译为“哪里”或“在哪里”,指代性很强,句子的焦点信息所在。如:

(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隐公元年》)

(4)(三甥)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庄公六年》)(——抑:连词。血食:祭祀时必杀牲畜,称血食。)

2.指代词179例,在句子里作补语,译作“于此”;偶或也作宾语,同“之”。如:

(5)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隐公元年》)(佗:他)

(6)(僖负羁)乃馈盘飨,置璧焉。(《僖公二十三年》)

(7)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桓公十八年》)(通:通奸。)

上面三例“焉”的指代性非常明显:“虢叔死焉”就是“虢叔死于制”,“置璧焉”就是“置璧于盘”,“齐侯通焉”就是“齐侯通(于)文姜”。

3.兼词69例。如:

(8)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僖公二年》)

(9)季文子饯之(按:指韩穿),私焉,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成公八年》)(——制义:处理事务合乎道义。)

例(8)“焉”指代“于楚丘”,同时含有提示语气,提示读者:“也是在那里(楚丘)封卫的”。例(9)“私焉”就是对前文“季文子饯之”的注解,“焉”和“之”都同指“韩穿”,但是“焉”除了指代,还有提示语气:饯韩穿是因为季文子同韩穿有私。

比较例(5)~例(7)的指代词和例(8)、例(9)的兼词,可以看到它们明显的句法差异:兼词“焉”可以删除,并不影响语言的表达;而指代词“焉”一般不能删除,或者删除后会影响语义的表达。如“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可以说成“诸侯城楚丘而封卫”;但是“虢叔死焉”不能说成“虢叔死”,“齐侯通焉”不能说成“齐侯通”。也就是说指代词“焉”比兼词“焉”的句法地位更重要。

“焉”还经常出现在对话体的反问句“何V焉”式中,如:

(10)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庄公十年》)

(11)(颍考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隐公元年》)

(12)(郤伯)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成公二年》)

上面三例“何V焉”式都具有反问语气,但是这种反问语气来源于句式义,而不是“焉”的功能。“焉”字在上述反问句中,具有指代作用,如“又何间焉”就是“又何必跻身于肉食者呢”;同时“焉”又具有提示语气,暗示对方不应该这样说或这样做,这正是《马氏文通·卷九》所说的“案而不断”语气。

4.语气词17例。如:

(13)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隐公六年》)

(14)栾书曰:“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成公十六年》)

(15)(季隗)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僖公二十三年》)

上三例“焉”字没有指代性,在句中表提示、确认语气。“必获胜焉”“则就木焉”中的“焉”不能译为“于此”。

根据语义的强度和指代性的强弱,《左传》“焉”字使用情况可以排列为:

主语(话题),句子焦点补语或宾语补语非句子成分(语用成分)

焉(指代词,句首句中)焉(指代词,句末)焉(兼词,句末)焉(语气词)

(38例,12.5%)(179例,59.1%)(69例,22.8%)(17例,5.6%)

从左至右,“焉”的指代性在逐渐减弱,句法地位逐渐下降;同时,提示语气和语用功能在逐渐增强,这正好构成一个语法化斜坡(cline):指代词→兼词(指代+语气)→语气词。

今文《尚书》中只有四例“焉”,都是指代词,而后《诗经》中的“焉”逐渐多起来,但是也主要为指代词。从上面我们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左传》(前八公)中的“焉”更多的也是作指代词,一部分处在指代词向语气词过渡的阶段,纯语气词的用例较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左传》的时代还是语气词“焉”的产生阶段,或者说语法创新阶段,故而兼词和语气词的比例较少。

(二)《左传》(前八公)与《史记》(《本纪》部分)“焉”字比较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传》以后的文献中兼词和语气词“焉”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统计了《史记》(《本纪》部分,下同)的“焉”,与《左传》(前八公)相比较。我们鉴定“焉”的语法功能时仍然采用的是上面四条标准。《史记》(《本纪》部分)的“焉”字共75例,具体分布如表2-2:

表2-2《史记》(《本纪》部分)“焉”字分布

比较《左传》和《史记》可以发现,“焉”纯指代词的数量在大幅减少,兼词的数量有很大提升,纯语气词的用例也有所增加。《史记》中“焉”的各类用法我们也举例如下:

1.指代词(7例):

(16)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周本纪》)(——节:时节,这里指春秋聘享之节。)

(17)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秦始皇本纪》)(——罘音浮。成山、之罘皆山名。)

例(16)的“焉”置于句末,例(17)的“焉”在句首,指代性都很强。试将例(16)与下例(18)比较:

(18)甘茂德王之赐,好为王臣,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樗里子甘茂列传》)(——德:动词,感激、感恩戴德。)

2.兼词(50例):

(19)成王命周公诛之(按:指武庚),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殷本纪》)

(20)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孝武本纪》)(——杂铸银锡为白金)

兼词在句中具有一定的指代性,同时又兼有语气功能。如上面两例,“焉”既可以分别看作为指代词“于宋”“于天子苑”,也可以看作语气词而删除,不影响句意的完整性,因为在前面已经分别出现了“宋”和“天子苑”,读者根据语境,也不会误解。所以例(19)、例(20)中的“焉”更多地是表提示功能:“立微子于宋是为了续殷后”;“造白金是为了发瑞应”。兼词的句法地位从下面两例的对比看得更清楚:

(21)a.夫人卒,少翁以方术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孝武本纪》)

b.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外戚世家》)(——说:悦。)

c.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解:解释、解脱。)

(22)a.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孝武本纪》)

b.如祭后土礼,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孝武本纪》)

将例(21)三句“望见焉”“望见”“望见之焉”作比较,可知“焉”的指代性并不强,c句“望见之焉”中的“焉”已经是纯粹的语气词了。例(22)也是如此。

3.语气词(16例):

(23)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五帝本纪》)

(2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高祖本纪》)

(25)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孝武本纪》)

(26)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洛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孝武本纪》)

例(23)前面已有“之(到)中国”,故而其后的“焉”已经没有指代性了;例(24)“家沛”即“在沛地安家”,“焉”的指代性自然也无从谈起;例(25)既然已经说的是“祠上有光”,“焉”自然也无所指代;例(26)类似。

从《左传》到《史记》,“焉”的语气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从以下各组例子的比较也可以进一步看出:

(27)a.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左传·宣公十三年》)(转引自何乐士1988b)

b.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史记·楚世家》)

(28)a.(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b.(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史记·晋世家》)

(29)a.公告栾书,书曰:“其有焉!不然……”(《左传·成公十七年》)

b.厉公告栾书,栾书曰:“其殆有矣!……”(《史记·晋世家》)

(30)a.赵孟曰:“……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安焉?”(《左传·文公六年》)

b.赵盾曰:“……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史记·晋世家》)

上面四例a、b两句的语境、事件、人物完全相同,但是《左传》和《史记》中“焉”字的使用却很不同,《左传》中用“焉”的,《史记》或不用,或用了其他语气词。四例的比较虽然不足以说明《左传》中这些“焉”字就是语气词,但是却表明“焉”字的指代性并不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焉”字的指代功能越来越弱,语气功能越来越强,这正是《左传》中的“焉”到《史记》可以省略或者被其他语气词替代的原因。

汉代以后,语气词“焉”在全部“焉”中的比例就更高了,龙国富更是认为姚秦译经中“焉”语气词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25]。不同学者对“焉”字的分析可能由于标准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些兼词,有些学者会处理成指代词,有些学者会处理为语气词。但是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焉”字的语气功能越来越强,语气词“焉”在全部“焉”字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焉”语法化的动因及主观性

那么“焉”语法化为语气词的动因是什么呢?指代词“焉”常处于句末,主要作补语,少数作准宾语。根据语法化原理可以推测,这一句法位置很容易造成“焉”词义的虚化。问题是“焉”词义的虚化并不必然会使它发展为语气词。另外,“焉”的提示语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以前面所举“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为例,句中的“焉”是指代词,可译为“于制”,作“死”的补语。从句法上看,“焉”字是必有成分,不可省略;但是“焉”字所指代的地名“制”在前文已经出现,因而从语义上来看,“焉”字的指代义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实际上整个句子有这样一种隐涵义:庄公认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况且虢叔死在那里,所以庄公不愿意给共叔段“制”这块封地。也就是说全句含有一种提示语气,告诉共叔段“制”这个地方很重要,但是这种提示意味不是通过语气词,而是通过句法结构“虢叔死焉”来强调。即“焉”字在句法上处于补语位置,在语用上提示:“虢叔都死在那里,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能给你呢”。“焉”的这种提示作用是指代词“之”等所不具有的。比较下例a、b两句:

(31)a.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b.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a句作“礼焉”,b句作“礼之”,句子的真值条件大致相同。但是细加品味,其间仍有区别。a句“礼焉”的“焉”其实是准宾语,或者说还是补语,与“夫子礼于贾季”(《左传·文公六年》)比较可知,而b句“礼之”的“之”是真宾语。另外,两句的语境也不同:a句是晋国重耳过郑国,郑文公不礼遇他,郑文公的下属叔詹劝郑文公。叔詹认为重耳一定会得到晋国,不礼遇他以后会有灾祸,同时认为晋国和郑国是同宗,礼遇同宗的子弟也是应该的,所以说“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句子提示郑文公注意交往礼节和将来祸福的意味很浓,用“焉”字正是起到了这种语用效果。b句是对普通事件的叙述,不带有提示语气,所以用“之”指代前面的“介葛卢”。又如: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山西省情报告(2014)

    山西省情报告(2014)

    本书以研究和展述2013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重点,兼及当下省情战略、基本地理历史,是一部从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动态研究山西省情的探索之作。本书分省情战略、地理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比较、区域发展、大事记要六个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对当下山西基本省情特别是2013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省情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认识和把握动态发展变化的山西省情颇具参考价值。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圣君的女神捕

    圣君的女神捕

    本文言情+悬疑+推理【本书已入半价书库,只需两元多就可读全文】一夜之间她从一个幸福天真的小女孩儿,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双腿被毒针打残,身负血海深仇。十年的磨练让她变成了他,日月国天捕司麾下风、雨、雷、电四大神捕之首——楚风。为人冷傲孤决,冷静果断,心细如尘,屡破奇案。第一卷深宫迷案<p>因皇帝在兰香苑差一点被毒死,所以天捕司命四大神捕入住皇宫,保护皇帝的安全并查明此事。从此揭开了一桩惊天的大阴谋。<p>他,日月国皇帝独孤天,八岁登基,十五岁便铲除异己开始亲政。现在虽只有二十五岁却已经开疆阔土,把日月国的版图发展至最大。人称圣君,但也因此引得周边小国及被处罪臣同党的仇恨。<p>暗杀,毒杀,刺杀不断,所以找了四大神捕做保镖,但却发现自己仿佛对他生了断袖之癖,难道自己真的爱上了那个坐着轮椅的男人?<p>亦正亦邪的八王爷,却对一个自己设计好的棋子产生了不该有的感情,她的智慧、机智、冷静、才华无不是他所需要的,却也是他所着迷的。他也在两难中挣扎着。<p>闪电,四大神捕之四,虽排行老四却剑术最高,人如其名剑法如闪电一般快,性格却与武功背道而驰,诙谐爱开玩笑。但却对自己的大师兄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谁才是宫中的黑手?————————————————————————————————————第二卷谍海沉浮前方战火转瞬间就会被点燃,然而作战计划和战略布署却一再被窃,无耐不得不让楚风换个身份进入皇宫。这次是去做皇后,她要如何面对那些昔日的战友,尤其是每天要对着皇上的冷脸色,查案之余还要管管后宫嫔妃之间的关系。他心中的皇后不二人选不是她,这个欺骗他的假男人,而为情势所逼又不得不委曲求全,所以别怪他心狠,谁让她占了他爱人的位置。他要想办法把她踢下后位,他才不信只有她才能挽救江山。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做了自己的皇嫂,想着她在宫中所承受的一切,他的心不比她好过,而且在他命悬一线之时还是她千里飞奔来救援,此情此义,让他如何舍弃?<p>在阴谋与算计,明争与暗斗之中,聪明如她是否还能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而最终的谍影又是谁?请关注即将推出的第二卷谍海沉浮
  • 弃妃好得很

    弃妃好得很

    俗话说得好,现在穿越就如家常便饭,穿穿也就习惯了。她——秋岚水,现代女屌丝一名,没事拜个佛也穿了~古代架空?很好!王妃身份?很好!还是不受宠的草包王妃?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原本的身体受尽小妾羞辱,王爷不闻不问也不管,很好很强大!秋岚水要的就是这种身份和地位!~以后继续接着做只米虫!~*抽筋版介绍:为了保命,穿越守则必须遵守:不弹琴、不唱歌、不跳舞、不吟诗、不出谋、不打扮、不逛青楼、不逛赌坊、不画画、不比武、江湖不得深入浅出、见到皇室闪一边、见到教主就滚远、见到杀手就装死、见到妖孽就无视、见到盟主就开溜、见到将军就低头的种种守则,方能活得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桃花没处开!~*嫁予金月国的三王爷,秋岚水变身草包王妃金遥儿。她是医生,但也是名黑心奸商,王爷出了事,她乐得屁颠屁颠。丫鬟玉铃急忙跑来,嘴里大喊:“不好了,不好了!”某屌丝女躺在软榻上挖了挖耳朵,有些不悦地看了来人一眼:“三王爷一日不死,其他的事对于我来说都不是大事,也没什么地方不好的~”丫鬟翻了翻白眼:“小姐啊,王爷这次真的要死了!”某屌丝女一个鲤鱼打滚:“小铃儿,快快带路,本‘王妃’也要去‘哭’会儿!顺便表现一下本‘王妃’贤惠温柔又体贴的良好本质!”*秋岚水没权没势,胆子到是比牛大,人不犯她,她不犯人!王爷出了事,做‘妻子’的她幸灾乐祸惹出麻烦。“王妃,求你救救王爷吧!求求你了!”没名没分的女人跪在某屌丝女的面前,求屌丝女救人,那个女人是王爷宠在心尖尖上的美人。秋岚水眉宇一挑,心想越美的女人越会装,看样子果然错。此刻,她到希望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说一句“我现在就滚!”可惜对方想得太天真。*“遥儿,这些年委屈你了…”好狗运的被治活的渣货三王爷,某屌丝女只能干生气也不能表现出来。“没委屈…”这大概是‘三渣’说的最人性的一句话了,某屌丝暗想。“以后本王会补偿你的!放心!”接着‘三渣’又这样说道。某屌丝女乐了,脸色露出了灿烂地笑颜:“王爷此话当真?”“定是真的!遥儿想要些什么?本王一定会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三渣’点了点头。“王爷言重了…”随后,某屌丝女从药箱中取出一枚银针。快、准、狠,针头戳进了‘三渣’的手指,立刻见红。
  • 凤落九天,冷王独宠刁蛮妃

    凤落九天,冷王独宠刁蛮妃

    钟楚本该是南楚国的公主,因为皇室权力斗争,她自幼流落民间。在逃亡中,她遇到了顾祁,从此便跟在他身边,随他一起回到了侯府。谁知,在侯府也并不太平,被旁人嫉妒、被夫人陷害、被小姐诬告,好戏轮番上演,却都被她一一化解,手到擒来!但在一次意外中她得知了自己身世不凡,为了查清身世之谜,她抛下他,凭着动人的容颜,得到皇上的宠爱,让她在这后宫中游刃有余。临走之前,他咄咄逼人:“钟楚,这一辈子都别想逃离我的身边,天涯海角我都会缠着你!”然而当真相揭晓,人皆将她视如蛇蝎,唯有他待她如掌中珍宝。可是谁料最后的最后,她却发现,原来她一直所求之事,皆不过是另一场阴谋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给天道代言

    我给天道代言

    我是天道,我喂自己袋盐。“98年加碘深井盐,天道值+100”林松听着脑海中传来的声音,微微一笑:“天道值兑换:天劫!”上一刻还在与林松叫嚣的人,一脸懵逼的笼罩在天劫之中。林松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我给天道代言,猥琐发育,别浪!
  • 唯有年少不可负

    唯有年少不可负

    青葱少年少女的成长,有过欢声笑语,有过茫然失措,有过大汗淋漓,有过泪水磅礴……
  • 晋神之时穿越了

    晋神之时穿越了

    据称是仙界最泼皮不要脸的上仙陨落了,被欺压众仙普天同庆——可没真死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额,秦小溪叹气,陨落,不,没真死成之后,她居然穿成了一个破落农村种田小黑妹!人多家贫,吃不饱穿不好,做的比牛多,吃的比鸡少……且看她如何开启种田副本,一边发家致富,一边打怪升级,重新临登仙位,晋仙封神。本书内容纯属作者臆想瞎诌,谢绝考据。暂定无CP,但也不排除作者丧心病狂,突然看上了哪家公子,将他押来当了女主的压寨夫人。
  • 大明国医

    大明国医

    下医医疾,中医医人,上医医国!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 万界最牛主神

    万界最牛主神

    【火爆新书】穿越诸天,君临万界。罗丰意外获得万界主神系统,成为新一代的主神,从诸天万界中召唤无数的轮回者为自己效力,争夺天道本源。在超神学院里,他是给予地球居民庇护与安全感的伟大神灵。在斗破苍穹里,他是让远古八族恐惧到怀疑人生的可怕皇者。在西游记里,他是让孙悟空从西天取经改道去北天取秘籍的神秘高人。画江湖、风云、流浪地球、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无数的世界里都有着他留下来的足迹,无数的世界里都歌颂着属于他的传说!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