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0300000014

第14章 社会的个人与个人的社会(2)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人的本质就是人成为人的内在根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使现实的个人具有独特的社会品质。现实的个人及其特征,是在后天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27]这就是说,使黑人成为奴隶的不是所谓的黑人的“本性”,而是黑人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真正决定现实的个人及其特征的是他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状况。一个人“成为奴隶或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是人和人或A和B的关系。A作为人并不是奴隶。他在社会里并通过社会才成为奴隶”[28]。要真正认识人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到社会关系之中。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等。这些关系不是简单地堆积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以“总和”的形式存在着并发挥作用。但是,毫无疑问,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因此,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获得的规定性构成人的根本规定性。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社会关系包含着阶级关系。在分析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29]。所以,《资本论》中“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30]。

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依存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便具有不同的本质,具有特殊的性质。从奴隶主到封建主再到资本家,从奴隶到农民再到工人阶级,人的“本性”在不断变化,而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社会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中。由“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历史性。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要求在研究人的一般本性之后,还要研究处在历史变化中的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的本性是指人生而具有的属性,人的本质则是使人成为人的根据。马之所以是马,是因为它具有马的本性;某一具体的马之所以是良马,是因为马的本性在它身上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这种使马成为马的特性,就是马这个种所具有的类本性。类本性是一种自然性,它不是在个体之外存在的东西,而是个体本身所固有的自然本性。所以,生物中种的关系是个体与类的关系。人也具有这种类似的个体与类的关系。如果一个人不具有人所共有的类特性,当然不是人。人要成为人,从种的角度看,首先要具有人所共有的东西。

然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不是生物学上的类,而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本质,即使是类本性,也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再铸造而发生变化。人的自然本性取决于人的肉体组织,但它的实现方式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饮食男女本是人的自然本性,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体现的就是一种特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现象,而生与死的意义却属于社会现象。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来看,所谓没有人性,不是指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指违反了特定社会公认的做人的准则。我们可以说动物的本性在动物自身,但不能说人的本质在人自身。我们只有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理解人的本质,而不能用人的类来说明人的本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提出了人的“两种特质”,即人的肉体特质(私人特质)和社会特质的问题,并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31]。

现实的人都表现为个体,离开了个体,人必然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抽象存在。但是,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个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阶级社会中,个人——集团(阶级)——社会是统一的,个人属于一定的集团(阶级),而各个集团(阶级)构成特定的社会。所以,人类社会的关系是个人——集团——社会,而不是个体——亚种——类。费尔巴哈提出,“类的保持是由于自然的理由,类无非就是借交配而繁殖蕃衍的个体的总和”。显然,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其中的个人是抽象的个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3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摒弃了费尔巴哈关于个体和类的观点,把人与人的关系从个体和类转变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社会和类是不同的概念。“类”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然同一性,而“社会”关注的则是个人之间的全部关系。马克思所说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指的就是社会。“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33]从类的观点来考察人,只能看到抽象的同一性,差异只是性别、肤色、年龄等等;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人,看到的是人的社会属性、阶级差别,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资本家与工人。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有两个基本命题,即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这两个命题并非相互否定,而是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人的本质是劳动”有待于深化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劳动。但是,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劳动方式,而劳动方式之所以不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的制约。劳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因此,要具体说明人的本质是劳动,就必须从劳动上升到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是以“人的本质是劳动”为前提的。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成为现实的人,而在劳动中的人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34]。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决定着人的社会特质。所以,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在哲学史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产生之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

整体主义认为,社会由个人结合而成,但社会整体所具有的性质不是个人特性的简单相加,相反,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决定和支配着个人的行为,所以,必须从社会整体出发去说明个体。例如,在黑格尔看来,国家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形式,个人是从国家和整体获得“绝对个体性”或“实体性的个体性”的。

个体主义认为,社会就是个人的相加,社会依赖于个体,个体的属性先于和高于社会整体的属性,只有从个体出发才能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说明。例如,费尔巴哈哲学以及斯密、李嘉图经济学都认为,社会是由孤立的个体所组成,只要研究了这些原子式的个人,就可以理解社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

同类推荐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孔子这样说

    孔子这样说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该书选取了《论语》中为国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章句,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间。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浴血重生:豪门女刹归来

    浴血重生:豪门女刹归来

    十八岁之前,她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十八岁之后,她竟被毁容送进监狱,伪善父母和哥哥养她宠她竟是为了她那张绝美精致的脸!重生归来,她誓要那些欺她辱她之人通通下地狱。毒医圣手?-是我。神秘头领?-是我。商界霸主?-是我。一众迷弟:“女神,请受我一拜!”“错,姐是死神!”她一向冷情,却无奈遇到了他。——“主上,她是魔头,手染百万鲜血!”“呵,我曾屠尸千万。”……“恨吗?”“不,我想让他们死。”“如你所愿,我的女孩。”女主慢慢变强男主一直强强强!1v1双洁,欢迎来撩~
  • 我玩游戏从不开挂

    我玩游戏从不开挂

    “我真的从不开挂!毓婷,再给我摸摸你的手嘛!这把鸡我一定能够吃到!”“滚滚滚,你吃鸡和我有什么关系呀。摸我手干嘛?占我便宜?”嘻嘻一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触碰到她小巧的玉手,能够感觉到稚嫩的皮肤,就轻轻的触碰就能够感觉自己的手有股淡淡的清香。“哈哈,碰到了。这把鸡稳了!”----------------------- 手残党一天两更,一更三千+不定时爆更!
  • 印第安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印第安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印第安童话》收录了10个最为精彩的印第安童话。Henry Schoolcraft是美国地理学者、地质学家、人类学家。他是美国最早一批研究印第安人的学者,曾担任印第安事务官。本书作者威廉·特洛布里奇·拉恩德基于他的著作,重述了十个精彩的故事,涵盖了印第安人神话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阅读中,神秘瑰丽的印第安文明向你敞开大门:印第安人的服饰、赌博、建筑、星座、狩猎、星象、社会结构,还有他们惊人的想象力。为什么知更鸟的胸是红色的?为什么郊狼比其他动物更聪明?印第安人有他们的答案。
  • 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 德意志帝国

    一般意义上的德意志帝国是指从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帝国成立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经济、军事、科技都获得了飞速发展,一跃而为世界一流强国。“德意志独特道路”看似一条康庄大道,但是根植在其骨髓里的扩张基因使它迅速走向灭亡。1918年,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瓦解,其留下的残局最终交给了魏玛共和国。《世界帝国史话:德意志帝国》力图通过对德意志帝国发展轨迹的叙述,展现一个迅速崛起而又急速败亡的新帝国典型。
  • 左手世界

    左手世界

    “侦探小姐,案子已经办完了,请问您还有什么事吗?”女人笑着看着眼前的男人,说,“当然有啊。”男人的脸沉了沉,“何事?”女人笑道,“撩你。”傲娇的侦探小姐与冷面的先生不断摩擦,终会擦出火花,“你说对吧,先生?”“当然是了,侦探小姐。”
  • 娇妻撩炸天:病娇老公,超凶的!

    娇妻撩炸天:病娇老公,超凶的!

    她是女尊国的皇帝,不愿在自己后宫添人,更不想宠幸谁,一朝事变,她拒绝宠幸自己的“皇后”,被臣子逼死。反穿到现代,她居然还有后!宫!遣散“后宫”,进军模特界,狂虐白莲。自己的“懦弱”丈夫却冷言道:“什么事都做了,是不是忘了什么。”她捏捏眉心:“我不想对你负责……”他原地撒泼:“走,给我走的永远的,可怜我孤儿寡父……”“停,怕了怕了……的确还有件事没做。”“嗯?”“小包子回避,的确没做过。”
  • 史上最强女友

    史上最强女友

    自从元小源拥有了最强女友系统,人生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什么事情不是一个女票解决不了的。【新书已开,《这个大触有毒》,欢迎入坑。】
  • 黑龙江与白龙江

    黑龙江与白龙江

    渔村,小山,黑龙江。有生我养我的羽水,还有卧在这里的黑龙
  • 嫡女京华之闺臣秀色

    嫡女京华之闺臣秀色

    作为有钱有势的红粉纨绔代表,韩惊月的人生原则很简单:能吃喝玩乐解决的事情绝对不一本正经。直到经年不遇的竹马回京了……沈远风:听说你这几年喝花酒喝的很愉快?韩惊月:谣传,绝对是谣传。。。逗比欢快女主and高冷禁欲男主韩惊月作为国公府的二姑娘,太后的亲外孙女,皇帝的外甥女,非常完美的诠释了一路被捧大的孩子是咋样的。经年的竹马回京,本来应该是好好地谈个恋爱的剧本。直到,接连的变故,阴谋的出现,京城的这场旋涡里,国公府的嫡女要何去何从?没关系,一边干事业,一边恋爱还是要谈的!宫斗宅斗轻松搞笑新人作品纯属虚构请宽容对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