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8500000183

第183章

智揵度相应品第四之一

七人。坚信。坚法。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觉支。八道支。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乃至俱解脱人。几成就几不成就。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此中及定揵度。依七人而作论。使揵度中。依五人而作论。广说如使揵度不善品中。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止言无成就者意。亦明实有成就故。而作此论。复次欲以七人作章。八智三三昧等立门故。而作此论。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苦法忍。无知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苦法智。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此中增见增慧增通增智增名。苦比忍无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苦比智无他心智五有他心智六。乃至道比忍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坚信。坚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所依身等道等离欲等定等。唯根有差别。坚信是钝根。坚法是利根。信解脱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无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如信解脱见到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广说如上。身证人。于此八智。尽成就。如身证人。慧解脱俱解脱人亦如是。坚信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言无过去未来者意。亦明过去未来是实有法故。而作此论。复次先总明智成就不成就。今欲分别世中成就不成就故而作此论。

坚信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答曰。苦法忍。无他心智一过去未来成就。有他心智。二过去未来成就。无有现在。现在是忍故。苦法智。无他心智。一过去成就。谓等智。三未来成就。谓法智等智苦智。二现在成就。谓法智苦智。有他心智。二过去成就。四未来成就。增他心智。二现在成就。如先说。苦比忍。无他心智。三过去未来成就。有他心智。四增他心智。现在无是忍故。苦比智无他心智。三过去成就。四未来成就。增比智二现在成就。谓苦智比智。有他心智。四过去成就。五未来成就。二现在成就。如先说。乃至道比忍现在前。无他心智七。过去未来成就。除他心智。有他心智八。增他心智。现在无是忍故。如坚信。坚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此二人地等。广说如上。信解脱人。于此八智。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广说如经本。坚信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灭智二。法智道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欲界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灭道智。比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比智苦智二。比智集智二。比智灭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色无色界故是比智。以行故是苦集灭智。苦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苦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集智灭智说亦如是。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二。道智法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道智。以对治故是法智。如坚信坚法亦如是。信解脱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二。法智集智二。法智灭智二。法智道智。无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集灭道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法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他心智等智二。他心智道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方便故是他心智。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自体故是等智。以行故是道智。等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一或二。无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自体故是等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苦智集灭智。如先说。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无他心智二。有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道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如信解脱。见到身证亦如是。慧解脱人。法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法智苦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苦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以从因生故是无生智。集智灭智说亦如是。法智道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对治故是法智。以行故是道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从因生故是无生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比智亦如是。他心智等智如先说。苦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苦智法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苦智比智非尽智无生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以行故是苦智。以对治故是法智。以所作竟故是尽智。从因生故是无生智。如苦智。集灭智亦如是。道智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三。道智法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道智比智非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二。若是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三。体性是一。以事故异。广说如上。如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问曰。何故不说尽智无生智摄他心智耶。答曰。他心智。以对治故。是法智比智。以方便故是他心智。他心智但缘他心。尽智无生智。缘自身他身及非身法。复次他心智缘现在。彼二智缘三世及无为。复次他心智缘心心数法。彼二智缘四阴五阴及无为法。复次他心智是见。彼二智非见。坚信人。于此三三昧。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曰。灭法忍未生成就二。谓空无愿。灭法忍生成就三。增无相。如坚信人。坚法人亦如是。信解脱人尽成就。如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坚信人。于此三三昧。几过去成就。几未来成就。几现在成就。答曰。若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者。苦法忍无过去。二未来成就。谓空无愿。一现在成就。谓空。余广说如经本。依无愿三昧得正决定。说亦如是。问曰。何等人依空三昧得正决定。何等人依无愿耶。答曰。或有见行者。或有爱行者。若见行者。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若爱行者。依无愿。唯除菩萨。是爱行人。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见行者有二种。一著我见。二著我所见。爱行者。亦有二种。一行我慢。二多懒堕。著我见者。行无我行。著我所见者。行空行。行我慢者。行无常行。多懒堕者。行苦行。复次若利根者。依空三昧。得正决定。若钝根者。依无愿。如利钝。乃至闻即能解。广分别亦如是。若依无愿得正决定者。或依无愿无相。离三界欲。此身中不离起空三昧现在前。坚信人。空三昧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无。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忍中无。余广说如经本。乃至如慧解脱。俱解脱亦如是。问曰。何故尽智无生智。不与空三昧相应耶。答曰。所行异故。若行是空三昧。所行非尽智无生智。若行是尽智无生智。所行非空三昧。复次空三昧与见相应。彼二智性非见。复次空三昧体。是第一义。所行亦是第一义。彼二智体。虽是第一义。而所行是世谛。

坚信人。未知欲知根现在前时。几智现在前。答曰。或二或无。苦智法智二。苦智比智二。乃至道智法智二。忍中无。如未知欲知根。七觉八道支亦如是。如坚信坚法亦如是。余广说如经本。若如此所说。则明慧解脱阿罗汉。能起根本禅现在前。问曰。若慧解脱阿罗汉。能起根本禅现在前者。佛经云何通。如说。苏尸摩问诸比丘。云何起诸禅现在前。诸比丘答苏尸摩。当知我等是慧解脱人。答曰。慧解脱有二种。一是少分。二是满分。少分慧解脱者。能起一禅二禅三禅现在前。满分者。乃至不能起一禅现在前。此中说少分慧解脱。经中说满分慧解脱。是故二俱善通。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比智相应耶。诸法以三事故共合。或以摄故合。或以相应故合。或以摄以相应故合。以摄合者。如智于智。以相应合者。如智于定。以摄以相应合者。如智于根觉支道支。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比智相应耶。答曰。若法与法智相应不与比智相应。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若有法智。则无比智。而与他心智相应耶。答曰。或法与法智相应。不与他心智相应。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他心智相应者。他心智所不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苦集灭法智他心智所不摄道法智相应法。与他心智相应非法智者。法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比智他心智世俗他心智。与法智相应亦与他心智相应者。法智所摄他心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他心智相应法。谓九大地。十善大地。及以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他心智相应者。法智他心智。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广说如上。及法智他心智所不摄不相应法。不摄者除自体。不相应者除相应。彼是何耶。答曰。苦集灭比智相应聚。他心智所不摄道比智相应聚。诸忍相应。他心智不相应。诸余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无缘故不与相应。如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正见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不与等智相应。所以者何。法智相应聚异。等智相应聚异。与空三昧相应耶。法智与三三昧相应。空三昧与二智相应。谓苦法智苦比智。亦与二忍相应。谓苦法忍苦比忍。是故得作大四句。与法智相应非空三昧者。空三昧应于法智。法智俱聚中。空三昧体。与法智相应。不与空三昧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空三昧不相应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无愿无相相应聚。与法智相应者。与空三昧相应非法智者。法智应于空三昧。空三昧俱聚中法智体。与空三昧相应非法智。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相应空三昧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苦比智俱聚中苦忍俱聚空三昧相应法。与法智相应亦与空三昧相应者。除空三昧应于法智。除法智应于空三昧。法智空三昧俱聚中名除自体。余心数法。彼是何耶。答曰。谓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空三昧相应者。空三昧不与法智相应者。与苦比智苦忍相应者。空三昧自体。不与法智相应。以是他聚故。亦不与空三昧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法智不与空三昧相应者。与无愿无相三昧相应者。法智自体。不与空三昧相应。以是他聚故。不与法智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诸余法智空三昧不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相应无愿无相俱聚是也。及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于空三昧。法智于无愿三昧无相三昧喜觉支正觉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知根知已根所摄法智相应法。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所以者何。以是他聚故。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者。未知欲知根所摄法智。未知欲知根俱聚中法智体。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摄不相应未知欲知根相应法。彼是何耶。比智俱聚忍俱聚中。未知欲知根相应法。是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非法智相应。所以者何。是他聚故。与法智相应亦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摄法智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八根及彼相应非根心数法。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者。未知欲知根所不摄法智。知根知已根俱聚中法智体。不与法智相应。自体不应自体。广说如上。不与未知欲知根相应。所以者何。以他聚故。及法智未知欲知根所。不摄不相应心心数法。彼是何耶。答曰。法智不摄不相应知根知已根俱聚。及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如是等法。作第四句。如法智于未知欲知根。法智于知根知已根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念觉支相应耶。乃至广作四句。与法智相应不与念觉支相应者。念觉支应于法智。法智俱聚中念觉支体。与法智相应。不与念觉支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与念觉支相应。不与法智相应者。法智应于念觉支。念觉支俱聚中法智体。与念觉支相应。不与法智相应。所以者何。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及法智不相应念觉支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觉支相应法。与法智相应。亦与念觉支相应者。除念觉支应于法智。以多故除。余念觉支法智觉支聚中。各除自体。余心心数法。与二相应。彼是何耶。答曰。谓八大地十善大地。及心觉观随地。不与法智相应。亦不与念觉支相应者。法智不相应念觉支。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念觉支体。不与法智相应。是他聚故。自体不应自体。如先说。一切无漏心。更无余。有余有漏心心数法色无为心不相应行。作第四句。如法智于念觉支。法智于精进觉枝猗觉枝定觉枝舍觉支正方便正念正定亦如是。

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择法觉支相应耶。答曰。若法与法智相应亦与择法。觉枝相应。颇与择法觉支相应非法智耶。答曰有。法智所不摄择法觉支相应法。彼是何耶。答曰。忍俱聚中。比智俱聚中。择法觉支相应。如法智。比智说亦如是。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丝绸之路(上册)

    丝绸之路(上册)

    大唐景龙四年六月,在甘州商道上,一棵棵稀疏的枯木被渐起的沙尘所迷蒙。只片刻工夫,面前便呈现出一种灾难将至的恐怖景象。透过风沙漫过的阵阵迷雾,有三支带着丝路韵味的大型驼队,伴随着风沙的呼啸声和悠扬的驼铃声,由远及近缓缓而来。
  •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辛巴达航海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古武之太阳星主

    古武之太阳星主

    一个现代青年,在昆仑山探险时,掉入冰川深处,误服传承内丹。数百年后,他从冰封之中苏醒! 他指导佛道修炼,成为两派共同教主。 他斗星盗,挫败仙女皇朝阴谋,被银河大帝封为太阳星主。 他成为天下第一青年高手,成为仲栽使,仲栽整个宇宙。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就此展开!!!
  • 消逝的狼群

    消逝的狼群

    美丽的台来花草原遭遇特大雪灾,头狼杰雪果断带领狼群转移到罕山老林。一番惊心动魄的对战之后,杰雪的狼群取得了胜利并在这里得到了修养。春季到来,恋家的狼群决定重返家园,但是,等待着它们的却是食物的紧缺和筑路工人的天罗地网……
  • 附身大BOSS

    附身大BOSS

    胡君异世重生为一只弱鸡老虎,不甘命运安排的胡君决心要从一只弱虎做起,登上虎生巅峰,成为百兽之王,然而,事情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 老子有双倍系统

    老子有双倍系统

    《命运》游戏开放,江南获得了双倍奖励。企鹅群:【14446139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责任》。精选五十多篇小故事,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我能抹掉零头

    我能抹掉零头

    一个喜欢买菜讨价还价的少年成长史,灵气复苏的时代,看我如何称王称霸!
  • 仙妖门徒:绝色小魔女

    仙妖门徒:绝色小魔女

    上古秘辛,奇幻纷纭,莫过于最古老的神魔。那时,神魔统御百族生灵,幻想称霸天地。人间祸起,成为了炼狱之地……欢迎加入仙妖门徒书友群:9463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