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8500000070

第70章

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渐自减食。乃至后时。唯食饭一斛。如是虽复多食。而是易满。或选择食而是难养。或有选择食而是易养。选择食是难养者。粗食足供身。而选择好食是也。选择食是易养者。粗食不能供身。不选择好食是也。或有贪味故数数食所食不多。或有所食多而不贪味数数食。或有所食多贪味数数食。或有所食不多不贪味数数食。初句者乌等是也第二句者象马等是也。第三句者狼狗狸猫等是也。第四句者除上尔所事。问曰。此有何差别耶。答曰。体性即是差别。如前说。难满者所食多。难养者选择食。复有说者。难满者是多欲。难养者是不知足。此二法。俱是欲界法。俱是贪不善根。通六识身。易满易养与上相违是也。问曰。此有何差别耶。答曰。体性即是差别。如前说。所食不多是易满不选择食是易养。复有说者。易满是少欲。易养是知足。此二法。俱是三界法。是不贪善根。对于贪故。通六识身。

佛经说。有四圣种。乃至广说。问曰。世尊何故说此经耶。答曰。为止四种业行故而说此经。四种业者。或以佃种为业。或以贩卖为业。或以事官为业。或以尊贵为业。一种业者。以乞求为业。为止四种业行一种业故。世尊说此经。复欲显现业及所应作故。业者应乞求衣服饮食床卧敷具。以自存活。所应作者。应乐断烦恼乐修善法。如是无尽业所应作。无罪业所应作。无害他业所应作。不同外道业所应作。说亦如是。复次欲现圣道及圣道具故。圣道者。谓乐断乐修者是也。圣道具者。谓饮食衣服床敷等是也。沙门果沙门果具婆罗门婆罗门具亦如是。以如是等事故。佛说此经。

问曰。圣种体性是何。答曰。对贪故名无贪善根。若取相应共有是四阴五阴性。复有说者。性是不贪精进。初三者是不贪。乐断乐修是精进。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所以者何。乐断乐修。亦是不贪性故。问曰。若然者云何有四。答曰。为断生四种爱故有四。为断因衣生爱。说于衣知足圣种。为食说食知足。为房舍敷具。说房舍敷具知足。为增长有故。说乐断乐修知足圣种。是故为止四种爱故。说四圣种。此是圣种体性。乃至广说。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圣种。云何为圣。以善故说圣。以无漏故说圣。复有说者。圣人行此法故说圣。复有说者。能生妙好适意果故说圣。此说是依果。复有说。报果者能生妙好适意报果故说圣。云何名种。过去恒河沙数诸佛。及诸佛弟子。从是中生故名种。复有说者。能令佛法久住故说种。所以者何。佛般涅槃后。道法千年。而不坏者。是圣种力。如梁椽持舍使不散坏。彼亦如是。复有说者。相续义。是种义。佛涅槃后。使佛法相续不断。是种义。有如是圣。有如是种。故名圣种。

界者有漏是三界系。无漏是不系。问曰。如欲界有四种可尔。以有衣服饮食床敷卧具故。色界无饮食。无色界无衣服饮食床敷卧具。云何有四耶。答曰。彼虽无如是物。有如是功德。复有说者。此间修衣服饮食床敷卧具知足法故。虽生彼间。而犹随从。尊者和须蜜说曰。彼虽无此法。而有此法对治。对治有多种。有断对治。有过患对治。有持对治。有远分对治。色界有此四种对治。无色界有二种。谓持对治。远分对治。尊者佛陀提婆说曰。无无漏衣服饮食床敷卧具。而有无漏圣种。彼虽无衣服饮食床敷卧具等。而有圣种。地者有漏在十一地。无漏在九地。依者。依三界身初者依欲界。行者行十六行。亦行余行。缘者缘一切法。念处者是四念处。智者与十智相应。定者与三定相应。根者与三根相应。谓喜乐舍根。世者。在三世。缘者。缘过去未来现在。亦缘非世法。善不善无记者。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缘三种。三界系者如先说。有漏是三界系。无漏是不系。缘三界系及不系者。缘三界系。亦缘不系。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是三种。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三种尽缘。见道断修道断无断者。是修道断无断。缘见道修道无断者。缘三种。缘自身他身非身法者。缘三种。缘名缘义者。缘名缘义。问曰。为是意地。为是六识身。答曰。是意地非五识身。所以者何。五识身是生得法故。复有说者。是五识身。所以者何。一切善心。是圣种故。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为是生得善。为是方便善。答曰。是方便善。非生得善。所以者何。一切闻思修善。皆为解脱。故是圣种。复有说者。是生得善。评曰。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乃至蚁子。有生得善。可是圣种耶。问曰。若是方便者。外道禅解脱胜处。一切处。为是圣种不耶。答曰不是。所以者何。如先说。闻思修善为解脱。故是圣种。外道不知足。为增长有及有具。故非圣种。问曰。一切善心中尽有少欲知足。所以者何。是对贪无贪善根故。何以说知足是圣种。不说少欲耶。答曰。或有说者。少欲犹是欲名。又是无所欲异名。若说少欲时。犹有所欲。不名无所欲。知足更无所欲。亦无异名。故说是圣种。复有说者。少欲于未得少欲于未来。知足者知足于已得知足于现在。若于现在所得少物能知足者。是为甚难。于未得未来转轮圣王位少欲者。未足为难。以知足难故。说是圣种。复有说者。少欲是欲界。知足是三界。复有说者。少欲是三界系非不系。知足是三界系亦是不系。评曰。不应作是说。此二法。俱是三界系。亦是不系。问曰。若然者。复还生疑。何故说知足是圣种。不说少欲耶。答曰。为异于外道知故。不说少欲是圣种。若说少欲是圣种者。诸外道。当作是言。我等亦是行圣种者。所以者何。汝等犹著粪扫衣。而我等不著衣。汝等犹乞食自活。而我等多不食。汝等犹坐树下。而我等或常举手翘足而立。不坐床座。我等行如此法。非是圣种耶。外道梵志。虽行此法。于有有具。而不知足。是故异外道。故不说少欲是圣种。

问曰。何故随病药。圣种中不说耶。答曰。或有说者。此法以入上所说中。所以者何。随病药有二种。一是可食。二不可食。可食者在饮食中摄。不可食者。在衣服床敷卧具中摄。复有说者。若一切人。一切时所用者。说是圣种。随病药非一切人一切时用。如尊者婆拘罗所说。我于佛法中出家。过八十年。不忆此身有病乃至头痛。亦不忆畜随病药乃至畜一呵梨勒果。如此欲界一切人。非一切时畜随病药。况色无色界。复次若受用此法。令人放逸。若能舍者。是名圣种。随病药不能令人放逸故。不说是圣种。

问曰。何故逮解脱戒无作。说是圣种。不说有作是耶。答曰。或有说者。有作随刹那灭。无作是相续不断。不断义是圣种。复有说者。无作与无漏道俱得。有作不尔。是故无作是圣种。在家人有四圣种。出家人亦有四。在家者有期心。而不能行。曾闻帝释坐众华座。有千二百那由他侍女六万伎人。常作音乐。以娱乐之。而彼帝释。常有期心圣种。而不受用。出家者亦有期心。亦行圣种。出家者或有随得于衣服饮食等。而不知足。是行圣种。曾闻有一比丘。以日没时。往诣佛所。从佛求房而住。尔时佛告阿难。与此比丘房舍。阿难与之。尔时比丘语阿难言。大德严净此房。除去瓦石粪扫之等。悬缯幡[巾*蓋]。散种种华。烧上妙香。敷细软卧具。安置好枕。尔时阿难。具以是事往白世尊。佛告阿难。如彼比丘所言。尽为办具。是时阿难。悉为具之。时彼比丘。即入房中。坐其床座。于夜初分。起净解脱。次第起余解脱。尽一切漏。得阿罗汉果。兼起神通。于日清旦。以神通力。从彼房舍。忽然而去。尔时阿难。以清旦时。诣彼房舍。见其门开。不见比丘。即往白佛。具说是事。佛告阿难。汝于此比丘。莫生异想。昨夜初分。而彼比丘。起净解脱。乃至修起神通。以神通力。从彼房去。阿难彼比丘者。性乐鲜好。从性意天中。来生此间。若汝不为办具如是鲜好房舍卧具等者。而彼比丘。则不能得胜进之法。如是出家人。虽于衣服床敷卧具等不知足。不随得而用。然能行圣种。过去诸佛。皆称叹粪扫衣而不听著。今佛称叹粪扫衣而听著。问曰。何故过去诸佛称叹粪扫衣而不听著。今佛称叹而听著耶。答曰。或有说者。古昔时人。性不贪爱。虽有价直百千两金衣。惜著之心。不如今人惜著凡衣。复有说者。古昔时人。饶财多宝。若求百千两金衣。未足为难。如今世人财宝俭少。求粪扫衣。犹尚难得。何况价直百千两金衣。复有说者。古昔时人。心好鲜净。于粗弊物不生敬心。是以赞叹而不听用。今世时人。性好粗弊。于受用粗弊物者。能生信敬心。是以赞叹亦听受用。复有说者。古昔时人。身体细软。若受用粗弊物者。不能自存。是以赞叹不听受用。今世时人。身体粗强。受用粗弊。能自存身。是以赞叹亦听受用。尊者佛陀提婆说曰。古昔诸物。若赞叹时。亦听受用。所以者何。佛不无事有所赞叹粪扫衣。轻贱易得。求时无过耶。答曰。或有说者。粪扫衣。无多人著故轻贱。求时易得故轻贱。处处可得故易得。佛所听故求时无过。复次此业无过故。求时无过。复次智人所行故。求时无过。尊者佛陀提婆说曰。少价故言轻贱。不从他得故易得。无生故求时无过。

佛以二事故。于知足。说是圣种。一为断贪著衣心。如难陀等。二为赞叹于衣知足。如摩诃迦叶等。以二事故。于食知足。说是圣种。一为断贪食心。如婆陀利等。二为赞叹于食知足。如婆拘罗等。以二事故。于床座知足。说是圣种。一为断贪著床坐心。如愚王比丘等。如说愚王比丘白佛。唯愿世尊。观我床座粗弊如是。二为赞叹床座知足。如离婆多等。以二事故。说乐断乐修是圣种。一为除懈慢者心。如阐陀等。二为赞叹勤行精进。如亿耳等。以四事故。当知是人住圣种者。一不乐谈得利养。二不乐近贪美食人。三不多用资生之物。其所用者。皆是清净。四于诸利养。得与不得。不生憎爱。佛经说此四圣种。是最胜是种性是可乐是不杂。一切世间。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无能如法说其过者。问曰。云何是最胜。答曰。或有说者。若行此法。堕最胜人中。如佛说。我五百弟子。各有最胜之事。若于资生之物。而知足者。佛亦赞叹。此人是最胜。复次涅槃是最胜。此法能到。故名最胜。复次能知最胜法故。名最胜法。何等是最胜法。谓佛若佛弟子。谁能知此法。谓行圣种。及修圣道者。复次此法于一切满意善根中最胜。故言最胜。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多不意满足而死。若住圣种者。命终之时。其意满足。此法体是最胜。能到最胜。故名最胜。复次能去积聚过故。所以者何。下劣者多积聚。最胜者不积聚。若住圣种者。于诸所须。而不积聚。转轮圣王。王四天下。所有财宝。由是易尽。住圣种业。所用无尽。能除积聚法故。体是最胜。能到涅槃最胜法。故名最胜。云何是种性。答曰。如先说。过去恒河沙数诸佛。及诸弟子。皆从是种中生故。名旧种性。亦令诸佛法常相续不断。故名种性。复有说者。此法能知种性故名种性。如来等正觉善种性。唯此法能知。故名种性。云何名可乐。答曰。所有断乐。及修乐此法能乐。故名可乐。复次此法亦可言知也。所以者何。行此法者。能次第知夜分。故以日没时。结跏趺坐。至日出时乃起。复次此法能知可乐法。故名可乐。复次能入圣法胎。故名最胜。入善法种性。故名种性。住善法时。能知善法气味。故名可乐。云何不杂。答曰。不杂四种业故。谓佃种贩卖事官尊贵不杂。此业淳善功德。故名不杂。沙门婆罗门等。不能如法说其过者。不杂过患。不逼切他人故。如经说比丘当知。我圣弟子。心无憎爱。云何无憎爱。爱名爱恚。圣弟子。降伏爱恚。不为爱恚所伏故。名无憎爱。此经亦说。有乐断乐修。此二有何差别。答曰。无碍道是乐断。解脱道是乐修。复次见道是乐断。修道是乐修。如见道修道忍知未知欲知根知根见地修地。说亦如是。

同类推荐
  •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光明经疏

    金光明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度地

    度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乡言解颐

    乡言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海使槎录

    台海使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阅史郄视

    阅史郄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门小炒集锦

    热门小炒集锦

    李宏编著的这本《热门小炒集锦》让您可以只用“炒”这一种烹饪手法做出千般美味。书中的每一道菜的原料都是很容易买到的,所用厨具也都是居家常备的锅碗瓢盆。一书在手,健康美味全数收录,一定会让厨房变成您展示厨艺的舞台,让餐桌变成您家里最温馨的美味天堂!
  • 秦先生,婚后燃情

    秦先生,婚后燃情

    叶予念曾以为,秦云峥是她的救赎。可直到跳楼那一刻才明白,秦云峥……是更绝望的深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守护你,我的爱

    守护你,我的爱

    【类型关键词:】纯爱,青梅竹马,约定陆芷瑶一直喜欢着自己的亲梅竹马,因为从小到大两个人的关系都无人能够插足,所以她很享受这种平稳的幸福,然而,升入了高中以后,她的恋情开始面临危机……青梅竹马之间最虐的是,原来你也喜欢我,然而,我们终将错过。
  • 系统你丫认真的

    系统你丫认真的

    系统:我跟那些垃圾系统不一样,不管宿主你是要聊天,直播,聚会,还是造人,建城,创造世界系统都能满足宿主,而且只收一点点积分哦。赵吉看了看创世LV1级所要的积分,有看了看自己就算签到100年,也连零头都不够的积分,默默像系统竖起了中指,系统你丫认真的?
  • 捡起我的竹马

    捡起我的竹马

    每个人看到同一本书,对于里面的角色和人物的理解却不一定相同。对我来说,只要这个故事中,有你们青春的影子,那这个故事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 星痕流火

    星痕流火

    一切的努力,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必将于白日不到处绽出青春自来。
  • 许一世烟柳骄阳

    许一世烟柳骄阳

    唐人街小太妹游戏人生,酒吧买个醉被人五花大绑从A国空运到京城!“季先生。”夏宁首先打了个招呼。“你过去喊我云琛哥哥。”季云琛眯了眯双眸,盯着她看。What?!哥哥你个大头鬼!20年前的婚约,他绑也要把她绑来履行承诺!京城头号人物季云琛,冰冷腹黑如他,却把所有柔情献给了炸毛跳脱小太妹夏宁。——3年后。“你叫小柿子,嗯?”“嗯吖!妈咪说我是小狮子。”季少捞起小丫头,“走,爸爸带你去动物园看小狮子。”
  • 菜穗子

    菜穗子

    一九三四年,堀辰雄写了一部《榆树之家》。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叫菜穗子的少女和她母亲的人物形象。小说发表之后,堀辰雄一直构思,菜穗子成为人妻后的那段生活情况,前后花了七年的时间,于一九四一年初完成了这篇作者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菜穗子从小与母亲生活在信洲的一个村子里。与同龄的都筑明一起去打网球,一起骑车远足——不知不觉中,一起渡过了少年时代,在两个人之间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二人继续友谊的话就一定能发展成爱情。而两个人的性格,随着年龄的生长而出现差异。一个要追求梦境中的少女,而另一个想要从梦境中走出来,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为《菜穗子》中两位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