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99400000008

第8章 第三鞭,蒙哥扬手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为之一悸(1)

1251年,忽必烈被蒙哥敕令总领漠南军政事务后,即带着他的一众妻妾儿女和姚枢、刘秉忠、许衡、廉希宪等大儒名士以及阿里海牙等那可儿,从哈拉和林出发,南下寻找他的王府。

当忽必烈等人风尘仆仆地赶到离燕京不远的金莲川草原的时候,他一下就被那里的风景迷住了。

对于忽必烈来说,草原他并不陌生,但草原开着这样漂亮的金莲花,他却是第一次见到。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灿黄,射出一大片耀眼夺目的金光,一下就把他冲晕了,就像喝了一大碗烈酒一样。

为什么这块大地上有这么多漂亮的金子一样的金莲花?难道是长生天给他的某种神谕?忽必烈的心里充满高涨的兴奋。他站起来,往远处看去,只见草原上有大片大片洁白的羊群,草原的尽头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忽必烈忍不住问身边的姚枢:“老师,这是什么河啊?”

他一直尊敬地称呼姚枢为老师。姚枢笑笑说:“回可汗,这条河叫做滦河,古称濡水,是一条很古老的河。”

忽必烈看见滦河从旁边流过去,在远处折了个弯后,横着流到远处去了。他感觉这河流就像母亲的一条手臂,而这片金莲川草原则像母亲臂弯里一个恬静熟睡的婴孩。

滦河河水清澈,岸边的树木、羊群、花朵倒映在河里,清晰可见。河面上还有大片大片云朵的倒影。忽必烈抬头往上看,感觉蔚蓝的天空就像是另外一条河流,云朵就像是地面上羊群的影子。

姚枢说:“可汗,您知道吗,这条河与这片草原都和金国有关。当年金世宗完颜雍出去打猎,路过这里,看到这种极为漂亮高贵的花,像莲花一样,于是为这种花取名‘金莲花’。他还说,莲者连也,取名‘金莲’,即为金枝玉叶相连之意……”

忽必烈“扑哧”一声笑起来:“名字倒是好名字,寓意也不错,可惜完颜家族的金枝玉叶们并没能连在一起,最终四散飘零了!”

姚枢说:“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家族。如果遇到别人,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当年南家思组织三路大军北犯,想一举收复被金国占去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在这里被萧太后亲领的大军杀退。南家思不但收复失地的希望落空,还损失了名将杨继业呢!但同样是在这里打仗,36年前,圣主成吉思汗却把金国打得落花流水,还逼他们不得不把都城往南迁移。那一年,圣主取得大胜仗后,曾率领文武百官及三军大将到这里来避暑呢。”

忽必烈算了算,自己正好就在那一年出生。而现在,自己又来到这里,这会不会又是某种神谕呢?

这时,刘秉忠插话说:“可汗,不如就把您的金帐建在这里吧?”

忽必烈眼睛一亮,说:“秉忠,说说你的看法!”

刘秉忠说:“首先从建筑角度来看,这就是块好地方。建房首先要选水,这条滦河河水清澈,味道甜美,适合人及牲畜饮用……”

忽必烈忍不住打断刘秉忠说:“好啊,本汗要是在这里建帐,这条河我就不叫它滦河了,叫金莲河!”

大家都夸奖说改得好。

刘秉忠接着说:“这里在重山之北,是很好的避暑之地,正适合修建大帐居住啊!”

阿里海牙又抢着说:“小人认为,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它坐北向南。发动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依靠漠北的强大基础和资源,向中原突击。有这么一个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确实非常理想。当年萧太后尚且能凭借这里,把南家思军打得落花流水,何况是我们大蒙古帝国啊!”

忽必烈认真听着,不住点头。

姚枢又说:“老夫再补充一点。可汗不是想大量招募人才吗?这里离汉地这么近,如果我们在这里定居,中原的人才听说可汗求贤若渴,虚怀纳士,一定会蜂拥而来的!”

忽必烈大笑道:“众位老师都说得好!好啊,本汗决定了,就把本汗的大金帐支在这里了!”

金莲川,因为忽必烈的到来,就这样渐渐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熟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军事中心。

忽必烈定居金莲川后,立刻派人到汉地及西域,遍访名士,想方设法邀请他们到金莲川来。姚枢首先为忽必烈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曾经的中书令杨惟中,一个是曾经的状元杨奂。杨惟中,忽必烈当然不陌生了,他曾经被窝阔台合罕收养,后与姚枢一起,受耶律楚材委派,在阔出征伐中原之际,随军去中原搜罗人才,后又在耶律楚材的支持下,创建太极书院,耶律楚材去世后,受窝阔台遗命,担任中书令,后来受奥都剌合蛮排挤,愤然辞职隐退。

忽必烈查访了杨惟中的隐居地后,立刻亲自前往请他。杨惟中也早已知道忽必烈是个很有见识的宗王,便不再推辞,欣然带上家小跟随。

杨奂是耶律楚材唯一的一次开科取士时的状元。耶律楚材很欣赏他的才气和人格,推荐他做了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奂在任上励精图治,不畏权贵,改革弊政,工作做得很出色,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为不满朝廷祸乱,便以年老为由,告老还乡。得到忽必烈征召后,虽然他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不宜出山,但还是随忽必烈来到金莲川。

刘秉忠也给忽必烈推荐了一个汉人儒士叫马亨。马亨早就在蒙古为官了。1230年,他被河北东西路使王晋招为署员。因以才干著称,四年后,升为转运司知事、副使。刘秉忠和他很友善,便告诉了他忽必烈礼贤下士,重视汉人儒士的事情。马亨听了,便弃了官,到忽必烈府上当了幕僚。

忽必烈可以说是不拘一格,聚集人才。那时候,所有的蒙古宗王都在让商人帮助经营财富,忽必烈也不例外,他请来帮他理财的就是一个叫阿合马的商人。

忽必烈之所以特别欣赏阿合马,在于阿合马不但能帮他理财,还经常为他讲述帝王财政方略。窝阔台前期,为增加财政收入,主要采用普查户口,增加户数的办法。窝阔台后期及脱列哥那时期,又采用奥都剌合蛮的建议,实行包税制。蒙哥上台后,再次恢复窝阔台前期的做法,清查户口,同时,把收税权收归中央,杜绝宗王直接收税或向百姓摊派。

阿合马认为,除了清查户口外,还可以由汗廷推行专卖制度,对一些物品,比如药材、盐等,其经营权只能由汗廷独家控制。另外,还可以采用交钞,即用发行钞票的方式来让政府聚集金银。

阿合马的这些思路让忽必烈非常感兴趣,虽然他并不是帝国合罕,但阿合马的治国理财方略让他对未来充满幻想。

在忽必烈最后坐上汗位后,阿合马成为他的宰相及财政大臣,在他的政府机构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忽必烈对他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他商人贪财的习性及对当时宗王贵族及百官利益的损害,他最终死于非命,也给忽必烈的统治带来一定的伤害。这是后话。

还有个叫扎马鲁丁的人,他是个天文学家,忽必烈打听到他后,也把他请到府上。他给中原带来了伊斯兰教天文历法。

另有个叫窦默的汉人,是个名医。他小时候聪明好学,在蒙古灭亡金国的时候,他一度被俘,家破母亡。后来有幸逃脱,南渡黄河,依靠母族吴氏为生。有个姓王的老医生喜欢他的朴实,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并劝他从事医业。不久,他在行医中遇到了当时的名医李浩。李浩收他为徒,传授他“铜人针法”,于是他掌握了针灸术,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响。

忽必烈听说后,深为欣赏,便多次派人找他到幕府。但是,窦默感到蒙古人残暴不仁,多次避而不见。忽必烈知道后,并不生气,他穿上便装,只带了阿里海牙一个人,以治病为由,造访窦默。

窦默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蒙古可汗。自己虽然多次拒绝,但忽必烈仍然不离不弃。他深为感动,终于随忽必烈前往。忽必烈封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他在任上取得了不小成绩,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著流传后世,其“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影响深远。

被忽必烈召入金莲川幕府的各界人士,前后有六十多名。这些通过各种途径聚集在忽必烈周围的人,既有满腹经纶的学者,也有精通治国之道的谋士;既有独具一技之长的科学家,也有战功卓著的勇将。这使得金莲川幕府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为忽必烈今后夺取汗位,开辟元帝国奠定了基础。

忽必烈虽然收罗了不少人才,但是他的收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汉地知识分子,蒙古人对他们来说是侵略者,而他们是亡国奴,这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和耻辱。蒙古人在灭亡金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残忍和嗜杀成性,不禁让他们增添了国恨与家仇。如果不思报仇复国,还要为他们所用,充当被人不齿的汉奸,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有个叫郝经的知识分子就是个典型。他和姚枢一样,也是个大理学家。他的祖上八世均以习儒授课为业,金末大词人元好问正是出自郝经祖父郝天挺的门下。

郝经小的时候,便深受蒙古兵南下兵荒马乱之苦。他的父亲为躲避兵乱,曾带着他一家人避居河南鲁山一代。郝经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在逃难中带着他藏身于地窖,被乱兵以烟火熏燎洞口昏死过去,最后还是郝经把他母亲救活过来。

1232年,河南沦陷,郝经一家随难民北渡黄河,租别人的房子来住。由于家境贫寒,他们11年间竟搬迁10次。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读书致仕的志向,他博览群书,学业得到很大的进步。

1237年,在耶律楚材的力主下,窝阔台进行了唯一的一次开科举士。郝经很想去应试,但他父亲不同意。他父亲说,你所学的是道,而非艺,是为了修身,而非禄养,为什么要去应试呢?这是当时在知识分子中比较流行的理学思想。当然,骨子里还是对蒙古统治者的不信任及不合作态度。

父亲的这个话对他影响很大,于是他转而以“道德之理、性命之原、经术之本”为其先务,立下了“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为忧患秽,不为利益拘,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的座右铭,穷究天下经史子集,名声渐起,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1255年,赵复、姚枢等人向忽必烈推荐郝经。忽必烈派人去请,郝经没应召。忽必烈不气馁,他请姚枢亲自去一趟。

姚枢见到郝经后,和他有一番对话,对郝经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郝经说:“姚枢先生,蒙古人凶残成性,曾对我们的国家极尽烧杀掠夺,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他所驱使呢?”

郝经的话来得尖锐,但姚枢并不生气。显然,他对这样的诘问早有深入的思考。他说:“先生说的‘我们的国家’是指金国吧?要这样说的话,金国也不是‘我们的国家’,它也是个入侵者。它是在二百多年前占领当时的宋朝的。”

郝经一怔。姚枢笑笑说:“我认为华夷其实是一家,华夷从来就是一个不断交融会合的过程,所以,蒙古人主宰天下,那是天命所为,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亡国灭种!”

郝经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不过,他又说:“但是,学生认为,蒙古人凭锋恃锐,所到之地,极尽破坏,对老百姓盘剥无度,竭泽而渔,使中原人民不堪忍受,疲敝已极。这样的政府,我们还怎么支持它呢?”

姚枢说:“先生说到要害地方了!何为道?道就是顺天理,施仁义。蒙古人虽然受命于天,但是他们所学愚蛮,不知事理,因而有逆天的行为,这不但使他们走不远,而且使老百姓受其害。我们奉行天道,就是要想办法转变蒙古人的思想,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造福百姓。这样做,才是正道、王道、人道啊!”

郝经说:“蒙古贵族嗜杀成性,以征服天下为乐事,他们能明白先生说的这个道理吗?”

姚枢说:“耶律楚材大人也算是个儒生吧?你说他是贪图蒙古人的大官吗?非也!我和他接触过,对他相当佩服。他一生努力的事情,就是要让蒙古人接受儒学思想,教化他们,即便为此丢掉高官也在所不惜。我就是被他感动,才北上面君的。后来,也是因为君王昏庸,才又决定隐退。现在,我之所以再次出山,正是因为我知道忽必烈可汗是个相当了不起的蒙古宗王。他对儒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宽厚仁慈,雄才大略。我有信心,凭借他,我们可以完成耶律大人未竟的事业!来吧,郝经先生,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一伟业吧!”

同类推荐
  • 阿呆的方程式

    阿呆的方程式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作者12篇风格各异的作品。作品既包括恩爱冤家生死恋的“爱你才毒辣”,又有描写好为人师文化酒友的“阿呆的方程式”,还有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短篇聋羊杨六等等。平实诙谐的语言,在幽默中悲情抒怀,伤感中深切反思。作者年志勇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天下》、《洗牌》、《命门》构建了中国通信业的激流三部曲,深受读者喜爱。
  •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宫崎骏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小说。芥川龙之介唯一弟子、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宫崎骏说:”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 为了天堂的钟声

    为了天堂的钟声

    父亲的担心没错,女儿韩雪果然遇到了麻烦。韩雪与白俄流亡青年冈察洛夫的相识是在很早以前,那时,他们还都是孩子,并没有什么交往,但彼此颇有好感。他们真正的相识是在一次舞会上。那是1942年初冬,一个飘着清雪的下午。正在国高读书的韩雪,跟随全班同学坐在教室里参加“勤劳奉仕”,给日本军队缝补军用麻袋。一堆小山似的麻袋堆在教室门口,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儿。到国高来就读的女孩子多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从没干过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
  •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在二〇〇七年开始入秋的时候,我陷入了困境难以自拔。我在海南最大的网络公司上班,做的却是纸媒杂志。部门领导有打算让整个部门大换血,在工作转换的过渡期里,我开始到广告公司投简历,打算在被清洗之前先把公司炒掉。换工作和换感情是一个道理,先开口的受到的伤害都会少点。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魍魉世界(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魍魉世界(上)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

    《泪总往下流》里每一个故事虽短小却丰满,情节曲折,结尾 发人深省。茶余饭后的古今闲话,酸甜苦辣的世间真理。
  •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

    《勤政为民的故事》选取了历史上爱国人物的故事,这些精品故事展现了我国优秀人物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青少年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勤政为民的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像串连的珍珠,紧紧围绕“勤政为民”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
  • 腹黑恶魔甜心别想逃

    腹黑恶魔甜心别想逃

    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却因一次仇人的报复,变成了一位阴阳师;还有,为什么她还会穿越?而且每次穿越的身份都是阴阳师?还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他也和她一起穿越?T_T(本文会串到阴阳师之内的,虽然有鬼,但绝对是逗逼派来的猴子。甜文,有点虐,但绝对甜文,相信我!绝对甜文!!!)
  •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电影与文化:电影史论·女性电影·后现代美学》分为三部分:第一编电影史:比较研究的视角,第二编女性电影,第三编知识分子理论与后现代美学;内容包括:也谈《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历史建构——以中国现代史学脉络为视角,破产的乡村与失衡的现代中国——谈左翼早期电影对中国农村的再现,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目光政治学与“凝视”理论,站在摄影机后面:女导演先驱,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评利奥塔的知识分子理论,知识分子与革命——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等。
  • 青少年学习方法课

    青少年学习方法课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还记得老师的悉心教导,和父母的耳提面命吗?是否用对了方法让你激流勇进呢。本书详细讲解了教育学习的方法。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爱在百花深处

    爱在百花深处

    男主人公老二,深爱着胡同里的一个女孩——他的同班同学吴蔷,但老二的邻居,同样也是同班同学的大玲,更是对老二一往情深。而后,由于生活的百般捉弄,老二高考落榜,心爱的女孩吴蔷被同班同学样小宁抢走,大玲却一步步摸爬滚打,蜕变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老二过着窘迫的生活,跟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又离婚之后,才逐渐明白大玲才是他的真爱,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随着老二要去香港继承遗产,生活又起了波澜……
  • 那年到现在

    那年到现在

    --------我原守护你,在电闪雷鸣的夜里讲讲我的故事,那里有你。我不愿守护你,在无人问津你的世界中,只有你自己,不让我靠近,怕伤害你。-------一个男孩从稚嫩到执着,没有因为种种困难选着放弃,他一点一点的把曾经过往封存记忆,在未来某一时,因无希望打开温习。他喜欢着她,愿意做一切她开心的事,她有目的的想见他,他就频频出现,她不想见他,他就消失茫茫人海。最后扑朔迷离。
  •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本书由当代小说权威研究机构--中国小说学会授权,文学博士、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年度小说排行榜评委段守新编选。该书是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盘点和总结。它不仅能使读者最快捷地阅读到2012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精粹,还能帮助读者了解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是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标,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