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500000020

第20章 孝与家庭伦理——以孝齐家(3)

母亲听后很生气,训斥田稷子说:“你难道不知道吗?读书人修身洁行,不为苟得。你身为宰相,应当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怎么可以接受贿赂?况且,忠诚是为人臣的本分,读书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现在,君王这么信任你,给你很高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你应知恩图报,以死效忠。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你走开吧!”

听到母亲义正词严的教训,田稷子万分羞愧与自责,急忙退还黄金,主动到齐宣王那儿去请罪。齐宣王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非常赞赏田母的德行,不但赦免了田稷子的罪,还恢复了他的宰相职位。为了表彰田母的义举,还用国库的金子赏赐给田母。

3.陆续母截肉断葱

东汉会稽吴(在今江苏苏州)人陆续的母亲治家有法,对儿子的教育落实到切肉断葱皆有度这样的生活细节上。会稽太守尹兴让他舍粥赈济贫民,陆续一一记清姓名。赈济完毕,太守问他赈济了多少人,陆续准确说出六百多人的姓名,一人不差。尹兴因受楚王刘英谋反案的株连而入狱,陆续等人也一同牵连入狱。陆续的母亲从家乡赶到洛阳,因案情重大不准探视,她就做好饭交给门卒送去给儿子。与陆续同时入狱的五百多人,大多经不住酷刑而冤死,只有陆续等三个人铁骨铮铮,虽皮肉消烂,却始终面不改色。看到门卒送来的饭食,陆续悲泣不能自禁。使者感到奇怪,陆续说:“母亲来了,不能相见,所以哭泣。”使者以为是门卒给陆续通风报信,要惩罚门卒。陆续说:“不用门卒通报,一看饭菜,我就知道是母亲亲手做的。我母亲切肉,没有一块不是方的,切葱没有一段不是一寸的。”

有这样深知法度的母亲,儿子怎么会参与谋反呢?使者心里暗暗赞赏,于是上书陈述陆续的案情,最终陆续和太守尹兴都被赦免。

4.钟母教子有方,欧阳母“画荻教子”

三国时魏镇西将军钟会的母亲张氏是古代教子的楷模,其教子之方和远见卓识绝不在那些须眉之下。

钟会曾为母亲作《夫人张氏传》,记载母亲教育自己的事迹。说母亲张氏“性矜严,明于教训”,“虽童稚,勤见规诲”。钟会4岁时,母亲就教他读《孝经》,7岁教他读《论语》,8岁读《诗经》,10岁读《尚书》,11岁读《周易》,12岁读《左传》、《国语》,13读《周礼》,14岁读父亲钟繇写的《易记》。15岁时,钟会被母亲送到太学读书。临行叮嘱他说:“学偎(急、多)则倦,倦则易怠。所以过去一直都让你循序渐进地读书。现在你可以独立自学了。”

钟会23岁时做了尚书郎。母亲拉着他的手说:“孩子,你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大官,人不自足则损在其中,应引为鉴戒。”当时,大将军曹爽专擅朝政,整日花天酒地,钟会的哥哥在曹爽手下做事,回家对母亲说起曹爽的行为,张氏预料曹爽不会长久,后来曹爽果然被司马懿所杀。

知子莫若母,母亲知道钟会是个人才,但好高骛远,便常告诫他居心要正,智而不诈,要积小善,那时候钟会小心翼翼,在政局混乱中也没出什么闪失。可惜母亲后来暴病而亡,钟会一下子六神无主,不久便置母亲的教诲于脑后。统军灭掉蜀汉以后,钟会异想天开,想自立为王,因得不到下属的拥戴,死于兵变。假如老母亲泉下有知,不知该有多么遗憾和悔恨呢。

钟会的母亲教子循序渐进,是教子读书有方的贵妇人。而贫穷之家的母亲教子就不同了。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左思右想,她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5.陶侃母“退鲊责儿”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也是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她与孟母、欧阳母、岳母齐名,一同被尊称为“四大贤母”。陶母“教子惜阴”、“截发易肴”、“退鲊责儿”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湛氏小时候受过一点启蒙教育,是个有少许文化的女子。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因而省吃俭用,以自己纺纱织布的微薄收入供儿子读书。可是,陶侃生性贪玩,读书不用心,这可急坏了母亲湛氏。

有一个下雨天,由于家无斗笠、雨伞,陶侃没法上学,便蹲在母亲的织布机旁玩。陶侃眼睛盯着穿来穿去的梭子,甚是好奇。湛氏见状,灵机一动,停下手中的梭子,引导儿子背书,当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湛氏叫陶侃解释,陶侃想了半天,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湛氏因势利导地指着手里的织布梭子启发他,终于使陶侃懂了珍惜光阴的道理。后来陶侃做了高官,仍然激励自己珍惜光阴。这就是“教子惜阴”的故事。

一次鄱阳(今属江西)孝廉范逵路过陶侃家,适逢天下大雪,陶侃家徒四壁,根本没东西招待客人。湛氏吩咐陶侃陪侍客人,自己回房将床上新铺的草苫铡碎给客人喂马,又将头发剪下一绺,换得酒食菜蔬款待客人。范逵得知后,非常感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

陶侃母“剪发延宾”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元朝大画家何澄绘有《陶母剪发图》。创作这幅画时,有个聪明的小孩叫岳柱,刚刚8岁,在一边观看,当何澄看到陶母剪发还戴着金钏时,忍不住诘问说:“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这令何澄大吃一惊。此为题外话。

后来,陶侃在浔阳当县吏,监管渔业税收,有一天他送了一坛子咸鱼干给母亲,以表孝心。陶母很高兴,可当她得知这坛咸鱼是官物时,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她拿过笔墨,写了个“封”字,贴在坛口上,并回信说:“你为吏,以官物送我,非但不能让我高兴,反倒让我担忧。”陶母“退鲊责儿”,教育和造就了陶侃为官40年的清廉名声。

后来,陶侃升任江夏太守,安排了隆重的仪仗,亲自回乡接母亲湛氏到官衙居住。儿子打心眼里希望母亲感到风光、荣耀,可是湛氏却神色平淡,不见半点欢喜,似乎深藏忧虑。到了官衙,湛氏在儿子官服的袖口内缝上一行字:“汝当作佳官,尽心恤民,毋忘着葛衫时也。”陶侃看见题字,深感迎接母亲排场过分,决心谨遵母教,为百姓当好官。

在东晋,陶侃官至侍中、太尉、荆州刺史,都督荆、雍、益、梁、江、交、广、宁八州诸军事,拜大将军。谨遵母亲教诲,勤于吏职41年如一日。有一次他和僚佐饮酒,到了限量,戛然而止。有人劝他尽兴再饮几杯,陶侃凄楚地说:“我少时曾有酒失,受到母亲责备,母亲与我约定了限量,如今双亲早已过世,不敢超过限量。”他临终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车、府库钱财皆有账簿,完备无缺,一一交割清楚,为时人所敬仰。

6.郑善果母教子

《隋书·列女传》载:隋朝郑善果的母亲是清河崔氏之女。20岁时,丈夫郑诚死于战阵,父亲崔彦穆想要她改嫁,崔氏抱着儿子郑善果说:“丈夫虽死,幸有此儿。弃儿不慈,背夫无礼。”

后来,郑善果当了鲁郡太守。每当在厅堂处理政务,崔氏总是坐在胡床上,在帷帐后面听儿子判案。如果判案得体,回来后便让儿子坐下,母子相对有说有笑。如果儿子处理公务不公或随意发怒施展威风,回到后堂,崔氏就蒙着被子抽泣,一整天也不吃饭。郑善果就趴在床前请罪,不敢起身。他母亲这才起来对他说:“我不是生你的气,是为你家感到羞愧。你父亲是忠勤之士,以身殉国。我希望你能继承父亲的忠臣之业。你是孤儿,我是寡妇,只有仁慈而缺乏威严,容易让你不懂得礼数规矩。你受父亲的恩荫,官至封疆大吏,这难道是靠你自身的本事得来的吗?你有什么资格任意生气耍威风,骄傲享乐而败坏政事!如果真的是这样,对内则会堕毁郑氏家风,甚至丢掉官职爵位,对外则会损害天子之法,我死后有何脸面见你父亲?”说得郑善果连连点头。

郑善果见母亲崔氏总是自己纺线织布,直到半夜才休息,就说:“我被封侯爵,位居三品官,俸禄足够用,母亲何必要这样辛勤地劳作呢?”崔氏回答说:“唉!你长这么大了,连这些基本道理都不懂,怎么能处理好朝廷公务呢?你的俸禄,是天子报答你父亲为国事殉命才给你的,你应当分给亲戚,以体现你父亲的恩惠,不能让母亲、妻子独享荣华富贵。况且,纺纱织布,是妇女的本分,上自皇后,下到百官之妻,都各有规定。如果懒惰,就会骄奢淫逸。我虽然不懂得礼,但也不能败坏自己的名声。”

在母亲崔氏的教育下,郑善果无论到何处做官,都从家里自带饭菜,公家提供给他的补助,全都用来修缮衙门或分送同事和下属,一时号称“清吏”。隋炀帝派遣御史大夫张衡前去慰劳他,考评他的政绩为天下第一。

在历代母亲教子的方式中,有身教者、言教者,有言传身教者,更有著书立说而笔教者。清代长乐(今属福建)人陈时夏死,妻子田氏督导诸子读书,把自己和丈夫讨论学习的体会写成《敬和堂笔训》,用以教授诸子。西南大儒郑珍在母亲黎氏去世后,记下母亲生前对他的教诲,共68条,编成《母教录》。这些寄托着殷切希望的教诲,都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慈爱。

7.他年若不和根卖,便是吾家好子孙

宋人陈亚的《戒子孙诗》告诫不孝子说:

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

他年若不和根卖,便是吾家好子孙。

古代也有许多教子失败的例子。上述钟会之母教子有方,本人也贤明而有真知灼见,可偏偏钟会忘记母训而丢了性命。

北周武帝宇文邕对太子宇文赟要求极严,虽隆冬酷暑亦不得休息。宇文赟有过错即施以棍杖,致使他身上杖痕累累。可这宇文赟就是不堪造就,当太子时斗鸡、走狗、嗜酒、好色,当皇帝后荒淫残暴,亲昵佞臣,最终导致北周灭亡。

北周大将贺若敦居功自傲,口出怨言,被勒令自杀。临刑对儿子贺若弼说:“我因口舌而死,你要牢记!”说完用锥子刺破儿子的舌头。按说,这比棍棒要厉害多了,可这并没让儿子长记性。后来,贺若弼统率隋军南下,统一了南朝陈。可他又犯了父亲的老毛病,和父亲同样居功自傲,同样口出怨言,牢骚满腹,最后被隋炀帝诛杀。《隋书·贺若弼传》说他“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祸矣!”

明朝大学士杨士奇溺爱儿子杨稷。杨稷贪狠狂傲,凌侮长吏,甚至侵暴杀人。有人告诉了杨士奇,杨士奇竟然把人家的名字和原话转述给儿子,这不是让儿子去报复人家么?时间长了,有关儿子的恶闻一点也听不到了。由于儿子杨稷积恶日深,官员们纷纷弹劾他。但碍于杨士奇的脸面,朝廷不好施以刑罚,只得把罪状整理好,交给杨士奇过目。杨士奇积忧成疾,一年后就死了。杨士奇一死,恶贯满盈的杨稷马上被送上了断头台。乡人们都预先写好了祭文,历数杨稷罪恶。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既然已经教育了,就不是“父之过”了。所以,上述几例虽然教子失败了,但责任不在父母,更不是父母不慈爱。而明代大学士杨士奇,那不是教子,更不是慈爱,是溺爱!杨稷的死,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知子莫若父母

《管子·大匡》讲:“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礼记·大学》记载汉代民谚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也就是说,没有比父母更了解自己儿子的了。

1.范蠡长男救弟杀弟

春秋越国名臣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雪会稽之仇后,乘舟浮海来到齐国,辞官经商,三致千金,天下称“陶朱公”。一天,传来消息,范蠡的中子杀了人被关在楚国。陶朱公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然而‘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于是,派小儿子带黄金千镒(一镒合20两,一说24两)去疏通关系。大儿子一听,说:“家有长子曰‘家督’,现在弟弟有罪,大人不派长男而派少子,看来我是不肖之子了。”说完就要自杀。母亲急了,说:“让少子去也未必能救得了中子,还是让大儿子去吧。”陶朱公不得已,只好叫大儿子去了。

临行,陶朱公拿出一封信,嘱咐大儿子:“到了楚国,把信和千金交给我的故友庄生,一切听他安排。”大儿子走时自己也偷偷带了百金以备用。

楚国庄生住在城墙边,家里很穷。接到信和千金后,对陶朱公的大儿子说:“你赶紧离开楚国,至于你弟弟的事,即使出来了也不要问什么原因。”陶朱公的大儿子有点不信庄生的话,又用私带的百金找楚国别的贵人去疏通这事。

庄生虽穷,但以廉直闻名楚国,楚王以下皆尊他为师。庄生对妻子说:“此朱公之金,勿动,事成后还给他。”

庄生见了楚王,说:“我夜观星宿,可能对楚国不利。”楚王一直信任庄生,问如何是好。庄生说:“积德可以解除。”于是,楚王把国库及要害部门派重兵把守起来。楚王身边的贵人马上向陶朱公的大儿子说:“你弟弟有救了。楚王把国库及要害部门派重兵把守起来,这是国家要举行大赦的征兆。”他听了当然高兴,但心想既然弟弟自然就会被赦免,那千镒黄金岂不就打水漂了。于是,又到庄生家说:“我弟弟就要被赦免了,特来告辞。”庄生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你送的黄金分文没动,你拿走吧。”陶朱公的大儿子真就把金子取走了,还洋洋得意呢!

同类推荐
  •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第三辑

    为加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教育部社科中心于2014年12月在辽宁大学召开“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与导向”理论研讨会,本书择优收入部分会议论文。同时还从其他学术会议论文和近年已发表的论文中选辑了部分文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创新基本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大势将至,未来已来

    「摩登中产」:一个面向城市新兴中产家庭的内容服务平台,由专业媒体团队创立打造,深受新兴中产家庭喜爱。用时代的视角,观察中国中产阶层的诞生与成长,也用细致的笔触,解析中产阶层的困惑与烦恼。本书涵盖「摩登中产」的精华思辨,紧扣当下时代脉搏,足以颠覆你对目前生活、职业、投资、未来的一切观点。
  • 天地正气

    天地正气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之一,全书精选先秦至近代诗文词曲体现浩然正大之气的作品近二百篇(首),大体为正气歌、正气说、正气谱三部分。正气歌,是历代先贤所写天地正气的咏歌;正气说,是前贤有关天地正气的传说;正气谱,是历代体现天地正气先贤的传记。或慷慨赴难,或从容就义,或孤介自守,或时穷节现,或孤弱抗争,或守正不阿,或挫中奋起……三类作品将呈献给读者不同风貌的勃勃正气。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疯狂升级系统

    疯狂升级系统

    【火热升级系统】经脉残破不能修炼?没关系!有疯狂升级系统,做任务,杀杀怪,吞噬点别人灵力,或者是炼制下丹药,刻下大阵,就能获得经验!经验值太低?不怕,我有双倍经验卡,十倍经验卡!经验值爆爆爆,级数升升升!什么天才,什么大家族少爷,什么帝国皇子,再妖孽的天赋,面对这疯狂升级,都被远远甩在后面!“咦,我又升级了?”易天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又升级了……
  • 张老板修仙经商记

    张老板修仙经商记

    大明朝的商人张老板跑到异界修仙去了。人家都是或天赋异禀,或埋头苦练。可他张老板只顾着一心做生意。什么?做生意没用?那个某某天才,师门唯一收集重宝的任务不是你得了吗?来……重宝直接卖给爷。要多少开个价。爷绝不还口。那个谁谁谁……听说你很牛啊,你爹是副掌门?来……爷直接把你们门派买下来。你再狂个我看看!那个丫头,对……就是说你呢。听说你是四大美人之一啊,女神级别的是吗?来……爷已经把你整个山门的地都包下来了。什么?想给爷暖床?别做梦了,你顶多是负责去倒洗脚水而已。
  • 原来我的身后有你

    原来我的身后有你

    “丝丝,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丝丝,我们会幸福的。”一句句承诺像是一把把尖刀刺向徐思的心。“顾念,如果可以我选择不爱你。”而在她身处险境的时候,总会有他帮助她。“思思,就算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会在后面守护着你。”“思思,不要怕,你还有我。”“墨司林,谢谢你。”一场失忆就像那一场梦,挥不去,散不尽。重拾记忆的她会选择许下承诺的他,还是一个默默保护她的另一个他呢。敬请期待。
  • 本妃劫财之太子拽个屁

    本妃劫财之太子拽个屁

    【这是一个美女神偷与腹黑妖孽太子算计与反算计的坑爹小爱恋,强强联手,极致宠文+爽文+斗文!】耍疯卖萌,无耻狡猾,人称花痴草包,这是她。沉鱼落雁,腹黑妖孽,人称玉面美人,这是他。当人人避之不及的花痴草包大小姐和美艳妖孽的全能太子凑成了一对,只能说一句,傻了吧你!——美女神偷篇:她指天发誓,如果知道自己穿越了,她绝对不会偷看别人嘿咻,更不会抽走太子的裤腰带了!这下可好,莫名其妙变成了丞府的花痴草包大小姐?!什么?!这个草包小姐不但性格霸道贪恋美色,还不择手段让太子娶之为妃,结果大婚当日,太子逃婚,沦为天下人的笑话。什么?!太子沉鱼落雁还十项全能?!洗澡咱都看了,拽个屁啊!名声败坏还四面树敌,疼爱她的老爹也打算让她自生自灭,姨娘阴险,庶妹狠毒,群臣欺凌,个个都打算踩着她往上爬!呵呵,当她这个现代神偷是吃素的吗?那咱只好,偷得你一件不剩!气得你血溅三尺!整得你面目全非!草包小姐变身绝世神偷,混得风生水起!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求亲的美男一个接一个,偶尔咱也劫个色,可是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当初逃婚的是他,现在他又来破坏自己的好事!太子怎么了?拽个屁啊!◆——妖孽太子篇:轩辕澈从来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人敢抽他的裤腰带!嚣张狂妄、目中无人、鬼灵精怪,还真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什么?!喜欢她的人都得下地狱?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太子妃神通广大:“谁破了我边疆城池?”北国王大怒。“是个偷儿。”探子回报。“是谁抓了我国皇子?”北国王大惊。“是个偷儿。”探子回报。“这个偷儿,到底是何方神圣?”“是,轩辕国的太子妃。”“…”——太子见色忘友:“澈,咱们是多年的兄弟,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嗯,为了你,我可以两肋插刀。”轩辕澈微微一笑。某男松了一口气。“为了她,我可以插你两刀。”他的笑更深了。某男应声倒地。◆——愿打愿挨:“殿下,太子妃说想要宫里的镇国盘龙木和玉玺。”“嗯,跟父王商量一下,把这两东西放一起。”“殿下是否要亲自保护?”“不,这样太子妃比较容易得手。”“…”
  • 放置成神

    放置成神

    有了放置系统,挂机也能成最强,阿杰无意得到最强挂机系统,一路挂机,居然还走上巅峰
  •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该怎么活?》讲述的是你可能想过“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这个宽泛而无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下划过你的脑子,宛如一道暴风雨中的闪电,或是风吹杨柳时那飘在你脸上的枯叶,或是电影中不经意地所拍蜻蜓掠水的镜头一样,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对于它的思考。人的生命不过30000天,在30000天里,我们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然后冲淡父母的角色养育儿女,看着儿女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最后年老离去。
  • 青瑶纪事

    青瑶纪事

    她本是被剥离神格的远古上神之一,轮回几世再踏修仙之途。她天资聪颖过人,却依旧躲不过命运的安排。他是她命中注定的劫。重遇他后,她的漫漫修仙长路又将遭遇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晓童星

    穿越之晓童星

    林晓晓穿进自己看过的小说中,变成书里的作天作地的同名女炮灰。望望自己的影帝老爸,歌星老妈,以及继承双亲的脸蛋儿,林晓晓表示女主一边去吧,男主别过来咱看不上你,好不容易流行一回,可不能给书穿者丢人不是?
  • 蓦然回首君还在

    蓦然回首君还在

    老爹是将军,老哥也是将军;老情人是王上,相公更是皇上。她怕啥,她啥都不怕,身手了得,打架更不带怕的。唯一奉行的真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再犯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