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500000035

第35章 移孝作忠 以孝治国——伦理政治型的家国同构(4)

2.魏晋以后官吏管理制度中的孝

自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以来,不再专门选拔孝子为官,但孝仍是官员升迁的依据。武则天时的韦嗣立、韦承庆兄弟,虽不是因孝出仕,却是因孝被武则天重用。当时,任凤阁舍人的哥哥韦承庆因病离职,武则天对弟弟韦嗣立说:“你父亲曾说:‘臣有两男忠孝,堪事陛下。’自你兄弟任职以来,果如父言。我任命你为凤阁舍人,让你们兄弟自相替代。”遂让韦嗣立接任了哥哥凤阁舍人的职务。在武则天时,哥哥韦承庆三次任天官(吏部)侍郎,官至宰相。弟弟韦嗣立由兵部尚书升任宰相。朝廷的重要官位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知政事、黄门侍郎等成了韦氏兄弟的专利,一会儿哥哥做,一会儿弟弟做,弟兄二人“前后四职相代”,“父子三人皆至宰相”。一门贵盛,有唐以来,无与伦比。

魏晋以来虽无选拔孝子为官的制度,却有不孝子被罢官严惩的规定。

东晋元帝时,世子文学王籍之在为叔母服丧期间结婚,东阁祭酒颜含在叔父丧期间嫁女,都遭到丞相司直刘隗的弹劾。

北魏步兵校尉拓跋嵩为叔叔服丧期间出外游猎,孝文帝大怒,下诏说:“嵩不能克己复礼,以鹰鹞取乐,有如父之痛,无犹子之情,便可免官。”古代叔父如父,侄子犹子,服丧期间游猎,就是不孝。

《隋书·郑善果传》载:郑善果的从父郑译“事后母不谨”,隋文帝赐《孝经》以羞辱之,郑译的儿子郑元也以不孝闻,“士丑其行”。

《新唐书·李渤传》载:李渤的父亲李钧任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而被终身免官。李渤深为父亲羞耻,与哥哥李仲刻志于学,隐居庐山而不出仕。父亲不孝不仅断送了自己的仕途,还让儿子羞于出仕。

《新唐书·柳公绰传》载:唐朝河东节度使柳公绰的孙子柳珪要升任右拾遗,给事中萧倣、郑裔绰反对说:“柳珪不能事父。”结果不仅柳珪的右拾遗泡汤了,原来的官职也给废了。柳公绰家法严整,为唐朝士大夫所崇尚。

唐朝招讨府掌书记于公异,当官后不回家探望后母。唐德宗诏赐《孝经》,罢官归田里。卢迈因举荐于公异不当,也被罚俸禄两个月。

《唐律疏议》规定:有父母、丈夫丧,匿不举哀者,流二千里。服丧期间,忘哀作乐,徒三年。明朝顾炎武的《日知录》记载: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滑州(治今河南滑县)掌书记孟升隐匿母丧,大理寺依法判为流放,而唐明宗以“孟升身被儒冠,贪荣禄匿母丧而不举,渎污时风,败伤名教,十恶难宽”,赐孟升自尽。可见,朝廷对官员不孝处理得极其严厉。

官员在为父母居丧期间稍有越礼行为,也要遭到严惩。《日知录》载,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四月,京兆府原法曹陆赓的儿子陆慎余与哥哥陆博文,居丧期间穿着华丽的衣服过坊市,饮酒食肉。宪宗下诏,各杖四十,陆慎余流放循州(今属广东),陆博文赶回原籍。十二年(818)四月,宰相于頔第四子、驸马都尉于季友居嫡母丧期间,与进士刘师服宴饮,于季友被削官爵,笞四十,流放忠州(治今重庆忠县)。刘师服笞四十,配流连州(今属广东)。于頔以训子不严而被削官阶。唐德宗时,监察史皇甫镈因居母丧期间游玩,被贬官为詹事府司直。

对官员服丧期间嫁娶的不孝行为,惩罚也极其严厉。唐宣宗时,进士杨仁瞻的妹妹出嫁,母丧期间纳聘,被贬为康州参军。唐明宗时,原州司马聂屿丧妻不到半年,又成婚,又不奉养母亲,数罪并罚,被赐死。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沈王佶焞奏请,父亲康王在世时,为弟弟永年订婚,娶潞州民李刚女。妹妹长平郡主嫁给李磐,未及成婚而父王去世。现在,父王的丧事已进行了两年的大祥之祭,阴阳书上说,明年弟、妹结婚不利,请准许今年择日嫁娶。礼部侍郎邹干反对说:“三年之丧,礼之大者。禁止丧服之内成亲,律有明文。沈王、郡王、郡主父丧未终婚嫁,断不可行。”沈王佶焞贵为朝廷王侯,而且只是申请,并没真的居父母丧婚嫁。尽管如此,朝廷还是把辅佐沈王的长史治了罪。

由此可见,官员犯不孝罪,轻者被罢官,重者被处死。甚至是稍微有一点不孝的念想,也严惩不贷。自隋朝到清朝的法律,都把“不孝”列于“十恶之条”,是十恶不赦之罪,官员当然更不能例外。

3.齐桓公、高贵乡公亲近不孝子的惨痛教训

《孝经·圣治章》载孔子语曰:“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一个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要让他爱别人是不可能的。同样,对父母不孝,就可能对君主不忠。

春秋时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宠爱易牙、竖刁、启方三个佞臣。齐相管仲有病,告诫齐桓公远离这三个小人。齐桓公说:“易牙烹子给寡人吃,还不忠诚么?”管仲说:“疼爱儿子是人的天性,不惜烹儿子以讨好国君的人,没有人性,能忠于国君么?”齐桓公又说:“竖刁阉割自己亲近寡人,还不忠诚么?”“自爱其身也是人的天性,对自身都忍心阉割,又何爱于君主?”齐桓公又说:“启方为了奉侍寡人,父亲死都没回家服丧,对我还不忠诚么?”“连父亲都不孝、不爱,岂能忠于君主?”齐桓公只好远离三人。于是,管仲下令把三人赶走了。

不久,管仲死了,齐桓公三年食不甘,心不怡,连日常政务都懒得处理了,叹息说:“仲父(管仲)太过分了吧?”又把易牙等三人召回身边。

不久,齐桓公病倒了,易牙、竖刁等趁机作乱,堵塞宫门,在齐桓公卧室周围筑起高墙,隔绝内外,每天以齐桓公的名义发号施令。齐桓公卧床没人照顾,有一宫女偷偷翻墙进来探视,齐桓公可怜地说:“我饿。”宫女无可奈何地说:“我无法搞到吃的。”“我渴。”“我无法弄到水。”接着,宫女述说了易牙等人作乱的情况,齐桓公老泪纵横,说:“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后,尸体在床上停放了67天,腐烂生蛆,惨不忍睹。其中的原因及隐喻的道理,不言自明。

西晋尚书令贾充被认为是不忠不孝。说他不忠,是因为他背叛曹氏旧主,卖身投靠司马氏,唆使成济杀高贵乡公曹髦,背上了弑君的骂名。贾充的父亲贾逵官至豫州刺史,受曹操、曹丕、曹睿三代恩遇。曹丕称赞贾逵是“真刺史”,布告天下以贾逵为楷模。魏明帝曹睿、高贵乡公曹髦都曾到贾逵庙中祭祀,一再下诏褒奖,修整庙宇。曹魏诸帝对贾家可谓皇恩浩荡,可就是这个逆子贾充成了司马氏篡魏的元凶。说他不孝,是因为他违背母训。贾母重节义,多次大骂成济是弑君的乱臣贼子,竟不知道主谋就是自己的儿子。贾充前妻李氏贤惠,贾母多次让他迎进家门,他都不听。贾母临死,贾充问母亲有什么嘱咐,贾母愤恨地说:“我让你迎媳妇李氏进门,你都不肯,还问什么?”直到咽气,不再说一个字。

当然,这并不是说凡是不孝子就一定是叛逆之臣,战国时的吴起就是一个例外。

战国时期卫国人吴起是著名军事家、改革家。离家求学时,割臂出血,与母亲诀别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再回卫国!”后拜曾参为师,母丧不归。曾参是个大孝子,见他母丧不归,便把他赶出师门,断绝师生关系。白居易《慈乌夜啼》诗讲:“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其实,吴起不是“其心不如禽”,他是个一切都不顾的“功名狂”,杀妻求将,为士卒吮疽,最后为变法献出了生命。他把建功立业的价值放在母亲、妻子和自己的生命价值之上。与上述那些贪恋权势,不忠不孝的叛逆者不可同日而语。

自古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如果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因为忠孝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凡事不近情理者,鲜有不为大奸慝者。”试想一个唯利是图,没有基本的爱心,连自己父母亲都不孝顺的人,能够指望他对国家民族尽忠吗?

(二)落实孝道的“丁忧”制度

“丁忧”指古代官员有父母亲属丧,辞去官职,谢绝人事,在家居丧。有时因官员身寄国家之重,如大战在即或正在交战的将帅,有重要政务在身而别人又无法替代,朝廷急需孝子留任,或守制未满而召回朝廷任职,称为“起复”。“起复”出仕后,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称作“夺情”、“夺哀”、“夺丧”。

《礼记·曾子问》有“金革之事无避”的说法。“金革”指战争,在战争等紧急状态下,孝子因急于王事,父母死可以不解官居丧,穿着黑色丧服继续在战场上为国效力,叫做“墨绖从戎”,也叫“金革夺丧”。

1.汉文帝以日易月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载:“汉文帝临崩,诏曰:‘令到,吏民三日释服。’按:天子之丧,吏民尚齐衰三月,今易以三日,故后世谓之以日易月。”说的是汉文帝临终遗诏,把天下吏民应该为皇帝服丧三个月改为三天,后世叫做“以日易月”。由于汉文帝“以日易月”,有“短丧之诏”,究竟官员该不该辞官为父母服丧,朝廷没有明确的法令。

西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薛宣为丞相,弟弟薛修为临淄令。后母随弟弟薛修居住。薛宣想迎后母到长安,薛修不让。后母死,薛修辞官守制。薛宣认为,三年丧服“少能行之者”,兄弟因意见不合而反目。结果薛修真的服丧三年,薛宣却没服丧。汉哀帝即位后,博士、给事中、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人申咸指责薛宣,不供养母亲,不为母亲服丧,薄于骨肉,前几年因不忠不孝免官,不应该再以列侯在朝廷供职。此事闹得不可开交,薛宣的儿子薛况雇凶手斫伤申咸,结果,薛况流徙敦煌,薛宣免为庶人。

这实际是一场为官者是否应该辞官为父母服丧,不服丧者有没有资格封侯、位列朝廷的争执。可见当时朝廷还没有对丁忧不离职的处理措施,如果不是薛况雇凶伤人,薛宣即便是遭到指责,也不会被免官。

东汉始把经典中的“金革夺丧”扩大为“政务夺丧”,由武将推延到文臣。东汉太尉赵熹请求为母服丧,汉明帝不许,派使者为他除服。太仆邓彪请求服母丧,“诏以光禄大夫行服”,也就是在光禄大夫任上服丧。桓荣的儿子桓郁、桓焉请求服母丧,汉章帝诏桓郁“以侍中行服”,桓焉“以大夫行丧”,都属于夺情起复。

因为有不服丧的先例,东汉邓衍不服父丧,汉明帝虽鄙薄他的为人,但朝廷没有服丧定制,也无法治他的罪。

到东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诏“长吏不为亲服丧不得选官”,有的官员提出,州牧郡守应当例外。邓太后死,汉安帝又取消此令。到汉桓帝又重申,不久又取消。

所以,汉代官员的丁忧不是很严格,很少有人为父母服丧三年。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追述汉代的丧服,“两汉丧服无定制”,“行不行仍听人自便”,“臣下丁忧,自愿持服者,则上书自陈,有听者,有不听者,亦有暂听而朝廷为之起复者”。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爆发,情势危急。御史大夫晁错的父亲死,十天后就帮助景帝调拨军粮。汉成帝时的丞相翟方进后母死,安葬后36天就除服办公。

能为父母守三年丧者,称作“终丧”、“终制”,都会受到舆论的赞扬,如汉武帝时的公孙弘、汉成帝时的薛修、汉哀帝时的原涉、刘茂等都曾因为父母守满三年丧而得到好评。河间惠王刘良为母亲服丧三年,还被汉哀帝表彰为“宗室仪表”,并“益封万户”。

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是把孝道扭曲并推向极端的时代。自汉武帝“举孝廉”以来,那些追逐名声者,宁过之而无不及。东汉临淄人、人称“江巨孝”的江革,为母服孝三年后,仍不忍除服,郡太守派人为他除服。东汉东海王刘臻、濮阳县长袁绍,为母亲服丧三年礼毕,觉得当初父丧过于简陋,又重新为父亲服丧三年。

从这些随意、混乱的服丧、丁忧、夺情现象来看,汉朝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

2.移孝为忠——“夺情”和“起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辞职丁忧成为一时风气。西晋礼部尚书王戎,南朝宋太子洗马王僧达、尚书主客郎羊崇,北魏黄门侍郎张彝,都曾丁忧去职。

魏晋南北朝是乱世,夺情起复较多,但由于官风淳厚,夺情虽多而真心守丧的也多。北周镇远将军、太子舍人王述的父亲早死,祖父王罴把他养大。祖父去世后,王述丁忧在家。当时东魏高欢、西魏宇文泰连年交战,百官遇父母丧,卒哭之后,都起复办公。王述因祖父恩情深重,请求服丧完毕再任职。宇文泰见他情真意切,没再坚持夺情。其他像南朝宋的孔季恭、殷景仁、沈演之,南朝梁的任昉、王佥,北齐的李德林等,都是固辞皇帝夺情而坚持终丧的,称为“夺服不起”。

北魏齐州清河绎幕(今济南历城东)人、骑兵参军、帐内统军房士达“父忧在家”,乡人刘苍生、刘均、房须等作乱,攻克郡县,屡败官军。齐州刺史元欣想让他出任将军平乱,房士达以丁忧固辞。元欣让房士达的朋友冯元兴劝告他说:“现在盗贼势力很大,万一攻破齐州(治今济南),你的家也难保全。危急的情况下,顾不上名教了!”房士达不得已而出任将军,率领齐州军队扫平了变乱。这种情况下的夺情,完全是迫于形势所需要,是真正的“移孝为忠”。

同类推荐
  • 山海雅韵

    山海雅韵

    从吴越文化的荟萃,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遗韵,金山的海派文脉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数千年的人物风流,可制皇皇巨著,而薄薄一册解读的只是金山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其中一些刹那的闪烁。跟着本书去了解、熟悉金山的前世今生,比如:明长城“金山卫”砖刻与金山的故事、上海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座渔村、妈祖文化在上海的发端演变……与此同时,可边读边走去看看:最具吴越文化交融特色的千年古镇枫泾、黄公望潜心绘制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吕巷……放下书本,可以去尝美食、看农民画展、听金山故事……
  • 香中别有韵

    香中别有韵

    本书稿是一位具有20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她的学生立足课本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读写结合的产物。分为三编,第一编文章为师生对书本中学过的名家、名篇的理解阐发;第二编文章为师生对生活中点滴的体悟;第三编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体会和研究心得。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全民发呆的澳洲:其实是一本全面的澳大利亚文化观察笔记

    全民发呆的澳洲:其实是一本全面的澳大利亚文化观察笔记

    如果你觉得生活糟糕透了,就来见识一下澳大利亚人的乐天魅力!无论情况怎样糟糕,澳大利亚人都表现得像一只在树上发呆的考拉,快乐幸福。鲨鱼伤人报道频出;遭遇鳄鱼;踩上杀人蛇;差点触到夺命水母;剧毒蜘蛛迎面落下……翻开本书,马上被澳大利亚人的乐天魅力感染,成为乐天派!《全民发呆的澳洲》是畅销科普巨著《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的得意之作!作者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狄更斯、简·奥斯丁、雨果、柯南·道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奥威尔、勃朗特姐妹等文学大师比肩而列。
热门推荐
  •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概论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概论

    本书以体育场馆如何面对市场为主线来阐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为基础理论篇、管理要素篇和经营战略篇。
  • 别太宠,我会傲

    别太宠,我会傲

    “轩少,夫人又偷吃零食了。”俞鹤轩邪魅一笑“没事让她吃,这样子,挺可爱。”“俞鹤轩!你干嘛不让我减肥呀!”某女大声咆哮。“我想把一直圈在我的心里。”最新宠文,不虐包甜,放心入坑。(嘘,女主是个胖子。嘻嘻)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等等。
  •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 锦瑟年华卿与度

    锦瑟年华卿与度

    【1v1,很甜,很宠,微酸】那一年,晋阳燃起了灭族的冲天大火。那一年,她初见长安飘飞的盈盈海棠。那一年,荆州密密地下起了潇潇细雨。那一年,洛阳的纷纷大雪遮蔽了天际。她弃下红妆,长发结顶,和他一起出将入相,千里江山驰骋。成长,挣扎,阴谋,背叛,生死。助他成虎视六合的一代雄主,她也是景星麟凤的国士无双。“我愿君:开一代之盛世,奠不朽之基业。”“我愿卿:江山功名一梦尽,闲看庭前榴花开。”——锦瑟年华谁与度?武陵溪上桃花路。
  • 今侠在

    今侠在

    血镇山河刀剑笑,洗月轻盈云飞绕。古道西风,一剑封喉,谁有美酒送姑娘。夜未央,天道凉,君老我独少。何为道,人间繁华是沧桑,但求无愧心不老。
  • 梁珂缘

    梁珂缘

    十万年前他战败幼年被囚于诛魂塔,期间因为一个女孩的照拂才得以存活,在他被族人救下后,才得知那女孩已被处死,唯一有些联系的便只余她生前服侍的一位公主——却是和他有着血海深仇的一位公主,他违心护着她的同时也推波助澜的借她的手毁灭水麒麟一族,几千年后,当他在自己的无极宫准备收网的时候,却传来了她的死讯,他没有任何犹豫便去了灵山战场,徒手翻找于千万具尸体中,终于找到了她身穿戎装已经支离破碎的身体,他抱着她,枯坐着,仿佛油尽灯枯,两万年后,他受伤被她救下,他守着不堪的回忆,她却没有,在和她相处的日子里,他却察觉到了当年一个石破天惊的真相“不管你是苏宛还是孙宛,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你都是我的,宛宛。”
  • 冷情小妻好难追

    冷情小妻好难追

    苏云青是嫦娥整形医院隆胸科的主任医生,由他主刀的明星甘落落突然发生了爆胸事件,这让他陷入窘境,助手风浅在此时挺胸而出,要为男神解决问题。可她发现这件事只是引子,似乎黑幕重重,事情扑朔迷离,就连她自己,也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即使如此,风浅也不后悔。能够得到男神的身心,这比什么都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死宅,本以为只是换了个身份和地点继续宅而已,但,一次充满了疑点的意外,把她逼出了新手村,在找回亲人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充满了疑点的系统,被刻意改造过的魔法体系,疑似真实存在的神明,以及,自身的穿越。身为一条咸鱼,明明只想无所事事地躺在家里,却始终无法如愿,到底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