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100000031

第31章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 (2)

周瘦鹃文中所说的“一段影事”,是指当年他的初恋,而他所说的“那个亭亭倩影”,就是当年务本女学的学生周吟萍。据郑逸梅说:“某次,务本女学开校庆会,演新剧,吟萍任剧中主角,粉黛饰容,罗绮彰体,演来纤细入扣,婉转动人。这时,瘦鹃亦在座,这一下,给了他更深的印象。有时相遇于途,觉得羞于启齿,默默无言,他忽地发了狠,试投一信,表达衷情,过了三天,吟萍居然覆了一笺,许缔交谊。她有一西名Violet,作书署名VT,作为隐讳。书笺往还了数次,她把校中所作文课《探梅赋》一篇寄给瘦鹃阅看。瘦鹃一读之余,尤为倾倒。从此通翰频频,涉及婚姻问题。不料吟萍父母,认为瘦鹃是个穷书生,坚决反对。后被其父母强迫许配一富家子某,某不学无术,精神不很正常,瘦鹃也相识的。吟萍固一弱女子,在封建家庭压迫之下,没法抗拒,只得暗中饮泣。当吟萍和某结婚,瘦鹃还去吃喜酒,随着贺客参观洞房,见吟萍低鬟默坐,手抚其所御的浅色丝手套,原来这副手套,便是瘦鹃往日赠送她的,无非脉脉示意罢了。”

周吟萍结婚后,周瘦鹃终日郁郁不欢,母亲见状,命他别娶胡凤君,当结婚之日,吟萍亦来观礼,眉黛间有楚苦色。周瘦鹃说:“翌日,忽以书来,谓昨宵观黛玉葬花于某剧院,心绪恶劣,为林颦卿一掬同情之泪云云。微旨所在,自不难探索而得,顾予惟有引疚,无以为慰。”

两年后,周吟萍怀孕了,却没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她在写给周瘦鹃的信里说:想当初家里逼婚,我也曾几次三番抵抗,然总没有效果,后来退一步想,我譬如寄居此间,保持清白,以后慢慢再作道理,一年工夫,居然被我捱过了!而你却与人结婚了,这也不能怪你,我深悔不曾向你明示。

原来,婚后周吟萍并不曾放弃爱情,“记得葳蕤经岁守,灯前仍是女儿身”,结婚一年,她竟然还是女儿身!这一年里,她身上始终揣着一把锋利的剪刀,她就用这一把剪刀,捍卫自己的贞洁,守护自己的爱情。她希望不久的将来,夫家一纸休书,赐回她的爱情。周瘦鹃的结婚,粉碎了她对爱的信心,绝望中,她坚守的防线土崩瓦解。生下孩子后,她不愿与富家子同居,只身到南京去谋职。

不久,周瘦鹃举家逃难到南浔,又写信要她到南浔避难,但吟萍回信坚持如故。后来南浔又告急,周瘦鹃买舟赴杭,辗转至皖黟之南屏村,等到三个月过后,上海趋于平定,周瘦鹃回到上海,就去拜访吟萍的母亲,探问她的消息,才得知她由南京到了汉口,再由汉口到了四川,茕茕弱质,万里投荒。而不久周瘦鹃得到她的来函,除了缕述其历劫远行之经过,最后还说蓬泊萍飘,归来不之何日,今生未了之缘,唯有期之来世云云。周瘦鹃觉得“语多哀怨,令人不忍卒读”。后来吟萍因有“失怙之痛”,才匆匆归来,但已不及见老父一面,她为之一恸几绝,周瘦鹃说:“虽麻衣如雪,脂粉不施,仍不能掩其琼花璧月之姿也。”

从此,紫罗兰成为周瘦鹃爱情生活的物化和象征,他不顾妻子的感受,一生低首紫罗兰。他建紫罗兰庵,供紫罗兰花盆于案头,办《紫罗兰》刊物,用紫罗兰色墨水写文章。每当春秋佳日,紫罗兰盛开,香气逼人,他便痴坐花前,在花香花影中回味他们的缠绵往事。他还写大量的哀情小说,如《此恨绵绵无绝期》、《遥指红楼是妾家》、《恨不相逢未嫁时》等等,主人公都是他的紫罗兰——周吟萍。朋友抱怨,说:“弥天际地只情字,如此钟情世所稀。我怪周郎一支笔,如何只会写相思”。他们哪知,他的胸中尽是断肠辞,他和她的爱情,只合那四个字:刻骨铭心。

多年后,周瘦鹃之妻胡凤君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世,而周吟萍也已守寡多年。他以为,上天终于眷顾他们了,让他们再续前缘。佳人迟暮,才子白发,再牵手,也是一段美景。万万没想到,周吟萍一口回绝,她说:年华迟暮,不想重堕绮障。真正爱花的人爱一切美。她知道,他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年轻时不能在一起,人老珠黄,老朽对坐,彼此像一堆熬干煎尽的药渣,那是何等煞风景,今生不能在最美好的年华与你相守,就等来世吧。

和周瘦鹃极为稔熟的郑逸梅说:“他的左手第四指上,经常戴着一金戒指,上面镌着西文Love,即吟萍给他的纪念物。瘦鹃又积存吟萍寄给他的书札,凡数百通,裹以罗帕,装入锦匣,经战乱随身携带,幸无损失,直至十年浩劫,付诸荡然,瘦鹃也含冤而死了。”

师长包天笑,原名包公毅,字朗孙,曾用拈花、钏影等笔名。江苏苏州人。1901年因与杨紫麟合译《迦因小传》而步入文坛。1907年与冷血创办《小说时报》,后来又创办过《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时尚杂志。在办报刊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多为政治、言情、武侠、教育等题材,以消遣和游戏为宗旨,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鸳鸯蝴蝶派作家。但包天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不过,他承认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周瘦鹃在上海民立中学读书时,英文成绩突出,毕业后留校教英文。无奈他不善于口头表达,对教书没有兴趣。他便翻译了一篇英文小说投给《小说时报》,主编包天笑读了他的译稿,十分赞赏,当即安排发表。在包天笑的鼓励和支持下,周瘦鹃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经常有译文见诸报端,很快就成为海上文坛的知名小说翻译家,因而周瘦鹃总是对包天笑以师长相称。

1916年,周瘦鹃应聘到中华书局担任翻译编辑,同时还被包天笑介绍加入南社,他为南社编写了剧本《爱之花》。此后,包天笑与周瘦鹃过从更为亲密,彼此间建立了忘年之谊。周瘦鹃在结婚时还特地请包天笑做证婚人。当时包天笑正主编《小说画报》,他鼓励周瘦鹃创作小说,更深入地投入到文学事业中来。周瘦鹃不负恩师的期望,很快就根据自己结婚的体会写了篇《芙蓉帐里》,请包天笑批评指导。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新婚之夜他与妻子恩爱的故事,写得细腻、生动,卿卿我我,很有新潮的派头。特别是小说中的“凤君啊”、“凤君啊”的几句,后来竟成为同仁们对他开玩笑的笑料。

1921年周瘦鹃接手《礼拜六》编辑工作,在编辑之余开始创作鸳鸯蝴蝶的哀情小说。其动机始于他结婚前与周吟萍的一段失败恋情。基于这种失败恋情的阴影,周瘦鹃创作的鸳鸯蝴蝶小说大多是哀情的,如《此恨绵绵无绝期》、《阿郎安在》等。后来周瘦鹃就成为与包天笑、李涵秋等作家齐名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家。

合壁1928年12月23日晚,坐落在上海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216号的影戏院内灯火通明,数千余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原来,经过三个月的筹备,这座影戏院定于当晚正式开幕。这座影戏院由资本家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原卡尔登跳舞场改建而成,聘请时任《申报·自由谈》主编的周瘦鹃为广告部主任,周瘦鹃为这座新影戏院命名为“大光明”。而大光明影戏院邀请京剧名角梅兰芳主持典礼的消息,更是吸引了众多戏迷争相前来一睹梅君风采。

开幕典礼于晚九时举行,梅兰芳如期而至。只见他身着黑色的礼服,风姿翩然。一曲《十面埋伏》之后,梅兰芳与周瘦鹃一同登台,先由周瘦鹃致开幕词,后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梅兰芳为“大光明”的诞生拉开了帷幕。

第二天,周瘦鹃在他主编的《申报·自由谈》中刊登了《梅开光明记》一文,报道了开幕盛况。文章将梅兰芳与当时的“国花”梅花联系起来,谓之“梅开光明”,意义深远,而“他日群葩低头,意中事耳。”

梅兰芳此番来沪演出,曾多次主动拜访周瘦鹃,两人几番深谈之下,互相倾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瘦鹃曾在梅兰芳来沪表演期间,每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出一篇特稿《梅讯》,跟踪报道梅兰芳每天的演出盛况和生活动态,几乎成了梅氏的“起居注”。一个在舞台上挥洒,一个于报纸上着墨,可以说是他们共同打造了一桩桩旧上海的文化盛事。

梅兰芳先生有国画《瓶梅图》传世。此画系纸本、设色、立轴。图中以墨笔线勾一古陶瓶,梅的出枝笔墨劲健,穿插有序,颇有韵致;又以胭脂点色为花,古艳浓烈,且有浓淡深浅之分,以见阴阳向背,堪得画梅要旨三昧。画左上侧款题“丁丑(即1937年)秋月,畹华梅兰芳绘于客次纯轩”,可知正是他在蓄须明志,拒绝为日寇演出期间之作。这幅作品之珍贵,还因为图上的一段品题,曰:“梅郎歌舞惊天下,余事丹青亦可人。画得寒花兼画骨,独标劲节示群伦。骏声先生雅属即正丙戌(即1946年,引者注)梅花时节周瘦鹃题。”据周瘦鹃自己介绍,他是从友人那看到梅的画,有感于梅先生的节操,因此题签其上。此画得以流传下来,成就了一段诗画合璧的佳话。

实际上周梅二人合璧之作不仅于此。周瘦鹃办的《紫罗兰》第二卷前期(1926年初出版)封面多由梅兰芳题写,那温婉柔美的初唐小楷和杂志的风格极为合拍。而且,周瘦鹃自办的诸多杂志也常以梅兰芳的戏装照片作为插图。一代名师的风采借杂志而流传久远,同时杂志亦尽得梅之馨香。

1949年之后,梅兰芳的演出任务非常繁忙,常年奔忙在各种巡回演出中。也许大多数时候周瘦鹃只能对着梅先生送给他的两幅画(梅兰芳曾赠予周瘦鹃的两幅画作,一幅是工笔画成的无量寿佛像,一幅是芭蕉和碧桃扇面,周瘦鹃一直珍藏着)来思念故人。但二人仍不乏诗书往来。1954年,梅兰芳来南京演出,特地邀请周瘦鹃前去观赏。期间周为当时的汉剧演员陈伯华(也曾是梅门弟子)作《蝶恋花》词,赞美陈在《宇宙锋》中的出色表现,请梅将其写成扇面留念。梅先生慨然挥毫,以俊逸的东坡体录下了周词。1958年,梅兰芳又向周瘦鹃索诗,于是周托周信芳先生给梅捎去一把录有自己诗作《花事有感》(由蒋吟秋书写)的扇面。梅收到后专门去信道谢。

之后,据周瘦鹃回忆,二人则主要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交往,二人均为会议代表,开会间隙得以晤谈多次。周老曾力邀梅先生前来苏州演出,梅也欣然应允,可惜一直未能成行。

1961年8月8日,一代大师梅兰芳去世,惊闻噩耗,周瘦鹃徘徊于自家的紫兰小筑中。他深知梅兰芳也是爱花之人,是一位养花行家。梅先生用科学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各色牵牛花的掌故最为圈中人所津津乐道。种花人对种花人最好的纪念物自然莫过于花。周瘦鹃在园子里见到建兰和秋素开满了一柱柱的花朵,发出阵阵清幽的芳香,不由想起“兰芳”二字,便精心剪下几枝来,供在了梅先生早年送给他的五帧玉照之前。紫兰小筑南部的梅丘之上,本建有一小小的梅屋,专门在春初时陈列盆梅、瓶梅供人观赏。自此之后,主人遂把它当做个人缅怀老友的地方,周老常常于月白风清之夜,前来流连光景,希望能重睹老友作天女散花、洛神凌波的风采。

遗憾周瘦鹃自1921年开始接手主编《礼拜六》周刊,成为“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他同时还是翻译家,翻译出版过《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等书。

鲁迅是从这部《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知道周瘦鹃的。当时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后,送教育部审定注册。恰巧鲁迅正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担任第一科科长,他审读后给予很好的评价,并在中华书局的申报审定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审读意见。此后不久,鲁迅还推荐这部书参与了评奖,由教育部为周瘦鹃颁发了奖状。

1936年9月,鲁迅病重期间,为联络文艺界进步人士参与团结御侮活动,曾派人找到周瘦鹃,将一份《文艺界同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给他看,并转告鲁迅希望他能在“宣言”上签名。周瘦鹃对鲁迅的重视与厚爱,十分感激,当即就在“宣言”上签了名。此后,周瘦鹃利用在《申报》、《新闻报》担任编辑的工作方便为宣传抗日和言论自由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鲁迅对其译著的重视,起初周瘦鹃并不知道。后来他也没有机会与鲁迅联系,这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的“国姓爷”:“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容若词传

    十几岁读纳兰,是惊才绝艳;二十几岁读纳兰,是捧心忍痛;三十几岁再读纳兰,似乎能懂得他为何怅惘。是面对生命中那些不可逆转的让人遗憾的无可奈何吧!对生命而言,对时间而言,对“情”而言。“如斯者、古今能几?”夸赞纳兰性德的词句,世人说得太多。众人将他神化,把他的词当作旖旎的情话,为他匹配了一个又一个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然而纳兰或许并非因为受了伤才写下了那些惊才绝艳的文字,他或许只是因为读了书中的伤情故事而伤情。恰如你我于昏黄的夜灯下,打开这本书,伸出手抚摸纳兰的一字一句,只觉曲调哀婉,指尖冰冷。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霉蛋女侠闯江湖

    霉蛋女侠闯江湖

    她不过是个隐退江湖的无名小辈,却因争执惹上了他的有意报复。沦为时限三月的侍女,还以为时日过后自己就能离开,却不想将心留下。她的暗自爱慕却成了束缚的枷锁,明知道他即将成亲却还是放不下那些回忆。她为他挡剑,他为她试药。无数次的相忘,无数次的相恋,却换来无数次的错过。他的无奈,他的不舍,他的绝情,却始终让她无法放下心中的爱意,当尘埃落尽之时,还能否相濡以沫,携手前行。
  •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踪迹十年心

    都说读好书要净手焚香。于我,读陈浪的诗集是可以有“弦语相思”“落花流光”的雅乐相伴的。
  • 狂人足记

    狂人足记

    无论你是否喜爱足球,无论你是否接触过足球,这会是一个让你喜欢的故事。————曼联青训出身,年轻的红魔队长,让他成为无数华夏球迷眼中的救世主。二分之一华裔,入选英格兰国少,却又引起无数东方球迷的争议。面对不公,他公然挑战一切权势。面对失败,他用新的胜利去抚平。他是梦剧场走出的孩子,他是东方红色王朝的缔造者。他是梅罗后新的领军者,他将要开启一个超凡的时代。本书书友群:550346966(探讨小说剧情或者足球都可以哦,作者君希望结交更多可爱的朋友(???-)_
  • 重生之清戏皇后

    重生之清戏皇后

    (女主版)重生后,她便成为了罪臣之女江珞雪,不得不进宫只为以一己之力救江家。从默默无闻的宫女,爬上了皇上的宠妃之位。夹缝中生存的她,必须要伪装自己的本性,去迎合那个至高无上的帝王,只为求安稳度日。然而,当王皇后自缢、他想要掐死她的那一刻。她便不会再相信,帝王也有真情了。他在她心里,一直是那个独断、冷漠、自私的人。一直以来,她都怕他啊!此时,两国交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正当他浴血奋战之际。她……逃走了。……(男主版)几年后,宣政殿上。他力排众议,欲封她为后,一副傲睨万物的姿态,扬言道:“朕现在就可以把话放在这儿,未来的太子,只会是朕的皇后生的儿子。”
  • 荒古道尊

    荒古道尊

    周天星域,亿万星辰,天骄无数,妖孽横生。有人生而为神,自有三千道身;有人气吞万里山河,肩挑芸芸众生;有人以肉身破天道,借万法证长生……亦有弃子楚凌,偶得太初传承,一剑破万法,以身开天门!莅临星穹之颠,享受荣耀万千,楚凌蓦然回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 万仞苍穹

    万仞苍穹

    大道阴阳,武者世界能人圣者修道称帝,却终难破凡为仙;武道黑白,忠奸纷争,且看肖云逆斩乾坤,睥睨天下!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方晴儿———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不知名的朝代,原身为当朝宰相之女。苏醒三天后嫁入三王爷府,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王妃。萧然————男主,原是皇子,五岁离开人人羡慕的皇宫,只为可怜的母后。放弃皇子的身份,成为鬼影帮帮主。为了她,他知道了如何去爱,如何看到生活的美好。只是,她是自己皇弟的妃……龙湛————男主,塑阳王朝三王爷。塑阳王朝皇上之三弟,十五岁任塑阳王朝震远将军,三年平定边疆战乱,为塑阳王朝扩充疆土无数。为人冷酷,门厅冷清,因无人敢登门拜访。据说为了一名烟花女子,与皇太后关系恶僵。为了留那名烟花女子在身边,被迫答应迎娶当朝宰相之女。龙域————塑阳王朝皇上,二十岁登基,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龙冕————塑阳王朝二王爷,每日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她,因缘即会,前世生活了无希望。谁知,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享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身份高贵。只是,才来了三天就嫁。那个冷面王爷,传言那么恶,扮酷,谁不会啊?只是,我为什么要嫁他啊?可是,这个娘,可怜的娘……嫁就嫁,谁怕谁?他,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如何欢乐。他的生活只有一抹色彩,那就是灰色。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抹跳跃的红。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哪里,即使所有的人放弃了她,他还是执着的在等她、寻她。一个有名无实的王妃,连拜堂都不去,那些庸俗脂粉,哼,为了芸娘,才不得不娶,这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一个月,就让她哭着回宰相府,再无瓜葛。谁知,她还真是不一般,就是这样的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有点好奇……微风修改了简介,将萧然和龙湛都列为男主。以前不会写简介,现在写起来也依然是马马虎虎。亲们见谅哦。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手法,我的文塑造的女主也不是完人,性格缺陷无可避免。若是提建议,小作欢迎至上,若是指手画脚,请自行离开,以免影响小作心情.小作心灵脆弱,请大家不要轻易打击,小作在这里真诚拜托!
  • 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近代文化史

    作为专史,作为高校历史系中国近代文化史课程的教材,本书以1826—1956年间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把中国近代文化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为九章,重点论述了近代新文化生长和嬗变的轨迹:1826—1894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准备期;1895—1912年,新文化的草创期;1912—1927年,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1937年,新文化的建设期;1931—1945年,中国文化困厄更生,民族精神空前焕发,新文化的民族性得到加强;1946—1956年,新民主主义由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形态,是为近代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
  • 女王!快跑

    女王!快跑

    死缠烂打篇小末末:病人受伤多长时间了。夜魔王:从出生到现在。小末末:检查结果是什么。夜魔王:相思病!小末末:解铃还须系铃人。夜魔王:媳妇儿户口本在这,我们结婚吧!(期待脸!)宝宝篇某宝:妈咪我们不要爸爸了,爸爸不让我和你睡,我们私奔吧。私奔路上,夜魔王:来人,大的抓起来,小的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