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100000071

第71章 情书

我爱的霓妹:

昨晚作了一个梦,梦到你,哭醒了。醒过来之后,大哭了一场。不过不能高声痛快的哭一场,只能抽抽噎噎的,让眼泪直流到枕衣上,鼻涕梗在鼻孔里面。今天是礼拜,我看书看得眼睛都痛了,半是因为昨夜哭过的原故,今天有太阳,这在芝加哥算是好天气了。天上虽然没有云,不过薄薄的好像蒙上了一层灰,看来凄惨的很。正对着我的这间房(在二层楼上)从窗子中间,看见一所灰色的房子,这是学校的,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好像死人一般。房子前面是一块空地基,上面乱堆着些陈旧的木板。我看着这所房,这片地,心里说不出的恨他们。我如今简直像住在监牢里面,役有一个人说一句知心的话,有时看见一双父母带着子女从窗下路上走过去:这是礼拜日,父亲母亲工厂内都放了工,所以他们带了儿子女儿出门散步。我看见他们,真是说不出的羡慕。我如今说起来很好听,是一个留学生,可是想像工人一样享一点家庭的福都不能够,这是多么可怜又多么可恨。我写到这里,就忽的想起你当时又黄又瘦的面貌来,眼眶里又酸了一下。

只要在中国活得了命,我又何至于抛了妻子儿女来外国受这种活牢的罪呢。霓君,我的好妹妹,我从前的脾气实在不好,我知道有许多次是我得罪了你,你千忍万忍忍不住了,才同我吵闹的。不过我的情形你应该明白。我实在是在外面受了许多的气,并且那时一屁股的欠债,又要筹款出洋,我实在是不知怎样办法是好。我想你总可以饶恕我吧?这次回家之后,我想一定可以过的十分美满,比从前更好。写这行的时候,听到一个摇篮里的小孩在门外面哭,这是同居的一家新添的孩子,我不知何故,听到他的哭声,心中恨他,恨他不是小沅小东,让我听了。我又想到你的温柔,你对我的千情万意,分开了,不能见面,不能立刻见面,说一句知心话,彼此温存一下,像从前在京城旅馆内初见面时那样温存一下。你还记得当时你是怎样吗?我靠在你身旁坐下,你身上面的一股热气直扑到我的脸上。(我想我当时的热气也一定扑到了你的脸上)我当时心里说不出的痒痒。后来我要摸你的手,我偷偷的摸到握住,你羞怯怯的好像新娘子一样,我当时真是说不出的快活。天哪,天哪,但望两三年后,夫妻都好,再能尝尝那种爱情的美味吧。

师友朱湘是与闻一多、徐志摩齐名的中国现代诗人。徐霞村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是1925年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时,结识朱湘的。1924年,在清华读书的朱湘因带头抵制学校早餐点名制度,被学校开除。朱湘便依靠写作和翻译外国作品,赚取稿费为生。他出版了诗集《夏天》,还经常在《小说月报》和《晨报·副刊》发表作品,这在文学爱好者眼中是很令人景仰的。1925年夏天的一天,爱好文学的徐霞村经一位黎姓同学的引荐,拜会了这位仅比他年长三岁的朱湘。

他们一见如故,觉得非常投缘。几天后,徐霞村将自己试译的两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拿给朱湘看,朱湘很仔细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加以校阅,给他提了很多指导性意见。从那时起,徐霞村就成了朱湘家的常客。他们在一起切磋文字,研究学问,在朱湘的帮助和指导下,徐霞村的外文翻译水平提高很快,到1926年就经常翻译一些欧美作家的作品投稿了。因此,徐霞村一直尊朱湘是他“从事文艺工作的第一个指路人和启蒙老师”。

1926年底,徐霞村在上海的姑父病重,姑母来信要他来上海帮助照料一段时间,然后资助他到法国留学,他马上去征求朱湘的意见。朱湘听了很高兴,非常支持他到法国去。在徐霞村去上海前,朱湘主动给上海《小说月报》的主编郑振铎写了封举荐信。郑振铎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约他给《小说月报》写稿,还被聘为欧洲通讯员,要他把一路见闻记录下来,陆续寄回国内发表。后来徐霞村的许多小说创作和翻译的长篇小说,都是在《小说月报》发表的。

1927年5月,徐霞村赴法国留学,不久朱湘则去美国留学。他们先后于1928年和1929年回国。朱湘回国后,在安徽大学外文系任教,后因故辞职。从此失业,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1931年11月的一天,面容憔悴的朱湘来到北平的徐霞村的家,提出借150块钱。徐霞村将这些钱交给他时,他却很严肃、认真地说了声“谢谢”,徐霞村为此十分同情他的处境,觉得很难过。送他到大门外,给他雇了辆人力车,一直目送他消失在夜幕里。不料,在1933年12月,他就从上海《新闻报》上看到朱湘于12月5日投水的消息。

裂痕新诗主要流派之一的新月派借以发端的《晨报副刊·诗镌》于1926年4月1日开始出版,《诗镌》出版后,朱湘连续刊发诗文:在创刊号上,他写了《评胡适的〈尝试集〉》;在第二期上,有他的诗《昭君出塞》和诗评《郭沫若君的诗》;在第三期上,他发表了著名的诗《采莲曲》和诗评《草儿》。但从第四期起,他却退出了《诗镌》。

那么,朱湘为何中途愤而退出《诗镌》一事。事件的表面原因,是由于他对《诗镌》第三号将自己最为得意的《采莲曲》排在第三篇而感到不满,一气之下退出了《诗镌》。

而内在的原因,在朱湘撰写的《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在文中,朱湘有这样一段话:我终于与《诗刊》决裂了。关于此事,我曾经同梦苇用函件往返讨论过多次。他有一封信写得极其诚恳,里面说他也知道徐志摩油滑,不过逼于形势,不得不继续下去——可怜的梦苇,他哪想得到那班知道《诗刊》内情的人不单不肯在他死后把《诗刊》真相公布出来并且还有人要否认他作诗人呢?

这段话暗示了几个事实:一,刘梦苇“也知道徐志摩油滑”的“也”字,表明朱湘是认为徐志摩油滑的。这为朱湘是因为讨厌徐志摩而退出《诗镌》的说法作了注脚。二,在退出之前,朱湘和刘梦苇信来信往多次。这说明,他早有退出之想。三,朱湘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是为刘梦苇鸣不平。他在文章开头说:“我看了(赵)景深兄的《小说史中谈到诗人》一文,里面说有人讲刘梦苇不配算作诗人,这教我忍不住要插一句嘴。”这里的“有人”指的是谁?应该是朱湘说的“那班知道《诗刊》内情的人”。谁又是知道内情的人?徐志摩肯定是其中之一,闻一多也肯定是其中之一。这样说来,朱湘的退出,除了他自己和徐志摩、闻一多不和外,不排除还有为刘梦苇打抱不平的因素。

以徐志摩一向平和的心态和新月文人惯有的绅士风度,他没有直言朱湘的退出原因,更没有责怪、怨怼,甚至还满怀着期望,希冀双方重归于好。看得出来,他是大度的,不斤斤计较的。

从闻一多的角度,他完全不像徐志摩那样心平气和,他的反应激烈得多。1926年4月底,他在给梁实秋和熊佛西的一封信中说“朱湘目下和我们大翻脸,说瞧徐志摩那张尖嘴,就不像是作诗的人,说闻一多妒忌他,作了七千言的大文章痛击我,声言要打倒饶杨等人的上帝。这位先生的确有神经病,我们都视他同疯狗一般……这个人只有猖狂的兽性,没有热烈的感情。至于他的为人,一言难尽!

可能是因为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私人通信,而不是一篇公开的文章,所以闻一多毫无顾忌地痛斥朱湘,甚至连用了几个明显带有人身攻击的骂词,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朱湘痛恨的程度。他不是说“和我大翻脸”,而是说“和我们大翻脸”,这表明,朱湘和闻一多,和徐志摩,甚至还有《诗镌》的其他同人,都翻脸了。

那么,“翻脸”的原因是什么呢?从闻一多的那段话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比如,他说朱湘说徐志摩“那张尖嘴”,不是“作诗的人”,说闻一多“妒忌他”。这其实明白无误地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朱湘讨厌徐志摩,对闻一多也很不满,所以,他“走”了。

朱湘对徐志摩的不满,由来已久,最早应该是在筹办《诗镌》时。他在《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一文中,说:“《诗刊》之起是有一天我到梦苇那里去,他说他发起办一个诗的刊物,已经向《晨报·副刊》交涉好了。他约我帮忙,我当时已经看透了那副刊的主笔徐志摩是一个假诗人,不过凭借学阀的积势以及读众的浅陋在那里招摇。但是我看了梦苇的面子,答应了。”显然,朱湘对徐志摩早有偏见。

可朱湘为什么会对徐志摩有偏见呢?

首先,从生活作风上说,朱湘很厌恶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一批新月文人的贵族生活作风。朱湘在清华时的同窗好友罗念生曾说:“朱湘有一次告诉我,他在徐志摩家里吃过一回早点,单是水饺就有各式各样的花样。”这样近于奢侈的生活,其实是很多人,特别是那些生活贫困却孤傲清高的知识分子所看不惯的。

其次,从对新诗人和新诗的看法上说,朱湘对白话诗的首倡者和实践者胡适是相当不屑的。在《诗镌》前三期上,连续刊登了朱湘三篇新诗评。在第一篇新诗评中,他以胡适的《尝试集》作为靶子,毫不留情面地进行了批评,直斥《尝试集》“内容粗浅,艺术幼稚”,又说“胡君的诗,没有一首不是平庸的”,他甚至嘲笑胡适的主张是“浅薄可笑的”。在朱湘眼里,胡适究竟哪些主张是浅薄可笑的呢?是“现代诗应当偏重抒情的一面”。朱湘认为:“抒情的偏重,使诗不能作多方面的发展。”而徐志摩的诗,恰恰是“抒情的偏重”的。朱湘对胡适的不屑,连带对徐志摩也产生了不满。

相对于朱湘对徐志摩一贯的不满,朱湘和闻一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亲密到决裂的过程。在朱湘加入清华文学社时,闻一多已经到美国去了。他们的交往从通信开始。朱湘写过《为闻一多〈泪雨〉附识》一文,特别对闻一多的《渔阳曲》极表佩服。闻一多回国后,他们经常聚谈。应该说,在《诗镌》诞生前,他们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

朱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闻一多产生不满的?据推测,应该是在《诗镌》创办后。一方面,朱湘也和闻一多、刘梦苇他们一样非常希望能创办这样一个诗的专门刊物;一方面,他因为不喜欢徐志摩而很不情愿和徐志摩合作。但是,徐志摩是《晨报副刊》主编,他们欲借“晨副”这块阵地,又不得不依靠徐志摩。这可能让朱湘感到很不舒服。在《诗镌》终于如愿创刊后,朱湘发现闻一多和徐志摩的合作是诚心的。他可能觉得,闻一多越来越靠向他那么不喜欢的徐志摩,而离他则越来越远了。这让他感到更不舒服。

1926年4月22日,《诗镌》第四期如期刊行。在这期上,没有了朱湘的诗文,倒有一篇《朱湘启事》:我的新诗集《草莽》已经付印,内有一篇几百行的长诗《王娇》,两篇各长百行的叙事诗《月游》《还乡》与《猫诰》的二稿,以及许多没有发表过的诗和发表过的诗之二稿。我的《新诗评》决定和《新诗选》合出一册。这本《新诗评》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分评,除去已经发表过的几篇以外,还有《闻君一多所作诗的攻错》(先登《小说月报》)《湖畔社》《刘君梦苇的诗》等几篇。下编是总评《新诗的途径》。书出来的时候,会在《小说月报》和本京的各报纸杂志上面通知的。

有人将此“启事”视作朱湘退出《诗镌》的宣言,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启事”文面上看,它并无一字说“退出”。但在字里行间,隐晦地表露出他退出的原因。那就是,他和徐志摩、闻一多闹翻了。所以,他才会郑重其事地在这份“启事”中详细地说他将出新诗集《草莽》的信息透露给大家。

同类推荐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本书,是讲一个平民的事,白手起家,做生意被骗,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特别的关爱,结婚后也曾一度无房,最后独家代理了某胶卷的专有权,事业开始起步,凭借自己的勤劳、善良,终于成就了一份事业。有成就后不忘报恩,赢得了亲友的尊重,全书具有一定的励志意义,展现了我们这代人的影子和人生痕迹。
热门推荐
  • 超级玩家II

    超级玩家II

    这是一个把电影和游戏相结合的游戏……和欧阳峰癫狂东成西就……与周淮安闯新龙门客栈……和令狐冲演绎笑傲江湖……陪小马哥展现英雄本色……相约华弟交织天若有情……和陈家驹打造警察故事……与朱华标联袂怒火街头……跟周星星玩转逃学威龙……陪程蝶衣伤怀霸王别姬……催促阿甘奔跑阿甘正传……助辛德勒完善救赎名单……陪安妮公主游罗马假日……与擎天柱怒战变形金刚……携手麦考利激斗盗火线……和麦卡伦上演虎胆龙威……
  •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甜蜜逃婚名门天价妻

    何思行用沐溱溱做赌注。苏家催婚在即,苏攸宁还清何思行欠下的债务,娶了沐溱溱。
  • Spire

    Spire

    Dean Jocelin has a vision: that God has chosen him to erect a great spire on his cathedral. His mason anxiously advises against it, for the old cathedral was built without foundations. Nevertheless, the spire rises octagon upon octagon, pinnacle by pinnacle, until the stone pillars shriek and the ground beneath it swims. Its shadow falls ever darker on the world below, and on Dean Jocelin in pgsk.com the author of Lord of the Flies, The Spire is a dark and powerful portrait of one man's will, and the folly that he creates.'A superb tragedy … the book should become a classic.' Sunday Telegraph'A marvel.' Frank Kermod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 天师下山

    天师下山

    想当年本天师道法自成,一拳打得村北敬老院的高阶武者颤颤巍巍。一脚踹的村南幼儿园的少年天才们哇哇大哭,本天师往村东头的乱葬岗一站,那几百个妖怪愣是没有一个敢喘气的。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操纵人的情绪。“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拥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助你改变思维模式,为成功打开更多的通路。
  • 神君驾到:狐妖太倾城

    神君驾到:狐妖太倾城

    “啊!”站在湖边的浅如婳一脸崩溃“为何我变成了一只狐狸?”“等等……我脑海里那个胸大无脑作死的女人是怎么回事?”一朝穿越成作死狐狸精肿么破?还是一只九尾狐,奈何空有一身皮相!这、这法力……太辣鸡!本来有没有也不所谓了,但是旁边这还有个道士呢啊!哎?没认出我是妖?瞬间变柔弱小女纸,系统:【“老办法,色诱……”】片段1:“听说妖类灵力不足化出的人型会出现妖族特征。”“浅如婳你身后毛绒绒的是什么啊?”某道士一脸天真的问;“啊,没,没什么,最近风大柳絮飘得太多了。”片段二:“紫陌,快把妖丹给婳姐姐”白紫陌眼神一暗“嗯?姐姐?我不小了”浅如婳:“说好的蠢萌乖呢?”欲哭无泪。沐宸轩=白紫陌。【男女主1v1双洁】
  • The Georgics

    The Georg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

    当代文学研究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前瞻,观察其分合、演变与走向,一是潜入文学生产的现场,研读作家作品,以对文学本质做深刻认知与体察。因此,“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就是喻子涵著的《新世纪文学群落与诗性前沿》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该书以中国新文学进入新世纪为考察起点,以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状态为研究范围,以散文诗、现代新诗、散文为研究主体,从文学形态、作家群落、创作话语切入,试图发掘区域性、边缘性文学的原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第一部分以“形态、观点、个案”为题,探讨散文诗的本体形态、品质与要素、现代性传统以及创作的基本理念,并以十个散文诗作家为个案,解析其创作的特色与品质,从而呈现散文诗的生命力及其创作路径;第二部分以“流派、群落、话语”为题,梳理新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走向、功用回归及群落特征,并以大量笔墨对具有原生特质的贵州诗歌多样化发展及边缘话语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以“地域、群体、叙事”为题,重点解读生长于地域民族文学土壤的叙事文本,尤其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深度关注乌江流域作家群的散文和小说创作,分析其话语建构手段和多元形态特征,探寻地域文化与文学生成的内在关系,对促进区域性、边缘性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她的反派男朋友

    她的反派男朋友

    白雪穿越到书中小世界去改变反派大佬的悲惨结局,只是?说好的只要改变大佬的悲惨命运,却被反派爱上了怎么破?在线等,挺急的
  • 九劫渡情

    九劫渡情

    她为九命猫妖,生来便有九条性命,却甘愿冒着元神覆灭之险施了忘情之术,将他毕生忘却,存亡攸关之际,他将她救下,却推给了她一个承载三界存亡的命数,扑朔迷离的身份,似爱又似责任的关怀,她不知,他爱的究竟是她,还是他心怀的普天众生,而这上天既定的宿命,他二人又是否可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