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17

第17章 见性后修的是什么

古人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后是否还要修?如果要修,修的是什么?说一个道理,大家就会明白。就像一个3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和一个60岁被评为教授的人,他们彼此的阅历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又如一个刚考进大学的大学生,和一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叫大学生,但彼此也有很大的差距。佛教里有古佛、现代佛,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见性后,就意味着你入了佛的果位。但佛的整个历程你并没有走完,也就是功夫还不到家。见性后如果不继续用功,久而久之,连见性的功夫也会失去。过去有很多祖师明心见性以后,由于急急忙忙出来弘法,几年下来,见性的功夫也失去了。因为他的功夫不扎实,不深厚。就像你们原本已经很会写字了,但十年不写,再提笔,就不会写了。即便会写,写出来也是歪歪扭扭的。因为不经常写的缘故,才致使提笔忘字,或者写得不好。

经书上经常讲某某修行人“言下大悟”,悟后去干什么就不谈了,通常只说欢喜奉行,作礼而去。究竟去干什么呢?谁会回答这个问题?(有人答:修行去了。)答得很对。有的书上是用“信受奉行”四个字。现在很多佛教徒只“信受”,但没有“奉行”。

所以好多人说:“道理都明白。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你所知道的根本不管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悟到的东西没有亲身实践过。我说过多次,佛法是要靠实践的。如果只有理论,功夫没有跟上,犹如一个人走路只迈一只脚,另一只脚没有跟上,是一定无法平衡的。

见性的人一样还有业力。之所以有业力,是因为见性后八识心田里还有习气存在。既然有业力,就意味着他有时还会被业力牵着跑。你们认为见性指的是什么?所谓“见性”,就是见到本来面目,也即见到佛性。见到本来面目并非功德圆满。你们会认为成佛就功德圆满了。

见性与成佛究竟有多大距离呢?既有距离又没有距离。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你见性后能让八识心田的种子彻底转变,就直入佛位。如果八识心田的种子还没有完全转变,就必须出去行菩萨道,借助行菩萨道来引发出八识心田的种子,使其彻底转变。

佛菩萨是否也有自己的特色呢?佛教中有几位很有代表性的菩萨,如观音代表大悲,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大行(读xing),还有一位叫大势至。为什么叫大势至?形容势头大,如水势、火势大了,无法抵挡一样。这是后人分出的几位菩萨的特色。

难道观音菩萨就没有其他几位菩萨所具有的特色和品质吗?实际上一个人要想成就,在他身上,这四种特色和品质都必须同时兼具。只有勇势,没有慈悲、智慧,不能修行。只有悲心、智慧,没有勇冠三军的气势也不行。古人讲,一锤打在肚子上打不出个屁来,也不是个好修行人。该慈悲的时候就慈悲,该勇的时候必须勇。但在凡夫身上往往很难体现出这四种品质,甚至一种也不具备。菩萨必须具备这四种品质,佛就更不用说了。

见性后,勉强称得上已证得“无师智”。意思是已具备了自学成才的能力。在此之前,你想自修、自悟、自证是不可能的,必须由老师带着你修。实际上没有“独觉佛”。独觉佛是指自修、自悟、自证的人。所谓“独觉”只是他这一世的因缘。如果往前追溯,是没有独觉佛的。

比如一个人修到半途,生命就结束了。但他已有了基础,下一世再做人时,就会在上一世的基础上继续修行。如果修完四禅四定后去世了,来世即使未出家,也未遇到师父,甚至未闻到佛法,他也会在红尘中不知不觉地继续往上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在家人境界比出家人高,刚出家的人比老和尚悟得更深的原因。他们都是“再来人”。

所以功夫不是这一世修来的。如果这一世是第一世闻到佛法,对佛法是绝对不可能产生深信的。按照佛教的观点,只要是个人,就早已闻过佛法或者修行过,这一世才会得到人身。好多人一听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对这一世成佛就没有信心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最后一劫、最后一世呢?但有的人就是不相信。这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根器了。

好多哲学家、艺术家之所以在他们的领域里有非凡的成就,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都是大修行人再来。像他们这种类型的人,意识层次已经开发到第七层了,再继续开发一层,就达到佛门里所讲的“明心见性”了。可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容易停留在目前这一点小小的成就上。尤其是搞艺术的人,他们的身心必须达到高度统一协调,他们的艺术才会有灵魂。好多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都是在不用头脑,凭借灵感的状态下诞生的。

明心见性的人做事、讲法都不是用头脑,而是用自性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灵感和智慧。但是有的人见性后没有继续往下修,时间一久,“头脑”又出现了,佛性的力量又被闲置一边了。

你们都知道“喧宾夺主”这个成语,实际上它是从唐朝临济禅师的一套思想中延伸出来的。临济禅师曾经说过四句话: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对于刚修行的人是“夺人不夺境”。这时候最怕没有境界,法喜、禅悦都是在境界中产生的。之所以坐在这里腿疼,坐不住,就是因为没有境界。当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是“夺境不夺人”。意思是把境界拿掉,留下思想。

前段时间有一位从云居山来的师父在这里闭关,闭了六个月就出关走了。闭到第五个月的时候,他希望跟我谈一谈。他说:“现在坐在洞里,每天看到山下、县城里人来人往,外面的境象就像隔着一层玻璃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我一听就明白,他必须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否则身心无法安静下来。一般人修行是苦于没有境界。而他是境界太多了,无法从中走出来。此时就要“夺境不夺人”,把境界拿掉。

在修行途中,境界太多了会干扰一个人迈步、前进。就像爬楼,每一层楼都有宝贝供你观赏,如果你留恋一楼的境界,就看不到二楼的宝贝;留恋二楼的境界,就无法到三楼去看更好的宝贝……四禅八定,每一禅都有每一禅的境界。你若执著一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二禅,执著二禅的境界就无法到三禅……如果这位师父不执著这些境界,按他平时的方法继续用功,这些境界就干扰不了他,他就走过了沿途风光。

还有两种情况:人境均不夺、人境俱夺。意思是有时要保留境界,有时不保留。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修法的问题。并不是见性就能成佛,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反应,都要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如果你的境界很高,一旦遇到复杂的事情,感到很烦时,就可以动个念头进入自己的境界(心态中),把烦人的事情放在一边。但是,如果没有境界,有烦琐的事情烦扰你,静坐的时候你就会越坐越烦。境界来了,把眼睛睁开就没有了。没有境界,把眼睛闭上就容易出现。

我曾见到几个已明心见性的朋友。他们出来后做的事情比几十人,甚至上百个人做的还要多。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们是想让自己的功夫更扎实,更经得起琐碎事情的考验。虚云老和尚56岁开悟,80岁出来弘法,弘法40年,世寿120岁,历经五个王朝。他就是通过不断地做事才功德圆满,成为一代圣人。你会说,假如我明心见性后,也会出来弘法、做事。事实上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有的人是直接出来弘法,有的人是被某种因缘逼着出来弘法。

前几天讲了优婆离给佛剃头,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故事。如果你会用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修行;如果不会用功,即使佛祖再来,坐在你对面,你也不知道如何用功,也用不进去。你们在座的有的知道我会用功,为什么你不会用呢?时间投入的不够。

我花十几年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们想十几天就会,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明白一件事未必会做这件事。那些老修行想静下来,马上就能静下来,进入状态。但对于初修行者,越想静,越静不下来,只好不去管它。结果是妄想纷飞,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通常明心见性以后,已完全可以降伏妄念。妄念来时,只要提起精神,妄念顿消消失。功夫修出来以后,要达到随时提得起来,才能启用。比如打坐时昏沉了,如果提起精神动个念头,顿时就不昏沉了。但是如果没有功夫,妄念一出现,就随着妄念跑。这说明你还没有降伏它。所谓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念。当你明白了用功的方法,猛用功三个月,自然会形成一种惯性,说提起来就提起来。即使不能完全提起来,也不会随着妄念跑了。

我上次去斋堂,看到几位老居士在揉面。实际上一心一意地揉面,与你一心一意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是禅?什么是定?我讲过:单用一心做万事,莫把一物万心思。用一颗心专注投入地做一件事,做完之后,再做另一件事。事情来了,就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事情做完了,就保持清醒灵明的状态。

如果感到没有东西可以把握,就去念佛、观想。只要做事,就把思想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全身心地投入。用这样的方式修炼三个月,笨一点的修半年,自然能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非故意去见、去闻。如果你的功夫深,即便见,即便闻,也是在一心不乱中。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最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第一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热门推荐
  • 十一种武器

    十一种武器

    这世上没有最厉害的武器,只有最冷漠残忍的人心。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高手过招,没有眼花缭乱的招式,只有一击毙命!
  • 流量主持

    流量主持

    “你可知道被兰君娱乐雪藏的人,没有一个能够再次火起来的?”“我知道,但我不后悔!”叶夏肯定的说道。为了报答老连长的救命之恩,叶夏毫不犹豫放弃了他的坦荡星途,当起了家庭主妇照顾老连长的唯一的女儿苏蕾。并且叶夏发誓一定要达成苏蕾的梦想。娱乐圈有兰君娱乐的扼杀,那么就从电视圈主持人开始吧!
  •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备受减肥痛苦的人,尤其需要成功案例的鼓励。这本书,用别人减肥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减肥信念。30几个真实女人拿自己身体去摸索,亲身体验出来的减肥方法,还有她们在减肥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所有的内容,都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教你用最短的时间减掉最多的脂肪。
  • 真名将系统

    真名将系统

    宿主穿越到古代,意外得到名将系统,统一中原啊soeasy有没有。当别人还在为打仗烦恼,我有大将韩信赵云,当别人还在为治理国家烦恼,我有大将周瑜刘基……
  • 异界骄横少女

    异界骄横少女

    “喂,我是谁?我是本国最骄横乖张并且蛮不讲理的唯一公主,我就是要打你怎么着?哼,来人!!!给我踢他的屁股!!”今天依旧是快乐的不讲理的一天????
  • 黑司街的纸钱(上)

    黑司街的纸钱(上)

    本书为海归青年作家马大湾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西部郊区黑司,文弱疲懒的华人小说家明必在30岁这一年结束了短暂的婚姻,又间接结识了24岁的华人女孩梅依依。梅依依富有东方的纯真魅力和西式理念,明必对她一见钟情,狂热地迷恋上她。然而梅我行我素同时与英国绅士哈维暧昧,直到明必怒火中烧给了哈维一记重拳。
  • 魔法与剑与笑语

    魔法与剑与笑语

    风,火,水,电,大地与天空,光明与黑暗,八大魔法的梦幻时间。
  • 念你情深意长

    念你情深意长

    这世上终归有一人,能够给你一份孤勇,让你为之勇敢。久等,又有何妨?结局已如他所愿,过程再艰难,他都心甘情愿。求婚时,他说:“我从不敢奢望你会回报以爱情。可我说服不了自己放弃。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最得意的事,就是和真心死磕到底,最终赢得了你。但这还不够。我要的是:我们相濡以沫、相伴终身。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向你求婚,希望花甲之年我们依然在一起。”一段差点被时光掩埋的心事,一场你敢嫁我就敢娶的甜蜜恋情。我遇上你,并不在最好的年纪,却因为你,又一次相信爱情。时光不老,你我情深意长。
  •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民间武装与地方秩序:上海保卫团研究(1924至1946)(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共分为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江浙战争与上海保卫团的兴起 ; 上海保卫团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 ; 压制、利用与改编: 上海保卫团与党派政治 ; 1937-1946年间的上海保卫团。
  • 医品邪妃:王爷从此不早朝

    医品邪妃:王爷从此不早朝

    睁开双眸逆天重生,她从万人唾弃的相府嫡女成为举世无双神医,经营商道弄权谋,只为报血海深仇。灭族之仇,杀子之恨,锥心之痛,背叛之殇,秦宗延来世我必要吃光你的肉,喝光你的血,杀尽天下所有负我之人。可谁知命运捉弄,竟让她与画风突变霸道王爷的王爷杠上了!“娘子,为夫可能得了不治之症,我们来验证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