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100000046

第46章 走出闭关中的境界

济慈师去年在我们这里闭了半年关。他说之所以出关,未闭下去的原因是,他在山洞里,可以看到山下的人来来往往,山上的人来来去去,就像隔着玻璃窗往外看一样,被干扰得无法继续用功。他在洞里给我写过两张纸条,说要跟我谈一谈,让我帮他处理一下。

第一次我与他谈了十五分钟,我说:“这叫‘沿途风光’,只要上路,就能看到沿途的山山水水,人来人往。如果你留恋‘沿途风光’,就无法继续前进。你停滞不前就叫‘住境弃道’,而不是‘弃境入道’。你必须往前走,眼睛不要被路边的景色所迷所绊。”他说自己也知道,就是被拉得前进不了,并说会努力超越这种境界。

过了一个月,他又给我写了第二张纸条。我在送饭口处和他谈了十分钟。他还是这个问题。我也还是那样回答他,并告诉他:“现在可以不打坐了,可以散散步,念念经。”他说:“不行,眼前一片光明,没办法突破。”我也帮不了他。后来他自己破关出来了。回到云居山半年。

这次他又到我们这里来。昨天我从贵州回来,他跑到山上,还是问我这个问题。我对他说:“不单独谈了,就你这个问题,晚上和大家一起讨论。”他说:“好。”没想到今天上午他又上山去问这个问题!我看他那么焦虑、彷徨、无助,就对他说:“必须把境界放弃掉!”并问他:“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境界吗?”他说不知道。我告诉他是二禅光音天的境界,并告诉他今晚开示。说完我就上工地去了。他看我走了,自己也背着包走了。

实际上只要用功,任何人都会经历这个境界。这是化城,而非宝所。他这种人是一开始就有境界出现,然后一点一点地提升。而有的人修行是一直都没有境界,一旦有了境界就会很高。这就类似于人们发家,有的人是慢慢攒钱富了,而有的人是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

为什么他住在境界里,无法往道里走呢?因为心力不够。如果他不知道,还情有可原。实际上他非常贪著眼前的境界,否则怎么可能突破不了呢?就像小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卖糖葫芦的就走不动了,或者走得慢腾腾的,反过来还说糖葫芦的不是一样。正因为被糖葫芦所转,所以才无法前进。如果不被糖葫芦所转,扫一眼,脚步不停,就会继续前进。

他让我帮他想想办法,我说:“没办法。如果这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一刀砍下去,我还可以帮一帮。可是,这是无形无相、拿不出来的东西,谁也没办法帮。”济慈师是个比较有修行的比丘,在云居山也是一位比较能用功的修行人。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不是被内在的境界所转,就是被外境所转。同修之间知见不同,互不相让,这就是外境。如果超越了外境,又可能落在内在的境界上。只要真修实炼,内在都会有境界出现。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很快走过这个阶段,有的人则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光与音的境界虽然是“光影门头”,但必须有。虽然不究竟,但它是入道的标志和消息。

如果你从内在的境界走出来,当面对红尘的时候,还有一堂更大的功课。这也就是祖师大德们证得根本智后,又出来的原因——还要证得后得智。你证得的根本智如果不能起用,只能叫知见,不能叫智慧。

应超师听济慈师回去后说了这儿的情况,也从云居山赶过来,刚到这儿半个月就要闭关。按丛林的规矩,要为常住干一年活(实际上是为自己培福),才能闭关。

我第一次闭关,自己一个人进去,自己一个人出来。第二次也是如此。第三次本来也是打算自己默默地进去,默默地出来。可是当地的居士一定要举行一个送关仪式。这样一来,更增加了我的心理负担,促使我日中一食,夜不倒单。

济慈师入关时,一百多人送关。因此他第一次写纸条时就想出来,但迫于压力,没好意思出来。这也就是好多人在闭关时,不说自己在闭关的原因。都是试过好几次之后,才真正闭关。因为闭关是在消我们的福报,别人为我们送吃送喝,我们等于是在洞里吃老本。没有入道,怎么不是吃老本呢?

应超师是苦于散乱,没有境界。而济慈师是走了一段后,突然出现美好的风光,无法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

过去在丛林里,尤其在山洞里闭关,是不给床的。而且要日中一食,充其量只吃两餐。因为吃饱了会睡觉。睡觉的时候,如果洞里的阴气、湿气进入身体,任何药都治不好,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打坐把它逼出来。人在动的时候,毛孔是封闭的,风进不去,因此不会感冒。而睡着了,毛孔是张开的,容易着凉。

从前有一位禅师,他有一个得意的弟子,这个弟子自认为修行很高,向师父要求住洞闭关潜修。师父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对他约法三章:一、日中一食。二、夜不倒单。三、每天绕佛八个小时。弟子全部接受了,心想:我在洞里遵不遵守这三条,师父也不知道。他的师兄弟们也认为师父太苛刻,因此每天偷偷地给他送三顿饭,甚至给他搬去床。过了半年,这位闭关的弟子死在洞中。

老禅师第一句话就问:“是谁杀了我的弟子?!”大家都说没有。师父说:“肯定有人杀了他,否则他怎么会死呢?”弟子们慌忙解释说他们非但没有杀他,还如何如何照顾他。师父说:“就是你们杀了他!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对他约法三章吗?让他日中一食,是因为饭是属阴的,吃多了容易昏沉,阻碍用功。让他夜不倒单,是因为晚上睡在山洞里,洞里的阴气、湿气、冷气、邪气会进入体内而引起偏瘫。为什么要绕佛八个小时呢?因为散步八个小时可以疏通经络,活动筋骨,让心力有所增强,不至于消失。”

我们不要把福报消受完了。因为一个人的福禄是定好的,用完了就得往生。老禅师心里明白他这个弟子业障较重,还没有消完,于是便用绳子拴住他的脖子,在寺院里拖来拖去,拖完了说道:“扔到山上喂狼去,喂鸟喂虫子去!”师兄弟们于心不忍,偷偷地买了口棺材把他埋了。无明的弟子们根本不理解师父的良苦用心,明眼人遇到盲人,有理也说不清,也不能跟他们说。今天就讲这么多,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提问题、讨论。

问:光打坐不诵经,行吗?

师:不诵经怎么开启智慧呢?古人在入禅定之前,已经通达了经论。

问:打坐时,后背疼是怎么回事?

师:你这是过去受过伤,气血到这儿通不过,就会疼。

问:打坐入定是一种什么状态?

师:腿不麻、不疼;身心不存在了,唯独意识存在;有声音,但不去分别是什么声音。这就是一种定。

问:尊敬的师父,我们想做您的弟子,不知道您收不收?

师:每次来这儿有要拜师的,我都会问自己:我够不够资格做他们的师父?你们认为是师父在选择弟子,实际上是弟子在选择师父。我曾经说过,只有弟子炒师父的鱿鱼,没有师父炒弟子的鱿鱼;只有师父包容弟子,没有弟子包容师父……

问:真是慈悲的圣者,让人感动得心里掉泪。

师:不要把我当作圣人,否则你们会失望。把我当成一个出家人,我就感激不尽了。这次去贵州讲经,好几个寺庙的主持都让我不要建闭关中心,要把寺庙送给我。

你们要了解我做事的风格。就像去年一个从湖北来的人说我是开悟的圣人,说了很多赞美的话,一定要拜我为师。越是这样,我越知道他不了解我。后来因为与我的知见不一致,又说我没有修行,什么都不是。

某沙弥:××顶礼上师,××请求做上师的侍者,永远跟随上师。

师:虚云老和尚是一代宗师,一辈子都没有侍者。我非常佩服他老人家。我年纪轻轻的,耳聪目明,要什么侍者?

问:学佛一段时间后,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想干了。

师:一定是被误导了。这就是社会上有些人瞧不起我们出家人和一些在家学佛人的原因。学佛以后,应该更积极向上才对,而不是变得消极。出家人不专心研究佛学,好好修炼自己,在家人不好好工作、生活,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如何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如何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

同类推荐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纪少,你老婆超甜的

    纪少,你老婆超甜的

    初次见面,路雅是男科女医生,纪泽扬是对女人提不起劲儿的隐疾男。她承诺会帮他重拾幸福。纪泽扬从未想过对所有的女人不感兴趣,却唯独对这个女医生分分钟想要奉献体力。他说:路医生,我们之间是不是在一起过?否则,不会只对她有感觉,她型号以外的女人全都晕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界军武系统

    万界军武系统

    诸天生灵,超脱之路,几人敢试,若一朝扶翼。问君可有人还。得系统,问长生,待诸天召唤,万古长存。
  • 边城及其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边城及其他(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沈从文,20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的文学创作一直是个谜:没有新式的留洋背景,也没有传统的学家渊源,而且行伍出身,却能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体验为人们创造出一部部经典著作。即使在今天,沈从文先生的许多作品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 重生之瓶安是福

    重生之瓶安是福

    一个是穿越儿郎,一个是重生贵女,一把铜锁,一面铜镜开启了怎样一段旷世奇缘!
  •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壮族民间叙事诗,是关于传奇性人物莫一的神话传说故事。“莫一大王”故事有不少流传版本,我们选取的是河池市民族事务局编的版本,主要整理人为罗健民先生。“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他出生时奇异而被视为妖异,具有英雄出世即不凡的传奇色彩,他具有天赋奇异本领,能一箭射到皇帝宝座,能将锁链挣断,能变化身形,躲过一切灾难。他勇敢机智,智斗奸臣,为百姓除害。他具有王者气魄,可以竹鞭赶山,竹节育兵,但最终被国王嫉恨,为保护乡民而牺牲,铸成英雄悲剧的命运。他的形象集中体现着坚韧顽强的壮族民族性格。
  • 我非你不可

    我非你不可

    有些感情真的是走远了才发现,原来已经那么深了两人清楚又不清楚对方的心,喜欢还是不喜欢,两个天蝎谁都不愿意先低了头,像赌气一样错过了……程宇:离开那么久,她很好,她有自己的生活,有喜欢她的男生,我……打扰了缓缓:他,真的不喜欢我吧~~~~~程先生:符茯跟我说,缓缓对你那么好你们在一起好了徐缓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瞎说啥呢程先生:跟喜欢的人看电影可以突然亲她吗徐缓缓:咦~你什么毛病?!看电影就看电影,你这样人女孩子多奇怪………天蝎女VS天蝎男不开窍的缓缓是否等到了他
  • 六十种曲东郭记

    六十种曲东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契约恋人:冷少的亿万新娘

    “女人,你的人你的心,全都是我的!”他是赫赫有名的暗夜黑帝,他对她霸道禁锢,纠缠不休……为了得到她,魔鬼布下天罗地网,非要她无处可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