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300000025

第25章 无心

通了禅,就通了心。很多科学家在不断地学习、钻研、探索,都解决不了“心”的问题,最后回归宗教来学禅。由心产生了禅,又通过禅学来剖析心。我们的言行举止和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真实的显现和写照。所谓的“内生其念,外显其形”,内在起心动念以后,才和外在事物产生关联。唐朝有个和尚不会用功,修了很多年都没办法入道。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正好路过一个戏台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的鞋带被踩散了,就在他弯腰系鞋带的那一瞬间,他听到台上的戏子唱道:“我若无心,他便休。”一句话让他豁然顿悟,心想:是啊,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用不上功,被烦恼所牵,被境所转,都是因为我有心,我的心一直住在烦恼上。如果我无心,烦恼和外面的事物又怎么会牵动我,转变我呢?

实际上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禅宗有一句话叫“色不迷人,人自迷”。这个“色”指的是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如果我心里没有色,它怎么会迷我呢?它之所以把我迷了,是因为我先把它装在心里。禅宗还有一句话叫“外魔好治,心魔难调”。如果你心里装着它,抱住它不放,执著它,你就被它转了。

学佛修禅只在心地上下功夫,可是学佛的人却总在相上打转,总是抱怨外境。实际上外境对每个人都一样,是公平的。如果你有见地,会用功的话,外境就是你修道的助缘,成长的助力;如果你没有智慧,没有见地,它就成了你修道的障碍,障道之缘。所以圣人是“修心不除境”,凡夫则是“除境不修心”。

佛法最终是要在红尘中起用。如果离开了人,离开了社会,它还有什么用武之地,它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既然最终都要面对人和事,那么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阶段需要面对人和事,如果不面对,就失去学佛修道的意义了。所谓的“学佛先自利,再利他”,实际上利他还是为了更好地圆满自己。

所谓“大道无情”,它不会喜欢一个人或怨恨一个人,也不会对一个人产生善意或恶意,道就是道,它没有分别。如果我们得道了,就与道同一体,我们就可以无分别地加持每一个人。

禅就是每时每刻看住自己的心,把握和转变自己的心,如果不能把握自己的心,就会被外境和外缘所转。

前几天讲到,所有用功的法门不外乎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什么是加法呢?比如密宗的修法,先让你观想;你还有多余的力量打妄想,就让你结手印;结了手印还有多余的力量,就让你念咒语,摇铃铛,持金刚杵,敲法器……给你的六根全都施加压力,让你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多余的力量打妄想。当你不再打妄想时,再开始一样一样地减,减到最后,不念咒,不观想,不结手印,不需要借助和依赖任何一个方法了,你自然就安静下来,就专注了。禅宗是大根器人修的,一上来就万缘放下,不需要加了之后再减,一上来就用减法。

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通过学禅,在禅堂里摸爬滚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成就的。过去的修行人跟着一个明师参学,一跟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到处跑。他们都是一边在寺庙里做事,一边忙里偷闲打坐学习。哪有现在的人这么好的条件:你是念佛的就专门到念佛堂去念佛,你是打坐的就专门到禅堂去打坐,你喜欢敲打唱念就专门敲打唱念。过去不是这样,你什么都要做,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修行是你个人的事,你要先满足常住的需要,常住需要是第一,个人修行是第二。实际上过去的修行人越是忙里偷闲,越容易用上功。而现在的修行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而用不上功。因为时间太多了,心灵有了空间,打闲岔的机会也多了。

在汉、南北朝、唐、宋、明时期,开悟的祖师都是成批成批的,到明清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到现在就更少了。过去好多祖师在开悟之前,文化、智慧都平平,但是开悟之后,个个都是做博士的料子。这让俗人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人本来没有多少知识学问,可是开悟以后,世间知识对他而言都变成了小儿科?事实上这正符合了佛教的说法:我们的八识心田收藏了累世所学,只要你把这个仓库打开了,里面储存的信息全都可以拿出来用。内在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宝藏打不开,你能发挥的只是今世所学,非常有限。

但是,要把八识这个仓库打开太难了,这不是通过一个方法就可以做到的。如果说一定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所有的方法都丢掉,一空再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放下放下再放下,什么都放下了,你的本来面目——无始以来的宝藏就打开了。

当一个人的心空灵到一定程度,他打个妄想都力大无穷。为什么说“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禅和子不能轻易打妄想”呢?修道人的心灵是空空荡荡的,很少有念头,一旦生起一个念头,即便是个妄想,因为他已经有念力了(这时候的念不是第六识的念,而是接近于真心的念,但又不完全是真心的念),他想什么就能招感什么。所以说一个修禅的人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一定要生念,只能生善念,不能生恶念。如果生恶念,当下就会很惨。因为此时你的心念有力量,可以招感一切。而一个没有修行的人,或者一个刚刚起步修行的人,他所谓的“起心动念”只是妄想,没有力量,他想什么也招感不来。

一个学佛习禅的人修到一定程度,他的起心动念就如同一块磁铁,他所想的很快就能招感过来。所以过去的人都怕学佛的人,怕他诅咒使坏。为什么学佛的人诅咒人会有力量,为人祈福也有力量,俗人这样做却没有力量呢?因为俗人的心力不够,他的起心动念仅仅是他个人的力量。而习禅的人已经和天地融为一体了,他起个心,动个念,就意味着能调动宇宙和大自然的力量。也正因为如此,信徒才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一个明师面前,请明师为他们摸顶祈福。

空掉一切,提起正念——参!!!

2010年4月10日

同类推荐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儒家妙语话人生

    儒家妙语话人生

    用古人先贤修身、处事的理论与方法,来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我们的人生则会奋进而从容。提升生活品质,让我们浮躁的心得到宁静,使空虚的日子变得更充实。《儒家妙语话人生》一书,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依据,阐述了儒家关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其睿智的人生的哲理,相信对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热门推荐
  • 沈氏家族崛起

    沈氏家族崛起

    岭南之地,风云际会,小小家族普通弟子,带领家族在这凶残的修仙界中隐忍崛起。凡人,种田。Q群:716647207
  • 遥遥一瞥只为等你

    遥遥一瞥只为等你

    从来都是以美女学霸形象出现的夏沫遥,今天也会倒霉,而且不是一般般的倒霉。玩个游戏而已,输输赢赢都正常。可是,怎么回事,衰神附身了,怎么输得如此彻底啊!输也就算了,还要接受惩罚啊!惩罚也就算了,怎么是表白啊!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跑去和别人表白,这时,舍友奕琳刚从电脑那回过神来,眼睛闪着一抹精光,不怀好意地说:“惩罚还有一个选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 大唐兴亡三百年7

    大唐兴亡三百年7

    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读一页就上瘾!比《唐书》有趣,比《资治通鉴》通俗,比《隋唐演义》靠谱,一部令人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知名读书节目《罗辑思维》推荐书目!了解唐朝历史,读这套就够了!《血腥的盛唐》《王阳明心学》畅销历史作家王觉仁唐史经典之作,中国断代史畅销读本!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7年大唐全史。
  • 历史的脸谱

    历史的脸谱

    本书为著名作家余秋雨撰写的随笔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人生的深度思考。伪精英的主要姿态是反对巨俗、鄙视流行、抵拒沟通、抵拒传媒,而真精英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倒这一切界限,为民众承担责任。
  • 强势顾少心尖宝

    强势顾少心尖宝

    吴琰第一次见到心目中的男子汉,是在福利院门前,他抱起自己,说了一句“我来”。温暖而又坚硬的怀抱,明朗而又棱角分明的侧颜。吴琰一直觉得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如今自己就是那头“色狼”!闪电般的谈恋爱,两人的求婚是假的,新房是假的,连结婚证都是假的!但是彼此坚定的心是真的。顾鸿先前作为母胎单身,找到一生挚爱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宠她爱她照顾她!小剧场:顾鸿问吴琰。“你对男朋友的要求是什么?”吴琰思考片刻。“喜欢我比我喜欢你多一点。”顾鸿又问。“你对老公的要求是什么?”吴琰毫不犹豫。“宠我。”顾鸿挑了挑眉“这么简单?”吴琰煞有其事。“如果不爱我,就不会宠我,如果不是心疼我,不会谦让我,如果不是爱到一种境界,是不会有无限制的宠溺的。宠爱并不是那么简单,是要持之以恒,真心付出的。”顾鸿听完。“我做得到,那我们——”(越是不经意的相遇,越是倍加珍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洪子诚老师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文集包含了洪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也包括对文学的阅读,像巴金、契诃夫、《鼠疫》的阅读经验,等等。
  • 剑啸九天

    剑啸九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改变了一个平凡少年的一生。老实的外表,倔强的性格,从一个人人唾弃的雷宗笨蛋,到同门会武时身怀奇术,惊艳绝伦。一根黑魂杖,一颗邪灵珠,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份有缘无分的感叹。天都峰上,昌合城中,鹰嘴崖下,天鬼宗外,谁人心动?心为谁动?他向往平淡无奇的生活,一生却杀伐不断。他只想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命运却拆散了他累世的情缘。
  • 漫威里的心悦会员

    漫威里的心悦会员

    新书《我在东京开启妖气复苏》已经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求大家支持~他强任他强,我自充我钱,谁若断我财,活不到明天。许凡穿越到漫威世界,获得心悦商城。努力变强?不可能的事,最多氪氪金。什么?十二万公里的太空长城?给我也整一个。阿斯加德的世界树?貌似拿来炼丹不错。小瓦,你怀里的振金给我看看呗,诶你别跑啊。许凡:“好无聊,有没有反派来踩我一下,主角模板不是走到哪都要被人嘲讽的吗?”漫威里的众反派:“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无敌文,此书已注满金闪闪的正能量。书友群:812-6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