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400000054

第54章 学佛先做人

2009年4月12日

问:我问三个问题。我们每天应该如何忏悔罪业?我们每天做事如何才能与道相应?我们每天要不要诵经,拜佛和持咒?

师:首座和尚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

答:第一个问题问的是每天怎么忏悔罪业。我认为,首先你要了解罪业的起因是什么,而不是每天忙着去诵经,以为诵经就可以把罪业消掉。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讲法都是对症下药。后来弟子们把他讲的话全部编成经书,然后让大家来诵。可是很多人诵的经并不是针对自己的根基,而且诵经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业是什么。所以说要忏悔罪业,首先要知道业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问题,每天应该怎么做才能念念入道?你首先要了解道是什么。如果不了解道,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怎么才能念念入道。

第三个问题,每天需不需要诵经、拜佛、持咒?你做的事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那做了有什么意义呢?的确有很多信众每天都在做同样一件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你还去做呢?

我们寺庙作为一个宗教活动场所,每天做这些固定的功课是为了接引信众。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我每天都去上殿。要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我不会去做。我们东华寺的建设,大雄宝殿是接引众生的,法堂是讲经说法圆满理论的,禅堂是实修的。你们看师父规划的建设布局就知道,我们修行是分三步走。

答:不知佛在哪部经中提到,真正的忏悔是要找到一个具有正知正见的善知识,然后把自己所做过的罪业很具体地向这位善知识发露出来,同时保证以后不再重犯。很多人都是对着石头、木头佛忏悔,忏悔之后,心中还是有阴影,有挂碍。如果心中还有挂碍,这样的忏悔是无效的。因为业种还没有清除,心中还有痕迹,有痕迹就会有果报。

答:如果我们每天能看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让我们的习气跑出来,怎么会有罪障呢?如果你不断地造业,又不断地忏悔,那有什么用?那叫什么忏悔?

答:要真正管住自己的身口意没那么容易,关键还是要培养和保持觉照。

师:这个问题首座和尚回答得非常好,你所采用的忏悔方法不能针对你的恶习,不能改变你的恶习,你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世上万事万物都恪守一个道,你按各个行业的规则去做事,就与道相应。何为道?各行各业都有潜在的规则,这些潜在的规则统称为道。你遵守规则,就合于道;不遵守规则,就违背道,就要付出代价。所以我们要了解所从事行业的行规。

我们佛门的清规戒律就是为了把我们的身心带入到道里面。比如出家当和尚,寺庙规定是早上四点起来诵经,如果你早上不起来诵经,也可以说你就违背了道。

一个人能管住自己的身口意,所言所行肯定符合道。如何看住自己的身口意,驾驭自己的身口意呢?靠的就是觉照,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

如果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你又如何努力呢?你每天烧香拜佛,你缺的是这些吗?你缺少的是勤劳、智慧、包容,忘我、奉献、助人的精神这些思想和品质。你认为你每天诵经、忏悔能有帮助吗?佛说一切法是为了对治一切心。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采用什么样的对治方法。一个出家人首先要把基本功课学会。如果你连基本功课都做不好,还想去学其他,可以说都是舍本逐末。

XX,你的业障是什么呀?(XX在想)还需要经过头脑想吗?想出来的业障还叫业障吗?

答:对明师生不起信心。

师:你就把自己当作明师不就行了吗?对你自己充满信心不就好了吗?你不信别人,不服别人,难道对自己也不服吗?你的业障就是没有责任心,做事马马虎虎,不求上进,不求精。如果这个业障不改掉,你将一事无成!

没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没有一颗求完美的心,你还想进步,还想学佛?佛是你这种心态能学的吗?学佛的人,他追求的人生是尽善尽美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学佛。一个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对人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的人,怎么能学佛呢?古人讲:“未成人,焉能成佛?”做人的规则你都不懂,人的品德你都不具备,人的这点活儿你都不愿意干,人的这点工作你都承担不了,你还想去学佛,去做佛的事?看看我们的行为,哪有一点学佛人的影子?连做人都不合格,不达标,还个个妄称自己是学佛的!

看问题和对待问题的方式应该像首座和尚刚才回答的那样。纵然你看清了问题,方法也知道,当你去实施,去做的时候,也未必能上道。你想到了,明白了,未必做得到。过去的祖师讲:“见地和修证犹隔一重天,修证和得道又隔一重天。”

一个不了解自己业障的人,你如何忏悔业障?一个不了解自己缺什么的人,你如何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弥补自己的缺陷?人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圣经》里面有一句话:“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什么,上帝也没办法帮助你。”

古人多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未成人,焉能成佛?”近代的太虚大师有一句话:“人成即佛成。”哪一个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在佛门里有一番作为的人,不是具备了很高的综合素质,具备了高尚的品德与情操,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所成就的?我们好好完善自己,好好修行,就是对社会、对人类最大的回报,也是我们做的最大的功德,种的最大的福田。只有这样,我们才具备了一点佛的品质。

同类推荐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宋至清中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宋代佛教。两宋社会与佛教、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华严和天台的“中兴”、律宗与净土信仰、佛教艺术新风貌。二、辽金佛教。辽代社会与佛教、辽代寺塔建筑艺术、金代社会与佛教、金代佛教艺术概况。三、西夏佛教。西夏社会与佛教、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僧众管理与寺庙、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佛教艺术。四、元代佛教。元代社会与佛教,元代教门简况,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五、明代佛教。明代社会与佛教,明代初中期佛教,明代后期佛教(上),明代后期佛教(下),明代佛教文化艺术。六、清代前中期佛教。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禅宗诸派及其演变,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寺院组织管理制度,三类重要法事。
  • 宗教与体验

    宗教与体验

    《宗教与体验》的内容包括佛教修持体验诸方面,如佛教各宗派修持方法、当代人修持的态度、奇人的修证、伟大的佛陀、佛陀的样子、佛陀的宗教体验、阿罗汉的宗教体验、菩萨的宗教体验、我的宗教体验、谈迷说悟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热门推荐
  • 佛说大方广师子吼经

    佛说大方广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凤倾九天

    重生之凤倾九天

    初见,她女扮男装迎风而立,清隽雅致,潇洒恣意。后来,她舞一曲惊鸿惊煞世人,倾世容颜配一袭白纱云袖轻扬,遗世独立,人人称赞,“沉湘有女顾红妆,惊才绝艳世无双。他许他一世安宁,她许他白头偕老,最后却是誓言皆负,她心如死水毫无波澜,死后重生却变为她人,接近他,利用他,不过是为了查出何人要置她于死地,但依旧在他身上失了心丢了魂。他说,我不怕死,我只是怕即便我死了,也无法护她周全。她说,我愿倾覆一生,只换与他生死相依,情深不负。
  • The Cruise of the Cachalot

    The Cruise of the Cachalo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你过往皆是深情

    与你过往皆是深情

    “嫁给我,以后你在B市,可以横着走。”“那可真是便宜你了。”周樾巧笑倩兮地看着他。“太太此话怎讲?”周樾认真脸:“娶了我,以后你在国外,能躺着走,我让人抬你走。”周樾笑的可人,“你说说是不是我亏了。”“可我好看。”楚先生不服气。“你好看是好看,我也好看啊。”周樾点点头,“但是你还附赠一堆苍蝇,算算我还是挺亏的。”“……”#论娶到的媳妇儿比自己还要厉害总裁大人面子往哪搁比较好##论一个总裁如何努力才能比夫人厉害#楚时椹,B市三大巨头之首,很好看,很多金,很宠人。可是周樾更宠人。#论被老婆宠的修养#楚时椹能怎么办?当然是宠回去啦!
  • 一学就会做烧菜

    一学就会做烧菜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烧菜的做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是家庭主妇和“主男”的必读教材,同时也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自学自做家常菜,自品自尝美食坊!方法通俗易学,材料简单朴素,快速享受烧菜的香味。
  • 宠妻如命:我家夫人超凶

    宠妻如命:我家夫人超凶

    季慕白从废墟中把凝筠带回,没想到她却失去记忆。为了把她留在身边,季慕白说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史上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你是兄控,而你的哥哥是个超级大妹控。人人都说季少是宠妹狂魔,护妹不讲道理。吃鱼,他挑刺。睡觉,他守着。生气,他哄着。委屈,不存在的!“你会做我一个辈子的哥哥吗?”“不会。”“为什么?”“我要做你老公。”[高甜,甜宠文,可放心阅读。1V1,双洁。]
  • 侯府有女待出嫁

    侯府有女待出嫁

    谢长安,荣安侯府嫡次女,自小在福建祖宅陪伴祖母长大,却因为已有婚约的嫡姐谢长宁与人私奔,被迫易容成谢长宁的样子顶替联姻。君王将门,一曲长终,谁人有幸,可得幸福?
  • 上清修行经诀

    上清修行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凡能力者记录

    平凡能力者记录

    平凡?没错,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能力者,不管是战斗能力还是身体能力也是普通能力者的水准。战斗上,我平凡得很(坚持)。平凡?不,不是。破碎的价值观,失去的感情与记忆。失去太多的东西的我还能叫平凡人吗?
  • 美元上的小红点

    美元上的小红点

    退一万步讲,如果不是遇到了莫会计,不是听从了她的蛊惑,宋德志绝不会丧心病狂,对儿子下狠手的。可是,把责任全都推到莫会计身上,也有些牵强。宋德志不是没脑子的人,怎能轻易听了人家的摆布?说来说去,还得从自身找原因,还得从灵魂深处下刀子。宋德志为人要强,平生只羡慕成功人士。也有一个例外——老战友南方。过得好,他就不羡慕,偶尔说起来,嘴角也是往下撇的。自从南方上了福布斯排行榜,宋德志就更不提他了。这边,推崇成功人士,那边,就见不得混日子的人,尤其鄙视宋文科这号的。你可以平庸,可就是不能游手好闲。人一旦游手好闲了,就容易走歪路,就容易惹是生非。宋文科嫌烦,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