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000000023

第23章 如何制造和掌握创意:激发创意的8个重要法则(4)

上官燕喜欢写随记,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用相机和文字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一次偶然,她看到国家地理杂志社举办旅行小说比赛,奖金不菲,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小说构思。一个月后,她将写完的小说邮递出去,很快收到对方的回复,杂志社的编辑一致认为上官燕的小说曲折真实,创意十足,很有吸引力,希望她能到杂志社总部面谈。最终上官燕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她写的小说出版后反响热烈,没多久她就闻名全国了。

上官燕写旅行小说的创意并非突然而至的灵感,她的创意是在长期的旅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阅历发酵之后才产生的。倘若她依然是银行里的普通职员,她根本就不可能写出离奇曲折的小说。由此可见,创意是需要酝酿的。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提出了经济成长论。他曾经说过,他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有了关于经济成长论的简单构想,但是这个理论很复杂,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他才完成了论述经济成长论的论文。很多创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酝酿、发酵。

总而言之,一个创意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写成一本书、形成一门学说等,肯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并且这个酝酿、发酵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创意发酵成熟需要时间

我们可以肯定,创意的产生需要酝酿、需要发酵,但是我们无法说清一个创意发酵成熟需要多长时间。

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巴尔扎克是个非常重视创意的人,但是他也曾为了寻找写作素材而苦苦思索,他认为做好一切努力工作之后,只有静静等待创意的发酵成熟,没有捷径。令人郁闷的是这个发酵的时间根本是不可测的,有时候是几天,有时候是几年,人力无法干预。巴尔扎克曾经无奈地说:“创意发酵成熟之后,它会自己来我眼前的。”的确,创意发酵成熟之后,会主动展示自己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注意。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预测创意发酵的时间吗?难道我们真的除了等待别无他法吗?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了想法就记下来,记录笔记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这里。创意发酵成熟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要想全凭一颗脑袋去记忆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记忆力毕竟是有限的。从最初是怎么确定思考主题,到中间思考的过程,再到如何发现创意线索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并标明准确的日期。这样就可以计算某个创意从灵感出现、发现线索到发酵成熟所需的时间了。经过多次的具体时间记录,就可以参考这些实例来假设创意发酵成熟所需的时间了。

在创意发酵的过程中,线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是重大的发现、发明,还是小的创意,都需要线索。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找线索呢?一般人总以为线索一定异于平常,离生活很远,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线索出现的偶然性也很强,但是线索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线索。实际上,发现线索的概率要比人们所想象得大得多。

阮景东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设计师,最近公司开发了一种新薯片,于是他的任务就又来了——为新产品设计新包装。经过一周的思考,阮景东最终确定了包装的基本风格:儿童喜欢的卡通风格。接下来的一周他就忙开了,上班在公司的时候他就上网查看各种相关资料,下班他就去各大卖场看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的包装,寻找线索,很快这一周也过去了,他依然没想到好的点子。

面对这种状况,他有些沮丧,离产品上市的时间仅剩一个月了,如果他不能及时提交包装方案,公司的新产品就不得不延期上市,这个后果是他承担不起的。一天下班之后,他去超市买东西,无意中发现一款进口酱油的外包装上印的居然是大力水手的卡通造型,这让他茅塞顿开,之前想到的零散想法终于串联了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意。回到家后,他把脑袋中想到的创意画了下来。最终阮景东的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一个月后,各大超市摆上了由他设计包装图案的薯片。

在这个案例中,印有大力水手卡通造型的酱油包装就是创意线索。创意线索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就能够发现。在创意发酵的过程中,线索的作用就是将之前零散的想法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意。

在风和日丽的傍晚从树上掉落下来、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线索。这就说明从树上掉下苹果这种非常平常的小事的确可以称为创意的线索。既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可以成为线索,那么从晾衣架上掉下来的衣服、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树叶、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花盆等,这些都可以成为重要的线索。这个世界上每天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数不清,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能够发现创意的线索。

虽然创意发酵成熟的时间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来大致假设一下,并且通过认真的准备和用心的观察,尽可能早地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创意。

混合的创意

优秀创意的产生过程就好比美酒的发酵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想要获得好点子,就需要耐心的等待。但是几乎没有人喜欢这种无法确定期限的等待,这实在让人焦虑。于是有些投机取巧的人就想到了直接“复制”别人发酵好的创意,但是这种行为属于剽窃、偷窃,是违法的。因此他们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将几个现成的创意混合到一起:从中取一些资源,经过删减组成一个看起来还算新颖的东西,并把这个成果当成自己的创意。这就像将别人家几种不同的酒混合倒进自己的瓶子里,然后给这种混合酒起个新名字,这就成了自己的创意,比如鸡尾酒。

这个时代,很少有人喜欢用发酵法则来制造创意,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耐心等待。相比较来说,人们更喜欢“拿来主义”,拿几个别人现成的创意,然后从每个创意里面取一些有价值的资源,组合成一个新东西,并将这个新东西视为自己的创意。比如,时下大多数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是使用混合法,找几个跟自己题目相关的论文,从这里抄一点,从那里抄一点,最后把这个混合别人观点的论文当成自己的创意交了上去。而很多老师们似乎对这种“现调制”的论文并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也很喜欢这么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论文成了批量生产的东西,书籍成了批量生产的东西,假创意充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然而,混合的创意也并非完全不可取。一个优秀的调酒师一定非常了解各种酒的特性,并能根据这些特性调制出比纯酒更加漂亮、更加甘美的鸡尾酒。只不过鸡尾酒的创意是调配方法的创意,而非生产酒的创意。换言之,一个优秀的创意达人往往了解很多优秀的创意,并能够从这些创意中汲取精华,找到并综合其中的精华,形成更好的创意。但是这种混合调配得来的创意并非原创,至多只能算是半原创。

于正,时下内地著名的电视剧编剧,他的代表作《大清后宫》《美人心计》《宫》等作品几乎家喻户晓,他也因此成为内地炙手可热的编剧。然而围绕在他周围的抄袭绯闻却一直不断。他的《大清后宫》被质疑抄袭香港TVB的电视剧《金枝欲孽》,《美人心计》被质疑抄袭一部名为《未央沉浮》的小说,新剧《贤妻良母》被质疑抄袭电视剧《家好月圆》……于是有的网友戏称于正为“于抄抄”。

面对这种抄袭质疑,于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我这个人有个习惯,看过大量的电视剧和大量的书,看到经典的句子、桥段就会记下来,生活中碰到好玩的东西也会记下来,写的时候脑中的这些记忆就会跑出来。哪个作家敢说自己写的桥段是别人从来没用过的?哪篇文章没引用别人的东西?这样来说,那么大家要说《京华烟云》抄袭《红楼梦》吗?李碧华的《青蛇和白蛇》抄袭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吗?难道只有韩国的《大长今》和日本的《阿信》是原创的吗?其实韩国的《人鱼小姐》和琼瑶剧《情深深雨濛濛》也很像……当初人家说我的《贤妻良母》抄袭港剧《家好月圆》,《大清后宫》像《金枝欲孽》时,我很愤怒。我已经解释过,也承认过,我的《贤妻良母》是有借鉴《家好月圆》的地方,但是真的不存在抄袭,如果两部剧真的那么像,人家电视台也不会买。为什么大家都要人云亦云,那么不宽容,那么狭隘?”

实际上,于正的剧本就是一种混合的创意。将别人写得好的创意纳为己用,这种行为的确有抄袭之嫌。然而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为什么于正火了,而别的编剧没有火?或许就是于正很会抄,懂得在混合调配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吧。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剧本绝不能算是完全的个人创意,最多算半原创。如果于正在宣传的时候说自己是“改编者”,而非原创者,或许就不会招致那么多批评了吧。

很多人对将他人的创意拿来充当自己创意的做法深恶痛绝,他们觉得这种行为是偷窃,是犯罪。的确,完全的抄袭很可耻,但是加入个人创意的混合调配成果也有可取之处。将几种味道单一的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到一起,就变成了新的鸡尾酒,难道鸡尾酒的诞生不是一件好事吗?混合调配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好的创意。

其实,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创作都是混合的创意,比如《红楼梦》是文学奇葩,《京华烟云》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难道我们要因为《京华烟云》中有类似于《红楼梦》的内容,就完全否定《京华烟云》的成就吗?当然不是的,《京华烟云》可以说是混合创意的代表,也是一部非常耐人寻味的好作品。

总的来说,混合的创意真的很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混合的创意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发酵,很适合那些有期限的创意工作。

鸡尾酒法则

按照前一章的说法,发酵法才是思考创意最正统的方法,通常人们也认为一切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皆来自发酵法,然而发酵法使用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普通人可能很难驾驭。而且发酵法的缺陷确实让人们甚为苦恼。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创意发酵成熟需要很长时间,这实在不适应当代人们对于创意的迫切需求。

酒厂在酿酒的时候能够确定每种酒发酵所需的时间,只要将材料和发酵素准备好,耐心等待就够了。但是脑袋里的素材要发酵成创意的时间却是难以确定的,没有人能够说出创意发酵成熟的准确时间。这让那些从事有期限创意工作的人非常为难。

当然,尽一切努力缩短发酵时间也并不是不可能,但谁也不能保证发酵的过程中不出意外,谁也不能保证这些意外不会耽误你很长的时间。因此,使用发酵法制造创意势必会让人们或心急难耐,或提心吊胆、不得安心。

对于有期限的创意工作来说,依靠发酵法制造创意是不实际的。那么要依靠什么方法来制造短期创意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前面提过的混合调配法,也就是鸡尾酒法。

整合创意素材,激发新创意

发酵法是在酿酒的材料中加入发酵素,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得酒精。鸡尾酒法是通过调配各种不同的酒来产生新酒,因此,鸡尾酒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作为原材料的酒已经存在了。这些酒自然不是调酒师自己酿造的,如果直接纳为己用就属于剽窃,但是如果将几种不同的酒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重新调制,就另当别论了。

调酒师从各处搜集性状各异的纯酒,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重新整合,调配出新酒,这就是鸡尾酒的制作方法。把与某个项目相关的各种创意搜集到一起,然后将这些素材重新整合,从中制造出新的创意,这就是制造短期创意的重要方法——鸡尾酒法。

大约在七八十年前,那时候威廉·安普生还是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的一名学生。本来安普生考上的是剑桥大学的数学系,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安普生中途转系到英文系,临毕业之际他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安普生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自己的指导教授I.A.理查斯,经过一番讨论,理查斯教授认同了安普生的想法,一星期之后,安普生提交了自己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就是在文学界反响热烈的《晦涩的七种类型》。

在希腊时代以后的两千多年里,整个欧洲都奉行明确主义,反对晦涩不明,并且从未对这个准则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但是威廉·安普生的这个发现撼动了这个准则。

事实上,在很多优秀的诗词中都使用了双关词汇。这种双关词汇一般有两种或多种不同含义,不存在唯一的确定性解释,这就是人们之前并不喜欢的“隐晦”。基于这一发现,安普生提出了“水至清则无鱼”的结论,太清澈的水不适合鱼生存,反而稍微有些混浊的水才能养鱼。创意也是如此,太明确的事物反而没有创意,而晦涩不明的事物反而容易产生创意。安普生关于晦涩的这一发现是来自于发酵法吗?当然不是。在中世纪的时候已经有日本学者发现了晦涩之美,并在当时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只不过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安普生的这一发现正是来源于鸡尾酒法,据了解他的指导教授理查斯对东方文化有颇深的造诣,安普生受此启发将前人对晦涩的研究成果重新整合,进而产生了新的创意。

同类推荐
  • 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对每个人来说,活着就需要处理问题,活着就有无数问题等着处理,活着就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生活中,有的人潇潇洒洒,谈笑间问题迎刃而解;有的人忙忙碌碌,到头来还是问题成堆;所以然者何?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而已矣!本书科学地阐释了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基本原则和实战技巧,介绍了古今中外200多个实际问题的处理案例,以供读者在今后处理问题时学习借鉴。
  • 好习惯Get,时间Max!

    好习惯Get,时间Max!

    有没有觉得每天时间总是不够用?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的最好办法,是养成好习惯并贯彻下来,这会帮你: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光,享受更富有成效的人生,有效率地达成更多人生目标,更有条理地生活,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养成好习惯、如何高效率地利用从早起到晚上入睡之间的一天时光,最终一步步成为人生赢家!养成好习惯,从现在开始,为时不晚!作者介绍杰米的作品大多是谈论工作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话题。
  •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现实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我们活在世界上,需要求人,需要说服人,需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人际关系,成于沟通,亦败于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本书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事例,结合通俗而实用的理论,选取了各种场合中常见的沟通问题,运用故事和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翻开本书,领悟人生的智慧,提高生活的品质,成为一个会说话、能办事、善交往的人。
  •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谈判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忠诚比黄金更重要

    世界500强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员工恪守忠诚、提升业绩的“红宝书”。忠诚贵于能力,做企业最可信赖的金牌员工。激发员工忠于事业的精神,帮助员工从优秀迈向卓越。
热门推荐
  •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萌娃当道:权少二度索婚

    他是不近女色的冷酷总裁,却对她百般温柔,千依百顺,万事上心。她是婚纱店的小小小职员,却是他两个孩子的妈。某天,他将她扑倒在床上正欲吃干抹净,突然从床底下蹦出两个活宝。他们二话不说扑在他的身上,就像两尾小树熊,欢脱得嘿嘿大笑。萌娃1号:“爹地,你跟妈咪在打架吗?我们也要加入。”萌娃2号:“可是……为什么打架要扒衣服呢?”萌娃1号:“你笨,这是大人独有的打架方式。”萌娃2号:“那……我们也扒掉爹地的衣服吧。”
  • 落魄千金:重生复仇

    落魄千金:重生复仇

    为了复仇,她不惜一切代价成为歌女,在成为歌女的那天被黑道大少爷蒋天宇看上,并且被他带走成为了蒋天宇名正言顺的妻子,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她却成为了人人口中的神秘女人,当身份暴露的那一刻,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李家人步步紧逼,咬牙切齿狠狠地对他们说“你们李家欠我的,欠我哥的,欠我母亲的,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从你们身上一点一点的讨回来,哪怕是赔上我的命,我都不会在乎。【无所谓】(预知后事,快点来加群啦!心路读者群:301955940,375385302,微信:keshirui3310)”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收藏,打赏!
  • 三寸银河

    三寸银河

    百兵问道的天师之法……改变历史的外星科技……当传统的天师修炼法诀,与新兴科技相碰撞的时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切,都将因为银河被盗,而发生无法预知的改变……
  • 自有良人

    自有良人

    刚成亲就有了牢狱之灾,元娘没想到从成亲开始的所有事都只是权利场的利益交换。既然她过的并没有很如意,那些模糊了的,记忆中的曾经不如拿回来,掌握主动权,又何妨?姻缘天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也能走出她的康庄大道。
  • 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的爱国词人李清照

    本书介绍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内容包括:书香门第育才女、李家有女初长成、初见情怀自难忘、琴瑟相谐恩爱深、新旧党争风波起等。
  • 南怀子衿

    南怀子衿

    三年前,在叶子衿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因为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离她而去,沈南淮再次遇见她,她身边却有了另一个男人……
  • 阴阳禁咒师

    阴阳禁咒师

    从古至今,神鬼之说遍及华夏,神高高在上,而鬼就在身边。我叫沈逸,但家谱里却没我的名字,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总是在接触我后莫名死去。某天,表姐造访,为我开启天眼,从此,我走遍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见识形形色色的古怪奇事。停尸间午夜尖叫,殡葬馆黑色诡影,坟场百鬼夜行……记录,中国最恐怖最惊悚的十大职业之一,我是与鬼结缘、结怨的搬尸工,我是阴阳禁咒师!
  • 谭奇谢谢你

    谭奇谢谢你

    梦不远,爱不离,做自己,会有人来爱你!现实苦,梦想甜,努努力,见过、感受过,才会找准自己!
  •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林肯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历史最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倾心之作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作品。林肯的主要功绩有: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传奇将军格兰特、连任总统、南方军投降等。
  • 顾太太嫁一送一

    顾太太嫁一送一

    【1v1双洁】失约的他再次出现时,正是她丈夫出轨之时,她成了交换的货物,带着前夫的女儿一起嫁给了他。一切真相被揭穿之时,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都活在阴谋中。那些看起来很好的人竟是坏人,那些看似在刁难她的人当中也有好人。“这个世界兵荒马乱,还好有你在,我才能安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