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6400000008

第8章 回眸(4)

梁漱溟这位有“最后一位儒家”之誉的践行型知识分子,他自称“问题中人”,前半生一直都在为寻找解决老中国问题的答案而苦苦求索。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中国。“虽有人来请我去香港,但我主意已定,不论国共两党胜负如何,我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并自问为中国的前途操过心、出过力的炎黄子孙,有什么理由跑到香港去呢?”[29]他不相信武力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所以一再地呼吁和平,直到1949年上半年,他还几次撰文敬告国共双方。在《敬告中国共产党》文中他指出:

我再恳切地说两句要审慎的话:第一我要说,如果用武力打下去,我不否认有在一年内外统一全中国之可能。但到那时却既没有“联合”,也没有“民主”。虽然中共在主观亦许无意于不要联合,不要民主,而其事实结果则必致如此。武力与民主,其性不相容;武力统一之下,不会有民主的。第二我更进一层说,不要联合,不要民主,而真能统一稳定下去,如像布尔什维克之在苏联那样,我并不不欢迎——我欢迎。不过我担保不会稳定,即统一必不久。[30]

但当他目睹共产党以武力完成了大一统的结局后,他是由衷地佩服。他本来准备在重庆隐居不出,可禁不住毛泽东、周恩来他们的盛情相邀,也终于束装北上了。他对共产党的钦服是真诚的,这不仅从他解放之初写的《中国建国之路》可以看出,他首先列举了共产党的三大贡献:一是全国统一,国权树立;二是引入了几千来所缺乏的团体生活;三是“透出了人心”。从他1951年写给林伯渠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今后政治上将一切听从中共领导,并且听从中共朋友对我个人的安排。”[31]

这位极为自信的“问题中人”前半生致力于乡村建设事业,为国事奔走呼号,耿耿以中国文化续命为念。1951年10月5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袒露心迹:“我过去虽对于共产党的朋友有好感,乃至在政治上行动有配合,但在思想见解上却一直有很大距离,就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还是自信我的对。等待最近亲眼看到共产党在建国上种种成功,夙昔我的见解多已站不住,乃始生极大惭愧心,检讨自己错误所在,而后恍然于中共之所以对。”[32]

在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之后,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情怀的读书人见到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统一局面,岂有不心悦诚服的。无论是张元济的自挽联中的“及身已见太平来”,还是梁漱溟1951年在政协会议发言中声明的“今后在政治上我将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完全是由衷之言。

(未完待续)

注释

[1]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7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81页。

[3]《胡适书信集》中册第1187页。

[4]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450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5]转引自张紫葛著《心香泪酒祭吴宓》第218-219页,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年。

[6]《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175-17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

[7]《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39-240页。

[8]《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75-276页。

[9]《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272-273页。

[10]《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323-324页。

[11]《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第358页。

[12]《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三辑第41-42页。

[13]《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三辑第43页。

[14]《东方杂志》1933年1月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15]《温故》[之一]第96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第20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1页。

[20]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394页。

[21]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396页。

[22]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404页。

[23]凌宇《沈从文传》第340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24]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第181-182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25]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6]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4页。

[27]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275-276页。

[28]《张元济书札》(增订本)第26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9]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第110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0]《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80506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31]《梁漱溟全集》第八卷第77页。

[32]《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857页。

1926年胡适的“越界旅行”

邵建

1926年7月中旬,胡适作为中国代表赴英国开中英庚款会议,他是从北京到哈尔滨,然后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到莫斯科,在莫斯科逗留三天,再由波、德继续向西,最后渡英吉利海峡到英国。近半个月的洲际旅行,莫斯科三天,不过是胡适西行中的一个驿站,可正是这短短三天,胡适的思想“出轨”了,他的“苏俄认知”使他由英美自由主义向斯大林领导下的苏俄式社会主义左倾。

根据胡适日记,他是7月29日下午两点到达莫斯科的,8月1日下午3点上车离开。这三天,他先后参观了苏俄的“革命博物馆”和莫斯科的“第一监狱”,自认为“很受感动”,也“很满意”。在这三天中,他接触了国民党方面的于右任、共产党方面的蔡和森和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左派教授梅里姆、哈珀斯。从胡适日记,看不出他和于右任谈些什么,但和中国共产党的蔡和森却在于右任的寓所不仅“纵谈甚快”,甚至于右任回来,两人“仍继续辩论”。胡适8月1日离开那天,蔡和森还和刘伯坚特地来谈,希望胡适在苏俄多考察一些日子。应该说,和蔡和森的谈话,对胡适形成了一些刺激,他甚至想因此组党。另外,那两位美国教授对胡适在莫斯科时的思想变化,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胡适对苏俄的判断。

莫斯科的最后一个晚上,和来自美国的梅里姆长谈后,胡适写信给北大朋友张慰慈,信中说:

“此间的人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的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有我们爱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的政治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1]

胡适在这里赞同的是苏俄的政治试验。这试验具有乌托邦性,胡适却给予一而再的肯定:

“在世界政治史上,从不曾有过这样大规模的‘乌托邦’计划居然有实地试验的机会。……我们的朋友们,尤其是研究政治思想与制度的朋友们,至少应该承认苏俄有做这种政治试验的权利。我们应该承认这种试验正与我们试作白话诗……有同样的正当。这是最低限度的实验主义的态度。”[2]

除了对政治试验的赞赏外,胡适不只一次地认同苏俄教育,认为“苏俄的教育政策,确是采取世界最新的教育学说,做大规模的试验”。[3]另外,在给徐志摩的信中,针对苏俄教育的有关质疑,再度为其辩护,“我们只看见了他们‘主义教育’的一方面,却忽略了他们的生活教育的方面,苏俄的教育制度……是‘遍地的公民教育,遍地的职业教育’。他的方法完全探用欧、美最新教育学说,如道而顿之类……”[4]

针对自由主义最敏感的问题,即苏俄的“专政”,胡适也表现了很大程度的“容忍”。当然,这直接是受美国教授梅里姆的影响。也是在即将离去的晚上,胡适曾以一连串问题请教此人,比如,请他以一个政治学的专家视角看苏俄,感想如何。一党专政而不容反对党存在,于自由关系又如何。再,所谓“专政”的时期何时可以终了。不许反对党的存在,那么,训政时期(此乃孙中山语汇,美国人未必懂)岂不是无期的延长吗?这些问题显然出自自由主义,提出它们,既是一种担心,也表现胡适在这些问题上的疑惑。

那位美国教授是如何回答胡适的呢?

“此间做此绝大的、空前的政治试验,自不容没有保障,故摧毁一切所谓‘反革命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向来作Dictator(独裁者)的,总想愚民以自固权力。此间一切设施,尤其是教育的设施,都注意在实地造成一辈新国民……此一辈新国民造成之日,即是Dictatorship(即“专政”,音译“狄克推多”——笔者注)可以终止之时。”[5]

胡适听了后,评价却是“此论甚公允”,并当晚就把这席话“学舌”给张慰慈:

“狄克推多向来是不肯放弃已得之权力的,故其下的政体总是趋向愚民政策。苏俄虽是狄克推多,但他们却真是用力办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依此趋势认真做去,将来可以由狄克推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民治制度。”[6]

莫斯科三天,是胡适的自由主义被考验的三天,这三天,他其实是顺着美国学者的思路走,不仅认同了苏俄的政治试验,正面评价了苏俄的新式“愚民”教育,而且对最为要害的“狄克推多”,也作出了他一生中的最大程度的保留。在莫斯科期间和离开莫斯科后,胡适一共给张慰慈写了三封信,这三封信寄回国内就被编为一组发在当时的《晨报·副镌》上,并题名为“一个态度”。胡适的态度早为世人所知,此次用这个题目,意在表示胡适的态度现在发生了变化。

追索胡适的变化,其实并不在于他到不到莫斯科。莫斯科三日,他只不过看到了一些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关键在于,胡适到莫斯科前,思想已经发生变化。1926年6月,到莫斯科的前一个多月,胡适写下了《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这篇文章是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角度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可是在这个框架内,胡适却并不适当地偏斜到社会政治问题,他说:“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这是西洋近代的精神文明,这是东方民族不曾有过的精神文明。”[7]社会主义问题与精神文明无关,胡适是在淆题。值得注意的是,胡适这时分明已经把“社会主义”视为“自由主义”的一种更高的进化形态。这是胡适以前不曾有过的观点,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会有后来的莫斯科三日。

在胡适看来,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的弊病日益暴露,资本主义之下的苦痛也渐渐明了。有远见的人知道自由竞争是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平等、博爱了。于是,产生两种救济方法。一是国家利用权力,制裁资本家,保障被压迫阶级。一是被压迫阶级团结起来,直接抵抗资本家的压迫与掠夺。就这两种方法,胡适各有其例,一是英国工党,一是苏俄。在说到苏俄时,胡适这样说:“俄国的劳农阶级竟做了全国的专政阶级。这个社会主义的大运动现在还正在进行的时期。但它的成绩已很可观了。”(引同上)这两个例子在胡适那里是不分轩轾的,而且他还直接称赞了苏俄所取得的成绩。尤其在说到“专政”时,胡适不仅没有反感,揣其语气,“竟”竟有惊讶和默认的意思。

胡适和鲁迅不同,鲁迅爱自由,但没有接受过自由主义的教育,胡适因留学之便,年轻时就受到自由主义的濡染;所以,就对苏俄态度而言,鲁迅拥苏不奇怪,奇怪的是胡适。他这一步是怎么迈出去的,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同类推荐
  • 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

    都说朕生的好,却不知我在邯郸受苦十余年。都说朕没本事,却不知我忍辱负重又是十年。都说朕继承父辈基业,却不知赵迁负刍远胜于朕。都说朕捡的统一六国,却不知其中汗水几何。都说朕性格残暴不仁,却不知朕不杀功臣,不杀降兵,杀的是妖言惑众的术士,杀的是破坏华夏统一的敌人。都说朕的不好,为什么朕的帝制你们沿用两千余年,为什么长城帮你们世代守护北方侵略。现在让作家窗格为朕正名!书友群:547828481
  • 战国赵为帝

    战国赵为帝

    穿越到战国时代,成为公元前295年,16岁的赵国惠文王赵何。什么,沙丘宫变即将发生,我爹武灵王赵雍马上要被活活饿死?什么,我赵何死了爹之后还要被权臣架空十年?什么,好不容易赶走权臣夺回权力,还要被秦昭襄王嬴稷压制几十年,到死不能带赵国翻身?赵何怒了。怼他!寡人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男人,谁敢挡路,全部怼死!战国精英QQ交流群:672482759
  • 墨客剑殇

    墨客剑殇

    战国末期,采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开始日益强大,在经历肃清内党嫪毐、吕不韦等内患之后,始皇帝嬴政任命李斯为相,王翦、桓齮为大将军,集结秦国兵力,大举东进,一时间夺掠抢杀遍布中原,顷刻间便哀鸿遍野,但凡妇孺老妪,无一幸免。此举大规模激怒了天下百姓,有志之士纷纷举戈相抗,其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便是墨家所遗后族。因墨家一直奉行“兼爱非攻”之策,故得天下义士纷纷响应,且响应者皆抛诸生死于外,江湖中人纷纷尊之以“墨客”。面对暴秦压境,墨客们能否力挽狂澜,一番生死对决便就此而展开。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 穿越明朝当奸臣

    穿越明朝当奸臣

    天启年间,内有魏忠贤乱政,东林党误国;外有建奴造反,兵火连天。更有天灾不断,民生凋敝,大明国祚晦暗,一派末世气象……身为穿越者该怎么办呢?柳冲选择做个奸臣!
热门推荐
  • 穿越女帝摄政王的专属帝女

    穿越女帝摄政王的专属帝女

    他是人人皆知的废柴王爷,空顶着一个摄政王的名头,手不掌权,一朝被强塞进了一个和亲的公主,逆天崛起,“落儿,你的出现是我的救赎。”她是九州大陆的女帝,手握无上权利,眨眼间便可取人性命,谁知不过一箭,直接让自己重生到了一个废柴和亲公主身上,身重毒蛊,对不起,她有血蛊,专治毒蛊,什么,她是废柴,看她手握金凤,玩转天下,不过,不过救了他一命,这男人为什么一直缠着她不放了?看他与她,共赴巅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迷乱之主

    迷乱之主

    新书源初序列发布啦,欢迎各位,烧脑之作,为了这本书作者特地去看了希腊神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活知识百科4

    生活知识百科4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帝姬之江山谋

    帝姬之江山谋

    初见时,瑶月是天真活泼的月国大公主,他是楚国留在月国,人人喊打,受尽屈辱的质子扶苏。她温暖了他。再见时,他是让世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消灭一切欺辱他的人。她是死死护住皇城的月国帝姬。月国亡,瑶月下落不明。他们爱而不得,今生何求?宫廷之人,皆是棋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宇宙钟摆:末日胡同

    宇宙钟摆:末日胡同

    世间万物,皆有生灭,就算存在了130多亿年的宇宙也概莫能外!“宇宙钟摆”就是这样一个控制宇宙生死轮回的大系统。它由两个以上引力中心构成一个奇特的时空结构,在这个宏大无匹的结构中,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只能在几个引力支点中作钟摆运动,宇宙万物的轮回由此而生。对于这个系统,人类原本一无所知,但一场无法躲避的灾难,却加速了我们对它的认知:公元二十二世纪初,地球进入一片需要3000万年才能穿越的星际尘云。早在两三亿年前,地球便因穿越这片浩瀚尘云而进入漫长的冰河期,地球上97%以上的生物惨遭灭绝……而这次,走进这条进化死胡同的,却是我们人类……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你好七小珍

    你好七小珍

    又名《重生之天命凤女》二次元守护者颜如玉奉命守护和加固魔帝的封印,却最终爱上自己的师傅导致自己万劫不复,为了成全两人千年后的痴缠,七临天老祖毅然牺牲自己。千年后的三次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传闻七少战武道,横扫整个医药行业,成为了京城的传奇,却在这刻有个自称是她师傅的男子找来要和她再续前缘,回异界、战魔帝!“徒弟乖乖,师傅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