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400000007

第7章 孔林的古迹名胜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它坐落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余亩,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因此,孔林和孔府、孔庙一起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一起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孔林的古迹名胜主要以墓为主,比较著名的有孔子墓、孔尚任墓等。除了墓碑以外,还有石刻、古树等古迹名胜。这众多的古迹名胜把一个家族的墓地,装点得蔚为壮观。

(一)简要状况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关于孔林的设立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远古时代,孔子的祖上及居住在曲阜附近的许多外姓人,都相信阴阳风水之说,都看中了孔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都将祖坟纷纷建在孔林附近,以求祖上保佑后代子孙能出达官贵人、光宗耀租。

然而,当时人们只知孔林处是块风水宝地,但并不知道宝地风水的用法。一天,张天师与土地老爷路过此地,也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但张天师和土地爷却清楚这块风水地的具体用法:“知道谁家祖上尸骨埋的深,谁家便占了这宝地的风水,埋的浅的不但得不到祖上的庇佑,反而还有害。”

于是张天师和土地神便运动法眼,一个坟头,一个坟头的“扒”了看,结果只有孔家祖上的尸骨埋的最深,所以这块宝地的风水便让孔家占了,结果后来出了这位大教育家孔子大圣人。

后来,孔林这块风水地便由皇帝下令,专门划给了孔家,成了后来人们所知的孔林。

经过多年的经营,孔林规模异常宏大。其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千米,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

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伋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圻、孔闻韶、孔尚任墓等。

这里的墓碑除去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二)神道

孔林从整体布局看,林门以长达1266米的神道与县城城门相连。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

孔林中神道苍桧翠柏,多为宋、元时代所植。

神道的前段比较疏朗,建筑仅置文津桥、碑亭和石坊,神道平直,两侧桧柏龙干虬枝,夹道侍立,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又庄严的氛围。神道中巍然屹立着一座万古长春坊。这是一座6楹精雕的石坊,支撑石坊的6根石柱上,两面蹲踞着12个神态不同的石狮子。

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初建时所刻。清朝雍正年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雕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明代官僚郑汝璧及连标等所立,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

西为次年郑汝璧、连标两人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均甚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趺。

(三)大门

孔林神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这是一座三间五檀悬山的门屋,筑于高台上,台高110米。大门于元至顺二年始建。大林门正北处是二林门,为孔林第二道大门。二林门始建于明弘治七年。

孔林高大的墙垣将大林门、二林门围连成一个封闭内向的纵深空间,桧柏挺拔,红墙夹峙中为狭长甬道,顺着古柏、红墙,人们的视线集中在高耸的城楼上,崇敬、肃穆之情油然而生。

(四)泮水桥

穿过厚实的二林门城洞,进入孔林,放眼望去,碑碣、墓冢林立,古木森森,芳草吐碧。折而向西,便是泮水桥坊与泮水桥,位于孔子墓轴线南端。泮水桥坊是孔子墓甬道的第一道大门。

泮水桥坊的两面各刻“泮水桥”三字,北面署有明嘉靖二年衍圣公孔闻韶立,南面署雍正十年年号。坊北有一券隆起颇高的拱桥架于泮水之上。

泮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在泮泗之间讲学,后人就以泮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泮水河道久湮,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泮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

泮水桥的南北各有历代浚修泮水桥的碑记。桥上有青石雕栏,桥北东侧有一方正的四合院,称作思堂,堂广三间,东西三间厢房,是为当年祭孔时祭者更衣之所。

室内的墙上镶嵌着大量后世文人赞颂孔林的石碑,如“凤凰有时集嘉树,凡鸟不敢巢深林”“荆棘不生茔域地,鸟巢长避楷林风”等。

此院东邻的另一小院,门额上刻“神庖”两字,是当年祭孔时宰杀牲畜之处。

(五)享殿

泮水桥北,先是一座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即是挡墓门,后面就到了供奉孔子木制神位的享殿。

在去享殿的甬道旁,有四对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是墓前的石柱,又称望柱;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角端,也是一种想象的怪兽,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翁仲,石人像,传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均称翁仲,用以守墓。

甬道正面是享殿,殿广五间,黄瓦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栱。

享殿在明弘治十年始建,明万历二十二年,清雍正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在1977年,也曾对其进行重建。

享殿殿内存有清帝弘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中有“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等诗句。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殿内召开过军事会议。

(六)孔子墓

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又称马鬣封。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2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

从正面看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几个字并不能看全,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当年朱元璋得天下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尊孔贬孟的政策,将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可刘伯温却对他说:“你是王,孔子也是王,天下怎么能有两个王呢?”

朱元璋问到:“封都封了怎么办?”

于是,刘伯温出了个主意,在墓前砌了一道栏杆,将墓上的王字挡住了一横。

传说自然无以为凭。其实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

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以扩大。

(七)孔鲤、孔伋墓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俗话说“怀子抱孙,世代出功勋”“父在子怀,富贵永远来”。因此,人们认为孔子墓的这种携子抱孙布局构成的风水,对圣脉兴旺是有作用的。

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先孔子而死,并无特殊建树,但因其系孔子之子、孔伋之父,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也被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

孔伋继承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孔氏子孙将其尊为三世祖。

孔鲤、孔伋两墓前皆有大小石碑一通。孔伋墓前的一双石翁仲与享殿前相似,是北宋宣和年间遗物,原在享殿前,清雍正间新刻的一对大翁仲占据了它们的位置,它们被移到孔伋的墓前。

(八)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的三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与孔子之间真挚感人的师生间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子贡原名端木赐,江南卫国人,原为财富满门的一方巨商,因敬仰孔子学问,弃商从学,很快成为孔子的十大高徒之一。

子贡后来从政,更是一代风云人物,但始终极其崇拜孔子,常说:“学不厌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矣”。

孔子死后,子贡从江南千里奔丧;丧事完,众弟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

在此期间,子贡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于其师墓旁,以寄托他对老师的一片真情。楷树木质坚韧,树干挺直,象征孔子为人师表,天下楷模。

后来,为了纪念子贡守墓六年极其对孔子的敬意,人们在明嘉靖二年于孔子墓西,建屋三间。房子面东,朝向孔子墓。并在房前立碑一通,在碑上题有“子贡庐墓处”字样。

(九)楷亭

享殿之后,另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称为“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棵古老的楷树,即摹自其南侧的“子贡手植楷”。

关于子贡手植楷,还有一些传说。据说这个子贡手植楷是孔子死后,子贡放的哭丧棒长成的。相传孔子仙游时,他心爱的弟子子贡从南方未能及时赶回来。

从南方匆匆赶回的子贡守墓六年,一直泪流不止,把自己的哭丧棒用眼泪都浇活成树了,已有两千多年了。可惜在康熙年间,子贡手植楷被雷火击中树心而死。

人们后来看到的只是一个干枯的树墩而已。

(十)驻跸亭

楷亭北有三座四角多棂碑亭,为“驻跸亭”。跸是黄帝出行的车驾,此三亭即皇帝祭祀驻车之处。

北面绿瓦所复的碑亭是为纪念宋真宗赵恒祭祀孔子所建的,中间及南面黄瓦所复的二碑亭为纪念清帝玄烨及弘历祭祀孔子所建。亭内尚有当时的石碑依然保持了下来。

(十一)其它墓

沿环林路东行,在孔林东北方向,过一石坊后,路旁立一巨碑,上写“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这就是清初茂名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墓碑。

由此向西,有一座上书“鸾音褒德”的墓群,孔子的后裔孔谦、孔宙、孔彪、孔褒等均埋葬于此。

自汉墓群西行还有明墓群,那里墓冢点点,碑碣累累,石兽成群,明代名书法家李东阳、严嵩等所书写的碑石立于其间。

漫步孔林深处,饱览林内瑰宝,使人感叹不已。

(十二)孔林的于氏坊

于氏坊是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据说乾隆有一位爱女的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必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

当时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但是由于当时满汉不准通婚,乾隆就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

因为于氏的关系,乾隆皇帝曾多次来到曲阜。也正由于于氏的关系,孔氏一族,得到了繁荣。此坊就是为纪念于氏而立的。

(十三)墓的特征

孔林里的墓很多,这些各时期墓葬的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墓碑看,汉代墓葬位于孔子墓周围,南北朝至唐因无墓碑难以确定其位置,宋代墓葬位于孔子墓西,金、元再西,明代再西至西北,清代向东、西、北三面展扩。

具体来说,汉、唐、宋各代墓散布在距孔子墓约0.5千米的范围内。元代的四座衍圣公墓集中分布在西北角。明朝共有九代十座衍圣公墓,全集中在西北角,逐代自东往西,斜向依次排列。

清康熙时,大扩孔林,达到后来的规模,除第六十五代衍圣公仍葬在林北原明朝孔林范围之内以外,其他11代衍圣公墓都分布在东北角,20世纪60代以后的全在新开拓的林地之中。其他非嫡系后裔的墓群分布,多以其宗户自成范围,清代和民国的墓群更是遍及全林。

孔林内的墓葬分布和埋葬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林地的不断扩建,为历代入林埋葬者提供了场所,使其形成一处面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家族墓地。

其次,林内涵盖了历代埋葬者所遵循的埋葬习俗,为人们了解和考查历代的墓葬制度提供了依据。

另外,林内的地上地下保留了大量的与丧葬习俗有关的建筑与石刻等,为人们直观了解历代的埋葬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十四)石刻

孔林内历代所存墓碑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保存有宋、金、元、明、清、民国等各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四千余通,其中不乏名家手笔,如吴宽、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的作品。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林内除碑刻外,还拥有大量珍贵的石刻文物,历宋、明、清各代,主要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豹、石望柱等墓前石仪,又称石像生。石像生是指古代在陵墓前建置的石雕像,谓其形状如生也。实际是模仿死者生前所用仪卫,作为死者侍从仪卫,并增加一些祥瑞性禽兽以作点缀。

孔林墓门后的甬道上就有这样的石像生,其中两对石兽,一对为文豹,另一对为角端。文豹微笑侧首坐立,角端形态温顺,仰首卧地,传说这些神兽神通广大。这些石雕立于宋宣和五年,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甬道旁另两对石雕,一对为望柱,另一对为翁仲。望柱是八棱石柱,与孔林内的另一种石雕华表有明显区别,华表中间带云朵,望柱却直插云端,两者作用相同,都象征着通往天门,是亡灵升天的必经之路。

翁仲一文一武,相对而立,文者手捧笏板,武者手按宝剑。其实翁仲本为秦始皇手下一员武将。据记载,他本姓阮,名翁仲,异于常人。出征匈奴时,作战英勇,所向披靡,死后铸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此后,就通称墓前石人雕像为翁仲,后人多在墓前立文武翁仲一对,用以镇守墓茔。

孔林内另有明代石仪八组,清代石仪十组。所雕石人或温文悠闲,或神态威严,石马或瘦弱而神健,或肥硕而温顺,形象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石雕工艺具极高价值。

这些石仪散布于孔林各个角落,与石碑、古树交相辉映,形成孔林内动与静、远古与现实的对照。置身其中,使人不自禁地感慨人世之沧桑。

(十五)古树

孔林内生长着四万余棵各类古树名木,是曲阜古树名木最集中、数量最多的文物景区。千年古树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活标本,活文物。

孔林内栽植树木,始于孔子弟子庐墓植树,据记载:“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一些树种仍有不知名者。

孔林最古老的名树,相传为孔子弟子子贡的“手植树”,原树已毁,只有根节位于享殿后。

子贡之后,孔子弟子后人多在孔林里栽树,经历代长期栽植衍生,至南北朝时期已初步成林。

明清两代时期,孔林内不断扩林种树,使林内树木有了较大的发展。清道光二十八年,经林头、林役统计:

各按方界,挨次遍查数目,查得红墙内并五界,以及神道一切大小树棵,总共17285棵,并造册上报。

这是孔林历史上树木数量最多的记载。

置身于苍莽的孔林之中,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道出了后学对先圣的追慕之感:

古柏森林聚虬龙,石麟含笑坐春风。

祖孙三代封三垅,泮泗同源水一泓。

遗爱在人存槁楷,后凋垂世仰青松。

史迁自叹低回久,我亦逢人问泮宫。

作为家族墓地,孔林延续了两千余年,大大超过了历代帝王的陵墓。

林内墓冢各种葬式的安排、墓葬之间的排列分布、不同世系之间的墓主位置、墓上建筑及石仪的增减等,从不同层面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墓葬制度中“视死如生”的习俗。

同类推荐
  •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人生际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茶事遍路

    茶事遍路

    日本历史写作巅峰的陈舜臣经典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

    鲁迅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闻名于世。但是,近代中国向着现代转型中,什么是“社会”的讨论并不充分。社会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还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设计与发明?还是鲁迅的论断,在道德背后,是吃人本质。从伦理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曾是五四最重要的议题。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民族、阶级、战争、知识分子立场等概念的介入,中国现代伦理的建立显得尤为艰难。在鲁迅对这些概念的体验中,我们重新回到历史论断和抉择的现场。
热门推荐
  • 倾城半面妆

    倾城半面妆

    传闻相府嫡女因貌丑,遭到未婚夫的背叛,骗她到小树林,安排人毁掉她的名节。却不知那夜,林蓁蓁被一人救下,成为了一个神秘男人的解药。男人身份似乎还不简单,事后竟然查出她的身份,并且想要……
  • 男主,明天见!

    男主,明天见!

    一个好多好多内容的合集?灵感超级多,可是自己能力不够,难过。
  • 果实三国

    果实三国

    恶魔果实出现在华夏大地,三国英豪皆为果实能力之人......
  • 老婆,医我

    老婆,医我

    她不想进外科,唯一的宏愿,是被分配到收发室收发报纸。无奈院长无良,将她丢进外科。她第一次上手术台,晕了。第二次上手术台,缝针戳到主任手指。潮水般的鄙夷,轻蔑,讥笑,扑面而来。庸医骂名在侧,她不在乎。一夜之间,她被最爱的男人算计,她的父母双亡,家产被夺,右手被废。她恨,恨最亲最爱的人的无情背叛,她必须依靠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将自己的家夺回。……她颠沛流离,隐居百草村,苦修中医之术。学望闻问切针灸写药方,学习武点穴接骨解奇毒。她冷傲的说:我必用我手中的银针,扼住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无耻狂笑的咽喉。她孤寂的说:那些欠了我的,今生必报;那些我欠了的,来世再还!她万万没想到,时隔三年。当初的无良院长,会跋山涉水,拿着欠条找她讨债,还将她绑回家。她装疯卖傻,他依旧宠她爱她。她翻墙逃跑,他万里兼程追她。他说:你不是说,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吗?她眼珠一转,说的在理。周氏药房,神医来袭,看周怡宝从一代庸医变神医。主治疑难杂症,跌打损伤……妙手回“春”。她是新时代性福的福音,是顽固病魔的克星。“周大夫,我老公不行。”“怎么个不行法?”“就像上次,我老公说,老婆,刘翔比赛马上就开始了,你看选手都准备下蹲起跑了,让我看完咱们再做好吗?我说不行,人家现在就想要!他关了电视,与我大干一番。完事之后,他缓缓打开电视,这时电视里解说员激动地喊着:刘翔冲刺!赢了!冠军!12秒97!”“咳咳……”没关系,不管是六秒还是十二秒,她都能让他们重现雄风。宠版简介:他扛她回家,她装疯卖傻。“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剪自己的衣服。”“剪得好,你再找些她喜欢的衣服,让她剪得开心点。”……“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刚才打了李小姐一巴掌。”“打得好,再把少夫人平时,最看不顺眼的人,给她绑了来。”……“少爷,不得了了,少夫人在点火烧房子。”“烧得好,房子烧完了可以再盖,小心照顾好她,千万别被火伤到。”……人人都说,他宠她,爱她,小心的护着她,由着她装疯卖傻四处撒野,她要逆天了。他只是微微一笑:都是我惯的,怎么了?……他对她说:你不要恨了,用你所有恨的力气,来爱我吧。他对她说:恶人我来当,坏事我来做,那些人,我会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一夜,酒后乱性。她揉了揉眼睛,知道自己玩儿大了,爬墙逃跑。
  • 逆天丑女很倾城

    逆天丑女很倾城

    一朝被气到穿越居然被死缠烂打的女鬼缠上了?!她又不是什么美男子,为何要缠上她?女鬼姑娘笑笑。“小姐你不是想减肥吗?我帮你;小姐你不是想变美吗?我帮你;小姐不是想睡九殿吗,我……”“打住,打住。”晚江摆摆手,“睡九殿这事还是我亲力亲为吧。”九殿这个男人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撩她,本以为心意相通就差告白,没想到男人却撩完就走,睡完就跑。她顾晚江也不是吃素的,转过身来瞪着身边熟睡的美男子,握紧了拳头道:“我这辈子定要他死磕到底。”
  • 戴笠本家写戴笠

    戴笠本家写戴笠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的C—47型222号专机坠毁于南京附近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专机上的戴笠和军统人事处长龚仙舫等十三人,无一生还。戴笠机毁人亡,上至蒋介石,下至军统大小头目如丧考妣。四月一日,例行的军统成立纪念会,成了戴笠的追悼会。军统内外勤头头全部到齐,蒋介石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含泪主祭。戴笠的墓址由蒋介石亲自择定,安葬在南京灵谷寺旁志公殿右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舰娘系统大有问题

    我的舰娘系统大有问题

    自从合服的那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流浪计划启动,祝她好运。这是一个热爱这个游戏的宅男,考虑了很久终于将这个计划付之于行动。他不知道自己能写多久,也不敢保证每天的更新。但是他保证每个字他都在用心的去写。他用这个故事献给他所热爱的舰娘。名为顾北的少年因为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有着舰娘和深海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和游戏里的舰娘再次度过每个日夜,发誓要给她们幸福,并且继续暴打紫白菜。我们的目标是:打到武藏,活捉大和!紫白菜,你该继续加班啦!!!
  • 摩诃传

    摩诃传

    宇宙浩瀚无垠,我等不过沧海一粟。你可曾想过?可能我们存在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大致预设好的,而自己只是围绕在主角们身旁推动发展的配角,甚至可能只是一抹存在微弱的背景。谁都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却不是谁都可以谱写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当你发现自己只是颗随意摆动的棋子,你会鼓起勇气去摆脱吗?哪怕将经历重重的禁锢?本故事的主人公——彼岸,就是个身份成迷的故事配角,她不知自己是谁,不知为何来到世间,却意外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像有一双无形大手将她推往无尽的深渊,为此她开始寻找真相,但最终,她能够逃脱既定的结局,找回真实的自己吗?
  • 第一偏宠

    第一偏宠

    她以为,在娘亲离开的那一天,她便已经失去了一切,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的身后,还站着太多太多心疼她的人,不论她怎样阴狠毒辣,也不管她是否无情无义,他们始终相信她,并给予她最大的宽容与宠爱,甚至为了她的心愿,为了她的自私,为了她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什么也不问,给她一人以偏爱。顾晓捂着胸口,源源不断地鲜血地从胸口流出,看着眼前那张挂着阴狠的笑容的脸,顾晓嘴角轻扯,耳边厮杀声还在不断地传来,她嘴角微张,声音却极小,那人听不清,头微微垂下,愈发贴近顾晓,顾晓眼睑微垂,手心握着的最后一颗丹药被捏成粉末,趁着她的靠近一把洒向她的眼睛:我怎能将你留下,成为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