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8300000006

第6章 隋唐宋元家书(1)

萧王禹临终遗书

【作者简介】

萧王禹(574~647),字时文。幼年爱好经书,长大善为文章。性格耿直、诚实,鄙视浮华之风。隋朝时任河池郡守。隋末,唐高祖李渊入京师长安,发书信招,王禹持郡前来归附,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任户部尚书,迁左仆射(宰相)。后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宰相),迁太子太保(太子佐官),死后谥号为“贞褊”。

【原文】

生而必死,理之常分。气绝后可著单服一通,以充小敛。棺内施单席而已,冀其速朽,不得别加一物。无假卜日,惟在速办。自古贤哲,非无等例,尔宜勉之。

【赏析】

古时人们的迷信思想极为严重,相信来世前身之说,所以已是难得,厚葬成风。而萧王禹作为朝廷大臣,以身示范要求薄葬,更为难得的是,他“生而必死,理之常兮”的带有唯物倾向的思想。萧王禹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能有这样的认识,是值得现今的人们学习的。

李世民求贤篇

【作者简介】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李渊次子。隋末随父李渊起而反隋,立下赫赫战功,隋亡后,李渊称帝,封为秦王。即位后,表现出远见卓识,能任贤、纳谏,大力发展生产,颇有政绩,被誉为“贞观之治”。

【原文】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人,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宾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亳,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

【赏析】

李世民作为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的一代明君,对于用人之道自有独到见解,本篇所论人才之道就极为精深。尤为可贵的是,他认识到一个有才能的人一时的落魄并不能减其光彩,所以,只有在沙砾中沟洗金子、于人含辱负重时予以提携,才有可能事半而功倍,铸成自己大业。这种不以出身、处境而废人的用人标准,着实难得,值得借鉴。

卢承庆遗言戒子

【作者简介】

卢承庆,生卒年不详。字子余,唐幽州范阳(今河北大兴县)人。博学有才,少时承袭父爵。唐太宗时,先后任奉州都督府户曹参军、考工员外郎、民部待郎、检校兵部侍郎、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时,又历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简州司马、洪州长史、汝州刺史、光禄卿,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临终前曾作《教戒》,叮嘱儿子办理丧事务必从简,为后世所称道。

【原文】

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

【赏析】

卢承庆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官僚,能认识到有生必有死,生死“亦犹朝之有暮”,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因而要求后代在他死后,安葬事宜均一切从简,一律不得铺张,这是非常难得的。

李义琰戒弟王进

【作者简介】

李义琰,生卒年不详。唐魏州昌乐(今河北境内)人。进士出身,博学多识。历任太原尉、白水县令、中书侍即、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

义琰身居高位,执意不营私第美室,并且作为一项家训,叫自家兄弟严格执行。

【原文】

吾为国相,岂不怀愧,更营美室,是速吾祸,此岂爱我意哉?

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有贵仕,又广其宇,若无令德,必受其殃。吾非不欲之,俱获戾也!

【赏析】

义琰的居室没有正屋,在外做官的弟弟义王进购买上好的木材给他送去,让他营造扩建自己的居室,义琰非但没有这样做,还对弟弟说了上面的这番道理。

李义琰虽官居宰相而不营私第,这种做官不胡作非为、做官仍警饬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他与那些依仗权位、骄奢淫逸的封建官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骆宾王与情亲书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7~684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文学家。七岁能诗。显庆时,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官,历官武功、长安主簿、侍御史、临海县丞。后参加李敬业讨武则天军事行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就是他的作品。李敬业失败后,骆宾王去向不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名扬海内外,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初唐四杰”。

【原文】

风壤一殊,山河万里!或平生未展,或睽索累年,存没寂寥,吉凶阻绝,无由聚泄,每积凄凉。

近缘之官佐,任海曲,便还故里,冀叙宗盟,徒有所怀,未毕斯愿!不意远劳折简,辱逮湮沦,虽未叙言,暂如披面,晚夏炎郁,并想履宜。宾王疾患,勿无况耳。

【赏析】

这封信是骆宾王去荒凉临海(书信中云“海曲”)前寄给亲友的。这封书信词简、意切、情浓,艺术上浑脱自然。另外,对偶句式,典雅整肃,显示出作者的才华。《诗薮·内编》称许他为“沉雄富丽,沈、宋前鞭”,实为中的之论。

姚崇遗令诫子孙文

【作者简介】

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少而倜傥尚节气,长而好学,下笔成文。历仕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关心国计民生,多有奏疏进谏,能应变以成天下之务,为唐朝中兴名臣。力主减赋税以安民,禁宦官贵戚干政,行法始于宠臣,禁绝营造佛寺道观,奖励群臣劝谏以辅政。他还组织百姓捕蝗、破除迷信,纠正歪风劣俗。他所引荐的宋王景继之为相,亦为一代名臣,史称“姚、宋”。

【原文】

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自开辟以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况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高而益惧,思弥厚而增忧。往在中书,遘疾虚备。虽终匪懈,而诸务多缺。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无从,竟蒙哀允。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云:“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嗤毁。庄田水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至荒废。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吾每静思,深所叹服。昔孔子至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令薄葬。或濯衣时服,或单帛幅巾。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子孙皆连成命,迄今以为美谈。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今亡者致戳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且神道恶奢,冥途尚质。若违吾处分,使吾受戮于地下,于汝心安乎?念而思之。

【赏析】

在这封遗书中,姚崇首先指出人应当知足,表明了他的富贵观:人不能过贪富贵荣禄。回顾自己一生,他深感无憾。继而他指出自己行将离开人世,而子孙后代当自食其力和睦相处,万不可“自玷”而“辱先”。

姚崇在遗书所表现出的达观平静地看待生死富贵,甚是洒脱,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代贤相的人品情操。其中所列举的前贤,正是他所尊崇的行事楷模,同时也是让子孙效法的榜样。遗书广引先贤事例,比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懂得如何对待丧葬,以及“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的道理。文字朴实无华,通达平顺,语重心长,更容易让子孙了解作者的生死观及其良苦用心,其字里行间闪烁出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李旦戒诸王皇亲敕

【作者简介】

李旦(662~716),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初封殷王,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立他为帝,号睿宗。但徙有虚名,不得参与政事,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武则天称帝后,立他为皇嗣,继而封为相王。神龙元年(705)李显复位,他又被立为皇太子。景龙四年(710)韦后毒死李显,临淄王李降基起兵诛杀韦后,又拥立他为帝。延和元年(712)他传位给李隆堪。《戒诸王皇亲敕》是李旦在二次当皇帝时向皇亲所发的敕书。

【原文】

朕闻司牧兆人,有国彝训;敦叙九族,前王令典。念此宗枝,久遭沈翳。近从班命,庶展才能。或授外藩,或居内职。留念访察,属想风谣。罕立嘉声,或闻蠹政。当官不存于职务,处事多陷于偏私。禽荒酒德者盖多,乐善敬贤者全少。将性之昏昧,违此义方。岂朕之不明,成尔薄德。当从戒慎,勉遂悛改。如迷而不复,自速愆尤。已实为之,悔之无及。即宜递相告示,以副朕怀。

【赏析】

李旦在第二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对政治的理解当然会不同于以往。他认识到整个皇室成员的所作所为对统治的影响颇大,对他们不知管理朝政,只知纵情享乐,大为光火,写下这封告诫要他们痛改前非,勤力王政。

这封敕书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字洗练,紧紧围绕一个“戒”字为文。这封书信叙议结合,融情于理,且义正辞严,情理并重。它通篇几乎是摆事实,讲述诸王皇亲掌政的不易以及掌政后的作为,在叙事中又表现了作者对诸王皇亲的深切希望,同时点出了皇亲国戚更应遵守彝训,执行令典,并向皇亲国戚讲明了法不饶人的道理。这封敕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历代帝王敕书中的名作。

娄师德劝弟

【作者简介】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唐郑州原武(今河南境内)人。进士出身。唐高宗时任监察御史,以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原军司马。曾与吐蕃战,八战八捷。武后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理朝政,主持屯田积谷等事,卓有成就。

“唾面自干”是娄师德的重要家训,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历史典故,它给后世人以有益的启迪。

【原文】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拭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赏析】

娄师德的弟弟被朝廷任命为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临行前向兄长告别赴任,师德告诫他凡事多忍耐些。弟弟说:“如果有人唾面,我揩干净就算了。”师德说:这样还不行,“因为拭之会使对方越发大怒,不如使它自干为好”。“唾面自干”本身没有必要去仿效,但当事情无碍大体时,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忍耐一些,能够防止许多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悲剧的发生。

颜真卿守政帖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8~785),字清臣。唐代书法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书法风格端壮雄伟,气势开张,人称“颜体”。后人辑有《颜鲁公集》。

【原文】

政可守,不可不守。

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汝曹当须会吾之志,不可不守也。

【赏析】

这是颜真卿被贬赴任所时写给家人的一封短信。信文不足五十言,却鲜明地展示了他的人生抱负,表现了他那“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的高尚人格。全帖语言精炼,内容集中,语语中的,掷地有声。

如何为官从政,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作为封建士大夫的颜真卿能够念念不忘、反复强调自己的为官职责,并身体力行,恪尽职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这也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

白居易狂言示诸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青年时家境贫寒,对下层社会了解较多。贞元年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赞善大夫,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作反映黑暗现实和人民疾苦,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有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原文】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年,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宅舍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赏析】

白居易以诗作来告诫子侄为人处事的道理。诗作于晚年,他主张“独善”身,其“独善”的主旨也渗透到教子生活中。他阐明了自己“知足常乐”的处世哲学,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希望晚辈们能从自己身上受到启迪。

同类推荐
  • 跟鹦鹉同居的日子

    跟鹦鹉同居的日子

    跟鹦鹉同居的爆笑故事!一人三鸟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都有神奇囧事发生。花花绿绿的鹦鹉,原来不止好看,还很傲娇好玩呢!如果你想也想养一只鹦鹉,本书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醉美文摘)

    我和春天有个约定(醉美文摘)

    有时候,我们会错过一些事,错过一些机会,因些陷入麻烦的境地。但是,千万不要气馁,要心存希望,就像那只错过南飞的燕子!本书包括五大章内容,其中包括四十多个励志、经典的小故事,将使你可以更从容、更自信、更智慧,会让你从庸庸碌碌中醒来,端正人生的正确态度;在感到痛苦、迷茫和失落的时候,会从中获取贴心的安慰。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百年新诗代表作(1917—1949)

    百年新诗代表作(1917—1949)

    2017年,是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也是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年。一百年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呼唤,中国新诗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一百年间,中国新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趋于成熟、从简单到日渐精彩的过程;一百年里,陆续问世的新诗何止成千上万,其中的佳作也是繁星满天;而今我们采撷名作,只为呈现精彩!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热门推荐
  • 黑暗之魂记事

    黑暗之魂记事

    古之有神,在黑暗中以火焰辟世,连绵缠绕万千岁月。今时,火之将熄,不死人群聚,以蝼蚁之力噬尽残存神威。继承者,愿为薪柴续火?还是化作阴魂蔽日?读者群:685799435
  • 张灯记

    张灯记

    张灯结彩,添丁发财。赛灯会,美人来,凤凰落地,姻缘难谐。伶仃孤女潭小灯,努力求生存,惊艳赛灯会,却骤然发现,自己不过一枚玩物,如何才能拨云见日,觅得真正的守灯人?
  • 怪兽乱穿

    怪兽乱穿

    “自从变成了怪兽,我发现……还蛮不错哟~”“我可以连续打七天七夜的游戏,却不会累。”“我也可以不用每日三顿饭,因为我吃一顿能顶好久。”闪亮的高台上,王黑拿着话筒,望着下方妖怪,神明,魔鬼,怪兽,人类等等。“各位!准备好狂欢了吗!”
  •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简介:植灵学院,号称植物王国一千年内最好的学院。学院一共分为四个分院,分别是东风志,西花语,南雪颖,北月誓。植灵杯是植灵学院两年一度的赛事,学生可以通过擂台赛来获取分数,最终积分排名最高的战队可以代表植灵学院参加四年一度的植物杯!几张录取通知书将身世神秘的几位少年带来此地。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她们,民国才女,就幽居在这里,呢喃着浓淡不同的花语,酝酿着酸甜各异的结果,把自己的人生,或浓重泼墨,或轻描淡写,烙印在这锦样年华之中。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呼唤这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国色生香的佳丽。
  • 搓麻手记

    搓麻手记

    我不怕,我怕什么!老子一不贪污二不腐化三不杀人放火四不争权夺利五不欺世盗名打打麻将怕什么?真的话。七筒,好牌趁早打!你干什么?采访?你就公开讲,想在老子跟前套几句话编编写写然后卖给哪个小报骗几个钱花就是了。缺钱花你就找老子来了,平时头昂得跟公鸡一样。哎!你讲老实话。老子跟你也不外。如今这年头……兑!狗屎(九筒)兑。你一讲话差点把老子一副好牌搞糟了。九万。不就是打麻将吗?好,我给你透两句,稿费提成百分之十。零八年是麻将年你可晓得?谁说的?主席说的。
  • 只想当大佬的躺赢萌妹

    只想当大佬的躺赢萌妹

    “慕倾衍,我要和你结婚!给你做好吃的饭菜,给你生可爱的小包子!”重生第一天,落蔷薇宣布主权,顺便在他唇上盖个章。前世,她心瞎眼瞎,放着宠她如命的妖孽老公不要,偏要听信渣姐姐的话,对渣男友一见倾心,最终落了个家破人亡,孩子被人贩子拐卖、丈夫为救她死于火场的悲惨下场。重活一世,她擦亮眼睛,势要将欺她负她辱她的人推入地狱!携手妖孽老公,落蔷薇走上复仇打脸,遇强则强的巅峰之路。虐虐渣,赌赌石,拍拍戏,练练武,她随便玩玩就是世界的强者,人生巅峰果然非常的爽!可,老公深夜逼问她是什么鬼?“老婆,你是不是把老公晾在一边太久了?”落蔷薇暗叫糟糕,刚想逃,男人却已经逼近了她……“唔……”
  • 湘村诡事

    湘村诡事

    人留鞋送行,鬼留鞋送终。因为捡到一双乞丐的草鞋,我爷爷半夜吊死在了竹林……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