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7000000005

第5章 问策贾诩,曹操定储(2)

“唉……”曹操见他不语,叹了口气,“这等事确乎不该问你,但寡人实是无奈。昔日本有嫡长子曹昂,文武兼备,德行亦佳,惜乎早夭;若此子在世岂有今日愁烦?今嫡子不在,可造就者便只子桓、子建,难辨高下故而问你。你岂能不替寡人分忧?”这话似乎轻描淡写,其实甚是犀利——曹昂为何死在宛城?还不是因张绣突袭。张绣何以突袭得手?还不是贾诩谋划。所以曹昂之死贾诩是帮凶!曹操言下之意明确,你把我那接班的好儿子害死了,如今得帮我再挑一个。别人能装聋作哑,你躲得开吗?

料想贾诩绝顶聪明,此言一出势必表态。哪知他充耳不闻,兀自耷拉着脑袋,手中缓缓转动着水碗。若在数年前曹操早就恼了,如今谨遵医嘱尽量不动怒,便轻轻敲着几案,提高声音道:“没听见寡人之言吗?为何不答?”

“唔?”贾诩满脸呆滞地抬起头,“适才臣想起件往事来,故而未能答复,请大王恕罪。”

曹操才不信这鬼话,却也不点破,揶揄道:“是何往事令你这般思索,连寡人问话都不答?”

贾诩放下水碗微微欠身:“臣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耳。”

“嗯?!”曹操闻听此言不禁打个寒战——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之事?昔日袁绍废长子袁谭,立幼子袁尚,导致兄弟相争国分为二,曹操坐守渔人之利遂平定河北;刘表也是废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结果少子不能压众,荆州献土而降。这两家都是曹操亲手打败的,又都因废长立幼而败,贾诩的意思还不够明确吗?

“哈哈哈……”曹操抚掌而笑,“公真乃智谋深长之士也!”

“大王过誉。”贾诩松口大气。

曹操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他虽询问贾诩,但并非全无主见,近来每每思忖立嗣之事,还是觉得曹丕更为妥当,今日听了贾诩建议越发笃定。不过一愁方消、一愁又起,只笑了片刻曹操便笑不出来了——五官将府与临淄侯府并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他们各有一帮掾属,朝廷官员暗中依附的也不在少数,现在这种情势下突然立太子,无异于在朝廷掀起一场风暴,所有人都要跳出来各为其主,那可就乱了!这件事还得慢慢来……

“启禀大王。”帘外传来严峻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曹操思绪。

“何事?”

未得准允严峻不敢进来,在外面禀道:“校事赵达、卢洪请见。”

贾诩赶紧起身:“既然大王有事,微臣……”

“慢着,这就想脱身?”曹操狡黠一笑,朝外道,“传孤命令,今晚不见任何外臣。”略一踌躇又补充道,“问问卢赵二人何事请见,你代为转奏便是。”

“诺。”严峻领命而退。

曹操的目光又转回贾诩身上:“立子桓也是孤近来所愿,但子建声势颇隆,二子皆有追随之人。如何压制子建,以绝士人之望呢?”这难处其实是他自找的,当初谁叫他非得二府并立,事情的发展不是想控制就控制得了的,即便君王也有许多无奈。

贾诩更不敢回答了——都是曹操儿子,父子情焉能割断?虽说此时压制曹植是为了太子稳固,但是给他出这种主意无疑要得罪曹植。得罪个王子倒也未必紧要,万一哪天曹操又可怜起儿子,翻脸追究出主意的人,岂不冤到家了?

贾诩搪塞道:“知子莫若父,此非微臣所能谋划。”

“你呀……走到树下都怕树叶沾身。”曹操显得甚是坦诚,“但言无妨,为了半生辛劳创下的社稷,你说什么寡人都不怪罪。”

贾诩俯身叩拜:“非臣不敢言,实是并无良策。”莫看曹操这会儿信誓旦旦,谁知以后反不反悔?一失足成千古恨,万万不能管。

“你仍对寡人有戒心,非纯臣也……”曹操还是不肯罢手,口气渐渐严厉。贾诩趴在地上,额头已渗出一滴冷汗,正无脱身之计,又听帘外传来脚步声——严峻又回来了。

“启禀大王,二校事告见乃为今晚酒宴失仪之事。”

“又是这等不要紧的事。”校事时刻瞪大眼睛纠群臣的错,但凡过失无论大小都来报告,有时连曹操都感厌烦,“何人失仪?”

严峻似乎难以启齿,支吾片刻才道:“是临淄侯……临淄侯饮酒过量,离宫时擅命公车司马令打开宫门使其通过。”(公车司马令,直接负责宫廷正门守备的官员)宫门开闭自有制度,王子也不能为所欲为,何况王宫正门司马门只有魏王才能通行,曹植的行为不但违法而且僭越,看来真是醉得不轻。

“唉……”曹操蹙眉摇头,“这孩子实在疏少心机,酒后荒唐。”他疲惫烦恼已极,便倚在卧榻上歇息,可脊背未碰到靠枕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猛地坐起。他本有风疾,这猛然一动只觉头昏脑涨眼前漆黑,撑着几案急喘口大气视线才清楚,继而目光扫向贾诩。

贾诩依旧不言不语,这会儿却也抬起眼皮,直勾勾望着曹操——两人皆心计过人之辈,四目相对只一刹那便移开,虽然谁都没说话,但彼此明白,又想到一块去了!

沉默良久,贾诩再度起身:“若大王没别的差遣,臣……”

“你去吧。”曹操轻轻揉着麻木的左腿,“寡人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语气低沉,茫然注视着窗外摇曳的漆黑树影,心下五味杂陈——他这辈子不知整了多少人,如今却要向儿子下手,欲稳固一子必要打击另一子,虽说是无奈之举,但毕竟父子至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沛国奇士

新任御史中丞陈群来至邺城,一日之间连办三件事:入宫觐见魏王,感谢授以官职;拜谒御史大夫袁涣,探问上司病情;把荀恽的信送往临淄侯府,并向曹植和侯府家丞邢颙问安——三件事办官样文章就可以结束了,转天清晨他便一头扎进五官中郎将府。

陈群十几年曾在幕府为掾,当时曹彰、曹植年纪尚幼,唯曹丕已过弱冠,那时便有往来;直至数年前争储之态渐渐显露,陈群暗中投效曹丕,惜乎远在许都帮不上什么忙,只是窥探朝局传递讯息。如今二人逢此良机会师邺城,曹丕欣喜无限——吴质调往外任,司马懿受斥不敢轻举妄动,朱铄罢职丢官,夏侯尚又无权柄,崔琰、毛玠相继被逼死,眼下正是他势力最衰落之时,陈群到来不啻为一场及时雨。而且他一来就担任御史中丞,这是个弹劾人的官,前番曹植一派丁仪当了西曹掾,那是发帽子的人,如今他这边有个摘帽子的,足可周旋一时。

曹丕屏退左右与陈群闭门密谈,详述近来之事,陈群听罢从袖中取出一份长长的名单:“此皆我陈氏三代门生故吏在外为官者,他们与在下一样,皆愿辅保将军。丁仪不过能害一二,岂能尽灭四方官吏向善之心?”

曹丕接过名单看了又看,爱不释手:“颍川陈氏果真名不虚传!”自何夔掌选官之事,魏廷用人思路已有微妙变化,渐从“唯才是举”向德才并重转化,世家子弟凭借出身有望更进一步。曹魏本以颍川之士为核心幕僚,故而掌握颍川乡党也就把握了魏国命脉,曹丕若挟此自固,丁仪等辈岂能撼动?

但仅得陈群支持还远远不够,颍川郡望莫过荀陈钟辛四家,陈氏算是表态了,其他三家呢?辛氏初随袁绍又遭审配屠戮,实力最弱,虽然辛毗极力支持曹丕,影响却有限。荀氏明显偏袒曹植,荀恽年纪虽轻名望却不小,且荀恽兄弟五人,借先父之余威,又与荀攸、荀悦的后代是族亲,影响不容小觑。因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钟氏。

魏王乃汉室之相,钟繇又是魏国之相,除了已故去的荀彧,无人能与钟繇地位比肩。如今陈氏、荀氏各辅一主,钟氏态度至关重要,而且相较陈群、荀恽他是长辈,又官居极品手握重权,很可能他一人的态度就能引导颍川之士的整体方向。不过这位老臣手段甚高,摆出一副不偏不倚、唯曹操之命是听的架势,对曹丕不冷不热,对曹植也不即不离。

陈群向曹丕提议:“凡事宜早不宜迟,现在咱就去拜谒钟相国,探探他老人家心意,如何?”

曹丕身在邺城自少不了与钟繇接触,还曾赠给老人家一只象征“燮理阴阳,调和五味”的五熟釜,但这些举动并未拉近多少关系。若有陈群陪着就不同了,不但是同僚往来,还可借助他们同乡之谊。曹丕想去,却甚为顾虑:“前番父王有言,不准臣下交通诸侯,同去恐怕不妥,不如我你一先一后,假作不期而遇。”

陈群笑了:“在下方至魏都,拜访国相乃仕途惯例,将军陪同引荐也是世情常理。昨日我还去过临淄侯府,今日怎就不能与将军同游?光明正大无可指摘,官盐何必当私盐贩?”

曹丕听了也觉有理,忙吩咐人备马;心腹朱铄欲相随,却被曹丕拒绝。二人刚出府门,却见从事官鲍勋捧着一摞卷宗走来:“将军出门吗?这是诸郡雨水丰歉的奏章,中台已录了副本,叫我取来给您过目。”

“嗯?”曹丕颇感意外——自从曹操意属三弟已不让他办差,中台一年多没让他这副丞相看奏章了,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鲍勋同样满头雾水:“属下也不明白,听令史们说,这些奏章是大王指明让您看的。”

曹丕早成惊弓之鸟,忙抽过两份当街翻阅,见无夹带才放下心,抬头瞄了鲍勋一眼:“我正要陪陈中丞去相府,你把奏章收好也随我一起去吧。”

“诺。”鲍勋忙不迭进了府门。

陈群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五官将果真心思周密,不带朱铄却带鲍勋。鲍勋乃鲍信之子,虽在这府里任从事,却是曹操硬派来的,为人迂直认死理,与五官将关系并不融洽。这正好可以利用,只要带他在身边,旁人便知无所隐晦,也少惹些闲言琐语。

二人在府外稍待,见鲍勋满头大汗出来才上马同行。不多时来至相府,守门之吏怎敢拦王子?先请进门才跑去禀报,片刻工夫便迎出一位老臣,却不是钟繇,而是相国长史赵戬:“将军与陈中丞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他年岁大了腰腿不便,作揖很吃力。

曹丕赶忙抱住:“赵公折煞我等,岂能担您大礼?昔日您在洛阳对抗董卓之时,我还是小毛孩呢!打发小厮出来就成了,您老何必亲自迎接。”赵戬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两年前南征还给曹丕当过司马,曹操把这么个老臣任命为相国长史,实是往钟繇脸上贴金。

“老不中用,叫你们见笑。”赵戬慢慢直起腰来,“二位是来见相国的吧?不巧,他一早被大王召进宫了。”曹丕与陈群对望一眼,不知该去该留,赵戬又道,“二位若得便不妨稍候片刻,相国入宫已一个时辰,料想快回来了,而且少时临淄侯也来。”

“三弟要来?”曹丕甚感意外。

“国相新近辟用了一个后生,名叫魏讽魏子京,还是将军乡人。此人年纪不大名气却不小,常有官员来访,临淄侯也想见见,就定在今日过府相会。已来了不少陪客,都在西阁,二位可愿一同聚会?”

这个魏讽曹丕也听说过,出身沛国寒门,但喜读诗书四方游学,半年前来到邺城,出没达官贵人府邸,没几日光景竟闯出了名声;据说此人口才出众倾动邺城,官宦子弟争相与之为友。钟繇新任相国,正欲招贤纳士充实府属,一者闻其名大,二来喜他是魏王乡人,因而辟为从事。

曹丕暗忖——三弟欲见魏讽八成为招揽贤才沽名钓誉,趁他未到我不妨先去瞅瞅此人,若真是个可用之人何不想方设法延揽到自己麾下?心中这么想,嘴上却道:“赵公事务冗繁,我等不便相扰,且到客堂相候,等相国与三弟到了再说。”

赵戬拱手:“那老朽就偷闲了。”他身为长史,钟繇不在时府中一应事务都由他代劳,自不愿耽误工夫陪,所幸五官将是王子、陈群是相国乡人,随便些也没关系;说着话就把他们引到相府正堂,命人端来果品,客套几句便忙他的公事去了。

赵戬刚走曹丕立刻起身:“随我到西阁看看魏讽是何等样人。”不由分说拉着陈群、鲍勋便走。

相国府坐落于魏宫司马门对面、正阳大街西侧,初建邺都时本就是曹丕的府邸,后来才拨给钟繇,改为大理寺,又改相府。曹丕轻车熟路,根本不用仆人引领,转垂花门,绕过长廊就到西院,各门自有仆僮,但谁敢拦王子?三人悄悄来至西阁门前,方要伸手挑帘,就听里面一阵欢笑之声。曹丕手又缩了回来——听声音里面人不少,必有与三弟亲密之士,欲知心腹事,需听背后言。

曹丕没作声,轻轻掀开碧纱帘。西阁是钟繇日常会友之处,恰好玄关处立了架屏风,曹丕也未脱鞋,高抬腿轻落足,隐身屏风之后,微微探首往里打量。陈群紧随其后,鲍勋却甚感不妥,立于门外——这么高身份的王子,偷听别人闲话,这心眼可不怎么正。

曹操提倡节俭,钟繇带头遵从,阁内除屏风再无其他饰物,窗明几净倒也素雅。这会儿东窗下正坐着七八人,皆是锦衣绣服二十上下的官宦子弟,许多曹丕都不知,只识得有两个青衣弱冠之人,是侍中王粲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人年纪略长,独自倚在角落,乃是荆州大儒宋衷之子,刚补为郎官。西边也坐着两个年轻人,头戴武弁,原来是中军的两位沛国小将文钦、陈祎。主位空着没人坐,却有一人斜身坐在几案之侧。曹丕没留心那人是谁,倒被几案上的物件吸引——正是他送给钟繇的五熟釜。

钟繇一边摆着五官将送的宝鼎,一边容留临淄侯在这里聚会,两条船都伸一腿,都不踏实,显然恪守中立两不相帮。曹丕出神片刻,这才注意案侧之人。这人三十上下,身穿掾吏皂衣,拢发包巾;一张瓜子脸,修眉俊目,大耳朝怀,隆鼻朱唇,颔下微有短髯,左手执一竹扇,右手指天画地,正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料想此位便是倾动邺都的沛国奇士魏讽魏子京。

曹丕暗赞——好一副美姿仪!刚想探头仔细看看,就听屏风之内有人开言:“魏先生品评朝野人物令我等耳目一新,未知先生以为当今天下何等样人可堪贤士?”

同类推荐
  • 武唐风华

    武唐风华

    天授元年,武瞾革唐改周。丽景门犹如虎兕出柙,成为朝堂梦魇。混世小魔王狄景晖横空出世,开武唐一世风华!狄仁杰:“元芳,你我身陷囹吾,此事你怎看?”“阁老,丽景门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的。”
  • 秦朝反贼

    秦朝反贼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已崩于沙丘,秦二世倒行逆施。陈胜在密谋造反,项梁在磨刀霍霍。而宋鲲穿越千年,重生为秦末戍卒。戍边路上,他认识了一个叫吴广的人,又在大泽乡阴差阳错买了一条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烽烟四起,群雄逐鹿。项羽,刘邦,张耳,韩信。乱世枭雄,不过尔尔。他一步步登上高位,最终俯视天下。四海一统,盛极之势。宋鲲说,我有一个梦想,千年之后,七洲五洋,皆说汉语。
  • 战争召唤无限

    战争召唤无限

    一个以冷兵器战争为主题的主神空间。想要活得长久,就早一点将敌人送上天,就是唯一的办法.==来自战争狂人日记本
  • 盛世唐厨

    盛世唐厨

    特种后勤兵殷厉补给穿越雷区炸飞穿越到630年贞观四年,初遇塞外中原神秘女子,并州地区定襄县突厥之战,五花八门陷阱以弱胜强打败突厥偷袭大军成名,神奇医术及精湛厨艺,知识渊博与女扮男装公主结下情缘。殷厉特殊贡献得到朝廷破例嘉奖县男爵位,户部查籍成了没落殷家氏族家主,陷入理不清还更乱前朝指腹为婚的婚约,拖油瓶贫困家族,作乱前隋余孽,美食受制时代,危机重重长安,穿越而来殷厉又该做什么样选择?书友群:893459231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何浅须碧深色红

    何浅须碧深色红

    八年转瞬,昔日稚儿已代替其师傅成为暗卫首领,成为天朝首屈一指的武功高手。但一卷前朝遗书,勾起无数阴谋诡计。一时间匝地烟尘,兵戈扰攘。看似清明的朝政下,却是乌烟瘴气,人心攒动。各地藩王成夜密谋,手握重兵的将军暗自调遣,一派丞相太尉偷插眼线暗桩...她是否能够坐看风起云涌静待云卷云舒?她是否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夺得一席之地?不求其他,只愿一世永安。
  • 顾家疯公子

    顾家疯公子

    武朝太祖柴戈虽功盖全秋,却残暴任性,独宠祸国妖女雨旦。天下起义,四方揭竿,兄弟反目,亲人背弃,柴戈自负而亡。
  • 夏日里的疯癫甜心

    夏日里的疯癫甜心

    暗恋帅气警察的夏玲却意外发现被玩弄了,悲伤之余,生活却越来越充满戏剧性……
  • 倾国王妃之九重城烟

    倾国王妃之九重城烟

    甜宠1v1很多糖欢迎来吃he【简介】:谁说不受宠,就可以一直懦弱?远离故土便无人照拂?她不需要。人人都说她变了,变了?变了的是时间,是曾经的他们。若问起,她这一生的经历,她回答:“足矣。”她,赵国二公主,空有虚名,想远离争斗,却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那当然得以牙还牙了!他,别国太子爷,只因当年那一眼,就对她念念不忘,是私心?还是别有目的?为了她岂止可以杀便天下人不足惜。她,年少懵懂错把好感当做爱,雨过天晴后,遇一人,知冷暖,懂欢喜,护一生一世。他,世间变故皆在他的掌握中,从始至终为的不过一个她,她一滴泪,他人血债血偿。【一句话简介】:一曲如烟半世缠绵,一袭嫁衣江湖再见。
  • 饵

    一个黑影“倏”的一下从我眼前闪过,很快就落在边上的一个窗台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浑身披着金黄色茸毛的猫,它蹿出很远,重新回过身来,用绿莹莹的眼睛盯着我。我松了一口气,朝它做出张牙舞爪的样子。它疑惑地看着,转眼就嘶哑地叫一声,彻底消失在远处。我呆呆地看着刚才猫呆过的那个地方,现在已是空空如也。它会到哪里去?我不知道。夜很深,也很静,可以听到掉落的树叶被风吹着走的瑟瑟声。我站在阳台上已经有段时间了,可以这么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这深夜的阳台上想一些问题。
  • 击落飞船

    击落飞船

    一场浩劫,地球遭到侵略。为了家园的和平,我们开始和外星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
  • 生命终止23

    生命终止23

    她与他相识相知九年,最后却没有走到一起,其中发生过很大的变故,他不信她,她固执,最后抑郁成疾的她,服下安眠药自杀,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她,回忆着种种,朋友的背叛,爱人的离去,无人能懂得她心里的痛楚……
  • 三千界次元魔神

    三千界次元魔神

    系统:宿主恭喜你被次元魔神系统绑架,哦,不对是绑定,叶落:你刚刚有说绑架的吧,有的吧!系统:宿主那只是你的错觉,本系统特别良心,怎么可能会还宿主呢!
  •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一书对纷繁的六十年的日本文学做了自己的梳理,把文学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分别论述日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发展,为读者阐释和解读了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批新人、现代派、社会派、内向的一代等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了文学评论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全书数据翔实,引证丰富,文字流畅,论见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