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800000208

第208章 穷庙富方丈

使臣的到来,令周世平想起了很多的事情,周世平早就在考虑,如今大周统一中原之后,文官、武官、军士俸禄都不算高,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握实权的官员日子很滋润,一般位置上的官员日子并不轻松,可几千年都是如此,周世平无法改变,前世时,自己每月工资也是仅仅维持温饱,眼见着很多手握权钱的领导花天酒地,自己想都不敢想。如今轮到自己心,才发觉这个问题属于“癌症”的范畴。

前世的周世平极其反感那些嘴上天天唱着劳苦大众太穷了,公务员虽然收入不高,却是比农民强多了的论调,暗自认为将公务员和农民比是无稽之谈,若果执政之人连为自己服务的公务人员都保证不了,干脆不用干了。朱思瑜不是慈善家,他认为人与人有差距,大周官吏就是要比百姓过得舒坦,大周军士必须由朝廷供养。

几千年的历史使周世平深信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穿越后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周世平不赞成均贫富,社会的发展证明这条路行不通,但周世平认为无论是皇上还是执政之人,应该为老百姓考虑,毕竟是老百姓养活了他们。

周世平不是经济学家,如何支出钱财、粮食,本是一窍不通,不过他认为必须解决百姓吃饭穿衣问题,好比说允许官吏吃肉,也要让老百姓有汤喝,百姓很容易满足。

经济发展必须是良性循环,只有大周百姓富裕了,商业发展了,官员、将士的俸禄才可能水涨船高,否则,依靠征服和抢掠来提高俸禄,最终是饮鸩止渴。

这些问题周世平明白,至于如何作,他是门外汉,他也不想知道,术业有专攻,没有人可以样样精通,那不是人,是神仙、怪物。

周世平觉得自己陷入了随波逐流的境地,穿越后,他丝毫不敢小觑这个时代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比他厉害。现在,周世平想到了发展航海业,这个时候,发展航海业无疑是获利巨大的,而且,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没有海上的霸业支撑,亦是名不副实的。

很长时间以来,周世平考虑到征战,几乎没有将注意力放到民生上面,他认为,有了好的政策,平日里督促官吏,就可以了,不过,现在周世平开始担心,下面的情况到底如何,眼见为实啊。为了掌握具体情况,周世平秘密派遣秦雨田下去探查,南方各省与其他地方官吏的收入差别很大,周世平不敢相信,官吏会认命。

周世平对于一般的灰色收入不会在意,可是,鱼肉百姓、敲诈勒索的情况,周世平是不会允许的。本来,这些是御史台的事情,周世平可以不管的。

秦雨田暗查了10余日,都是京城附近的县,回报的情况令周世平无奈,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兼并,农户辛苦一年,一亩田里仅仅4成的粮食是自己的,吃都吃不饱,就是这样,还是有许多的农户愿意种,好死不如赖活,可有的乡绅更狠,一亩田只给佃户年收入的3成,那样,一年下来不得饿死啊。虽然大周的粮食年年丰收,可是,百姓的生活依旧很不如意。

周世平悚然心惊,古代的土地兼并的情况、重农抑商的政策他是了解的,特别是在一个朝代的后期,土地兼并十分突出,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生存,虽然他没有见到梁朝是如何灭亡的,但土地兼并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大周已经统一中原了,土地兼并还是如此严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了。

周世平真不知道这些农户这么多年是如何活下去的,他感慨:中国农民总体是善良的,需求低得可怜,就是吃不饱饭,也不愿轻易造反。

因为如此,周世平开始重点了解土地情况,结果令人瞠目:以宁仁县为例,全县耕地33万亩,官员、士绅占地14万亩,占了4成多。

其余县大都如此,周世平真正体会到了艰难,这些官员、士绅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下狠手,不可能改变现状,当然不能太彻底,必须采用折衷之法,尽管许多年后又会是如此,可如今不动手,很快会动摇根基。

于是,一条奇怪的圣旨发出来,凡大周士绅、富户,每年租出的土地,向佃户收缴的税赋不准超过土地收入的3成,否则,将受到严惩。圣旨下发后,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不过,周世平不在乎,稳固国本是目前的最大任务,虽然这道圣旨治标不治本,但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周世平没有想到,秦雨田暗查之后,心态发生变化,居然想着在大周朝廷来一次均贫富的论战。

事情是这样的,早朝时,秦雨田忽然提出了奏折,言大周土地兼并情况严重,阻扰了大周之发展,如今,朝廷并不富裕,而士绅、商贾却是富得流油,长此下去,大周将面临不堪之局面,故建议朝廷对商贾课以重税。

有部分大臣支持秦雨田的想法,不过,他们的目标是针对商贾的,历朝历代,商贾都是被轻视的对象,不过是因为周世平的努力,商贾的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整个中原,商贾的地位依旧不好,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周世平明白,大周的商贾确实富裕,可是,他们远远赶不上士绅和朝廷官吏,当然,主要是朝廷中手握实权的官吏,如今,富裕的是朝廷重臣,包括自己。而且,朝廷对商贾还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说每年要进行审核,不合格的,就不允许经商了。

周世平更担心的事情还不是这些,秦雨田提出来的事情,代表了大周、中原绝大部分读书人的心态,如今的时代,读书人是主流,周世平是无力去阻止读书人的想法的,他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一个时代,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有前世那些先进的想法,比如说科举,读死书、死读书,根本不考虑读的书有用无用,但是,科举有很长的历史了,所有大臣几乎都是依靠科举进入官吏队伍的,要是突然间改变,恐怕提议者会粉身碎骨。

周世平没有制止朝廷大臣的争论,想说就让他们说出来,就是强行压制了,私下里,这些人还是要说的。人的心思是很奇怪的,商贾有钱了,就会想着改变地位,读书人自然不会允许,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商贾怎么能够和读书人混为一谈。

争论无休止,周世平无奈,抛出了一首打油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下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周世平的诗引起了很大的震荡,不仅仅是商贾,朝中大臣,谁没有这样的心思,不过是周大人通过这首通俗的诗句说出来罢了。同时,大臣亦明白了周大人的意思,自古以来,追求繁华奢侈,都是所有人的梦想。

朝廷中的议论慢慢淡了,周世平内心却不平静了,他想到了很多,前世的无奈,如今的辉煌,似乎是莫大的讽刺,权势是所有人的追求,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众人听你的,尊敬你,可是,会有永久的辉煌吗。

皇上下了圣旨,赐周世平土地万顷,都是京城周围的好地。

周世平没有土地,这是大周朝廷的一道奇怪的风景,周世平是周家庶出子弟,本来就没有资格继承土地,进入朝廷之后,周世平没有想到过买卖土地,现在,朝廷议论土地兼并问题,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土地最多的,就是皇上和皇室,这次,皇上赐给周世平的土地,就是皇上自己的土地。

周世平不敢抗旨,这好比是大家伙都发不义之财,独独一人自命清高,这一人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吗?周世平明白,他代表的就是士绅、地主、官吏阶层的利益,类似的赏赐以及官吏、士绅的进贡会源源不断而来,他是无法拒接的,只有皇上、士绅、官吏认同了他,他才有可能大展宏图。

周世平不是笨人,无论怎么努力,人死之后,一切都是一场空,清朝的雍正皇帝,勤勤恳恳,可是,就因为得罪了士绅、官吏,最终的形象惨不忍睹。

周世平明白,如今,土地兼并这般严重,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国家穷了,百姓穷了,士绅富了,典型的穷庙富方丈啊。

周世平不禁为古人的经济观念感到悲哀:纵观历史,堂堂华夏,唐宋元建立起来的国威,因为明清的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特别是明朝,土地兼并严重,个人富裕,国家贫穷,致使中华民族后来一蹶不振,沦落为人见人欺的睡狮、弱国,大周不能走这样的道路。周世平是穿越之人,深深明白土地兼并、闭关锁国的危害,不准交易之举是害人害己,不准交易,大周哪里有那么多的钱财装备军队,不准交易,哪里来的商业发展,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左右大周,将对大周商人、商贸予以沉重的打击,刚刚兴旺的商贸势态很快付诸东流。如今,土地兼并的事情暂时不好解决,可是,大周海岸线近千里,加强与海外的接触,与海外实现交易,可以短时间转移这个矛盾,让普通百姓参加交易,让老百姓富裕了,不也是一条道路。

周世平不得不推迟对吐蕃、回纥、突厥的征战,如今,还是只能够将目光集中到发展上面,征伐吐蕃、回纥、突厥等不毛之地,不一定得到大臣的赞同,大臣是不会有那么长远的目光的,周世平的想法他们不会理解。

周世平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将大周的疆土无限制扩展,让大周人、中原人成为天下最优秀的种族。

工部接到了任务,朝廷拨付银子200万两,以后的3年,每年如此,工部必须按照朝廷的要求,造大船,在大周沿海建立10个以上的码头,其中7成为民用,3成为军用。

工部尚书瞿成彪很是奇怪,工部太忙了,光是大周各地的官道维修、水利工程,已经使工部顾头不顾尾了,现在,朝廷要求造船,瞿成彪团团转,上书朝廷,要求增加工部官吏,没有想到,尚书省批复不准,要求工部依照前例,依旧进行招标承包,工部掌握进度和要求,具体的事宜,不要过多干涉。

瞿成彪很是不理解,造战船,怎么能够由商贾负责,于是,他据理力争,没想到,尚书省居然准了他的奏折,同意工部直接着手建造战船。

工部留在京城的官吏本来就不多了,为了造船,大量的官吏被抽调出京城,从开平4年8月开始,工部除了留守的官吏,其余的散布道大周各地去,朝廷的要求很严格,一年时间内,造出5艘大型战船。

同类推荐
  • 1团的东方远征

    1团的东方远征

    一支罗马的军团在神秘的东方会有怎样的机遇?帝国的种子播撒在遥远的东方,他们会遭遇到什么?匈奴?西域?还是强盛的汉帝国?军团书友交流群:712137809
  • 利苍传

    利苍传

    利苍是个孤儿,被年轻归国的秦始皇嬴政捡到,从此跟在身边。随着他经历了嫪毐之变、荆轲刺杀、修长城兵马俑,直到临终托孤,却被赵高诬陷为叛国,从此变为追杀对象。于是他隐姓埋名,没想到遇到刘邦、韩信,又意外加入项羽军中,从此卷入秦末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期间,他见到了刘邦斩白蛇、韩信胯下之辱、另一个版本的鸿门宴,陪吕雉度过了三年牢狱之灾,见证了霸王在虞姬怀里哭成泪人,还有十万楚军在垓下被活活包围。当然,他也见到了刘邦立朝后沉猜果诛,鸟尽弓藏;吕雉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心狠手辣;韩信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命运……。而他,利苍,一个无法载入史册的小人物,在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后,他到底想要什么?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广陵水贼

    广陵水贼

    我也不知道能否写完,尽量写完吧,这本依旧磨练文笔,开头有些戾气,文笔有些差,文体有些白,我的文笔可以说差,但是我可以这么说,我的剧情一定是很有意思的,起码我给人家说了剧情别人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还算是熟悉三国历史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成了徐州一个水贼的儿子。在自家阿翁的兄弟扶持下成为了水寨头领。纪洪如何在这个世家林立的东汉称雄呢,我是水贼出身有世家子弟投靠我吗。对,没有。水贼的路子,走的要比世家子弟,难上数倍。有背叛,也有好友。却难有知己,天下乃一人之天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初唐崛起

    初唐崛起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戏里戏外,何必在意?李叶:“大唐这出戏,赢不赢的无所谓,关键是要出戏啊……” PS:新书《大秦最后的倔强》已上传,敬请关注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之大人加油啊

    快穿系统之大人加油啊

    系统什么什么?让我去什么?桃苏一脸懵逼地看着系统要求她去死,心里无限崩溃。结果就这样进入了某小说,被逼无奈的开始完成一系列任务……
  • 尘里尘外

    尘里尘外

    身在尘世中,心在尘世外;最是无奈身不由己,最是铭心甘心情愿。他为自己构筑起一座本不属于他的坚固牢笼,然后再想方设法的冲出去,尽管牢门敞开着,只要他走出去便是另一种生活,但他却宁愿拼个鱼死网破,杀个血流成河……
  • 大侠世无双

    大侠世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紫骏,白袍,青锋剑;美人,浊酒,英雄名这是大侠的标配。身为侠门之后、颜府大少爷的颜如玉,自然也不例外!
  • 第一百零九将

    第一百零九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神魂游戏界之无名系统

    神魂游戏界之无名系统

    爱情还是力量,神族还是魔族,成神还是入魔,成功还是堕落,天地浩劫,爱谁,,,,,
  •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港商汤家驹回到大陆自己那面临窘境的公司,想重整旗鼓大干一场。远离家室的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周旋在两个女人中间取舍轻重。公司的部门经理们在为他鞍前马后效劳却一个个感到心力交瘁,陆续准备辞职而去。此时,汤老板才感到聚拢人气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他也悟到了小老板做事、大老板做人的这个朴素道理。阿丽直到最后时刻才进入候机区,汤家驹看着她急忙忙朝登机口走去,然后背影就在登机口里面消失了。汤家驹转过身来,一边朝休息厅走去,一边掏出手机,按下手机拨号键时,那个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一个空位坐下,那女人随后也在通道对面一个空位坐下。
  • 老树下的故事

    老树下的故事

    讲述小兴安岭的西南边,一座小山山脚下农家院子里,一群动物的故事
  • 你会走很远

    你会走很远

    我们总是期待一些轻松地生活,看起来是那么的光鲜亮丽,走进去之后确实杂草丛生。中专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什么人都有,看起来轻松惬意,其实就是在没有规矩的肮脏泥土里学习该怎么生存下去
  • 宿主她花样作死中

    宿主她花样作死中

    极致宠1V1双洁,每个位面都是同一个男女主。#无敌御姐对战丧尸王#“你,把头拧下来,本姑奶奶要踢球。”称霸丧尸界的王,乖乖将脑袋拧下来,送到了御姐手上,“婆娘,尽管踢,踢坏了还有。”#伪正经道士小哥哥vs伪温柔妩媚多情女鬼#“大师,双修吗?”道士小哥哥一脸单纯,“双……修!好!”#憨厚便宜的老公vs伪单纯善良小娇妻#“媳妇,娃都出生了,你就从我一次吧!”“不从,我在奶娃子。”#病娇执拗小王子vs腹黑校草攻#“你,给我过来。”病娇小王子。腹黑校草:“你跟谁说话呢?”某男掐指一算,该他出山的时候了!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