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白花花的银子,鲁劲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3000两银子的字据当面毁了,这位知县大人究竟是什么身份,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鲁劲奎站在刘彪身边,不断听着军士的禀报,5万担粮食,其中还有2万担稻谷种子,也够得清理数目了,天已经黑了,军士打着火把,来来回回装车。鲁劲奎心思复杂,早上还想着周大人的计划疯狂,这才多长时间,眼看着计划便可以进行了,看来,德庆县是真有希望了。
军营的办事效率的确很高,不过3个时辰,所有的粮食和白银都已经装车完毕。
周世平尽管着急,可还是得在军营耐心等候。廖坤波听从了周世平的建议,没有集合军营中的其他将士招待周世平。
周世平尽管着急,还是在军营里多呆了一日,这是礼节问题。
3月23日,卯时。
周世平看见眼前的阵势,有些发傻,足足1000多俩马车,3000军士整齐站在马车两边。5万担粮食居然要这么多的马车来拉啊。
“禀周大人,标下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出发?”刘彪跑到周世平的面前。
军营中已经颁发严令,今后不准骚扰德庆县百姓,违者军法从事。
“刘校尉,不知到达德庆县城需要多长时间?”
“禀周大人,卯时一刻出发,申时三刻可到德庆县城。”
“好,出发。”
“是,周大人,指挥使大人有事情,不来送您了,托标下转告周大人,还有,指挥使大人吩咐,送50俩马车给德庆县。”
周世平默默点头,无论怎么说,廖大人这份情,自己都是要还的。
申时二刻,队伍便抵达德庆县城了。周世平感慨军士的强悍,行走80里,沿路无人歇息,无人叫苦,就连吃饭,都是边走边完成的。
德庆县官库可以库存粮食10万担,可近些年没有维修,大都破破烂烂,周世平也顾不上这些了,命刘彪领军士将粮食和种子连夜入库,然后分派军士把守。
送粮的2800名军士,没有在德庆县城停留,出城找了一处平坦之处,安营扎寨,歇息一晚便押着近千俩马车离开了。周世平暂时没有钱粮款待这些军士,只能由他们去。留下的200名军士,刘彪安排100人守护在官库,80人守护在银库,20人守护在县衙,刘彪自己则在银库亲自守候。
德庆县城轰动了,施家恩和留在县衙的10几个吏员不敢相信看见的事情是真的。
周世平顾不上这些,如今他的时间太宝贵了。
3月24日,卯时。
德庆县全部官吏都在县衙集中。周世平将鲁劲奎、施家恩召集到签押房,将所有的办法说出来,原来,周世平要县衙所有的官吏送粮,也就是给德庆县的百姓送粮食、送种子,只有这样,才能够勉强保证不太耽误农时。
清明之前,种子一定要种到地里,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了,可是,就是有一丝希望,周世平也要抓住,实在不行,就清明后种下去,虽然晚了些,但是还是可以收获粮食的。
“鲁大人、施大人,世平的想法说完了,不过这送粮送种子的事情,不能耽误,世平想,就不等蔡大人了,目前有几件事情要办,一是令城中铁匠打造农具,县衙出钱购买,分发到百姓手中;二是招募吏员,县衙目前人手太少了,这么多的事情,做不出来,就是暂时招募不到,也要临时找人;三是扩大宣传,尽量多招募百姓到德庆县,110万亩耕地,没有人,再多的种子也不能到地里去;四是编造名册,凡愿意在德庆县定居的百姓,不论原来的身份如何,一律重新造册登记;五是约法三章,对于携带粮食和种子逃离德庆县的百姓,视为通敌,严惩不贷。两位大人看如何?”
“周大人,下官以为很好,只要我们将粮食、种子分发下去,相信会有很多百姓回到德庆县的,还有,今后征边军不再征收钱粮,德庆县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了。”
“周大人,下官以为这件事情,县衙要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同时组织人员,在县内四处宣扬,如此,县衙的决定很快可以传播出去。”
“好,今日就开始做,世平负责分发粮食,鲁大人负责招募吏员,施大人负责宣传县衙的所有决定。”
“周大人安排不妥,下官熟悉县情,还是由下官负责分发粮食,施大人负责宣传县衙之决定,大人您负责招募吏员,县衙的官吏,必须要听从大人的号令。”
“下官以为鲁大人说的有道理,大人对德庆县不熟悉,还是鲁大人负责分发粮食、种子,下官负责宣传县衙之决定,蔡大人回来后,负责接纳回乡的百姓。”
“好吧,世平就在县衙坐镇,辛苦鲁大人和视大人了,军士留下50人,守护粮仓、银库,其余悉数听从你们的调遣,一定要在10日之内,将粮食、种子分发下去。施大人不妨想想办法,将阵势造大些,争取更多的百姓到德庆县来。还有,县衙所有吏员,每人发放10两银子,一担粮食,征边军所有军士,每人分发20两银子,要他们做事情,就要给他们钱粮,官吏、军士的生活都不能保证,谁会尽心做事。”
从3月24日开始,德庆县衙开始高速运转,连同周世平带来的所有人都忙开了。
县城内为数不多的百姓起初不大相信县衙,他们认为县衙和征边军是一丘之貉,无法保护城内百姓,连续3天,只有部分人到县衙门前看热闹,见到里面的人忙乎乎的。
从城外传来的消息很快令城内百姓开始动摇了,新来的知县大人居然安排鲁大人、施大人在乡下分发粮食、种子,而且是真正分发到百姓手里了。
城内的年轻人已经不多,生意人更是寥寥无几,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见征边军在县城里面秋毫无犯,而且偶尔到酒楼里面吃饭,还规规矩矩付账,不拖欠一个铜板,很多人有些相信了。性急的和聪明的,已经开始遣人通知流亡在外的家人赶快回来。
生意人大都是比较精明的,客来酒楼的掌柜这些天生意突然火爆了,县衙的官吏和征边军军士基本上在这里吃饭,都是付现钱,从不拖欠。掌柜感觉到新来的知县恐怕不简单,德庆县可能有希望了,于是,一封封书信从客来酒楼送往济开州。
县城里唯一的铁匠铺收下了县衙送来的银子和粮食,开始整夜整夜打制农具,往往天不亮,县衙便来人,将已经打制好的农具运走,并且当天付清银两。
27日,县衙招收吏员的消息传开,县城里剩余的所有百姓都赶到县衙前,听着吏曹主事刘康宣读县衙的布告,大家听明白了四条,一是吏员的月俸不少于5两银子,二是必须能够吃苦耐劳,三是年龄要在50岁以下,四是此次招收吏员30名。
从26日开始,不断有百姓开始返回德庆县,如今到哪里都没有饭吃,自己的家乡在分发粮食和种子,无论是真是假,回去看看总是不吃亏。
周世平急得嗓子冒烟,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鲁大人传回来的消息不乐观,回来的百姓不多,留下的都是老弱,虽然有些地方开始耕种和育苗了,但是人手明显不够。再说,很多好的土地是县城里大地主的,百姓不敢耕种。
施家恩这些时间累坏了,原来白白胖胖的脸已经明显掉肉了,没有办法,许多的百姓不相信县衙,认为施大人在开玩笑,施家恩放下身价,带领衙门的吏员,苦口婆心解释,每天到处走,还要大声宣传,也够呛的。
周世平果断作出两项补救措施:一是凡是在德庆县内的耕地,无论原来是谁的,一律由县衙出具文书,目前是谁耕种,土地上的收益就属于谁;二是在德庆县城外设立粥场,开始施粥,由施家恩负责,在粥场宣传德庆县衙的决定。